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現代企業的運行離不開有效的財務管理,有效的財務管理必須以科學的戰略意識作為支撐。否則,企業難免在波濤洶湧的商海中風雨飄搖,在驚濤駭浪的商戰中擱淺觸礁。要想成為商海中嫻熟的弄潮兒,您不能不懂財務戰略管理!如何製定與企業生命周期階段相匹配的財務戰略?如何針對不同財務活動製定差異化的財務戰略?如何實施財務戰略?如何製定低碳財務戰略?諸如此類的問題,您在《財務戰略管理(第2版)》中都能獲得滿意的解答。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企業戰略管理概述
第一節 企業戰略的本質
一、企業戰略的涵義及特徵
二、企業戰略的三個層次
三、企業戰略管理的涵義
第二節 企業戰略理論的演進曆程
一、早期戰略思想階段
一、古典戰略理論階段
三、競爭戰略理論階段
四、企業戰略理論新發展
第三節 企業戰略管理理論體係的基本構架
一、企業戰略目標體係
二、企業戰略管理過程
三、戰略管理業績評價
第四節 企業戰略管理的意義和作用
一、企業戰略管理的意義
一、企業戰略管理的作用
【本章小結】
【本章關鍵詞】
【本章思考題】
【本章案例】
第二章 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概念框架
第一節 財務戰略的基本框架
一、財務戰略的涵義
二、財務戰略的特徵
三、財務戰略的類型
四、財務戰略與公司戰略的關係
第二節 財務戰略管理的基本框架
一、財務戰略管理的涵義
二、財務戰略管理的主要內容
三、財務戰略管理的基本過程
四、財務戰略管理的目標和關鍵
五、財務戰略管理的曆史演進
第三節 財務戰略管理的範圍界定
一、財務戰略管理與企業管理的關係
二、財務戰略管理與一般財務管理的關係
三、財務戰略管理與公司治理的關係
【本章小結】
【本章關鍵詞】
【本章思考題】
【本章案例】
第三章 企業財務戰略製定的環境分析
第一節 企業環境的構成與特徵
一、企業環境的構成
二、企業外部環境的特徵
三、企業內部環境的特徵
四、企業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的聯係
第二節 企業外部環境分析
一、宏觀環境(PESTEL)分析
二、産業環境分析
三、競爭對手分析
四、其他外部環境分析方法
第三節 企業內部環境分析
……
第四章 企業生命周期財務戰略管理
第五章 企業融資戰略管理
第六章 企業投資戰略管理
第七章 企業收益分配戰略管理
第八章 企業財務戰略的實施
第九章 企業並購的財務戰略
第十章 碳財務戰略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加劇,企業必須麵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商場如戰場,如何在激烈的商戰中采取策略性行動進而獲取競爭優勢,這幾乎是所有企業都會麵臨的重大課題。然而,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許多企業的反應正如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剋所形容的:“我們走在一片叢林,開始清除矮灌木林。當我們韆辛萬苦,好不容易清除完這一片灌木林,正準備直起腰來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悅時,卻猛然發現,旁邊的一片灌木林纔是我們要去清除的叢林。”現實中,“隻會埋頭乾活,不會抬頭掌舵”的企業可謂比比皆是。事實上,缺乏戰略意識的企業就猶如一艘無舵之船,它無法駕馭復雜的局勢和競爭環境,隻能是在波詭雲湧的商海中風雨飄搖,在驚濤駭浪的激流中隨潮起落。
古語有雲:“上兵伐謀”、“智而好謀必成”、“事備而後動”……縝密科學的戰略與謀劃是企業成功的前提和基礎,這正如波特教授所言:“戰略纔是決定一個企業成敗的關鍵。”我國現代社會中也有“三年發展靠機遇,十年發展靠戰.略”之說。戰略對企業長足發展所具有的重大影響和決定性意義毋庸置疑。
財務是企業管理實務的重要構成要素,企業要管理好財務必須具有相應的戰略理念和戰略思維。事實上,財務戰略管理正是財務學和企業戰略管理學有機結閤的産物,這種結閤(或者說財務戰略管理産生)的必要性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麵:第一,財務管理的對象是資金運動,資金猶如企業的“血液”,資金運動(血液循環)會通達企業“肌體”的每一個角落,因此,搞好財務戰略管理可以將企業的戰略意誌有效落實到企業管理的各個層麵;第二,企業管理(含戰略管理)的終極目標在於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實現價值增值,而價值增值(創造)問題深層次地講還是一個財務問題,因此,在財務領域推行戰略管理模式能夠很好地契閤企業深層次的價值目標;第三,企業的主要戰略性舉措不僅會顯著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而且其中較多舉措(如兼並、收購等)本身就是財務學的核心內容,因此,從財務學視角來看,企業的很多戰略管理問題本身就屬於財務戰略管理的範疇。比如,聯想收購IBM,中海油收購美國“尤斯科”等經典案例,它們無不深深地烙上瞭財務戰略管理的印記。
我國作為一個快速發展加轉型的大國,企業生産經營的內外環境與西方企業相比具有顯著差異性,其發展麵臨著諸多錯綜復雜的問題,其中絕大部分會直接或間接地錶現為財務問題。因此,從戰略高度充分把握並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對確保我國企業健康發展和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無疑具有重要意義。正是基於上述體會和高層次財務人纔培養工作的需要,我們組織編寫瞭本書。全書共十章。第一章為企業戰略管理概述。該章主要介紹瞭企業戰略的本質、企業戰略理論的演進曆程、企業戰略管理理論體係的基本架構、企業戰略管理的意義和作用。第二章為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概念框架。該章主要介紹瞭財務戰略和財務戰略管理的基本框架和財務戰略管理的範圍界定。第三章為企業財務戰略製定的環境分析。該章主要介紹瞭企業環境的構成與特徵、企業外部和內部環境分析。第四章為企業生命周期財務戰略管理。該章主要介紹瞭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不同生命周期階段企業的財務戰略管理。第五章為企業融資戰略管理。該章主要介紹瞭企業融資戰略的目標與內容、企業融資戰略的類型、企業融資戰略的製定與選擇。第六章為企業投資戰略管理。該章主要介紹瞭企業投資戰略的目標與程序,類型、製定與選擇、實施與控製問題。第七章為企業收益分配戰略管理。該章主要介紹瞭企業收益分配理論、企業股利政策與戰略。第八章為企業財務戰略的實施。該章主要介紹瞭企業財務戰略實施的基礎性準備、財務戰略實施的過程控製與效果評價。第九章為企業並購的財務戰略。該章主要介紹瞭企業並購與企業整體戰略、並購目標企業定價戰略、並購成本規劃與控製戰略、並購財務風險管理戰略、並購後的財務整閤戰略。第十章為碳財務戰略。該章主要介紹瞭碳財務戰略概述、低碳經濟下的企業財務戰略模式、碳財務戰略管理研究等問題,本章屬於財務戰略管理的前沿知識。
本書由石友蓉教授和黎精明副教授提齣大綱,具體撰寫分工如下:第一章由石友蓉、蔣園園編寫;第二章、第四章、第八章、第九章由黎精明、吳依玲編寫;第三章由石友蓉、宋婷編寫;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由蘭飛編寫;第十章由石友蓉、肖偉編寫。全書由黎精明博士統稿。各章均由小案例導入,在對本章內容做係統性闡述之後,各章均附有本章小結、本章關鍵詞、本章思考題、本章案例。這樣既便於讀者準確把握各章的核心知識,進而強化對財務戰略管理的理論認知,又便於讀者將理論和實務有機結閤,進而增強以理論為指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探尋企業價值增長的內在邏輯:一本關於戰略思維與財務智慧的深度解讀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裏,企業如同行駛在波濤洶湧大海中的巨輪,需要精準的導航和堅實的引擎纔能抵達成功的彼岸。而驅動這艘巨輪前行的,正是其內在的戰略規劃與精妙的財務管理。本書並非簡單羅列枯燥的財務數字或陳舊的管理理論,而是緻力於揭示企業價值增長的內在邏輯,連接戰略思維的宏大願景與財務運作的微觀實踐,幫助讀者深入理解如何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構建並實施能夠持續創造價值的戰略。 第一部分:戰略的基石——理解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宏觀圖景 企業並非孤立的實體,它存在於一個宏大且動態的生態係統中。理解這個係統,是製定有效戰略的第一步。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經濟周期的迷霧,洞察行業發展的脈絡,審視競爭對手的策略。我們不僅僅關注“做什麼”,更強調“為什麼這樣做”。 宏觀經濟環境的透視: 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利率變動、匯率波動,這些看似遙遠的宏觀因素,實則深刻影響著企業的成本、收入、投資機會乃至生存空間。本書將提供一套觀察和分析宏觀經濟環境的框架,幫助管理者識彆其中蘊含的風險與機遇,從而在戰略層麵做齣前瞻性的判斷。例如,在低利率環境下,企業可以考慮加大長期投資,而高通脹時期則需要關注成本控製與定價策略。 行業結構的深度剖析: 任何企業都身處特定的行業之中,而行業結構決定瞭行業內的競爭強度、利潤水平以及增長潛力。本書將引入波特五力模型等經典分析工具,引導讀者深入分析現有競爭者、潛在進入者、替代品、供應商和購買者的議價能力,從而理解行業競爭的本質,尋找藍海市場或構建競爭壁壘。理解行業的生命周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同樣至關重要,它直接影響著企業的戰略選擇,如初創期企業應側重市場份額擴張,而成熟期企業則可能轉嚮成本領先或差異化戰略。 競爭對手的洞察與戰略解讀: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本書將教授如何係統性地研究競爭對手,不僅是錶麵上的産品、價格,更要深入理解他們的戰略意圖、核心競爭力、資源投入以及潛在的弱點。通過對標分析,我們可以學習競爭對手的成功經驗,規避其失誤,並據此調整自身戰略,形成差異化優勢。這包括對競爭對手的財務報錶進行初步分析,瞭解其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運營效率,為製定反製策略提供依據。 第二部分:戰略的選擇——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藍圖 戰略的本質是選擇。在有限的資源下,企業必須做齣明智的選擇,將有限的精力集中在能夠帶來最大價值的領域。本書將聚焦於企業如何識彆、發展並發揮其獨特的核心競爭力,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齣。 戰略定位的藝術: 企業需要明確自己在市場中的位置,是成本領先者、差異化提供者,還是專注於某一細分市場。本書將探討不同戰略定位的優劣勢,以及如何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和市場環境選擇最適閤的定位。例如,一傢初創科技公司可能選擇技術領先和差異化定位,而一傢成熟的零售商則可能采取成本領先戰略。 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與構建: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能夠持續獲得競爭優勢的獨特能力。本書將深入探討如何識彆和培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可能來自於卓越的研發能力、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先進的信息技術,或是獨特的企業文化。理解並強化這些能力,是企業實現可持續增長的關鍵。 戰略選擇的決策框架: 戰略決策並非憑空産生,而是需要經過嚴謹的分析和權衡。本書將介紹一係列決策工具和方法,例如SWOT分析、BCG矩陣、GE矩陣等,幫助管理者係統評估內外部環境,識彆戰略選項,並根據既定目標進行選擇。決策過程需要充分考慮風險,並預設應對方案。 戰略實施的路徑設計: 再完美的戰略,若無法有效實施,也隻是紙上談兵。本書將探討如何將戰略轉化為具體的行動計劃,包括組織結構調整、資源分配、績效考核以及文化建設等。一個成功的戰略實施,需要自上而下的清晰溝通與承諾,以及自下而上的積極響應與協同。 第三部分:財務的驅動——賦能戰略執行與價值創造的引擎 戰略的宏偉藍圖需要財務作為堅實的支撐和高效的驅動。財務並非僅僅是記賬報稅,而是企業價值創造的靈魂所在。本書將揭示財務管理如何成為戰略執行的強大引擎,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動力。 財務報錶的深度解讀與戰略洞察: 財務報錶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體檢報告”。本書將教導讀者如何透過資産負債錶、利潤錶和現金流量錶,洞察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成長能力。這不僅僅是數字的解讀,更是對企業戰略執行效果的評估,例如,高額的存貨周轉天數可能暗示著銷售策略的失誤,而持續的負經營性現金流則可能錶明企業運營存在嚴重問題。 價值導嚮的財務決策: 企業的最終目標是為股東創造價值。本書將引入經濟增加值(EVA)、自由現金流(FCF)等價值評估工具,幫助管理者理解和衡量企業的真實價值創造能力。所有戰略決策,最終都應迴歸到能否提升企業價值這一核心。例如,一項新項目的投資決策,需要評估其預期的自由現金流增長是否能覆蓋其資本成本,並最終提升股東財富。 資本結構與融資策略: 資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血液。本書將探討最優資本結構對企業價值的影響,以及如何根據企業生命周期、風險偏好和市場條件,選擇最適閤的融資方式,包括股權融資、債權融資以及其他創新融資工具。明智的資本結構決策,能夠有效降低融資成本,提升資本迴報率。 預算管理與績效評估的協同: 預算是財務規劃的具體體現,也是戰略實施的路綫圖。本書將闡述如何製定科學的預算,並將其與戰略目標緊密結閤,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同時,績效評估體係也應圍繞戰略目標進行設計,確保各部門、各層級的工作都能為企業價值的提升做齣貢獻。這包括對關鍵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綜閤評估。 風險管理與閤規經營: 企業的經營伴隨著各種風險,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法律閤規風險。本書將強調風險管理在戰略執行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體係,識彆、評估、監測和控製各類風險,確保企業在閤法閤規的軌道上穩健運行。 第四部分:戰略與財務的融閤——驅動企業邁嚮卓越 戰略與財務並非獨立的學科,它們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內在聯係。真正的企業管理智慧,在於將這兩者有機地融閤,形成協同效應,驅動企業不斷嚮前。 戰略執行的財務衡量: 如何量化戰略執行的成效?本書將探討如何將戰略目標轉化為可衡量的財務指標,例如,市場份額的提升如何轉化為銷售收入的增長,客戶滿意度的提高如何轉化為客戶忠誠度和重復購買率的提升。 財務驅動的戰略創新: 財務數據不僅能反映過去,更能預示未來。本書將引導讀者如何利用財務分析來識彆新的商業機會,發掘潛在的盈利模式,並通過財務模型進行驗證和預測,從而驅動戰略創新。 企業價值評估與並購決策: 對於想要擴張或尋求戰略閤作的企業而言,準確評估自身和目標企業的價值至關重要。本書將介紹常用的企業價值評估方法,並分析在並購活動中,財務與戰略如何協同作用,以實現預期的協同效應和價值最大化。 可持續發展與長期價值創造: 在日益強調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今天,企業的戰略與財務決策更需要納入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的考量。本書將探討如何在戰略和財務層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和諧統一,從而創造長期的、可持續的企業價值。 本書並非一本速成的指南,而是一次深入的思考之旅。它鼓勵讀者跳齣日常事務的束縛,以更宏觀、更係統、更長遠的視角來審視企業的戰略與財務。通過對本書內容的學習與實踐,讀者將能夠掌握一套分析企業經營狀況、製定未來發展方嚮、並最終實現持續價值增長的思維框架與工具。這不僅是管理者必備的素質,也是任何希望深入理解企業運作內在邏輯的商業人士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