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周圍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圖解
·《周圍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圖解》為《中樞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圖解》的姊妹篇
·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是神經科醫師必須具備且須熟練掌握的一項基本功
·《周圍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圖解》內容涵蓋脊神經、腦神經和內髒神經(自主神經)相關疾病定位診斷
·《周圍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圖解》配有700餘幅解剖插圖和生動的病變錶現圖,使解剖與定位好地結閤,便於理解和記憶
·可供醫學院校師生、神經內科醫師、神經外科醫師、骨科醫師、內科及兒科醫現等查閱和臨床參考
內容簡介
《周圍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圖解》為《中樞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圖解》的姊妹篇,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是神經科醫師必須具備且須熟練掌握的一項基本功,《周圍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圖解》內容涵蓋脊神經、腦神經和內髒神經(自主神經)相關疾病定位診斷,《周圍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圖解》配有700餘幅解剖插圖和生動的病變錶現圖。使解剖與定位好地結閤,便於理解和記憶,可供醫學院校師生、神經內科醫師、神經外科醫師、骨科醫師、內科及兒科醫師等查閱和臨床參考。
作者簡介
芮德源,1933年生於江蘇省六閤縣,1959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醫療係本科,畢業後留校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科從事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至今。曾任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病學教研室副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現任教授、主任醫師。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57年,對臨床神經病學尤其對腦血管病和神經係統免疫性疾病具有專長。曾擔任多項省和國傢衛生部的科研課題研究工作,獲省級科技成果二等奬2次,三等奬5次,國傢衛生部科技成果奬1次。在國傢及省級雜誌、會議上發錶論文102篇,譯文8篇。編著參考書22冊,其中主編12冊,參編10冊。代錶性主編著作有《臨床神經解剖學》(黑龍江人民齣版社,1979年),《神經係統檢查法》(黑龍江科技齣版社,1985年),《腦血管疾病的基礎與臨床》(黑龍江人民齣版社,1995年),《腦梗塞與介入治療》(吉林科學技術齣版社,1997年),《臨床神經解剖學》(人民衛生齣版社,2007年),《中樞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圖解》(人民衛生齣版社,2014年),《臨床神經解剖學(第2版)》(人民衛生齣版社,2015年)等。參編《臨床內科》(黑龍江人民齣版社,1981年),《醫學英語文選》(江蘇人民齣版社,1980年)等。
梁慶成,1960年齣生於齊齊哈爾市,1984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係。現任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科二病房主任、康復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醫學碩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以後一直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從事臨床醫療、教學及科研的第一綫工作已有30餘年。曾在國內一些醫院學習深造,對神經科疾病有較深造詣。發錶SCI文章和國內核心期刊學術論文100餘篇,主持和參與省級以上課題10餘項,培養碩士研究生100餘人。參編人民衛生齣版社齣版的全國高等院校臨床醫學專業本科5年製規劃教材《神經病學》(第6版)及配套教材《神經病學學習指導與習題集》(第4、5版),擔任《臨床神經解剖學》及《中樞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圖解》副主編等參與十幾部著作的編寫工作。發錶教學論文多篇並多次評為院、校優秀醫務工作者及優秀教師。目前主要研究方嚮為缺血性腦血管病再灌注損傷以及血管性癡呆。已獲省政府三等奬和教委二等奬各一項,省衛生廳一、二、三、四等奬各一項。
楊春曉,1972年齣生。主任醫師,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六病房主任,神經病學博士,藥學博士後,碩士研究生導師。發錶***和省級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作者30餘篇,SCI文章19篇。參編論著12部。主持及參加國傢自然基金、省攻關、省教委等課題13項。榮獲奬項12項。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第六屆委員會青年委員,黑龍江省神經病學學會委員,黑龍江省腦血管病學會第一屆副理事長,黑龍江省康復醫學會神經康復學會委員,黑龍江省抑鬱癥防治研究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務理事,哈爾濱市醫學學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第一屆常務委員,黑龍江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組員,黑龍江省基本藥物專傢委員評審組評審委員。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脊神經
第一節 脊神經根及其病變癥狀
第二節 脊神經的分支概況
一、脊神經後支
(一)頸神經後支
(二)胸神經後支
(三)腰、骶神經後支
二、脊神經前支
第三節 頸叢及其病變綜閤徵
一、頸叢淺支
(一)枕小神經
(二)耳大神經
(三)頸皮神經
(四)鎖骨上神經
二、頸叢深支
三、頸叢交通支
四、頸叢病變的解剖診斷
(一)頸叢神經卡壓徵
(二)胸腔齣口綜閤徵
第四節 臂叢及其病變綜閤徵
一、臂叢鎖骨上部的分支及其病變綜閤徵
(一)肩胛背神經
(二)胸長神經
(三)肩胛上神經
(四)鎖骨下神經
二、臂叢鎖骨下部的分支及其病變綜閤徵
(一)胸前神經
(二)肩胛下神經
(三)胸背神經
(四)臂內側皮神經
(五)前臂內側皮神經
(六)尺神經
(七)正中神經
(八)肌皮神經
(九)橈神經
(十)腋神經
三、臂叢的毗鄰及其病變綜閤徵
(一)臂叢上韆型麻痹
(二)臂叢下乾型麻痹
(三)臂叢中乾型麻痹
(四)臂叢完全麻痹
第五節 肋間神經及其病變綜閤徵
一、肋間神經的解剖生理
二、肋問神經損害的臨床癥候
(一)運動麻痹
(二)感覺障礙
(三)自主神經癥狀
第六節 腰叢及其病變綜閤徵
一、腰叢的解剖生理
(一)肌支
(二)髂腹下神經
(三)髂腹股溝神經
(四)生殖股神經
(五)股外側皮神經
(六)股神經
(七)閉孔神經
二、腰叢病變綜閤徵
(一)閉孔神經損害
(二)股神經損害
第七節 骶叢及其病變綜閤徵
一、骶叢的短分支
(一)肌支
(二)臀上神經
(三)臀下神經
(四)陰部神經
(五)尾骨神經
二、骶叢的長分支
(一)股後皮神經
……
第三章 腦神經
第四章 自主神經係統
前言/序言
近年來,在人民衛生齣版社領導和編輯的關懷與指導下,我們先後齣版瞭《臨床神經解剖學》《簡明神經係統檢查法圖解》《中樞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圖解》和《臨床神經解剖學(第2版)》,這將為年輕醫師學習神經病學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若沒有這些基礎而對神經病學進行診斷、治療將是不可能的。對這些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將直接影響神經病學的診療水平。我們認為神經科年輕醫師再學習,應該著重從定位(解剖)診斷學人手,因為要學好定位診斷學必須以堅實的解剖生理學知識為基礎,因此它可以帶動解剖、生理學的學習與復習;定位診斷學還必須以臨床病理、癥候學為依據,以神經係統檢查法作為獲得臨床癥徵的手段,因此,它又可以帶動臨床病理、癥候學與神經係統檢查的學習。這樣既可以鞏固、充實基礎知識,又可以結閤臨床,為臨床所用,因此,它是學習基礎與臨床的橋梁,也是學好神經病學的捷徑。臨床醫師以治好病人為目的,治病首先要有正確診斷。在神經科首先要進行定位診斷,繼而要進行定性診斷,這是診斷的核心。
目前我們所介紹的定位診斷學似乎不夠全麵,還缺少一部分重要的內容即周圍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學。這一部分的參考書在我國相對比較少,我們在這方麵的知識也甚感不足,它不像中樞神經係統純屬神經結構,它牽涉到骨骼、肌肉、血管、內髒等全身其他解剖、生理,還牽涉到臨床其他各科,這次我們嘗試編寫的《周圍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圖解》是作為對《中樞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圖解》的補充。本書共分為4章,第一章為概述,第二章為脊神經,第三章為腦神經,第四章為自主神經。可供醫學生、醫學研究生、神經內科醫師、神經外科醫師、骨科醫師、內科及兒科醫師等參考。
本書仍堅持圖文並茂(附680餘幅精美插圖),盡可能地將文字與圖片密切結閤起來,便於理解、記憶。由於編者學識水平與能力有限,書中缺點和錯誤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不勝感激。
芮德源
2017年7月
周圍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圖解 聚焦神經解剖與臨床錶現的精準對接,助您洞察神經損傷的源頭 《周圍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圖解》並非一本簡單的醫學教科書,而是一部旨在構建醫生與神經解剖學之間溝通橋梁的精細化工具。它深刻理解在麵對錯綜復雜的周圍神經係統疾病時,精準的定位診斷是後續治療成功的基石。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摒棄瞭空泛的理論敘述,而是將理論知識轉化為直觀、易於理解的視覺語言,通過大量精心繪製的解剖圖譜和臨床示意圖,將抽象的神經通路與具體的疾病錶現緊密地聯係起來,讓讀者能夠“看見”神經損傷的發生部位,從而推斷齣病變的原因。 本書的結構設計充分體現瞭其“定位診斷”的核心理念。它首先係統地梳理瞭周圍神經係統的整體解剖結構,從顱神經到脊神經,從神經叢到神經乾,層層遞進,讓讀者對身體各個區域的神經分布形成清晰的認知框架。每一部分都輔以高分辨率的解剖圖,清晰標注齣神經的走嚮、分支以及與其他重要解剖結構的毗鄰關係。這不僅僅是對基礎知識的復習,更是為後續的疾病分析奠定堅實的解剖基礎。 隨後,本書將重點放在瞭神經損傷的臨床錶現與解剖定位的關聯性上。作者深入淺齣地分析瞭不同神經通路受損可能引發的癥狀,包括感覺異常(麻木、刺痛、燒灼感)、運動障礙(肌無力、肌肉萎縮、肢體下垂)、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汗液異常、體溫調節障礙、消化功能改變)等。然而,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癥狀的羅列,它更強調的是如何通過對特定癥狀組閤的分析,逆嚮推導齣神經損傷的具體部位。例如,當患者齣現特定的手指麻木和無力時,本書會引導讀者關注前臂的尺神經和正中神經在不同解剖平麵上的走行,並結閤電生理檢查結果,最終指嚮腕管、肘管或更近端的神經卡壓點。 為瞭實現這種精準的定位,本書引入瞭大量的圖解元素。這些圖解並非僅僅是靜態的解剖圖,而是動態地展示瞭神經損傷的可能機製及其産生的效果。例如,在討論腰椎間盤突齣壓迫神經根時,本書會呈現腰椎的解剖結構,清晰標示齣椎間盤突齣的方嚮和程度,以及由此造成的神經根受壓的解剖位置。隨後,會用示意圖展示受壓神經根支配的肌群和皮區,以及由此産生的腿部放射性疼痛、麻木和肌無力等癥狀。這種“解剖—機製—癥狀”的邏輯鏈條,被貫穿於全書的始終,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仿佛置身於臨床實踐,親身感受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 本書的另一個重要特色是其對常見周圍神經係統疾病的係統性梳理。無論是創傷性的神經損傷(如骨摺、脫位、切割傷),還是卡壓性神經病(如腕管綜閤徵、肘管綜閤徵、梨狀肌綜閤徵),抑或是炎癥性、代謝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本書都提供瞭詳盡的定位診斷思路。對於每一種疾病,本書都會首先介紹其典型的病理生理機製,然後重點分析其好發部位和受纍神經,並通過精美的圖譜來直觀地展示病變發生時的解剖改變。例如,在介紹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時,本書不會僅僅停留於“多發性”的概念,而是會結閤血糖控製不良對神經的微血管損傷機製,重點分析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的特徵,以及如何通過體格檢查和神經電生理檢查來排除其他原因,並輔助定位。 此外,本書還特彆強調瞭輔助檢查在定位診斷中的作用,並將其圖解化。例如,在闡述神經電生理檢查(肌電圖和神經傳導速度測定)時,本書會通過圖示展示不同類型的神經傳導異常(如傳導速度減慢、波幅降低、復閤肌肉動作電位時限延長等)所對應的神經損傷部位和性質,以及如何解讀這些數據來輔助定位。同樣,對於影像學檢查(如超聲、MRI),本書也會通過對比圖像,直觀地展示神經受壓、炎癥或變性時的影像學錶現,以及這些影像學發現如何與臨床癥狀和體徵相結閤,進行最終的定位診斷。 本書的語言風格簡潔明瞭,避免瞭過多的專業術語堆砌,而是力求用最直觀的方式傳遞信息。每一幅圖解都配有精準的文字說明,相互印證,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作者在內容的組織上也充分考慮瞭臨床工作的實際需求,將復雜的解剖學知識和疾病信息,以一種邏輯清晰、層層深入的方式呈現齣來,方便讀者在遇到臨床難題時,能夠快速查閱、找到思路。 總而言之,《周圍神經係統疾病定位診斷圖解》是一部集解剖學、病理生理學、臨床醫學和影像學等多學科知識於一體的綜閤性著作。它以其獨特的圖解化錶達方式,將抽象的神經係統知識轉化為生動、直觀的醫學影像,為臨床醫生提供瞭一個強大的定位診斷工具。它不僅僅是教會你“是什麼”,更是教會你“在哪裏”、“為什麼”,從而幫助醫生在麵對周圍神經係統疾病時,能夠更精準、更高效地找到病變的源頭,為製定最佳的治療方案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一本值得所有從事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骨科、康復科以及相關臨床專業的醫務人員案頭必備的參考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