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著作,國學大師曹伯韓講透國學堂奧
口碑相傳,國學愛好者的必讀書和入門書
這是一部讓你輕鬆瞭解國學的極簡經典巨著。國學大師曹伯韓,以貫通古今的視角,通俗通透的解讀,帶你瞭解國學堂奧:國學的來龍去脈、國學與世界學術、研讀國學典籍的方法、魏晉時代的玄學,佛學與儒學……凡涉國學,曹伯韓都做瞭無遺漏的詳解分析,讓人豁然開朗。翻開本書,快速瞭解和掌握國學常識,汲取中國文化精髓智慧。
本書是一本國學入門讀物,曹伯韓以淺顯通暢的文字,對中國的語言文字、金石考證、曆史地理、藝術門類、先秦諸子、詩詞文章、經學演變、佛學思想、理學流派及自然科學,作瞭全麵的介紹。全書通俗流暢、體係完整、內容豐富、要點完備、條理清晰,為讀者搭建瞭一個國學知識體係的框架,是國學愛好者的必備讀物。
曹伯韓(1897-1959),湖南長沙人,當代著名國學大師、語言學傢,學識精湛、博古通今,一生緻力於傳統文化的普及工作,著有六部語言學專著以及20餘部曆史著作,影響深遠。曾曆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研究員、漢字整理部副主任、漢字簡化研究室主任,兼《中國語文》編委等職。本書是其代錶著作,是瞭解國學的極簡經典,有助讀者快速瞭解和掌握國學常識,汲取中國文化精髓智慧,問世至今,不斷再版重印,讀者口碑相傳。
編例
第一章 概說
一 所謂國學 / 3
二 國學在清代 / 4
三 國學的分科 / 6
四 國學的派彆 / 7
五 進步的方法與貧乏的內容 / 9
六 歐美學術的影響 / 10
七 “五四”以後的國故整理 / 11
八 國學與世界學術 / 12
九 專門研究與基本知識 / 13
一〇 研究的態度及準備工作 / 14
第二章 語文
一一 研讀古籍的階梯 / 19
一二 所謂小學 / 20
一三 六書 / 20
一四 字形的演變 / 23
一五 字義的演變 / 24
一六 訓詁學 / 25
一七 文法學的先驅及其發展 / 26
一八 方言學 / 27
一九 字音的變遷 / 28
二〇 語言和文字的分離 / 29
二一 雙聲疊韻 / 30
二二 反切 / 31
二三 四聲 / 32
二四 音韻學 / 32
二五 字母 / 34
二六 韻部 / 35
二七 古音之推定 / 37
第三章 古物
二八 金石之學 / 41
二九 殷墟發掘 / 42
三〇 甲骨之學 / 43
三一 古物與社會學 / 44
三二 無文字的古物 / 45
三三 古物與考證學 / 47
三四 古物與古書 / 48
第四章 書籍
三五 傳寫本與刻本 / 53
三六 版本之學 / 55
三七 校讎之學 / 55
三八 章句之學 / 56
三九 目錄之學 / 57
四〇 圖書分類法 / 58
四一 輯佚及辨僞 / 61
四二 類書及叢書 / 62
四三 考證學與讀書法 / 64
第五章 經學
四四 五經、十三經、四書 / 67
四五 《易經》 / 68
四六 《書經》 / 69
四七 《詩經》 / 70
四八 三禮 / 72
四九 《春鞦》 / 73
五〇 《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 74
五一 經之傳授 / 75
五二 今文經學與讖緯 / 77
五三 古今文學派的鬥爭 / 78
五四 漢以後的經學 / 79
五五 清代的經學 / 80
五六 經學的揚棄 / 82
第六章 史地
五七 所謂正史 / 85
五八 正史的內容 / 87
五九 編年史 / 88
六〇 紀事本末 / 88
六一 彆史 / 89
六二 政書 / 90
六三 雜史傳記及其他 / 91
六四 學術史 / 92
六五 史評 / 92
六六 地理 / 94
六七 曆史哲學 / 95
六八 新史學的産生 / 96
六九 新史學的業績 / 97
第七章 諸子
七〇 諸子的學術派彆 / 103
七一 儒傢 / 105
七二 道傢 / 107
七三 墨傢 / 108
七四 彆墨及名傢 / 109
七五 法傢 / 110
七六 兵傢及其他 / 112
七七 王充之學 / 113
七八 魏晉時代的玄學 / 114
七九 子學之興起與消沉 / 115
第八章 佛學
八〇 初期的佛教 / 121
八一 佛教的中國化 / 122
八二 流傳中國諸宗派 / 124
八三 小乘諸宗 / 126
八四 傳自印度的大乘諸宗 / 127
八五 中國獨創的大乘諸宗 / 128
八六 佛學與儒學 / 129
八七 因明學 / 131
八八 唯識論中的心理學 / 133
八九 現時佛學的趨勢 / 134
第九章 理學
九〇 宋明理學的産生 / 139
九一 周敦頤與邵雍 / 140
九二 張載及二程 / 142
九三 集宋學大成的硃熹 / 144
九四 陸象山與楊慈湖 / 146
九五 浙東學派 / 147
九六 宋末至明初之理學 / 148
九七 王陽明之學 / 148
九八 清初各大師對於理學的批判 / 150
九九 理學批判的發展 / 152
一〇〇 宋明理學的沒落與新理學的産生 / 154
第十章 詩賦詞麯
一〇一 文學的範圍與類彆 / 159
一〇二 最早的詩總集 / 160
一〇三 楚辭 / 161
一〇四 賦 / 163
一〇五 樂府 / 164
一〇六 五言詩 / 165
一〇七 陶淵明與南北朝詩 / 166
一〇八 唐詩 / 168
一〇九 李白、杜甫 / 169
一一〇 唐以後的重要詩人 / 170
一一一 詞 / 171
一一二 重要詞人 / 172
一一三 散麯 / 173
第十一章 散文和駢文
一一四 散文和駢文的分彆 / 177
一一五 散文與駢文的分閤 / 178
一一六 周秦漢的散文 / 179
一一七 六朝文 / 181
一一八 唐宋八大古文傢 / 182
一一九 明清兩代的古文傢 / 183
一二〇 所謂古文義法 / 185
一二一 駢文的標準化及其支流 / 186
一二二 八股文及對聯 / 187
一二三 文藝論評 / 189
一二四 文體解放和文學觀念的變動 / 190
第十二章 新被重視的文學
一二五 戲麯的搖籃期 / 195
一二六 戲麯的成長期 / 196
一二七 唐以前的小說 / 198
一二八 宋元明的小說 / 199
一二九 清代的小說 / 201
一三〇 寶捲、彈詞、鼓詞 / 202
一三一 中國文學與東方諸民族的相互影響 / 203
一三二 中國文學與西洋文學的關係 / 204
第十三章 科學及藝術
一三三 自然科學在國學中的地位 / 209
一三四 天文學和曆法 / 210
一三五 數學 / 211
一三六 物理學及化學 / 213
一三七 醫學 / 214
一三八 應用技術 / 215
一三九 科學與迷信 / 216
一四〇 藝術 / 216
一四一 繪畫及書法篆刻 / 217
一四二 音樂 / 220
索引
本書參考書目
所謂國學
國學這個名詞發生於清末,但不知究竟是誰所創造。有人說,章炳麟(太炎)在日本組織“國學講習會”,劉師培(申叔)氏也有“國學保存會”的發起,大概他們就是國學兩個字的最初使用者。這是不是正確,不得而知。我們知道的是,國學這個名詞,是因為歐美學術輸入纔發生的。它的範圍,是把西學輸入以前中國原有的全部學術包括進去的。
和國學相當的名詞,還有國粹和國故。國粹兩個字,似乎有點誇大中國學術乃完全精粹物的意思,又似乎有點選擇精粹部分而拋棄其他部分的意思,所以人們覺得不甚妥當,改稱國故。國故,就是本國文獻的意思。不論精粹不精粹,過去的文獻總是可寶貴的史料,都可包括在國故範圍裏麵去,這樣看起來,國故這個名詞總算是公平而完備瞭。但它也有它的缺點,就是隻能夠代錶研究的對象,而不能代錶研究這種對象的學問,因此大傢又想起用國故學的名稱來代替它,最後又簡化而稱為國學。
可是這個名稱還不是十分閤理的,因為學術沒有國界,當代各國都沒有特殊的國學,而我們所謂國學,從內容上看,也就是哲學、文學、史學等等的東西,都是可以作為世界學術的一部分的,而且事實上外國也已經有研究我國古代文化的人瞭,我們為什麼不采取世界公用的名稱,如中國史、中國文化史、中國哲學史、中國文學史等類的名詞呢?而且對於具有種種內容的學術,為什麼不加以個彆的名稱而必須采用籠統的總名稱呢?這都是值得考慮的。
但我們為瞭依從習慣,並且因為中國各科學術還沒有整理清楚,和世界學術融閤為一的緣故,隻得仍舊采用國學這個名稱。
作為一名對中華文化略有涉獵的讀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書,能夠係統地梳理國學的脈絡,並提供一些更為深入的思考。《國學愛好者入門書 你一定愛讀的國學常識》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並且遠超我的預期。這本書在概念的梳理上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羅列瞭各種國學名詞,而是深入剖析瞭這些概念的起源、發展以及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演變。比如,在講解“法治”與“德治”時,作者詳細對比瞭不同朝代在治國理念上的側重點,以及這些理念對曆史進程的影響,讓我對中國古代政治思想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此外,書中對“哲學”與“人生”的探討也相當有啓發性,它不是生硬地灌輸某種人生觀,而是通過引導讀者思考“我是誰”、“我為何而來”、“我將去嚮何方”等根本性問題,鼓勵讀者在中華傳統智慧的框架下,構建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令人稱贊,它不僅適閤初學者,對於有一定國學基礎的讀者來說,也極具參考價值。
評分讀完《國學愛好者入門書 你一定愛讀的國學常識》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醍醐灌頂”。我一直以為國學是那些陽春白雪的雅士纔懂的學問,殊不知,它早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隻是我們未能察覺。《國學愛好者入門書 你一定愛讀的國學常識》就如同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認識這些隱藏在日常中的國學智慧的大門。作者在講解“五倫”時,並沒有局限於傳統的“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的說法,而是巧妙地將其延伸至現代社會中的各種人際關係,讓我們看到這些古老的倫理觀念在今天依然具有指導意義。又如,關於“修身養性”的部分,書中列舉瞭大量古代名士的生活習慣和心性修養方法,讓我驚嘆於古人的智慧,也學到瞭不少可以藉鑒的養心之道。最讓我感動的是,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深熱愛和傳承的責任感,這種真摯的情感也感染瞭我,讓我更加願意去瞭解、去學習、去弘揚我們的國學文化。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卻又不失力量,讓我覺得讀懂國學,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評分坦白說,我之前對國學一直抱著一種“敬畏”又“疏離”的態度,總覺得那是古代聖賢們的學問,與我等凡夫俗子相去甚遠。《國學愛好者入門書 你一定愛讀的國學常識》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這種刻闆印象。作者的筆觸充滿瞭人文關懷,他把那些古老的智慧,如“天人閤一”、“無為而治”、“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用非常貼近現代人生活的方式呈現齣來。讀到關於“養生”的章節時,我驚訝地發現,原來《黃帝內經》中的許多養生之道,與現代科學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有著異麯同工之妙。又如,書中對“孝道”的闡釋,並非簡單的要求子女順從,而是強調瞭尊重、理解和感恩,這讓我重新審視瞭傢庭關係中的溝通與相處之道。更令我著迷的是,作者在講解過程中,常常會引用一些詩詞歌賦、名傢畫作,讓我覺得國學不僅僅是文字和理論,更是一種融入生活、陶冶情操的美學體驗。這本書就像一位慈祥的長者,循循善誘地引導我走進國學的殿堂,讓我不再感到畏懼,而是充滿瞭探索的樂趣。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我認為主要體現在它對國學知識的“化繁為簡”和“融會貫通”上。許多市麵上所謂的國學入門讀物,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過於碎片化,都難以真正激發讀者的興趣並建立起係統的認知。而《國學愛好者入門書 你一定愛讀的國學常識》卻做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它選取瞭最具有代錶性的國學核心概念,比如“道”、“德”、“仁”、“義”、“禮”、“智”、“信”等,並從不同的維度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解讀。作者不僅僅滿足於對概念的解釋,更著重於挖掘這些概念的實際應用價值和生命力。例如,在談到“誠信”時,它不僅追溯瞭“一諾韆金”的典故,還聯係到當下商業社會中誠信缺失的現象,引發讀者深思。更令人驚喜的是,書中還穿插瞭大量與國學相關的文學、藝術、曆史知識,將易經的哲學思想與書法藝術相聯係,將唐詩宋詞的意境與哲學觀念結閤,讓我在學習國學的同時,也能領略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這種跨學科的融閤,不僅拓展瞭我的視野,也讓我對國學的理解更加立體和深刻。
評分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而博學的嚮導,為我打開瞭浩瀚的國學世界。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充滿好奇,但總是覺得門檻太高,那些古老的典籍仿佛濛著一層神秘的麵紗,讓人望而卻步。然而,《國學愛好者入門書 你一定愛讀的國學常識》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種極其親切和生動的方式,將看似枯燥的理論知識轉化為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和生活化的場景。比如,在講解“禮”的時候,並沒有直接搬齣《禮記》的條文,而是通過描繪古代文人雅士在宴飲、祭祀等場閤的細節,讓我們感受到“禮”並非僵化的規矩,而是人與人之間、人與天地之間和諧共處的智慧。又如,在闡述“仁”的理念時,作者並沒有停留在抽象的道德說教,而是引用瞭大量的曆史典故和名人軼事,讓我們看到“仁”在不同時代、不同人物身上的具體體現。讀到諸如“子路問孔子,聞義可以徙不?”的故事時,我仿佛穿越迴瞭春鞦時代,親身感受到瞭孔子思想的深刻與偉大。這本書的語言也十分考究,既有古樸的韻味,又不失現代的流暢,讀起來毫不費力,反而有一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它讓我意識到,國學並非遙不可及的象牙塔,而是滲透在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塑造我們民族精神的根基。
評分我是plus會員,感謝京東商城的貼心服務,海南那麼熱的天氣,不用齣門就可以買買買,而且送貨到小區蜂巢,不錯哦,東西不錯,推薦給大傢!!
評分大眾心理學,經典不怕晚,空時讀讀。
評分買來送人的。希望能喜歡。。。
評分包裝很好 正版圖書 還會支持的
評分包裝不錯,書挺喜歡的,京東的書都還不錯
評分活動補充書籍,價格實惠,送貨上門方便,書也都是挑選的,質量都不錯!
評分還可以不錯不錯不錯 ?
評分在本書中,努斯鮑姆強調,在當下占主流地位的理性主義哲學傳統中,希臘化哲學學派的重要性被嚴重忽視瞭。通過考察伊壁鳩魯、盧剋萊修與塞涅卡等哲學傢的相關著作與文本,努斯鮑姆希望時刻引導讀者關注希臘化哲學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展示這一時期的哲學對當今的倫理與政治思考所具有的重要價值。藉助於齣色的文本分析與理性論證,本書為大眾讀者提供瞭很好的入門導讀,也是相關領域研究者的重要參考文獻。
評分618大促。。超級實惠。。自營店品質有保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