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2
本書的第一版齣版距今已有七年之久,在這七年內,無論是國際形勢,還是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傢實力,都發生瞭不少變化,有必要齣版反映其變化情況的新教材。
相比第一版,本書的修訂之處,除瞭某些內容和章節的重新分配之外,主要還體現在如下方麵:
首先,根據新數據新材料重新撰寫瞭相關內容。例如在第二章戰略資源的國際比較部分,作者將數據更新到2012年,在第四章中國與世界秩序的互動部分,作者將內容更新到瞭2015年。
其次,調整瞭部分章節的邏輯結構。例如第一版第三章的論述始於對若乾具體國傢利益的維護方法,但本書第三章則從國傢戰略體係理論建構入手,著重探討瞭國傢定位和戰略取嚮。
再次,根據新的國際形勢更新瞭相關內容。近年來,隨著我國在東北亞地區的國際影響逐年提高,已經一改過去被動應對國際局勢變化的角色,而成為一個主動的塑造者,這點在第五章第二節與第三節的內容變化中可以看齣。
本書新版的問世,將有利於學術界與教育界更新認識,緊跟前沿。
本書是一部關於國際戰略學的專著性教材,其第一版在2009年由清華大學齣版社齣版。國際戰略學是一門與實踐結閤十分緊密的學科,本書在開篇簡要介紹瞭該學科的基本方法論後,便就本書的各主題展開論述。首先介紹瞭中國與世界其他五大強國的國際戰略資源之比較;在明確戰略實施條件的基礎上,作者論述瞭中國國傢戰略體係的建構原理;在這一原理的指導下,作者將中國的國際戰略,分為全球戰略與地區戰略兩部分,前者著重論述中美關係、現行國際秩序與新型國際關係,後者主要討論東北亞地區國際形勢,並以中日關係為討論重心,分析瞭東北亞國際秩序的建構問題。
門洪華:1969年10月生於山東省,山東大學文學學士(1991年)、北京大學傳播學碩士(1998年)、北京大學法學博士(2001年)、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後(2004年)、中共中央黨校教授(2005-2016年)、同濟大學同濟特聘教授(2015年-)。現任同濟大學中國戰略研究院院長、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教育部“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首席專傢。曾任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2003年)、颱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5年)、日本經濟研究中心(2006-2007年)、美國艾森豪威爾基金會(2011年)、英國牛津大學(2013-2014年)、日本東京大學(2015年)高級訪問學者。
序
第一章 國際戰略研究方法論
1.國際戰略的概念
2.國際戰略的研究議程
3.國際戰略的研究方法
4.如何加強中國國際戰略研究
第二章 中國國傢戰略資源的國際比較(1982-2012年)
1. 國傢戰略資源及其評估方程
2. 五大國國傢戰略資源的比較
3. 中國國傢戰略資源的動態評估
4. 五大國國傢戰略資源的動態評估
5. 國傢戰略資源國際比較的政策含義
第三章 中國國傢戰略體係的建構
第一節 中國國傢戰略體係的建構
1.中國崛起的戰略意義
2.世界轉型:權力轉移、問題轉移與範式轉移
3.理論框架:國傢主義、地區主義與全球主義
4.戰略體係:國傢戰略、地區戰略與全球戰略
第二節 中國國傢定位與戰略取嚮
1.製度定位:新型社會主義大國
2. 經濟社會定位:發展中大國
3. 文化定位:傳統資源豐富的文化大國
4. 政治定位:負責任大國
5. 戰略定位:具有重大世界影響的亞太大國
6. 中國未來的戰略取嚮
第三節 中國大戰略基本框架
1.中國大戰略的基本選擇
2.中國大戰略的主導理念
3.中國大戰略的核心內容
4.中國大戰略的實施原則
第四節 中國特色國傢安全道路
1. 中國國傢安全麵臨的機遇與挑戰
2. 中國國傢安全的階段性目標
3. 中國國傢安全觀念的創新
4. 創設中央國傢安全委員會,完善頂層設計
5. 完善中國國傢安全戰略,奉行底綫思維
第五節 中國國傢戰略利益的維護與拓展
1. 維護和拓展中國國傢利益麵臨的機遇與挑戰
2. 對中國國傢利益進行排序的原則
3. 關於中國核心利益的重新界定
4. 關於中國其他利益分類的初步界定
5. 維護和拓展國傢利益的戰略設計
第四章 中國全球戰略的視野
第一節 中國國際戰略的演進與中美關係
1.“一邊倒”戰略
2.爭取“中間地帶”戰略
3.“一條綫”“一大片”戰略
4.不結盟、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戰略
5.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戰略方針
6.中國和平發展戰略框架的形成
7.中國和平發展戰略的豐富與發展
8.中國製定和實施國際戰略的經驗
第二節 國際製度與中國戰略走嚮
1.國際製度的戰略價值
2. 國際製度與中國的戰略選擇
3.國際製度與中國的戰略走嚮
第三節 中國和平發展與國際秩序變革
1. 大國崛起與國際秩序互動的分析框架
2. 國際秩序的曆史演變
3. 中國與國際秩序關係的曆史積澱
4. 中國融入世界的戰略選擇(1985-2005年)
5. 中國塑造世界的戰略路徑(2005-2015年)
6. 以穩健步伐參與國際秩序的重塑
第四節 新型國際關係:中國的責任與擔當
1. “構建以閤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的內涵
2. “構建以閤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提齣的背景與目標
3. “構建以閤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的思想創新與理論訴求
4.“構建以閤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的戰略設計與實踐運作
5.“構建以閤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的政策建議
第五章 中國地區戰略的展開
第一節 四大力量博弈與東亞走嚮
1. 東亞的重要性
2.東亞閤作進程及其睏境
3. 戰略力量博弈與東亞秩序演變
4. 東亞秩序前景與中國戰略趨嚮
第二節 建構中國東亞秩序戰略框架
1. 中國東亞戰略的演進
2. 中國東亞秩序戰略的核心目標
3.中國東亞秩序戰略的原則
4. 中國東亞秩序戰略的部署
第三節 日本變局與中國的戰略應對
1. 日本國內變局
2. 日本對華戰略取嚮
3. 防止中日惡性衝突的底綫開始鑄就
4. 如何進一步穩定和發展中日關係
後記
?
當前,東亞秩序建構麵臨的最大挑戰是:所涉中、日、東盟、美等四股戰略力量之間正在展開著新的博弈,難以就未來目標達成一緻,甚至在地區穩定與繁榮上也齣現瞭越來越多不同的考慮。
從當時提齣東亞共同體的考慮看,其基本設想是:以中小國傢為主導,以問題領域為驅動,以社會互動實踐為具體模式,東盟是東亞閤作和一體化進程的核心,中日韓分彆加入這一進程,一方麵主動發揮作用,一方麵也願意接受經東盟協商一緻做齣的決定。毋寜說,這是一種較為務實的、軟性地區主義(soft regionalism)的秩序建設路徑。其主要取嚮是,從實際需要開始,在進程中不斷增加閤作的內容,逐漸超越和突破經濟閤作的框架,容納政治、社會、文化、安全等各種因素,培養互信、互惠、互賴的共同體意識,把優惠性的自由貿易安排、貨幣與金融閤作、安全問題的處理作為優先選項,以此為基礎逐步建立整體性的宏觀閤作機製。這一秩序建構思路的基礎條件之一就是,中國發揮著穩定器的建設性作用,其他國傢接受和適應中國的和平發展。然而,我們看到的東亞現實卻是,各國均處於深刻變化之中,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進入戰略深刻調整期,其基本動因之一就是尚未適應中國崛起産生的巨大效應。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和以東盟為同心圓的一體化進程的加速推進,以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和雙邊關係的健康發展,日本在東亞的影響力迅速下降。與此同時,美國在東亞的影響力也經曆瞭相對衰退,東亞秩序齣現瞭中國、東盟及美國分彆在經濟、政治及安全領域各領風騷的“三駕馬車”鼎足局麵。這一正在湧現的地區秩序與二戰結束以來美國主導的東亞秩序有著很大的不同,反映齣東亞地區正在發生的權力轉移和充滿活力的經濟和政治生態。對此,美國和日本均充滿瞭焦躁和不安。日本對中國崛起的不適應進入深化期,中日矛盾逐步激化;美國則通過戰略東移重返東亞,二者或明或暗的配閤攪亂瞭一池春水,東亞格局為之劇變,地區內外各種矛盾顯現並激化。
對東亞發展進程始終不能釋懷的是日本。日本運用軍事手段(“大東亞共榮圈”)和經濟手段(“雁行模式”)企圖主導東亞的曆史決定瞭,日本對東亞主導地位有著明晰而持久的渴望。進入21世紀,不僅中國在東亞的經濟和政治影響瞭迅速擴大,中日實力對比也發生瞭逆轉。麵對綜閤國力日趨強大的中國,日本采取瞭頗為高調的姿態,利用意識形態、軍事等因素遏製中國的意圖彰顯,尤其是肆意挑起釣魚島爭端,導緻中日關係進一步惡化。2012年12月安倍晉三再度齣任日本首相,政治右傾化進一步主導日本政壇,其外交政策更具進攻性,安倍多次強調在領土爭端方麵采取較為強硬的外交政策,在釣魚島問題上肆意挑戰中國的戰略底綫,中日睏局走嚮深化和固化。日本的政治右傾成為影響東亞秩序建構的重要負麵因素,中日互不信任是東亞秩序建構難以跨越的障礙因素。日本經濟界精英普遍認為,中日競爭已經深刻影響到東亞經濟製度建設的所有核心層麵,如東南亞和東北亞國傢之間優惠貿易紐帶的性質、相互重疊的自由貿易區網絡、東亞一體化進程的包容性等。在安全領域,兩國確實存在傳統的安全睏境認知,難以培育基於共同信任、互惠、相互依賴的共同體意識。與中國的競爭鼓勵著日本國內對軍事力量的興趣,兩國在戰略層麵互不信任加劇瞭東亞的安全睏境,並阻礙瞭地區安全製度的建構。
美國在東亞的核心利益自1905年以來就保持不變,即確保均勢。美國的目標造就瞭東亞的地區開放主義,使得東亞秩序建構也必須考慮美國的反應。近年來,美國大戰略目標逐步明確為護持全球領導地位,確保東亞主導地位,維係東亞均勢格局。護持全球領導地位,美國采取的途徑是構建由盟國和夥伴網絡、地區組織和全球性製度等組成的全球體係,調控國際關係尤其是大國關係。確保東亞主導地位,維持有利於美國的地區均勢不被蠶食,防止因退齣東亞、丟失亞洲主導地位而退守為地區國傢,是美國的戰略底綫。然而,美國不是東亞霸主,其目標並非無限,而是聚焦於維持有利於美國的地區均勢不被打破。美國戰略東移以抓住亞太世紀的機遇和應對中國崛起的挑戰為核心議題,以鞏固和發展美國在亞太的領導地位為目標,其核心要素是平衡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和地區影響力。美國最為擔心的是中國在東亞乃至亞太的影響力超過自己,進而導緻美國失去東亞乃至亞太主導地位。美國認識到與中國閤作的收益,但更憂慮中國崛起帶來的嚴峻挑戰,把維係其主導的地區均勢不被打破視為東亞戰略底綫。因此,美國極力充當“離岸平衡手”,有意在東亞保持適度的緊張關係,利用中國和鄰國的嫌隙,特彆是周邊國傢對中國崛起的擔心,推動這些國傢加強與美國的政治、經濟、安全閤作,進而擾亂東亞地區內部整閤的步伐。防止和打破亞洲國傢對中國在經濟、安全等方麵的戰略依賴成為美國對華關係的一條主軸,其主要做法是大肆渲染中國崛起威脅論,鞏固和發展盟友關係,尤其是加強與中國有爭端的周邊國傢關係,挑撥中國周邊國傢惹是生非,從東北亞、東南亞、南亞等各戰略方嚮加強對中國的戰略遏製。美國戰略調整引發瞭東亞權力重新組閤,使得東亞安全形勢更趨復雜,傳統的領土爭端與愈演愈烈的海權競爭相互交織,中美安全衝突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美國戰略調整的矛頭直指中國,在熱點問題上采取明顯偏袒中國鄰國的乾預立場,強化與相關國傢的同盟、準同盟關係,推行海空一體化,著力前沿部署,對中國進行戰略試探,對地區爭端升溫起到瞭火上澆油的作用,使得中國感受到瞭軍事遏製態勢和強大的戰略壓力,並造成瞭兩國地緣戰略競爭的深化。
在東亞秩序建構進程中,東盟迄今扮演著領導者和製衡者的雙重角色,而二者內在的矛盾性正在凸顯,使得東盟主導推動地區秩序建構的動力不足、創新乏力。一方麵,東盟在東亞一體化進程中的領導地位得到瞭東北亞三大國的尊重,也得到瞭美國、俄羅斯等國傢的尊重,東盟處理次地區多樣性和多重矛盾上的成功經驗為東亞秩序建構提供瞭範例。另一方麵,東盟明確到認識到自身在推動地區一體化進程中作用的吃力,以及對喪失主導地位的擔心,因此東盟采取所有措施的不變核心是,通過大國平衡確保自身主導地位,為此甚至不惜放緩地區一體化的速度和深度。具體地說,東盟總體上對中國崛起普遍持有歡迎的態度,主動適應的態勢明確,但平衡和衝淡中國地區影響力的擴大也是其必然的趨嚮;抵消和平衡美國的作用也是催生東亞製度安排的重要動力,東盟歡迎美國的軍事存在,希望藉助美國力量平衡中國、製約日本,同時也對美國爭奪東亞經濟閤作主導權的企圖充滿警惕。有鑒於此,東盟對防止東亞秩序建構走嚮歧途可以起到關鍵性作用,但推動秩序建構的動力就不足瞭。當然,最近美國的一係列頻繁動作也給東盟製造瞭睏難。美國戰略東移對東盟的主導地位構成瞭調整;與此同時,美國針對中國的戰略作為實際上將既有盟友和潛在盟友置於兩難境地。多數東盟國傢把美國看成是消除焦慮的工具,但並不完全將中國崛起視為自己的威脅,而是期望美國在既有的領土領海爭端中發揮製衡中國的作用,東盟各國並不願意在中美之間做齣選擇,或為美國火中取栗。以上幾股力量的戰略調整,使得東亞地區的未來充滿瞭變數。
中國國際戰略導論(第二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中國國際戰略導論(第二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中國國際戰略導論(第二版)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