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囊括了爸爸妈妈需要的0~1岁宝宝的喂养知识。母乳是宝宝在婴儿期好的食物,但母乳喂养的过程并不容易,儿科医生鱼小南用漫画的形式告诉妈妈们如何正确哺乳、如何面对哺乳过程中的难题,帮助妈妈们坚持母乳喂养。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对宝宝的健康成长也非常重要,小南医生在这本书里介绍了辅食添加的基本原则、注意事项和常见误区,帮助爸爸妈妈正确地给宝宝添加辅食,并与美食达人一起为爸爸妈妈们精心准备了营养丰富又简单的辅食食谱。
主创余楠,“80后”儿科医生妈妈,临床医学硕士,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儿科专业。现为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科医师,擅长小儿常见病,如手足口病、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胃肠炎等的诊治。同时也是著名育儿漫画《儿科医生鱼小南》的作者。儿科医生鱼小南因在育儿科普方面的出色表现被评为“母婴自媒体金牌专家”“微博2016十大影响力育儿大V”“今日头条年度优秀自媒体品牌”“健康中国优秀科普作者”“新浪育儿2017年度妈妈信赖的养育图书作者”,备受“80后”“90后”年轻父母欢迎。
第2节母乳喂养的优点
不管别人怎么说,妈妈们要知道,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这是所有医学组织的共识。只要不是医生认为不应哺乳的情况,妈妈们都应该坚持母乳喂养。虽然辛苦一些,但母乳喂养的好处实在是很多哦!
就营养成分来说,母乳是最适合宝宝的食物。母乳中的蛋白质含量虽没有牛乳中的多,但胜在质量好。母乳中的蛋白质以乳清蛋白为主,更易消化吸收。而且,母乳中的牛磺酸含量远高于牛乳。
母乳中一半的能量是由脂肪来提供的。跟牛乳相比,母乳中的脂肪酸以长链脂肪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占51%,除了含有丰富的亚油酸、亚麻酸外,还含有花生四烯酸(ARA)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你知道的哈,这些都是促进宝宝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物质。还有更厉害的,母乳中自带脂肪酶,帮助宝宝来消化吸收母乳中的脂肪,论体贴周到也是没谁了吧?
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而且90% 以上是乙型乳糖。它能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繁殖,而且还能促进钙、镁及氨基酸的吸收,这可是牛奶中的甲型乳糖做不到的哦!
跟蛋白质一样,母乳中的矿物质含量虽低于牛乳,但胜在好吸收。母乳中钙、铁、锌的吸收率要远高于牛乳,而且矿物质的总量低,还能减轻宝宝的肾负荷。毕竟宝宝那么小,肾脏的功能还不是很强大,让他摄入过多不好利用的矿物质,无疑是在给肾脏增加负担啊!
母乳中的维生素含量可就跟妈妈的饮食有关啦,所以哺乳期的妈妈要注意均衡饮食呀!除了维生素D 和维生素K 外,营养好的妈妈基本能够满足1 岁以内宝宝对各种维生素的需求。维生素K 和维生素D 呢,也不用担心,宝宝出生的时候都会在医院注射1 次维生素K1 的,来预防新生儿期的出血性疾病。 维生素D 的补充,小南在前面两本里多次讲过,宝宝从出生2 周后开始每天补充400IU 维生素D,至少到两岁。
反正小南就感觉母乳像哆啦A 梦的万能口袋,宝宝需要什么,吱一声,它就能配置出来什么,这也均衡那也均衡的,很多疾病就“砰砰砰”碰壁啦。
更重要的是,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这也是母乳和牛奶、配方粉的最大区别。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免疫活性细胞等免疫成分,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所以,吃母乳的宝宝直接盾牌加身啊,可以抵挡住那些坏坏的病毒和细菌。
论营养成分,牛奶、配方粉跟母乳比不了,论经济实惠,就更没法比了。吃母乳嘛,宝宝饿了想吃就吃,新鲜、卫生、温度适宜。要是喂配方粉,量奶粉、量水,还得注意消毒奶瓶和奶嘴,工作量很大的啊!奶粉的价格嘛,你知道的哈,一罐奶粉的钱够小南吃不少好东西啦!
更神奇的是,当宝宝一点点长大,母乳也会自动根据宝宝的月龄调节所含成分,这一招,奶粉直接傻眼啊。
当然了,乳房可不是水龙头,有自己的“感应系统”。“小样的,明明吃好了,还馋!”宝宝把乳窦内储存的乳汁吸空后,再想吃,那得等着再分泌。宝宝发现没奶可吸了,反正也吃好了,那就下次呗!当喝母乳的宝宝们在愉快玩耍的时候,喝配方奶的宝宝还在咕咚咕咚,小家伙喝得贪心,爸爸妈妈心想“到底喝饱没?”不好,看到小胖墩的苗头了。
作为移动的粮仓,小南也沾了哺乳的光,产后恢复得不错,还嗖嗖嗖地瘦下来了,出去聚会能冒充一下美少女呢!不仅如此,母乳喂养还能降低妈妈们患乳腺癌、卵巢癌的概率,好处多多呀!
喂奶不仅是宝宝的吃饭时间,还是每天都要做的亲子互动呢,妈妈深情的注视和温柔的抚摸让母子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厚。这一点啊,爸爸们是羡慕不来滴!
话说,像母乳喂养这种皆大欢喜的事是不多的,那么多优点咱们没理由拒绝啊!当然,这个过程中妈妈们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没关系,只要处理得当,很快就会好起来。只要不是医生认为不宜哺乳的情况,小南都建议大家坚持母乳喂养哦!
从审美角度来说,这套漫画的视觉语言非常成熟和统一。它没有过度使用那种低幼化的元素,而是选择了更偏向成年人审美的清新日系风格,这让作为父母的我们阅读起来也不会觉得“幼稚”。色彩的运用非常巧妙,总能在关键的情绪点上用对比色或者柔和的渐变来烘托气氛。比如,在描绘父母感到疲惫和迷茫的时候,画面色调会自然地变暗,但总会有一处小小的、代表希望的光点。这种潜移默化的情感引导,比任何文字描述都要有力。而且,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衣服的褶皱、宝宝脸上的小表情,都处理得极其生动传神。这说明创作者对育儿的观察是深入且充满尊重的,他们不是在创造一个理想化的家庭模型,而是忠实记录我们真实生活中那些美好和挣扎的片段。这套书的艺术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育儿手册范畴。
评分这套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非常好,阅读体验极其流畅,完全没有一般育儿书那种说教感。它更像是一部连载的家庭情景喜剧,你总是期待下一页会发生什么爆笑又引人深思的事情。我注意到作者非常擅长捕捉那些常被忽略的育儿瞬间——比如,宝宝对一个旧纸箱比对昂贵玩具更感兴趣时的那种哭笑不得;或者,当你费尽心思准备的辅食被孩子“打入冷宫”时的那种挫败感。这些瞬间通过漫画夸张却不失温情的笔触表现出来,极大地缓解了阅读的严肃性。我常常是笑着看完一页,然后陷入沉思,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曾在某些小事上反应过度了。这种通过娱乐性来达到教育目的的方式,效果比直接说教要强悍百倍。它让“学习育儿知识”这个行为,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评分我最近在琢磨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感觉自己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情绪波动也比较大。这套漫画给我的触动很大,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多的是在关注父母的心理健康。有一章节是关于“接受不完美育儿”的,里面通过几个小故事展现了“完美妈妈”的滤镜破碎过程,非常真实。以前我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像都特别乖巧,自己家孩子一闹腾就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这本书里的角色也有类似的困惑,但最终他们学会了和自己的不完美和解,也理解了孩子不是一个需要被设定标准的“产品”。这种心理层面的引导,比单纯教技巧要重要得多。它让我意识到,育儿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允许自己犯错,并从错误中学习,才是持续前行的动力。它让我学会了放下“应该”的包袱,转而拥抱“真实”的自己和孩子,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解脱。
评分这套漫画系列简直是育儿路上的一股清流,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比较敏感或者容易让人焦虑的话题时,它总能用最轻松幽默的方式来引导你,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我特别喜欢它在描绘新手父母心路历程时的那种细腻。比如,我记得有一篇是关于宝宝夜醒的,画风很诙谐地表现了那种“我已经累到灵魂出窍,但宝宝的哭声依然把我钉在原地”的真实感受,让我瞬间觉得“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抓狂!”。书中那些小细节,比如爸爸笨拙地换尿布却努力想帮到妈妈的场景,或者妈妈偷偷躲在角落里吃零食的“小确幸”,都非常贴近生活。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育儿专家口吻,更像是身边一个经验丰富又超懂幽默的朋友在跟你唠嗑,让你在紧张的育儿生活中找到了一个放松的出口。这本书的插画风格也让人非常舒服,色彩明亮但不刺眼,线条圆润,读起来眼睛很放松,很适合在哄睡宝宝的间隙快速翻阅,既能获得一些正向的情绪支持,又不会因为内容太厚重而增加阅读压力。它成功地把育儿中的“难”用“趣”来化解了。
评分作为一名职场妈妈,时间管理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挑战之一。我希望能高效地完成手头的工作,同时又不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这套漫画系列在处理日常碎片化时间的应用上给了我很多启发。它不是那种长篇大论的理论,而是用一系列的场景小剧场来展示如何利用“边角料时间”。比如,在排队等待或者煮饭的间隙,如何进行高质量的亲子互动,而不是单纯地刷手机。我尤其喜欢它对“有效陪伴”的定义,强调的是专注度和质量,而非时长。书中通过对比两个不同的场景——一个父母心不在焉地陪玩,另一个虽然只有十分钟但全身心投入——直观地展示了效果的差异。这促使我开始有意识地清理自己的注意力,哪怕只有五分钟,也要确保是百分之百给到宝宝的。这种实用性非常强,简直是为像我这样时间被切割得七零八落的父母量身定制的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