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精编<本草纲目>药物彩色图本》是在忠实于《本草纲目》(金陵版)原著的基础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为指导,以全新的视野对原著进行深度挖掘(从《本草纲目》一书所载的各种药物中精选了数百种与当今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中药品种),将传统中医的知识精华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及方式紧密结合,使之更加符合现代疾病的特点及现代人的养生保健习惯。书中收录的每种药物均配有高清彩色照片,便于读者轻松识别和应用,每种药物的释名、气味、主治、附方、精选验方、传统药膳等都做了详细说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精编<本草纲目>药物彩色图本》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可供医务工作者、医学研究机构的从业人员、相关院校的师生参考和阅读,还可供全国各种类型的图书馆收藏。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卷·土部
百草霜《纲目》
伏龙肝《别录》下品
第二卷·金石部
紫石英《本经》上品
雄黄《本经》中品
石膏《本经》中品
滑石《本经》上品
阳起石《本经》中品
磁石《本经》中品
代赭石《本经》下品
凝水石《本经》中品
石硫黄《本经》中品
第三卷·草部
甘草《本经》上品
人参《本经》上品
沙参《本经》上品
桔梗《本经》下品
黄精《别录》上品
知母《本经》中品
肉苁蓉《本经》上品
赤箭/天麻《本经》上品/(宋·《开宝》)
术《本经》上品
狗脊《本经》中品
贯众《本经》下品
巴戟天《本经》上品
远志《本经》上品
淫羊藿《本经》中品
仙茅(宋·《开宝》)
玄参《本经》中品
地榆《本经》中品
丹参《本经》上品
紫参《本经》中品
白头翁《本经》下品
白及《本经》下品
三七
黄连《本经》上品
黄芩《本经》中品
秦艽《本经》中品
前胡《别录》中品
防风《本经》上品
独活《本经》上品
升麻《别录》上品
苦参《本经》中品
白鲜《本经》中品
延胡索(宋·《开宝》)
贝母《本经》中品
山慈姑(宋·《嘉秸》)
白茅《本经》中品
龙胆《本经》中品
细辛《本经》上品
杜衡《别录》中品
徐长卿《本经》上品
白薇《本经》中品
白前《别录》中品
当归《本经》中品
川芎《本经》上品
……
第四卷·谷豆部
第五卷·菜部
第六卷·果部
前言/序言
《本草纲目》是中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穷尽毕生精力,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以往历代本草学进行全面地整理和总结,历时27载编撰而成的。全书共52卷,约200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多个,是一部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之大成的著作,并在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
《本草纲目》是中国医药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影响巨大。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本草纲目》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20世纪的伟大学者”“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李约瑟博士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中国博物学家中的‘无冕之王’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至今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史、化学史和其他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本草纲目》从第一版出书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先后出版过数十种版本,并被译成英、日、德、法语等多种文字出版。
近年来,“绿色食品”“天然药物”的兴起,使得中医中药备受人们的青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类的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回归自然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人们更加注重中医中药在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方面的功效。有鉴于此,为了让更多的读者朋友能够轻松阅读经典,也为了给广大的医药爱好者及广大家庭提供一部实用的中草药应用读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学的宝贵遗产,使它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和传承,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的生活与健康服务,我们经过精心的策划和调研,特聘请相关专业人员编写了《精编(本草纲目)药物彩色图本》一书。
本书是在忠实于《本草纲目》(金陵版)原著的基础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为指导,以全新的视野对原著进行深度挖掘(从《本草纲目》一书所载的各种药物中精选了数百种与当今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中药品种),将传统中医的知识精华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及方式紧密结合,使之更加符合现代疾病的特点及现代人的养生保健习惯。书中收录的每种药物均配有高清彩色照片,便于读者轻松识别和应用,每种药物的释名、气味、主治、附方、精选验方、传统药膳等都做了详细说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可供医务工作者、医学研究机构的从业人员、相关院校的师生参考和阅读,还可供全国各种类型的图书馆收藏。
但是,由于书中需要考证的地方较多,加之编者知识水平所限,书中的错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读者交流邮箱:xywenhua@aliyun.com。
千金方,医林济世的智慧宝典 《千金方》,全称《备急千金要方》,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由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著。这部巨著以其宏大的体例、丰富的内涵、实用的方药,以及严谨的学术态度,成为后世学习和研究中医的重要参考文献,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 时代背景与作者孙思邈 孙思邈,生活在隋唐时期,是一个博学多才、医德高尚的伟大医学家。他“幼年聪慧,涉猎百家,尤精三玄、黄老”,又“长而耽览,博采诸方”,奠定了其深厚的学术基础。孙思邈一生致力于医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为民间诊病施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不为名利所动,甘心淡泊”,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医学事业,其“但愿天下人皆疾而不病,宜健康长寿”的宏愿,也贯穿于《千金方》的字里行间。 《千金方》的成书,既是孙思邈个人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也是唐代医学繁荣的必然产物。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流频繁,医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医学机构,如太医署,并编纂了多部官方医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孙思邈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养,创作出《千金方》这样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医学著作。 二、 宏大的体例与科学的结构 《千金方》全书共三十卷,分为“方”和“论”两大部分。“方”部分收录了大量的方剂,按照病症和部位进行分类;“论”部分则包含了孙思邈在医学、养生、伦理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全书收载方剂近三千首,论述了近百种疾病的防治方法,堪称一部包罗万象的医学百科全书。 书的结构安排严谨而科学,充分体现了孙思邈的医学思想。 上卷(卷一至卷三):论病,以辨病为主。 孙思邈在开篇即提出了“凡医者,必须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乃得处方”的观点,强调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他详细论述了“十问”、“十诊”等诊断方法,为后世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中卷(卷四至卷二十九):论治,以用药和方剂为主。 这部分是《千金方》的主体,详细介绍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孙思邈在方剂的选用上,不仅注重药物的疗效,还强调药物的配伍、炮制方法以及服药的剂量和时机。他对历代医方的去取有所斟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许多方剂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使其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下卷(卷三十):论养生与医德。 孙思邈认为,“夫为医者,非仁爱之毒,不能济天下;非精灵之药,不能救万民。”他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更重视养生保健,强调“食疗”、“动功”等养生方法。同时,他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医德的重要性,提出了“大医精诚”的理念,要求医生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才能真正做到“救人济世”。 三、 丰富的内涵与卓越的贡献 《千金方》的内容极其丰富,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个学科,对当时医学的各个方面都有深入的论述。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医学原则: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系统地阐述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强调“未有方而不病,未有病而无方”的道理。他指出,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诊断,才能制定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这一思想对后世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 大量实用方药的汇集: 《千金方》共收载方剂近三千首,涵盖了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这些方剂大多取材于民间,经过孙思邈的筛选和验证,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临床参考。其中,许多方剂至今仍在使用,如“当归饮子”、“苏叶饮”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对针灸、食疗、养生的重视: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不仅重视药物治疗,还对针灸、食疗、养生等多种治疗手段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他详细介绍了针灸的穴位、取穴方法以及禁忌症;提出了丰富的食疗方,强调“药食同源”的理念,认为合理的饮食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途径;他倡导的“导引”、“房中术”等养生方法,至今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强调医德的重要性: 孙思邈在《千金方》的开篇即提出了“大医精诚”的理念,并用大量篇幅论述了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他要求医生必须怀有仁爱之心,精益求精,不断学习,才能担当起救死扶伤的重任。这一理念至今仍是激励医务工作者的重要精神力量。 医学著作的典范: 《千金方》的成书,标志着中国古代医学著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宏大的体例、严谨的结构、丰富的内涵以及实用的价值,为后世医学著作的编纂树立了榜样。 四、 深远的影响与不朽的价值 《千金方》问世以来,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医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对后世医家的直接影响: 历代医家都将《千金方》视为珍贵的医学宝典,在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广泛参考和引用。许多后世名医,如宋代的陈无择、明代的李时珍等,都曾深受《千金方》的影响。 促进中医药的传播与发展: 《千金方》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还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的中医药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中医药在东亚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对现代医学的启示: 尽管现代医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千金方》中的许多医学思想和治疗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其对辨证论治的强调,对食疗和养生的重视,以及对医德的推崇,都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总结 《千金方》不仅仅是一部医学著作,更是一部凝聚了孙思邈毕生心血和智慧的“医林济世的智慧宝典”。它以其博大的精深、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遗产,至今仍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工作者,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翻阅《千金方》,我们不仅能从中学习到丰富的医学知识,更能感受到孙思邈那份“但愿天下人皆疾而不病,宜健康长寿”的仁爱情怀,领悟到“大医精诚”的真谛。这部著作,不愧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医学史上的不朽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