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2
中國共産黨的核心執政能力的四個方麵
實踐證明,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發展進步的關鍵因素,是中國走嚮繁榮昌盛、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政治保證。作為領導最大發展中國傢、世界上最大的政黨組織,中國共産黨的能力當然是多方麵、全方位的。但是,正如一個人一樣,中國共産黨最為突齣的能力,即最能代錶其優勢的能力,這就構成瞭中國共産黨的核心執政能力。從中國共産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觀察,可以從以下方麵概括中國共産黨的核心執政能力:
1.理論創造能力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瞭馬剋思主義。”中國共産黨以馬剋思主義為指導,但並不死闆、教條地時時處處唯馬剋思主義是從,而是能夠根據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具體情況,創造性地轉化、運用馬剋思主義,使馬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閤,用中國具體實際“化”馬剋思主義,在馬剋思主義中融入中國因素,形成“中國化馬剋思主義”,再以此指導各項工作,從而取得瞭世界上其他政黨難以望其項背的勝利和成就。當然,以中國“化”馬剋思主義,並不是一開始就形成的思維方式,也是經曆瞭多次經驗教訓之後總結齣來的;但是,隨著中國共産黨的發展強大,這種理論創造模式已經趨於定型化,成為一種占主導的理論創新方式。也就是說,中國模式的哲學觀是在實事求是的思想指導下,一切從實際齣發,不斷總結和汲取經驗教訓,在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係的同時,進行體製創新。
改革開放之初,針對國內外質疑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性質的聲音,以鄧小平同誌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極富政治智慧地提齣“把馬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閤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一個創造性的、石破天驚的理論成果:它一方麵強調瞭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性質,為改革開放提供瞭足夠的意識形態閤法性,同時又冠以“中國特色”,為各項政策措施的推行留足瞭想象空間。這在國際共産主義運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體現瞭中國共産黨極其睿智的理論創造能力。迴顧到目前為止的整個改革曆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國夢”等等,都閃耀著中國共産黨的理論創造光芒,在發展目標、發展動力、發展布局、發展保障等方麵形成瞭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指導思想的每一步重要進展,盡管不乏這樣或那樣的“左”和右的乾擾,但終歸還是強大的理論創新占據瞭上風。
可以說,經過立黨90多年、新中國成立60多年、改革30多年的實踐,不拘泥於教條的執政思維已經深深地刻印在瞭每一位中國共産黨人的腦海之中,成為不可磨滅的精神基因。中國共産黨始終對理論僵化、思維停頓保持足夠的警惕,始終以高度的理論敏感和理論自覺看待改革中齣現的情況和問題,始終以寬廣的胸懷接納包容多方麵的理論元素,永遠立於時代的理論製高點。
2.自我革新能力
缺乏有意識的、持續性的自我革新能力,使得戈爾巴喬夫的突然而急劇“新思維”改革,成為壓垮一貫封閉保守、因循守舊的蘇聯共産黨的最後一根稻草,從而使這個世界上最大國傢的執政黨,在即將有機會慶祝其執掌全國政權70周年前夕連同國傢一同轟然倒下。反過來,這也使得觀察中國政治的海外研究者非常睏惑不解:何以蘇聯共産黨的改革要瞭它的命,而中國共産黨的改革卻使得這個黨保持瞭強大的生機與活力?其秘訣,就在於中國共産黨保持瞭強大的、富於犧牲精神的自我革新能力。中國共産黨的自我革新能力,最突齣地體現在它對自身執政團隊的革新。完成這項革新任務的,主要是中國共産黨的組織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
組織建設方麵,主要是實行瞭領導乾部退休製度、任期製度和限任製度等乾部人事製度改革。加強政黨自身的組織建設,是當前各政黨自身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改變傳統的組織機製和活動方式,是新形勢下煥發政黨活力和提升政黨凝聚力與戰鬥力的重要路徑。改革開放之初的執政團隊,是曆經“文化大革命”而有幸復齣的團隊,他們有堅定的共産主義的理想信念、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個根本問題上也有較大共識,但他們的年齡以及他們的革命閱曆,使得他們在轉變觀念、拓寬視野、接受新知識、實行改革措施方麵,具有較大的精力和認識局限。對此,為瞭改革開放的順利推行,中央廢除瞭實際存在的領導職務終身製,實行瞭退休製度、乾部任期製度和限任製度,使得從中央到地方黨的各級執政群體,形成瞭常規化的更新和更替機製。而獨具特色的黨校教育製度和後備乾部儲備製度,則保證瞭高素質乾部源源不斷地“供給”,從而始終保持瞭執政團隊的勃勃生機和旺盛活力。特彆是在中央領導層的更替上,曆經黨的十四大、十六大和十八大,中國共産黨已經形成瞭中央領導層製度化的更替機製,這是極其寶貴的政治成就。
反腐倡廉建設方麵,主要是注重加強製度建設,始終保持瞭對腐敗的高壓態勢。改革開放之初,有鑒於“中國要齣問題,還是齣在共産黨內”的考慮,以及對改革開放條件下不正之風盛行的深惡痛絕,中國共産黨把紀律檢查工作提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立瞭隸屬於同級黨委但又有一定獨立性的紀律檢查委員會,查處黨委違規違紀行為,糾正不正不良作風。從自我革新的角度看,紀委的重要性在於,它發揮瞭“啄木鳥”的作用,及時把影響黨的執政形象、腐蝕黨的執政基礎的害群之馬從組織隊伍中清除齣去,從而在整體上保證瞭黨的機體的健康。在不影響整體工作績效的情況下,始終保持對腐敗的高壓態勢,體現瞭中國共産黨極其可貴的自我糾正、自我淨化精神。“對於一個列寜主義政黨而言,無論是個彆黨員還是黨組織,維護黨的紀律都至關重要。如果黨員和黨組織不服從或不重視中央領導的指示和政策,或者違反既定程序,那麼黨的全部機構很快就會癱瘓。”可以說,紀檢監察機關扮演著“站在對立麵的自己人”這樣一個角色。能夠把政黨的自我監督機製發揮到這樣的效度,這在世界上的執政黨中也是少有的。
組織建設使得中國共産黨的整個執政隊伍保持瞭平穩有序的交接更替,反腐倡廉建設則使得中國共産黨的整個執政隊伍保持瞭雷厲風行的排汙淨化,二者共同構成瞭中國共産黨的強大的自我革新機製。任何關注中國政治的研究者,如果不能夠體悟這點,是難以正確地觀察思考中國政治的。
3.集中統一能力
經濟發展除瞭需要好的經濟政策推動外,還需要一個法律完備和政治穩定的國傢。這樣,生活於其中的人們纔願意進行投資開發、經商、國際貿易等活動。改革開放時代,為破除計劃經濟體製,中國實施瞭大規模的市場化、分權化改革,同時引進外國投資並實行“齣口導嚮”政策,從而使得地方政府獲得瞭前所未有的自主決策權和自主發展權,由此帶來瞭中國經濟一片欣欣嚮榮、保持高速發展態勢。
但是,與海外觀察者的預期不同的是,中國地方黨委、政府實力的增強,並未造成對黨中央和中央政府的弱化。也就是說,地方各級政府發展積極性的發揮,並不是以黨中央和中央政府權威的削弱為代價實現的。即便在“諸侯經濟”最為劇烈的20世紀90年代,中央依然保持著對地方的強大控製能力。究其原因,就在於中國共産黨從中央到地方以黨委、黨組搭建起來的嚴密的組織體係,保證瞭它對整個國傢的集中統一領導。藉助政黨權威確立現代的政府管理體製作為國傢治理體係的核心要素,各級國傢政權組織成為執政黨權力組織網絡的關鍵組成部分。在國傢政權組織之外,建立瞭各種群眾團體組織,比如共青團、工會和婦聯等,成為黨與群眾聯係的橋梁與紐帶,從而把大多數社會個體納入政黨體係,在國傢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
加強黨的團結、維護黨的集中統一,是馬剋思主義政黨的建黨原則和中國共産黨自身建設的曆史經驗。整個黨的組織體係的嚴密程度,要遠甚於所有其他任何組織,從而對整個政府係統、人大政協係統、群團係統和國有企業係統形成瞭統攝性的覆蓋,也是唯一有能力貫通所有其他組織的組織。特彆是在新的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湧現齣來後,中國共産黨的組織建設工作也延伸到瞭這些領域。
強大的集中統一能力,保證瞭中國共産黨強大的集體行動能力,在國傢層麵而言,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這被視為社會主義製度的一大優勢。從建設三峽工程到舉辦北京奧運會,再到抗震救災,在總結經驗的時候,一再提到的一條就是社會主義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對於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來說,維護黨的集中統一至關重要,隻有維護黨的集中統一,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纔能保證國傢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纔能保障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實際上,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關鍵在於維護中央權威。黨中央允許、鼓勵地方又好又快地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但決不允許地方在政治導嚮、意識形態取嚮方麵另搞一套,因為這是事關中央權威的重大政治問題。高度的集中統一,使得中國共産黨具備瞭集中全國力量辦任何大事的可能,即超強的組織動員能力。實際上,使得整個中國麵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改革開放,也可以看作是中國共産黨集中全黨全國人民之力舉辦的“一件大事”,其涉及領域之廣、問題之復雜、爭論之激烈以及成就之巨大,恐怕在任何其他政黨看來都是難以想象和難以相信的。
4.戰略規劃能力
“如果沒有共産黨理性的、充滿智慧的、非常平穩及循序漸進的政策和措施的話,中國可能還處於比較落後的階段,至少趕不上現在的發展局麵。”得益於長期穩定連續執政,中國共産黨形成瞭強大的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規劃能力。比如對於國民經濟五年計劃(規劃),中國是從1953年開始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傢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於1953—1957年的社會主義改造,目前實施的是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在接近60年的時間裏,接續不斷地製定關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短期規劃,這在任何其他國傢都是難以想象的。在地方和部門乃至各單位,都相應地有與中央大體同步的規劃,這也是中國的一大特色。在具體決策方麵,比如三峽水電站1992年獲得全國人民代錶大會批準建設,1994年正式動工興建,2003年開始蓄水發電,2009年全部建設完工。比如西部大開發開始實施於2000年,從此成為事關改革發展大局的國傢戰略。這無不需要堅定不移、長期不懈的努力。
一般來說,任何一個政黨都很難禁絕其執掌政權的“短期行為”,因此西方有“選舉經濟周期”的說法。然而,正如我們看到的,中國共産黨在其執政實踐中基本上有效地避免瞭“短期行為”,從而保證瞭國傢大政方針的長期穩定性。中國經濟發展奇跡之謎,部分原因恐怕就在這裏。為什麼中國共産黨能夠有效戒絕“機會主義行為”,而利用強大的戰略規劃能力長期穩定地推行政策決策呢?中國特色的政治製度和政治設計,在其中起到瞭關鍵的作用。從政治製度方麵說,中國實行的政黨製度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閤作和政治協商製度,中國共産黨法定、長期的執政地位,決定瞭中國共産黨對於未來有著明確而肯定的執政預期;另一方麵,多黨閤作和政治協商製度,則從製度化層麵限製和約束瞭個彆執政者心血來潮的“短期行為”。中國以人民代錶大會製度為政體,盡管人民代錶大會也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但人民代錶大會畢竟對政府機關的工作,發揮著監督製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同級黨委的領導,起到瞭限製和彌補的作用。從具體政治設計來說,中國共産黨黨內的各級黨委領導機構實行的是委員會製,盡管黨委書記發揮著關鍵的作用,但他畢竟是“班長”而非傢長,這種委員(常委)平等討論決定的機製,畢竟對防止個人專斷的形成起到瞭一定的製約作用。並且,越是到中央層麵,這些中國特色的政治製度和政治設計所發揮的作用就越明顯。(以上內容摘自郝永平、黃相懷著的《天下為公:中國共産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展階段的開創》一書,人民齣版社2017年版)
序言
“天下為公”一詞齣自《禮記·禮運》,原文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意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為天下人所共有。“天下為公”錶達瞭儒傢學說關於治國理政的美好理想,寄托著中國人民對於良好治理狀態的嚮往,也與中國共産黨人的胸懷境界和理想追求內在相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及“天下為公”。2013年6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門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強中央政治局自身建設、提高中央政治局工作水平提齣五點要求,強調中央政治局的同誌必須有天下為公的寬闊胸襟,摒棄任何私心雜念,把為全中國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唯一的追求,為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鞠躬盡瘁。2016年11月11日,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更對一生追求“天下為公”的孫中山先生給予瞭高度評價:“我們要學習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心係民眾的博大情懷。孫中山先生有著深厚的為民情懷,一生堅持以‘天下為公’為最高思想境界,緻力於‘除去人民的那些憂愁,替人民謀幸福’,對此矢誌不移、無比堅定。”
本書以“天下為公”為主標題、以“中國共産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展階段的開創”為副標題,旨在說明中國共産黨所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廣大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正在於黨始終堅持“天下為公”,從而把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緊密團結在一起。正如馬剋思恩格斯所說:“曆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曆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傢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就治國理政的重大問題發錶瞭一係列重要講話,在繼承中創新,在堅持中發展,創造性地推進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新躍升。同時,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披荊斬棘,銳意進取,奮發圖強,在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中取得瞭一係列新的偉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之所以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理論成果和實踐成就,歸根結底在於堅持和踐行瞭“天下為公”原則: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從根本上反映與錶達瞭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與迫切願望,治國理政的新實踐充分調動與煥發瞭廣大人民群眾投身其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治國理政的新成就極大地實現與滿足瞭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嚮往。
本書共設上中下三篇。上篇為目標篇,共分五章,包括事業目標、願景目標、發展目標、價值目標和黨建目標。其中,事業目標 天下為公:中國共産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展階段的開創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天下為公:中國共産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展階段的開創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天下為公:中國共産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展階段的開創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天下為公:中國共産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展階段的開創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