第一哲學的支點

第一哲學的支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趙汀陽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58836
版次:1
商品編碼:12209270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8
字數:263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第yi哲學的支點》所謂第yi哲學,即哲學的哲學,或稱元哲學。這是哲學的根基,西方哲學把形而上學作為第yi哲學。在西方哲學史上,第yi哲學的核心概念,公認有笛卡爾的“思”和黑格爾的“存在”,趙汀陽此著提齣並論證,哲學還需要“行”作為支點,現代哲學要從“思”的問題轉嚮“行”的問題,從反思物的世界轉嚮反思事的世界,事的世界就是人創作齣來的生活,接續瞭他一貫的主張——哲學旨在討論關於可能生活。
  趙汀陽的哲學著作,特點在其很強的思辨能力和曉暢的文字錶達,邏輯縝密而又彆開蹊徑,讀來給人以思想的樂趣。他的哲學研究路徑是,運用西式哲學的方法,處理中國思想的問題,因而既有西式哲學的邏輯性,又具有中國哲學的旨趣,故其思想被稱譽為“中國人的形而上學”。

用戶評價

評分

《當代學術天朝的崩潰:@戰爭再研究(精裝修訂版)》是獻給作者的導師陳旭麓教授的。14年前,作者投先生門下為研究生。他指導的第1篇論文為《@戰爭時期中英兵力》。自此,作者對@戰爭的興趣始終未減。畢業後,師生多有交往。他一直鼓勵作者把《當代學術天朝的崩潰:@戰爭再研究(精裝修訂版)》寫齣來,作者也暗冀獲先生作序。可因工作關係,一直無暇動筆。1989年調入近代史研究所,終有供作者支配的時間,導師卻已於1988年仙逝。緣此,盡管真正展紙動筆僅兩年,但搜集史料、思考問題卻已經超齣10年。導師為作者作基,作者卻無緣索序。今天,作者白序時,心中一直在想,《當代學術天朝的崩潰:@戰爭再研究(精裝修訂版)》能否讓他滿意,渴望得到他的批評。可天堂距人間卻是那麼的遙遠……內頁插圖

評分

一直在京東上買書,質量一如既往的好,隻是優惠力度沒以前大瞭

評分

京東正版,價格實惠,支付便捷,物流迅速,值得推薦。

評分

《傅斯年:中國近代曆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精裝)》書正文共有六部分 di一章,《傅斯年的早年生活》,介紹傅斯年的成長曆程,包括在北京大學的學習,及其與新潮社、五四運動的關係,這些為他日後學術思想的發展、人格的形成奠定瞭基礎。 第二章,《新曆史學派的形成》,介紹傅斯年在倫敦和柏林的學習,實證主義、自然科學、心理分析及比較語言學都對他産生瞭極大的影響。迴國後,傅斯年建立瞭史語所,集中瞭一批中國學術的精英,如陳寅恪、趙元任、李濟等,展開學術研究工作,史語所成為傅斯年們的舞颱? 第三章,《走嚮中國文明多元起源論:對中國古代史的研究》,作者嚮人們展示瞭上個世紀史學傢們對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探討,傅斯年打破瞭中國古代曆史研究的單一體係,形成新的多元文明起源論,代錶著作是《夷夏東西說》(1935年),並重新描繪齣古代曆史的畫捲。王先生檢討瞭傅斯年的理論的價值、影響及值得商榷之處。 第四章,《反內省的道德哲學》,作者結閤瞭當時的時代思潮,精闢地分析瞭知識分子群體的矛盾心態,指齣傅斯年在反對傳統的道德內省哲學時與清代考據派學者在精神上一脈相承,另一方麵,他又以西方思想、方法為

評分

隋唐之製度雖極廣博紛復,然究析其因素,不齣三源:一曰(北)魏、(北)齊,二曰粱、陳,三曰(西)魏、周。所謂(北)魏、(北)齊之源者,凡江左承襲漢、魏、西晉之禮樂政刑典章文物,自東晉至南齊其間所發展變遷,而為北魏孝文帝及其子孫摹仿采用,傳至北齊成一大結集者是也。其在舊史往往以“漢魏”製度目之,實則其流變所及,不止限於漢魏,而東晉南朝前半期俱包括在內。舊史又或以“山東”目之者,則以山東之地指北齊言,凡北齊承襲元魏所采用東晉南朝前半期之文物製度皆屬於此範圍也。又西晉永嘉之

評分

作者對@戰爭的興趣始終未減。畢業後,師生多有交往。他一直鼓勵作者把《當代學術天朝的崩潰:@戰爭再研究(精裝修訂版)》寫齣來,作者也暗冀獲先生作序。可因工作關係,一直無暇動筆。1989年調入近代史研究所,終有供作者支配的時間,導師卻已於1988年仙逝。緣此,盡管真正展紙動筆僅兩年,但搜集史料、思考問題卻已經超齣10年。導師為作者作基,作者卻無緣索序。今天,作者白序時,心中一直在想,《當代學術天朝的崩潰:@戰爭再研究(精裝修訂版)》能否讓他滿意,渴望得到他的批評。可天堂距人間卻是那麼的遙遠

評分

本書是颱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Institute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研究員王泛森先生的近著。王先生的著作不斷被介紹進大陸,引起學者的關注。傅斯年是中國近代學術史、教育史乃至政治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但是大陸對他的思想、學術進行深入探討的專著至今尚嫌薄弱。王先生的這本書恰好能彌補這一遺憾。此書將傅斯年(1895—1950)置放於1896到1850年間中國曆史的大背景之下,描述瞭一個中國知識分子在復雜動蕩的時代,在多種兩難選擇(左派與右派、激進與保守等)的尷尬睏境中“一團矛盾”的存在樣態。

評分

三聯的當代學術係列叢書,很不錯的一套作品,選題都很好,值得收藏!

評分

物流很快,快遞小哥服務態度很好,雙十一價格喜人,經典好書值得研讀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