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企业的运行离不开有效的财务管理,有效的财务管理必须以科学的战略意识作为支撑。否则,企业难免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中风雨飘摇,在惊涛骇浪的商战中搁浅触礁。要想成为商海中娴熟的弄潮儿,您不能不懂财务战略管理!如何制定与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相匹配的财务战略?如何针对不同财务活动制定差异化的财务战略?如何实施财务战略?如何制定低碳财务战略?诸如此类的问题,您在《财务战略管理(第2版)》中都能获得满意的解答。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第一节 企业战略的本质
一、企业战略的涵义及特征
二、企业战略的三个层次
三、企业战略管理的涵义
第二节 企业战略理论的演进历程
一、早期战略思想阶段
一、古典战略理论阶段
三、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四、企业战略理论新发展
第三节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架
一、企业战略目标体系
二、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三、战略管理业绩评价
第四节 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
【本章小结】
【本章关键词】
【本章思考题】
【本章案例】
第二章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概念框架
第一节 财务战略的基本框架
一、财务战略的涵义
二、财务战略的特征
三、财务战略的类型
四、财务战略与公司战略的关系
第二节 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
一、财务战略管理的涵义
二、财务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过程
四、财务战略管理的目标和关键
五、财务战略管理的历史演进
第三节 财务战略管理的范围界定
一、财务战略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二、财务战略管理与一般财务管理的关系
三、财务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本章小结】
【本章关键词】
【本章思考题】
【本章案例】
第三章 企业财务战略制定的环境分析
第一节 企业环境的构成与特征
一、企业环境的构成
二、企业外部环境的特征
三、企业内部环境的特征
四、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联系
第二节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PESTEL)分析
二、产业环境分析
三、竞争对手分析
四、其他外部环境分析方法
第三节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第四章 企业生命周期财务战略管理
第五章 企业融资战略管理
第六章 企业投资战略管理
第七章 企业收益分配战略管理
第八章 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
第九章 企业并购的财务战略
第十章 碳财务战略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企业必须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商场如战场,如何在激烈的商战中采取策略性行动进而获取竞争优势,这几乎是所有企业都会面临的重大课题。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企业的反应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形容的:“我们走在一片丛林,开始清除矮灌木林。当我们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清除完这一片灌木林,正准备直起腰来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悦时,却猛然发现,旁边的一片灌木林才是我们要去清除的丛林。”现实中,“只会埋头干活,不会抬头掌舵”的企业可谓比比皆是。事实上,缺乏战略意识的企业就犹如一艘无舵之船,它无法驾驭复杂的局势和竞争环境,只能是在波诡云涌的商海中风雨飘摇,在惊涛骇浪的激流中随潮起落。
古语有云:“上兵伐谋”、“智而好谋必成”、“事备而后动”……缜密科学的战略与谋划是企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这正如波特教授所言:“战略才是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我国现代社会中也有“三年发展靠机遇,十年发展靠战.略”之说。战略对企业长足发展所具有的重大影响和决定性意义毋庸置疑。
财务是企业管理实务的重要构成要素,企业要管理好财务必须具有相应的战略理念和战略思维。事实上,财务战略管理正是财务学和企业战略管理学有机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或者说财务战略管理产生)的必要性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运动,资金犹如企业的“血液”,资金运动(血液循环)会通达企业“肌体”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搞好财务战略管理可以将企业的战略意志有效落实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第二,企业管理(含战略管理)的终极目标在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价值增值,而价值增值(创造)问题深层次地讲还是一个财务问题,因此,在财务领域推行战略管理模式能够很好地契合企业深层次的价值目标;第三,企业的主要战略性举措不仅会显著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且其中较多举措(如兼并、收购等)本身就是财务学的核心内容,因此,从财务学视角来看,企业的很多战略管理问题本身就属于财务战略管理的范畴。比如,联想收购IBM,中海油收购美国“尤斯科”等经典案例,它们无不深深地烙上了财务战略管理的印记。
我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加转型的大国,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外环境与西方企业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其发展面临着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其中绝大部分会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为财务问题。因此,从战略高度充分把握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确保我国企业健康发展和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基于上述体会和高层次财务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全书共十章。第一章为企业战略管理概述。该章主要介绍了企业战略的本质、企业战略理论的演进历程、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和作用。第二章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概念框架。该章主要介绍了财务战略和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和财务战略管理的范围界定。第三章为企业财务战略制定的环境分析。该章主要介绍了企业环境的构成与特征、企业外部和内部环境分析。第四章为企业生命周期财务战略管理。该章主要介绍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第五章为企业融资战略管理。该章主要介绍了企业融资战略的目标与内容、企业融资战略的类型、企业融资战略的制定与选择。第六章为企业投资战略管理。该章主要介绍了企业投资战略的目标与程序,类型、制定与选择、实施与控制问题。第七章为企业收益分配战略管理。该章主要介绍了企业收益分配理论、企业股利政策与战略。第八章为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该章主要介绍了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基础性准备、财务战略实施的过程控制与效果评价。第九章为企业并购的财务战略。该章主要介绍了企业并购与企业整体战略、并购目标企业定价战略、并购成本规划与控制战略、并购财务风险管理战略、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战略。第十章为碳财务战略。该章主要介绍了碳财务战略概述、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财务战略模式、碳财务战略管理研究等问题,本章属于财务战略管理的前沿知识。
本书由石友蓉教授和黎精明副教授提出大纲,具体撰写分工如下:第一章由石友蓉、蒋园园编写;第二章、第四章、第八章、第九章由黎精明、吴依玲编写;第三章由石友蓉、宋婷编写;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由兰飞编写;第十章由石友蓉、肖伟编写。全书由黎精明博士统稿。各章均由小案例导入,在对本章内容做系统性阐述之后,各章均附有本章小结、本章关键词、本章思考题、本章案例。这样既便于读者准确把握各章的核心知识,进而强化对财务战略管理的理论认知,又便于读者将理论和实务有机结合,进而增强以理论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寻企业价值增长的内在逻辑:一本关于战略思维与财务智慧的深度解读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里,企业如同行驶在波涛汹涌大海中的巨轮,需要精准的导航和坚实的引擎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而驱动这艘巨轮前行的,正是其内在的战略规划与精妙的财务管理。本书并非简单罗列枯燥的财务数字或陈旧的管理理论,而是致力于揭示企业价值增长的内在逻辑,连接战略思维的宏大愿景与财务运作的微观实践,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构建并实施能够持续创造价值的战略。 第一部分:战略的基石——理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宏观图景 企业并非孤立的实体,它存在于一个宏大且动态的生态系统中。理解这个系统,是制定有效战略的第一步。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经济周期的迷雾,洞察行业发展的脉络,审视竞争对手的策略。我们不仅仅关注“做什么”,更强调“为什么这样做”。 宏观经济环境的透视: 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变动、汇率波动,这些看似遥远的宏观因素,实则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成本、收入、投资机会乃至生存空间。本书将提供一套观察和分析宏观经济环境的框架,帮助管理者识别其中蕴含的风险与机遇,从而在战略层面做出前瞻性的判断。例如,在低利率环境下,企业可以考虑加大长期投资,而高通胀时期则需要关注成本控制与定价策略。 行业结构的深度剖析: 任何企业都身处特定的行业之中,而行业结构决定了行业内的竞争强度、利润水平以及增长潜力。本书将引入波特五力模型等经典分析工具,引导读者深入分析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从而理解行业竞争的本质,寻找蓝海市场或构建竞争壁垒。理解行业的生命周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同样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战略选择,如初创期企业应侧重市场份额扩张,而成熟期企业则可能转向成本领先或差异化战略。 竞争对手的洞察与战略解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书将教授如何系统性地研究竞争对手,不仅是表面上的产品、价格,更要深入理解他们的战略意图、核心竞争力、资源投入以及潜在的弱点。通过对标分析,我们可以学习竞争对手的成功经验,规避其失误,并据此调整自身战略,形成差异化优势。这包括对竞争对手的财务报表进行初步分析,了解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效率,为制定反制策略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战略的选择——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蓝图 战略的本质是选择。在有限的资源下,企业必须做出明智的选择,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能够带来最大价值的领域。本书将聚焦于企业如何识别、发展并发挥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战略定位的艺术: 企业需要明确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是成本领先者、差异化提供者,还是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本书将探讨不同战略定位的优劣势,以及如何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市场环境选择最适合的定位。例如,一家初创科技公司可能选择技术领先和差异化定位,而一家成熟的零售商则可能采取成本领先战略。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构建: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够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独特能力。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识别和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来自于卓越的研发能力、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先进的信息技术,或是独特的企业文化。理解并强化这些能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战略选择的决策框架: 战略决策并非凭空产生,而是需要经过严谨的分析和权衡。本书将介绍一系列决策工具和方法,例如SWOT分析、BCG矩阵、GE矩阵等,帮助管理者系统评估内外部环境,识别战略选项,并根据既定目标进行选择。决策过程需要充分考虑风险,并预设应对方案。 战略实施的路径设计: 再完美的战略,若无法有效实施,也只是纸上谈兵。本书将探讨如何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包括组织结构调整、资源分配、绩效考核以及文化建设等。一个成功的战略实施,需要自上而下的清晰沟通与承诺,以及自下而上的积极响应与协同。 第三部分:财务的驱动——赋能战略执行与价值创造的引擎 战略的宏伟蓝图需要财务作为坚实的支撑和高效的驱动。财务并非仅仅是记账报税,而是企业价值创造的灵魂所在。本书将揭示财务管理如何成为战略执行的强大引擎,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财务报表的深度解读与战略洞察: 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检报告”。本书将教导读者如何透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洞察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这不仅仅是数字的解读,更是对企业战略执行效果的评估,例如,高额的存货周转天数可能暗示着销售策略的失误,而持续的负经营性现金流则可能表明企业运营存在严重问题。 价值导向的财务决策: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为股东创造价值。本书将引入经济增加值(EVA)、自由现金流(FCF)等价值评估工具,帮助管理者理解和衡量企业的真实价值创造能力。所有战略决策,最终都应回归到能否提升企业价值这一核心。例如,一项新项目的投资决策,需要评估其预期的自由现金流增长是否能覆盖其资本成本,并最终提升股东财富。 资本结构与融资策略: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液。本书将探讨最优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企业生命周期、风险偏好和市场条件,选择最适合的融资方式,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及其他创新融资工具。明智的资本结构决策,能够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资本回报率。 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协同: 预算是财务规划的具体体现,也是战略实施的路线图。本书将阐述如何制定科学的预算,并将其与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绩效评估体系也应围绕战略目标进行设计,确保各部门、各层级的工作都能为企业价值的提升做出贡献。这包括对关键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综合评估。 风险管理与合规经营: 企业的经营伴随着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合规风险。本书将强调风险管理在战略执行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各类风险,确保企业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稳健运行。 第四部分:战略与财务的融合——驱动企业迈向卓越 战略与财务并非独立的学科,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真正的企业管理智慧,在于将这两者有机地融合,形成协同效应,驱动企业不断向前。 战略执行的财务衡量: 如何量化战略执行的成效?本书将探讨如何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可衡量的财务指标,例如,市场份额的提升如何转化为销售收入的增长,客户满意度的提高如何转化为客户忠诚度和重复购买率的提升。 财务驱动的战略创新: 财务数据不仅能反映过去,更能预示未来。本书将引导读者如何利用财务分析来识别新的商业机会,发掘潜在的盈利模式,并通过财务模型进行验证和预测,从而驱动战略创新。 企业价值评估与并购决策: 对于想要扩张或寻求战略合作的企业而言,准确评估自身和目标企业的价值至关重要。本书将介绍常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并分析在并购活动中,财务与战略如何协同作用,以实现预期的协同效应和价值最大化。 可持续发展与长期价值创造: 在日益强调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企业的战略与财务决策更需要纳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的考量。本书将探讨如何在战略和财务层面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从而创造长期的、可持续的企业价值。 本书并非一本速成的指南,而是一次深入的思考之旅。它鼓励读者跳出日常事务的束缚,以更宏观、更系统、更长远的视角来审视企业的战略与财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学习与实践,读者将能够掌握一套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制定未来发展方向、并最终实现持续价值增长的思维框架与工具。这不仅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也是任何希望深入理解企业运作内在逻辑的商业人士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