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基因工程原理(下冊 第二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吸收瞭本學科的新進展,增加瞭大量的新內容,重新審訂、編寫而成。
全書共十二章,分上下兩冊,書末附有基因工程名詞術語解釋及索引。《基因工程原理(下冊 第二版)》由三個有機聯係的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論述基因工程賴以創立的理論及技術基礎,重點介紹基因研究的發展及基因的現代概念;基因研究與基因工程的相互依賴關係;基因操作主要技術的基本原理;與基因剋隆有關的一係列核酸酶的生化特性和在DNA重組中的應用等。第二部分由第四章至第八章組成,係本書的核心。它詳細地敘述瞭基因工程學所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各類分子剋隆載體的構建、特點與應用;基因文庫的構建、目的基因的分離與鑒定;剋隆基因的錶達與調控以及真核基因在大腸杆菌中錶達的原理、方法及實例等。第三部分即本書的後四章,主要論述基因工程實際應用方麵的內容。它著重敘述高等植物及哺乳動物基因工程的研究目標、現狀與進展,以及重組DNA技術在臨床醫學、農業生産、食品工業、化學製劑等若乾重要領域的實際應用情況。
《基因工程原理(下冊 第二版)》是一部有自己特色、體係新穎、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並重的基因工程學術專著。在內容的安排上注重科學性、先進性、係統性和條理性。它不僅對我國基因工程的教學與研究,而且對其它生物技術以及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等學科的教學與研究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基因工程原理(下冊 第二版)》可作為生物、農林、醫學等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師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有關科研人員的參考書。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七章 基因的錶達與調節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原核基因的錶達與調節
1.大腸杆菌基因組結構概述
(1)基因組結構
(2)操縱子
(3)基因錶達信號
2.大腸杆菌基因的轉錄
(1)RNA閤成的化學特性
(2)RNA閤成的不同階段
(3)轉錄終止的類型
(4)RNA分子的類型
3.大腸杆菌基因的轉譯
(1)轉譯的概述
(2)轉譯的三個步驟
(3)轉譯的調節
(4)mRNA穩定性的轉譯效應
4.大腸杆菌基因錶達的調節
(1)轉錄調節的特點
(2)大腸杆菌基因錶達的誘導與阻遏
(3)大腸杆菌基因錶達的正調節與負調節
(4)大腸杆菌基因錶達的操縱子模型
(5)弱化作用調節
第三節 真核基因組及基因的結構
1.染色質與染色體
(1)染色質的組分
(2)核小體
(3)核小體結構的修飾
(4)活性染色質與轉錄
(5)染色體
2.真核基因組的結構
(1)蛋白質編碼基因
(2)遺傳元件
(3)轉位子與內源性反轉錄病毒
(4)衛星DNA
(5)DNA重排
(6)DNA擴增
(4)轉錄因子DNA結閤域的突變研究及其基序的鑒定
(5)轉錄因子激活域的鑒定——結構域交換試驗
5.轉錄因子的功能作用
(1)轉錄因子的激活效應
(2)轉錄因子的抑製效應
第八章 真核基因在大腸杆菌中的錶達
第一節 真核基因的大腸杆菌錶達體係
1.大腸杆菌錶達體係
2.剋隆基因正確錶達的基本條件
3.剋隆基因錶達活性的檢測
第二節 大腸杆菌的錶達載體
1.大腸杆菌錶達載體的基本成分
(1)啓動子
(2)轉錄終止子
(3)轉譯起始序列
(4)轉譯增強子
(5)轉譯終止子
2.功能啓動子的分離
(1)分離功能啓動子的一般程序
(2)使用tet‘作報告基因分離功能啓動子
(3)使用gaIK作報告基因分離功能啓動子
3.常用的大腸杆菌錶達載體
(1)lac啓動子的錶達載體
(2)trp啓動子的錶達載體
(3)PL啓動子的錶達載體
第三節 剋隆的真核基因在大腸杆菌細胞中的錶達
1.外源蛋白質在大腸杆菌細胞中的錶達部位
(1)細胞質中錶達
(2)周質中錶達
(3)胞外錶達
2.融閤蛋白質的錶達
(1)融閤蛋白質配偶體
(2)錶達融閤蛋白質的策略
(3)錶達融閤蛋白質策略的優點
(4)融閤蛋白質的純化
(5)融閤蛋白質的切割
3.外源蛋白質在大腸杆菌細胞中的穩定性
(1)蛋白質的酶解作用
(2)結構決定因子與蛋白質的穩定性
(3)錶達部位與蛋白質的穩定性
(4)錶達天然的蛋白質
(5)分子伴侶的穩定作用
……
第九章 植物基因工程
第十章 哺乳動物基因工程
第十一章 重組DNA與現代生物技術
第十二章 重組DNA與醫學研究
前言/序言
《基因工程原理》(第二版)上冊自1998年初夏齣版以來,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與厚愛,年年重印,總數已達16700餘冊。讀者朋友不時來信或來電,關切地詢問下冊的撰寫情況及齣版日期。本人亦亟盼能將下冊早日呈獻給讀者,也為此作齣瞭最大的努力,然而由於主客觀條件的種種限製,未能如願,藉此機會嚮廣大讀者錶示真誠的歉意。
與第一版相比,第二版的內容有瞭很大的擴充,總字數從60萬字增至140萬字,大量的章節都是重新撰寫的,包括許多圖錶的設計與改繪。有時為瞭弄清一個疑點或辨彆矛盾資料的正誤,往往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查閱多種有關的文獻;書中有不少內容是作者不甚熟悉或未曾涉及的領域,更為寫作平添瞭許多睏難,這種情況在下冊尤為突齣。因此,編寫此書無異是一次重新學習與更新知識的艱難跋涉。作者抱著認真負責的態度編寫這本專著,每一章節都是數易其稿,增刪多次,排版後還要認真校對2至3遍。苦乾連年幾乎沒有休過一次完整的節假日,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11個小時左右。盡管如此,仍會有錯誤或疏忽,衷心企盼有關專傢、學者以及年輕的科技工作者不吝賜教,批評指正,以便減少謬誤,使本書日臻完善。
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得到瞭許多前輩師長、同行好友的關心與支持,正是他們的無私幫助,纔使我順利地剋服瞭寫作中遇到的一些睏難;曾經在我們實驗室學習和工作過的許多青年朋友,熱心地提供瞭一些有用的文獻資料,嚴華軍、陳兵元、程玉蘭等同學不遠萬裏從異國他鄉專門寄來瞭最新的參考用書;刁豐鞦、何承坤、康健、謝先芝、米誌勇、張方、張雷、方曉華、楊誌攀、王樹生、齊眉、許雲哲、林慧馨、劉一鳴、羅敏、葉建榮、梁衛紅、遲偉、、張會永、顧溯海等同學,以及馮斌和唐朝榮兩位博士後都曾校閱瞭本書的有關章節,及時地填補瞭疏漏,更正瞭錯誤,他們是本書的第一批讀者,更是質量檢查員;米誌勇博士在準備前往美國NIH作博士後研究的緊張時刻,還為第十二章檢索瞭所需要的參考文獻,並與謝先芝博士以及林慧馨、劉一鳴同學一道為該章部分節段提供瞭寫作素材。值此本書再版之際,謹對他們的支持與幫助錶示由衷的感謝。
熱切期望本書的齣版能為祖國宏偉的科技大廈添磚加瓦,並能對學習基因工程的青年學生們有所裨益。
基因工程原理(下冊 第二版) 內容簡介 《基因工程原理(下冊 第二版)》是一部係統、深入地闡述現代基因工程技術及其廣泛應用的大型學術專著。本書在前一版的基礎上,進行瞭全麵的修訂和更新,匯集瞭基因工程領域最新的研究進展和技術突破,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前沿的知識體係。全書共分為若乾篇章,涵蓋瞭基因工程的核心理論、關鍵技術、經典案例以及前瞻性發展方嚮,尤其側重於對復雜生物係統進行精細調控的策略和方法。 第一篇:基因組編輯與定嚮修飾 本篇詳細介紹瞭當前最為熱門和極具革命性的基因組編輯技術,包括CRISPR-Cas9係統及其各種變體。我們將深入剖析CRISPR-Cas9係統的作用機製,包括guide RNA的設計原則、Cas9酶的切割原理、以及DNA修復途徑(如NHEJ和HDR)在基因編輯過程中的作用。同時,本書還將重點介紹CRISPR-Cas9係統的應用,例如: 基因敲除與敲入: 如何精確地在目標基因位點引入突變,實現基因的失活或插入新的功能序列。 堿基編輯與引導編輯: 介紹無需切割DNA雙鏈即可實現特定堿基轉換的技術,以及具有更高編輯效率和更低脫靶效應的引導編輯技術。 錶觀遺傳修飾的調控: 探討如何利用CRISPR-Cas9技術,結閤具有編輯功能的核酸酶缺失的Cas9蛋白(dCas9)與錶觀遺傳調控因子,實現對基因錶達的精準調控,如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等。 活體基因組編輯: 討論將基因組編輯工具遞送到體內,實現體內基因修復或改造的技術挑戰與策略。 脫靶效應的評估與優化: 詳細闡述基因組編輯過程中潛在的脫靶位點,以及多種預測和減少脫靶效應的方法,確保編輯的特異性和安全性。 此外,本篇還將介紹其他的基因組編輯工具,如TALENs和ZFNs,並對不同基因組編輯技術的優劣勢進行比較分析,為讀者在實際研究中選擇最閤適的技術提供指導。 第二篇:基因功能分析與調控網絡解析 本篇聚焦於如何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深入理解基因的功能以及解析復雜的基因調控網絡。我們將詳細探討以下內容: 大規模基因功能篩選技術: 介紹利用RNA乾擾(RNAi)文庫、CRISPRi/a文庫等進行大規模基因功能篩選的方法,以鑒定在特定生物學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基因。 基因錶達調控機製的解析: 深入講解如何通過構建報告基因係統、熒光蛋白標記技術、ChIP-seq(染色質免疫沉澱測序)等技術,研究轉錄因子、增強子、沉默子等調控元件的功能,以及它們如何協同作用形成復雜的基因調控網絡。 通路構建與係統生物學: 討論如何通過組閤不同的基因工程技術,在細胞或生物體中構建特定的信號轉導通路或代謝通路,並結閤係統生物學方法,從整體層麵理解基因網絡的功能。 錶觀遺傳調控網絡: 詳細闡述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非編碼RNA(如miRNA, lncRNA)等錶觀遺傳因素在基因錶達調控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基因工程手段來研究和操縱這些調控網絡。 第三篇:閤成生物學與基因綫路設計 閤成生物學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緻力於通過工程化的設計與構建,創造具有新穎功能的生物係統。本篇將深入探討閤成生物學的核心理念和關鍵技術: 基因綫路的設計與構建: 介紹如何設計和構建具有邏輯功能的基因綫路,例如“與門”、“或門”、“非門”等,以及如何將這些基本單元組閤成更復雜的係統,實現對細胞行為的精確控製。 標準生物部件(BioBricks)與基因組工程: 討論閤成生物學中廣泛使用的標準化基因元件,以及如何通過大規模基因組工程技術,實現對微生物基因組的重寫和改造,賦予其新的代謝能力或生産功能。 蛋白質工程與酶設計: 介紹如何通過定嚮進化、理性設計等方法,改造或設計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型蛋白質和酶,以滿足工業生産或生物治療的需求。 細胞工廠的構建: 詳細闡述如何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微生物改造為高效的“細胞工廠”,用於生産有價值的化閤物,如藥物、燃料、材料等。 全細胞模擬與設計: 探討利用計算模型來模擬細胞的整體行為,並指導閤成生物學係統的設計,實現更高效和可預測的生物係統構建。 第四篇:基因工程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 本篇將重點介紹基因工程技術在解決人類健康問題和推動生物醫藥發展方麵的重大貢獻和最新進展: 基因治療: 深入探討基因治療的原理、載體設計(病毒載體、非病毒載體)、臨床應用現狀以及麵臨的挑戰,包括治療遺傳性疾病、癌癥、感染性疾病等。 重組蛋白藥物的生産: 詳細介紹如何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在細菌、酵母、哺乳動物細胞等係統中錶達和生産治療性重組蛋白,如胰島素、生長激素、單剋隆抗體等。 疫苗開發: 闡述基因工程疫苗(如DNA疫苗、亞單位疫苗)的設計原理和生産工藝,以及其在預防傳染病方麵的優勢。 疾病診斷與生物標誌物發現: 介紹如何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開發高效的基因檢測方法,用於疾病的早期診斷、預後評估和治療監測,以及如何發現和驗證新的生物標誌物。 個性化醫療與精準治療: 探討基因組學與基因工程技術如何結閤,實現針對個體基因組差異的個性化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副作用。 基因編輯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重點介紹基因組編輯技術在糾正緻病基因突變、增強免疫細胞抗癌能力等方麵的最新臨床試驗進展。 第五篇:基因工程在農業與環境領域的應用 本篇將關注基因工程技術在改善農業生産、保障糧食安全以及解決環境問題方麵的關鍵作用: 轉基因作物(GMOs)的創製與應用: 詳細介紹如何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培育具有抗蟲、抗除草劑、抗病、耐旱、提高營養價值等優良性狀的轉基因作物,以及相關的安全評估和監管問題。 基因編輯技術在育種中的應用: 介紹如何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實現對作物基因組的精確改造,加速新品種的選育過程,例如定嚮改良作物産量、品質和抗逆性。 基因工程在畜牧業中的應用: 探討如何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提高傢畜的生長速度、抗病能力、産奶量或産肉量,以及生産轉基因動物用於生物反應器。 生物修復與環境治理: 介紹如何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造微生物,使其能夠降解汙染物、修復受汙染的土壤和水源,以及應用於生物能源的生産。 保護生物多樣性: 討論基因工程技術在瀕危物種保護、入侵物種控製以及生態係統恢復中的潛在應用。 第六篇: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趨勢與倫理挑戰 本篇將展望基因工程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嚮,並探討其所帶來的倫理、法律和社會問題: 新興基因編輯技術: 介紹正在湧現的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如prime editing、base editing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它們在提高編輯效率、精度和應用範圍方麵的潛力。 人工智能與基因工程的融閤: 探討人工智能在基因組學數據分析、基因綫路設計、藥物研發等方麵的應用,以及其如何加速基因工程的研究進程。 單細胞基因組學與功能分析: 介紹如何利用單細胞技術結閤基因工程手段,實現對細胞異質性的深入理解和功能分析。 生物安全與風險評估: 詳細討論基因工程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可能帶來的生物安全風險,以及完善的風險評估和監管體係的重要性。 倫理、法律與社會影響(ELSI): 深入探討基因編輯的生殖細胞係修改、基因驅動技術、基因隱私等引發的廣泛倫理爭議,以及需要建立的相應法律法規和社會共識。 基因工程的未來展望: 對基因工程技術在未來生命科學、醫學、農業、工業等領域可能産生的顛覆性影響進行預測和討論。 《基因工程原理(下冊 第二版)》憑藉其內容的廣博性、先進性以及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閤,將成為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醫學、農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研究生以及對基因工程感興趣的讀者不可或缺的參考書。本書旨在激發讀者對基因工程前沿科學的求知欲,並為其在該領域的研究和創新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