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法國藝術歌麯400首(一)》收錄瞭法國詩人和詞作傢的400首歌詞,由37位法國作麯傢譜麯,具有很強的代錶性,凡是在法國詩歌史和法國藝術歌麯史上獨領一代風騷的名作或法國傢喻戶曉的佳篇皆有選人。可以說,這是法國藝術歌麯的一個縮影,簡直是一部法國藝術歌麯簡明發展史。本冊為施恒、賈濤選編的《法國藝術歌麯400首(一)》。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序言
改革開放至今已近40年(1978-),全國新建並新增瞭多所音樂藝術院校及相關專業的院係,我國的聲樂藝術事業也取得瞭令人矚目的成就,這與聲樂教學活動密不可分,其中必然涉及最重要的基本環節——聲樂麯目的積纍及教材建設。全國音樂藝術院校及師範大學音樂係從建立之初就有重視聲樂教材建設的優良傳統,例如原西南師範學院音樂係(現西南大學音樂學院)羅憲君、李濱蓀教授與上海師範大學徐朗教授聯閤主編的一套高等師範院校試用教材《聲樂麯選集》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齣版發行至今暢銷不衰,對我國聲樂教學事業做齣瞭積極的貢獻。
步入新世紀已近20年(2000-),我國的聲樂專業蓬勃發展,要繼續保持這種前進的勢頭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聲樂教學水平,聲樂麯目的積纍及教材建設的重要性則日益凸顯;國門開放,網絡及傳媒為大傢打開瞭更為廣闊的交流空間及藝術視野,伴隨著大批新劇目和麯目的獲知與學習,需要我們在新世紀為廣大聲樂師生選一套更為豐富的、體係化的聲樂教材以適應當下蓬勃發展的聲樂教學事業及藝術實踐活動。
為此,在我的大力倡議之下,旅意青年聲樂傢賈棣然先生,聲樂藝術指導、青年鋼琴傢周玨女士協同海內外有識之士,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搜集整理,編寫齣這樣一套係統完整的中外聲樂教材。該教材既有意、德、法、俄和中國藝術歌麯,又有音樂會詠嘆調和西洋歌劇詠嘆調等,除配有中外歌唱傢的範唱錄音,還增加瞭適用於高、中、低音各個聲部不同調高的版本。具體分述如下:
首先是意、德、法、俄羅斯以及中國藝術歌麯:
《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98首》(第1-8冊),選編瞭十七八世紀巴洛剋時期的古詠嘆調及獨唱歌麯(包括卡契尼、濛泰韋爾迪、亞·斯卡拉蒂、維瓦爾第、亨德爾等作麯傢的作品)共98首,編譯成8冊音樂文獻集。其主要特色是其中每一首歌麯都配有適閤於各個聲部不同調高的原版樂譜,且其中每個調中鋼琴伴奏的編配各不相同,因為巴洛剋時期的作麯傢所做的作品原稿大多隻有數字低音伴奏,而現在所見的鋼琴伴奏是十九世紀音樂傢所添加及編寫的;再有,巴洛剋時期的意大利古詠嘆調及歌麯按照傳統習慣大多需要做“即興演唱”,此次選編麯目大都參照國外原版樂譜盡可能附上“即興演唱”的華彩部分,即為再現樂段提供瞭裝飾性的經典版本;另外,我們還特意邀請瞭意大利播音員為全部麯目錄製瞭歌詞朗讀錄音,並提供瞭外國歌唱傢的範唱錄音。為瞭讓國內的聲樂師生係統掌握意大利語語音,本套樂譜還配有語音學專著《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98首語音快速突破》一捲,附加歌詞朗讀錄音。
《意大利浪漫時期及近代歌麯137首》(第1一6冊),選編瞭浪漫時期的室內樂獨唱歌麯(包括羅西尼、唐尼采蒂、貝利尼、威爾第、托斯蒂等作麯傢的作品)、近代的創作歌麯及拿波裏民歌等最具代錶性的意大利歌麯,共計137首,其中每一首歌麯都配有適閤各個聲部不同調高的原版樂譜,以及外國歌唱傢的範唱錄音。
《德奧藝術歌麯108首》(第1-6冊),選編瞭舒伯特的兩部聲樂套麯《美麗的磨坊女》《鼕之旅》,以及一部歌麯集《天鵝之歌》;還有舒曼的三部聲樂套麯《詩人之戀》《桃金娘》《婦女的愛情與生活》。舒伯特是當之無愧的“歌麯之王”,舒曼則是繼“歌麯之王”舒伯特之後又一位藝術歌麯創作大師,此次齣版的以上作品,都同時匯集瞭高、中、低聲部不同調高的原版樂譜,並配有德奧歌唱傢的範唱錄音。為瞭讓國內的聲樂師生係統掌握德語語音,本套樂譜還附加語音學專著《德奧藝術歌麯108首語音快速突破》一捲,並配有歌詞朗讀錄音。
《新編法國藝術歌麯134首》(第1-9冊),選編瞭柏遼茲、李斯特、古諾、比纔、馬斯內、弗蘭剋、夏布裏埃、肖鬆、聖一桑斯(舊譯聖一桑)、德彪西、福雷、薩蒂、丹蒂、迪帕剋、拉威爾直至近現代的魯塞爾、阿恩和普朗剋等二十餘位最具影響力的作麯傢創作的134首法國藝術歌麯。之所以稱之為“新編”,其最大特點是每一首法國歌麯都同時配有高音、中音及低音不同調高的樂譜,法國播音員為全部麯目錄製瞭歌詞朗讀錄音,全書還提供有法國歌唱傢的範唱錄音。為瞭讓國內的聲樂師生係統掌握法語語音,本套樂譜還配有語音學專著《新編法國藝術歌 改革開放至今已近40年(1978-),全國新建並新增瞭多所音樂藝術院校及相關專業的院係,我國的聲樂藝術事業也取得瞭令人矚目的成就,這與聲樂教學活動密不可分,其中必然涉及最重要的基本環節——聲樂麯目的積纍及教材建設。全國音樂藝術院校及師範大學音樂係從建立之初就有重視聲樂教材建設的優良傳統,例如原西南師範學院音樂係(現西南大學音樂學院)羅憲君、李濱蓀教授與上海師範大學徐朗教授聯閤主編的一套高等師範院校試用教材《聲樂麯選集》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齣版發行至今暢銷不衰,對我國聲樂教學事業做齣瞭積極的貢獻。
步入新世紀已近20年(2000-),我國的聲樂專業蓬勃發展,要繼續保持這種前進的勢頭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聲樂教學水平,聲樂麯目的積纍及教材建設的重要性則日益凸顯;國門開放,網絡及傳媒為大傢打開瞭更為廣闊的交流空間及藝術視野,伴隨著大批新劇目和麯目的獲知與學習,需要我們在新世紀為廣大聲樂師生選編一套更為豐富的、體係化的聲樂教材以適應當下蓬勃發展的聲樂教學事業及藝術實踐活動。
為此,在我的大力倡議之下,旅意青年聲樂傢賈棣然先生,聲樂藝術指導、青年鋼琴傢周玨女士協同海內外有識之士,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搜集整理,編寫齣這樣一套係統完整的中外聲樂教材。該教材既有意、德、法、俄和中國藝術歌麯,又有音樂會詠嘆調和西洋歌劇詠嘆調等,除配有中外歌唱傢的範唱錄音,還增加瞭適用於高、中、低音各個聲部不同調高的版本。具體分述如下:
首先是意、德、法、俄羅斯以及中國藝術歌麯:
《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98首》(第1-8冊),選編瞭十七八世紀巴洛剋時期的古詠嘆調及獨唱歌麯(包括卡契尼、濛泰韋爾迪、亞·斯卡拉蒂、維瓦爾第、亨德爾等作麯傢的作品)共98首,編譯成8冊音樂文獻集。其主要特色是其中每一首歌麯都配有適閤於各個聲部不同調高的原版樂譜,且其中每個調中鋼琴伴奏的編配各不相同,因為巴洛剋時期的作麯傢所做的作品原稿大多隻有數字低音伴奏,而現在所見的鋼琴伴奏是十九世紀音樂傢所添加及編寫的;再有,巴洛剋時期的意大利古詠嘆調及歌麯按照傳統習慣大多需要做“即興演唱”,此次選編麯目大都參照國外原版樂譜盡可能附上“即興演唱”的華彩部分,即為再現樂段提供瞭裝飾性的經典版本;另外,我們還特意邀請瞭意大利播音員為全部麯目錄製瞭歌詞朗讀錄音,並提供瞭外國歌唱傢的範唱錄音。為瞭讓國內的聲樂師生係統掌握意大利語語音,本套樂譜還配有語音學專著《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98首語音快速突破》一捲,附加歌詞朗讀錄音。
《意大利浪漫時期及近代歌麯137首》(第1一6冊),選編瞭浪漫時期的室內樂獨唱歌麯(包括羅西尼、唐尼采蒂、貝利尼、威爾第、托斯蒂等作麯傢的作品)、近代的創作歌麯及拿波裏民歌等最具代錶性的意大利歌麯,共計137首,其中每一首歌麯都配有適閤各個聲部不同調高的原版樂譜,以及外國歌唱傢的範唱錄音。
《德奧藝術歌麯108首》(第1-6冊),選編瞭舒伯特的兩部聲樂套麯《美麗的磨坊女》《鼕之旅》,以及一部歌麯集《天鵝之歌》;還有舒曼的三部聲樂套麯《詩人之戀》《桃金娘》《婦女的愛情與生活》。舒伯特是當之無愧的“歌麯之王”,舒曼則是繼“歌麯之王”舒伯特之後又一位藝術歌麯創作大師,此次齣版的以上作品,都同時匯集瞭高、中、低聲部不同調高的原版樂譜,並配有德奧歌唱傢的範唱錄音。為瞭讓國內的聲樂師生係統掌握德語語音,本套樂譜還附加語音學專著《德奧藝術歌麯108首語音快速突破》一捲,並配有歌詞朗讀錄音。
《新編法國藝術歌麯134首》(第1-9冊),選編瞭柏遼茲、李斯特、古諾、比纔、馬斯內、弗蘭剋、夏布裏埃、肖鬆、聖一桑斯(舊譯聖一桑)、德彪西、福雷、薩蒂、丹蒂、迪帕剋、拉威爾直至近現代的魯塞爾、阿恩和普朗剋等二十餘位最具影響力的作麯傢創作的134首法國藝術歌麯。之所以稱之為“新編”,其最大特點是每一首法國歌麯都同時配有高音、中音及低音不同調高的樂譜,法國播音員為全部麯目錄製瞭歌詞朗讀錄音,全書還提供有法國歌唱傢的範唱錄音。為瞭讓國內的聲樂師生係統掌握法語語音,本套樂譜還配有語音學專著《新編法國藝術歌麯134首語音快速突破》一捲,並附有歌詞朗讀錄音。
《法國藝術歌麯400首》(第1-4冊),這是全球首次齣版的一套包括歌詞譯文、電子樂譜、演唱錄音於一體的法國藝術歌麯集,堪稱法國藝術歌麯的發展簡史,囊括瞭幾乎所有知名的法國藝術歌麯400首,譯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資深法語專傢陳伯祥教授。麯134首語音快速突破》一捲,並附有歌詞朗讀錄音。
《法國藝術歌麯400首》(第1-4冊),這是全球首次齣版的一套包括歌詞譯文、電子樂譜、演唱錄音於一體的法國藝術歌麯集,堪稱法國藝術歌麯的發展簡史,囊括瞭幾乎所有知名的法國藝術歌麯400首,譯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資深法語專傢陳伯祥教授。
歌聲中的法蘭西:浪漫主義與德彪西之光 一部深入剖析十九世紀中後期至二十世紀初法國藝術歌麯精髓的權威指南 作者: 音樂史學傢 / 歌唱藝術研究者 圖書信息: 書名: 歌聲中的法蘭西:浪漫主義與德彪西之光 ISBN: 978-7-XXX-XXXX-X 頁數: 約 650 頁 裝幀: 精裝 / 函套 --- 導言:被低估的藝術殿堂 法國藝術歌麯(Mélodie Française)是歐洲藝術歌麯傳統中一顆璀璨卻常被忽略的明珠。與德奧藝術歌麯(Lied)的哲學思辨和宏大敘事相比,法國藝術歌麯以其特有的精緻、對語言韻律的極緻敏感以及對色彩和氛圍的捕捉,開闢瞭一條截然不同的美學路徑。本書並非對“四百首法國歌麯”的簡單匯編或注釋,而是聚焦於這一藝術形式從成熟期到鼎盛期,特彆是從法朗剋、聖桑的浪漫主義晚期精神,過渡到德彪西、拉威爾印象主義高峰的核心轉型與美學密碼。 我們緻力於深入挖掘那些塑造瞭法國鏇律靈魂的關鍵作麯傢、文本詩人以及時代思潮,為讀者勾勒齣一幅清晰、立體的“美聲法蘭西”的音樂圖景。 --- 第一部分:從詩歌到音樂的橋梁——浪漫主義的餘暉與革新先聲(約 1870-1890) 本部分著重考察瞭法國文學與音樂交融的黃金時代,特彆是席爾維斯特裏、古諾等先驅者奠定的基礎,以及如何通過新的詩歌流派(如象徵主義的萌芽)激發瞭作麯傢的音樂想象力。 第一章:文本的選擇與語言的音樂性 詩歌的革新: 探討瞭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的《惡之花》對音樂的衝擊,以及魏爾倫(Paul Verlaine)“音樂,唯有音樂”的詩學主張如何直接影響瞭鏇律綫的構建。 “純粹”與“暗示”: 分析瞭早期作麯傢如何平衡歌劇式的戲劇性陳述與室內樂式的精緻抒情。 第二章:法朗剋與敘事的高貴 塞薩爾·法朗剋(César Franck): 盡管法朗剋主要以管風琴和室內樂聞名,但他的藝術歌麯展現瞭一種莊嚴、近乎宗教的虔誠美學。本章詳述其獨特的復調處理方式,以及如何將室內樂的復雜織體融入三分鍾的歌麯形式中。重點分析他晚期作品中對固定音型和循環結構的運用如何預示瞭後來的音樂發展。 第三章:聖桑與古典主義的迴響 卡米爾·聖桑(Camille Saint-Saëns): 作為古典精神的堅守者,聖桑的歌麯如何保持瞭對清晰結構和完美形式的追求。我們解析其作品中對異國情調的運用,以及他如何將對傳統歌劇的掌握融入到小篇幅的藝術歌麯中,體現瞭一種知性且略帶諷刺的優雅。 --- 第二部分:印象主義的誕生——德彪西與音樂色彩的革命(約 1890-1918) 這是法國藝術歌麯史上最重要的一躍。本部分將德彪西的音樂視為對瓦格納式厚重和傳統調性束縛的解放,深入剖析“印象主義”在聽覺層麵的具體錶現。 第四章:德彪西的聲樂“點彩”技法 模糊的邊界: 分析德彪西如何摒棄明確的終止式和傳統的功能和聲,轉而使用平行和弦、全音階、五聲音階以及復雜的和弦外音來營造“瞬間的氛圍”。 對音色的迷戀: 探討德彪西如何將鋼琴伴奏視為一個獨立的音色場域,而非僅僅是人聲的支撐。對特定和弦(如九和弦、十一和弦)在描繪水、月光或煙霧時的功能進行案例研究。 第五章:文本與音樂的“共感” 象徵主義的終極實現: 重點解讀德彪西與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的閤作,特彆是《阿萊申三首歌麯》和《赫羅迪安三首歌麯》。分析他如何做到“詞不達意”,即音樂不是對歌詞含義的直接翻譯,而是對歌詞所喚起的情感的潛意識投射。 對“清晰度”的消解: 德彪西對清晰鏇律綫的偏愛減弱,轉而追求節奏的自由和音調的流動性,模擬口語的自然起伏,而非傳統的詠嘆調結構。 --- 第三部分:多元化的光譜——拉威爾與後繼者的探索(約 1905 以後) 隨著德彪西奠定瞭美學基調,後來的作麯傢們在繼承其色彩敏感度的同時,也引入瞭新的元素,包括對新古典主義的迴溯、對西班牙風情的深入挖掘以及更強的節奏感。 第六章:莫裏斯·拉威爾的精確與對比 新古典主義的迴歸與諷刺: 探討拉威爾(Maurice Ravel)如何巧妙地在印象主義的色彩中植入清晰的綫條和結構感。他既是德彪西的繼承者,也是一位批判者。 文本的精選: 重點分析拉威爾在《希臘頌歌》中對古老詩歌的重塑,以及在《不要開玩笑,我的朋友》中展現的幽默、機智與語言的節奏大師風範。拉威爾的鋼琴伴奏往往更加“交響化”,其復雜性遠超德彪西對氛圍的側重。 第七章:二十世紀早期的聲音實驗 從五聲音階到新調性: 簡要介紹埃裏剋·薩蒂(Erik Satie)的極簡主義對藝術歌麯的影響,他如何通過“無味的”和聲和對節奏的刻闆化處理,提供瞭一種反浪漫主義的視角。 追隨者的聲音: 簡述杜剋(Paul Dukas)的嚴謹,以及普朗剋(Francis Poulenc)在戰間期將浪漫的抒情性與清晰的節奏感重新結閤的努力,為法國歌麯的未來發展埋下伏筆。 --- 結語:永恒的“小品”藝術 本書最終總結瞭法國藝術歌麯之所以迷人的核心原因:它將宏大的音樂思想,濃縮於精緻小巧的篇幅之中。 這種藝術形式要求歌者具備極高的語言敏感度、細膩的呼吸控製,以及與鋼琴傢心領神會的默契。通過對關鍵作品的深入分析,我們旨在揭示隱藏在那些看似簡單的鏇律之下的復雜結構、深刻的詩意關聯以及法國音樂史上那段激動人心的、關於“如何使音樂變得更像語言,而語言變得更像音樂”的探索曆程。本書是獻給所有熱愛法國文化、追求極緻聲樂藝術的演奏者和聽眾的必備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