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瓮(窃听术)、矾书(密写术)、阴符(密码术)、纸鸢(通讯术),全面呈现情报获取、传递、分析、斗争、影响三国战局的历史细节。
在魏蜀吴的每一个角落,正潜伏着各色间谍,他们或听命于曹丕、司马懿主持的“进奏曹”,或效忠于刘备、诸葛亮主管的“军议司”,或正在为孙权的“解烦营”舍命奔走;他们身份隐秘,来去无踪,却左右着三国大小战役的局势,成为冷兵器时代可怕的传奇。
魏、吴使者的到来,打破了蜀国荆州的宁静。曹操、孙权分别派出间谍,以求亲为名义,刺探军情。蜀将关羽见招拆招,表面按兵不动,其实却在暗中筹划直取魏国樊城。不料,绝密计划被人暗做手脚,一场局中局、计中计在荆州内外上演。一代名将的英雄人生也在这场情报决战中,画上了永恒的句号……
何慕,男,悬疑作家,多年醉心于三国历史研究和《三国演义》考证分析,说起三国,滔滔不绝的状态往往让人目瞪口呆。“三国谍影”系列是其沉淀多年的井喷之作。
楔 子 百鸦夜啼
第一章 锦帆贼
第二章 普净禅师
第三章 曹魏使团
第四章 井底密室
第五章 襄樊之战
第六章 荆州刺客
第七章 最后的关羽
第八章 东吴机密
尾 声 洛阳秋雪
刚刚过了十月,洛阳就下了一场大雪。
市井传言,说深秋即降大雪,昭示着大汉气数已尽。这传言在洛阳城内流传了一阵子,除了几个儒生在酒肆茶馆里义愤填膺,驳斥一番,很快就没了热度。魏境百姓已经过了十几年安稳日子,眼睁睁看着汉室一天天没落下去。改朝也好,换代也好,只要有安逸日子过,皇宫里的人到底姓刘还是姓曹,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倒是魏王曹操前一段时间临驾洛阳城,引起不少猜测。有人信誓旦旦地宣称,说是从宫里得来消息,魏王取代汉室,都城会设在洛阳,让洛阳百姓兴奋不已。而对于这些传言,官府并没有制止,任其流传。进入十一月后,洛阳又下了一场大雪,远在许都的曹丕终于接到钧令,要他前去洛阳面见魏王。
天色刚过了卯时,曹丕就已经站在了府外。鹅毛雪片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很快在他的肩头铺上了一层薄冰。就算如此,他也并未搓手取暖,依旧恭恭敬敬地站在雪中,一动不动。又过了大半个时辰,雪渐渐停了,大门才无声打开,一群虎贲卫抬着一乘宽大的步辇走了出来。
曹丕这才晃动了下冻得发僵的手臂,低头作揖道:“孩儿见过父王。”
曹操靠在锦织背垫上,问道:“什么时候来的?”
“接到父王钧令之后,孩儿从许都连夜出发,一路上未曾歇息,今早卯时刚到。孩儿觉得时间尚早,怕惊扰了父亲清梦,所以并未让虎贲卫进去禀报。”
曹操看了他半晌,道:“丕儿,以后用不着这么刻意奉承。植儿性情偏激,彰儿没有理政经验,这王位还是要传给你的。”
曹丕神色遽变,跪倒在雪地之中:“父王恕罪,儿臣不敢窥觊。”
“起来吧。”曹操疲倦地挥了下手,“要你来也没有什么急事,陪为父去一个地方。”
步辇转向北去,曹丕仓皇起身,低头垂手地跟在右侧。他虽然又累又饿,却不敢显露出一丝不耐。步辇上的父王虽然已经垂垂老矣,身染重病,但世子之位的废立,仍在他的一念之间。
“丕儿,孙权前些日子送来了关羽的头颅,如果你是我的话,要如何处置?”
“父王,如果要我处置的话,我会将关羽厚葬,并修建一处祠堂,率领境内名士举行一场盛大祭奠,以表彰其忠义。”曹丕恭恭敬敬地答道。
“不错,你的应对法子要比植儿和彰儿都稳妥。”曹操道,“孙权还遣使入贡,向我称臣,劝我晋位称帝。内外群臣都赞同他这个提法,我想听听你的意思。”
曹丕思索良久,小声道:“孩儿认为不妥。”
“喔?有何不妥?”曹操笑问道。
“孙权杀了关羽,占了荆州,致使孙刘联盟破裂。刘备一向标榜仁义,自然要挥军攻打孙权,为他的二弟关羽报仇。孙权先前送来关羽的人头,就是想要嫁祸于我们。如今又劝父王称帝,是妄图陷父王于谋朝篡位之名,用大义压迫刘备与我大魏为敌。此等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曹操点了点头:“应答得不错。不过,如果换了你在我的位子上,能否抵挡得住称帝的诱惑?”
曹丕急忙应道:“孩儿谬论,如有疏漏,还请父王见谅。”
曹操轻笑一声:“到了。”
曹操在步辇上直起了身子,定定地看着眼前这片废弃的官衙。山墙早已倒塌,门匾也不知去向,院子里荒草被积雪覆盖,几处残垣断壁散落其间,一只野狗站在雪堆之上,漠视着墙外的众人。
“父王,这里……可是北部尉府?”曹丕低声问道。
“不错,四十五年前,为父曾经担任洛阳北部尉。当时我血气方刚,自认为可以荡尽朝中奸佞,助汉帝重振朝纲。”曹操似乎沉浸在了往事之中,“却因宦官后人的身份,被朝中清流视为腌脏之辈,屡加排挤。后来黄巾作乱,我散尽家财招募三千义军起事,这四十五年来,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遂平天下。我把汉帝接到许都,好生伺候,偏又许多人视我为梁冀之辈,说我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又恰恰是这些人,从来没有听命过汉帝诏书,割据一方,自称王侯。倘若汉室没有我这个魏王,真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我若是想称帝,早在袁术之前就称了,何必等到现在?”
“父王对汉室忠心耿耿,非庸人可以明白。”曹丕小声道,“但若来年汉室气数已尽,天命归于我大魏,还请父王不要逆天而行。”
曹操点了点头,似乎很是满意曹丕的应对。他长叹了一声,道:“有生之年,我是汉室之臣。若天命果真在我大魏,为顺应天意,我效仿周文王也未尝不可。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曹丕抬头道:“父王,孩儿明白。”
曹操看着眼前废弃的官衙,又沉默了好一会儿:“找些人,整修下这座北部尉府。”
曹丕低声应诺。
曹操摆了摆手,道:“去吧,为父要再坐一会儿。”
曹丕一揖至地,然后躬身退至十步之外,才转身沿长街走去。转过街角,他又走了数十步,确认四周无人之后拐进一条小巷。迎面走来两个黑衣长随,手脚利索地将曹丕身上铁甲换下,披上棉袍和大氅,递上温热的棉巾。曹丕取来棉巾,边走边拭去脸上的冰碴,随后又将棉巾丢还他们,径直走出小巷。巷外正停着辆平淡无奇的马车,车夫闭着眼袖着双手,似乎正在假寐。曹丕蹬着车辕跃上马车,掀开布帘坐了进去。车厢中放着一个火盆,里面的炭火烧得正旺,烘得整个车厢温暖如春。
曹丕脱掉大氅和棉袍,舒展了下手脚,靠在车厢内的锦织闭目养神。过了很久之后,他睁开眼,轻轻拍了下侧壁,马车立刻平稳地驶动起来。曹丕捏起一块点心,塞进嘴里,咀嚼几口之后就吞了下去。他用丢在旁边的大氅,很是随意地抿了下手,从手边的木盒中拎起一张帛书,上面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些名字。
父王已经快不行了,等他百年之后,该如何清洗朝堂,总要提前做好准备。曹丕提起朱笔,快速地掠过名单,在不同的姓名前勾勾画画。不多时,这张帛书已经被他批注完,丢到了另一个木盒中。
接着,他又拾起另一张帛书。这张帛书更详细一点,不光列有名字,还标注了所在地址和身份。上一张上的人面临的是去或留,这一张上的人面临的是生或死。曹丕手中的朱笔没有停下,飞快地在名字上以叉圈标注。名单很快到了末尾,一个名字映入眼中,让他微微愣了一下,然后嘴角浮现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那是个很熟悉的名字:贾逸,建业城,解烦营鹰扬校尉。
朱笔停了下来,久久没有落下。朱砂在笔尖汇聚下滑,终于跌落下去,滴在贾逸的名字上,晕染出一团血红的印迹,犹如一朵刺目的雏菊。
他提起笔,重重划了下去。
对于历史题材的作品而言,能否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艺术加工,是衡量其成败的关键。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巧妙地避开了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将历史事件作为舞台的背景,让精彩的人物冲突成为主角。我被书中几位核心人物的命运深深牵动,他们的选择、他们的牺牲,都让人不禁思考在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什么是真正的“忠义”与“权谋”。情节设置上充满了出人意料的转折,每一次以为自己猜到了结局,作者总能抛出一个更具深度的设定来颠覆读者的预期,这种智力上的博弈,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刺激感。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现代寓言,探讨着亘古不变的权力、欲望与人性的复杂纠葛。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布局堪称一绝,像一个精密的钟表,每一个齿轮都在恰当的时间咬合,推动着宏大的历史进程向前发展。叙事视角时而宏观大气,展现出时代大势的不可逆转,时而又聚焦于微小的个人情感,展现出英雄背后的脆弱与挣扎。这种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使得整部作品既有史诗般的厚重感,又不失引人入胜的故事性。我个人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信息量庞大的同时,还能保持文本的清晰流畅,读者在跟随复杂事件线索穿梭时,丝毫不会感到迷茫。它成功地做到了让历史变得“好看”,让那些遥远的名字和事件重新拥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读完后脑海中留下的,是清晰的脉络和深刻的印象。
评分初读此书,最先吸引我的是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那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笔触,为这部历史题材的作品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遣词造句考究,读起来有一种韵味悠长、回味无穷的感觉。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像是在铺陈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其中人物的对白充满了机锋与深意,寥寥数语便能揭示人物的性格与立场。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环境氛围的渲染,那种身处特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压抑、紧张、又或是偶尔流露出的浪漫情怀,都被细腻地捕捉并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多层次性,初读只觉故事精彩,再读则能品出其中蕴含的哲理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每一次翻阅都有新的发现,绝对值得反复品味。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拿捏得恰到好处,读起来酣畅淋漓,仿佛置身于那个波谲云诡的乱世之中。作者对于历史背景的考据可谓是下了大功夫,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得如同精心雕琢的玉器,既符合时代特征,又不失文学的想象力。尤其是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挣扎、抉择的英雄与枭雄,他们的喜怒哀乐都鲜活地跃然纸上。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绘那些刀光剑影的场景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沉稳与力量感,没有过分的渲染,却能让人感受到血与火的洗礼。整本书读下来,我仿佛经历了一次与书中角色同行的漫长旅程,深刻体会到权谋斗争的残酷与智慧的光芒。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但又舍不得过快地翻过那些精彩的片段。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久违的沉浸式阅读体验,仿佛真的穿越时空,与那些传奇人物共同呼吸。作者在构建世界观时展现出的细腻和包容性令人赞叹,即便是配角,也拥有清晰的动机和饱满的形象,没有绝对的脸谱化,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求生或实现抱负。书中对外交往、军事部署的描绘,逻辑严密,充满了军事家的智慧,让人在享受故事的同时,也能学到不少关于战略层面的知识。更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历史人物标签化,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行为背后的复杂动因,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人性的灰色地带,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进行道德审视和深度思考。这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佳作。
评分好看。是正版,可以放心购买
评分很好很好,是正品,质量很棒,知识就是财富,物流也特别快,当天买当天就能收到,特别赞
评分正版图书,物流快印刷好
评分总体来说没有第一部的情节主线清晰了
评分很好看,儿子拿到书一整天都在看!
评分好看,正版,是优品
评分追到现在了,感觉可以拍电视了
评分常感谢京东商城给予的优质的服务,从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面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货及时,配送员也非常的热情,有时候不方便收件的时候,也安排时间另行配送。
评分非常期待的一本悬疑小说,内容环环相扣,险象环生,物超所值,非常满意的一次购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