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中国古代的兵书卷帙浩繁,内容也非常丰富,以《孙子兵法》为首的“武经七书”,以及《百战奇法》、《纪效新书》等经典之作更是代不乏陈。中国古代兵书不仅讲论战争指导原则、战法战术、军队管理、军事训练、兵器技击等军事内容,更涉及经济、外交、文化治国方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反映出古人卓越的智慧,具有深厚的军事价值、史学价值甚至文学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兵书经典”书系,介绍中国古代经典兵书,意在使当代读者正确认识中国军事思想与技术的渊源、成就与影响。
本书为戚继光十四卷本《纪效新书》。戚继光极重要的三部军事著作,有十八卷本《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和十四卷本《纪效新书》,而实际上后者正是以前两者为蓝本,雠校、删定而成的。撰写此书时,戚继光已历经南方抗倭和北边御虏的双重洗练,积累了更多更丰富的军事实践经验,思考军事问题也变得更加成熟和全面,因此,十四卷本《纪效新书》堪称戚继光军事思想的集大成者。全书几乎囊括了从选兵、编伍到练习胆气、号令、技艺、营阵,及实战演练、守城哨探、选将练将等军事训练活动的方方面面,水陆兼具,洪纤毕备,相当于一本完整的操练手册,这在中国古代兵书中可谓卓尔不群,独树一帜。
戚继光,字元敬(1528—1588),号南塘,晚号孟诸,登州(今山东蓬莱人,祖籍定远(今属安徽),明代军事家、抗倭民族英雄。他生逢明季朝野上下饱受“南倭北虏”困扰之际,率领自己一手招募、组建和训练的“戚家军”,身经百战,所向披靡,肃清了长期以来荼毒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后调任蓟镇总兵官,多次率兵击退来犯的蒙古各部,使得“边备修饬,蓟门宴然”。在戎马倥偬之余他遍览群书,勤于著述,除十八卷本和十四卷本两部《纪效新书》以外,还著有一部兵书《练兵实纪》,另有诗文集《止止堂集》传世。此外还有一些奏疏条议,今人编辑汇成《戚少保奏议》。
今戚将军起裨校,娄迁至大都督,佩两印,跨制三道,大小可数十百战,所杀卤万计,称东南名将无偶戚将军者。
——明`王世贞《戚将军纪效新书序》
军政毕张,无不以律。其生平功勋不能悉书,其生平将略每见诸议论,在浙有《纪效新书》,在蓟门有《练兵实纪》,皆凿凿见诸行事。
——明`顾少轩《皇明将略》卷五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清`张廷玉《明史`戚继光传》
读《纪效新书》这本厚重的兵书,就像是踏上了一段穿越时空的军事考察之旅。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古代兵书,但总觉得有些概念过于抽象,不够接地气。《纪效新书》这个名字,让我预感到它会是一本充满实操性指导的著作。想象一下,书中可能详细拆解了各种阵法的精妙之处,从步兵的散兵、方阵,到骑兵的冲锋、迂回,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被作者以一种近乎手把手的姿态呈现出来。而且,我更倾向于它能够深入探讨士兵的日常训练,包括体能、技艺、甚至是心理素质的培养。毕竟,再好的战术,也需要精良的士兵来执行。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当时战场上常用的器械,比如长矛、弓箭、火器等的使用技巧和保养方法?这些具体的元素,往往是构成真实战争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窥见到那个时代军事将领的智慧,以及他们如何将理论付诸实践,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评分《纪效新书》这本书,听名字就透着一股精悍和实用。我一直觉得,古代的军事著作,最宝贵的地方就在于其浓缩了无数血与火的实战经验。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耳提面命”的感觉,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军,在耳边细细讲解着行军布道的要诀。我猜测,书中或许会对当时最常见的一些战场情境进行详细的分析,比如如何有效地利用地形优势,如何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作战,以及如何处理兵败如山倒时的断后策略。此外,对于士兵的战备,比如武器的种类、数量,以及粮草的储备和运输,我想这本书应该也会有所涉及。毕竟,后勤保障在古代战争中,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前线的作战。而“中华兵书经典丛书”这个系列,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很高的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军事理论的书,更是一部承载着民族军事智慧的宝库。
评分终于等到这本《纪效新书》了,光是这厚实的装帧,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仪式感,像是握住了历史的脉搏。我一直对明朝的军事思想颇感兴趣,尤其是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如何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体系,一直是我想深入了解的。这本书名“纪效新书”本身就透着一股务实和创新,不像是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了实践经验的总结。我猜想里面一定不乏对当时战阵、器械、甚至兵士操练的细致描述,或许还有一些对于古代战争的宏观分析,比如战略部署、战役指挥的经验之谈。我特别期待它能解答一些我长久以来的疑问,比如在冷兵器时代,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单兵和集体的战斗力,以及在面对不同敌人时,又该如何灵活调整战术。这本书的“中华兵书经典丛书”这个定位,也让我对它的权威性和收藏价值有了更高的期待,相信它一定能成为我书架上的一块重要基石。
评分拿到《纪效新书》这本《中华兵书经典丛书》系列的新成员,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许多画面。一个严谨的治军官,在帐前挥斥方遒,将士们士气高昂,严丝合缝地执行着他的命令。我迫切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剖析中国古代军队的组织架构,从最小的伍、什,到更大的队、营、军,其层层递进的管理体系是如何运作的。书中对于战术的论述,我想一定不会局限于纸上谈兵,而是会结合当时的实际战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如何布置防御;在遭遇敌军主力时,又该如何采取攻势。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士气鼓舞、军纪约束的策略,因为这往往是影响一场战役走向的关键因素。这本书的“新书”之名,也暗示着其可能包含了前人未曾提及或改进的军事理论,这让我充满了探究的欲望。
评分拿到《纪效新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得到了一把解锁古代军事密码的钥匙。我对书中对“纪效”的理解特别感兴趣,它是否意味着这本书不仅强调军事训练的“效率”,更注重训练的“实效”?我猜想,书中会详细阐述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从而打造出令人生畏的军队。这可能包括了对不同兵种的专项训练,比如弓箭手的精准射击,刀枪手的近身搏杀,以及骑兵的冲击力。我还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军事侦察和情报收集的内容,因为在古代战争中,知己知彼是取胜的关键。它是否会提及一些关于敌情分析的原则,以及如何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有价值的情报?作为《中华兵书经典丛书》的一员,我相信这本书一定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军事发展脉络。
评分全套收藏
评分不错的一本书,对研究古代的战术战法很有帮助,也让我们真正的认识真实的武林
评分活动很给力
评分好评
评分不错的书,可惜简体,还是横排,也不知道内容有没有删减,最怕有人自以为是把精华当糟粕,一般繁体竖排的没这种担心
评分很好的一部兵书,已读完。
评分经典图书,有翻译,对理解有帮助。。
评分好这个好
评分很不错,想要的,慢慢欣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