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销售与成交技巧》总结了众多优秀电话销售人员的工作方法与经验,对成千上万奋战在一线的电话销售人员在工作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销售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盘点。
陶金
经济硕士毕业,有丰富的市场投资经验以及零售、金融、科技、网络等顾问经历。曾担任管理咨询公司经理,专职培训师五年,训练课程包括:投资方法、理财技巧、融资策略等。
第章 做足九个步骤,就可以拿起电话
多角度收集客户的资料 / 002
给重要的电话号码分类 / 007
牢记对方的名字 / 010
电话之前,资料先行 / 013
电话沟通要有目标 / 014
练习打电话时的声调 / 017
掌握产品的介绍信息 / 020
准备赢得一切 / 022
拟好备忘录 / 025
第二章 精彩开场白,让客户过耳不忘
用NLP模式迅速增加亲和力 / 030
提供价值是好的吸引力法则 / 033
用简洁的话把情况介绍清楚 / 038
找个“中介”搭建信任的“桥梁” / 040
设置有把握的开场白 / 046
借借其他企业的东风 / 049
第三章 首次连线,首次就粘住新客户
念错对方公司名号是件失礼的事 / 052
被对方接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054
说话要讲究火候和分寸 / 056
从激活客户的兴趣点入手 / 058
通过问题把握交谈节奏 / 060
敲定下一次拜访的机会 / 063
第四章 电话约访:给对方无法拒绝的理由
富有创意的语言激发客户谈下去 / 068
利用“台阶”取得通话的控制权 / 072
约定拜访时间,争取说服机会 / 075
打消客户推脱的理由 / 079
会做点“局”,顺利约谈 / 081
提出建设性方案 / 085
难以拒绝的几句话 / 087
第五章 产品介绍:推销的不是代码是功效
让专业术语见鬼去吧 / 092
销售的诱因:好处,好处,好处 / 093
百试百灵的产品介绍:FAB原则 / 097
永远把客户放在谈话靶心 / 100
一流的产品销售卖的是“点” / 103
牢牢把握住价值进行解说 / 106
给客户的选择不宜过多 / 110
第六章 电话跟进与接听:把握好送上门的机会
提升客户谈话的价值感受和体验 / 116
客户沉默时,请别走开 / 119
记住,不要偏离谈话重心 / 121
发掘真实意图,巧妙作出回应 / 124
没有解不开的心结 / 127
绝不敷衍任何一个电话 / 130
转接电话要问清联系方式 / 133
第七章 学会报价,牢牢抓住成交的焦点
行家面前,真水无香 / 138
小聪明误人 / 140
客户直接问价仍需保留余地 / 143
双赢才能赢永久 / 145
真正在意才会讨价还价 / 147
让步不能一步到位 / 151
客户嫌贵时打个价格差 / 153
第八章 化解异议,电话线两端论英雄
消除客户心中的疑云 / 158
让“反对问题”成为卖点 / 162
把竞争对手比下去 / 165
让步是要有原则的 / 166
让对方先开口亮牌 / 169
如何应对模棱两可的情况 / 172
适度松手是为了更好地拥有 / 173
第九章 成交有术,拿下难办的客户
理性思考的客户应同意他们的观点 / 178
对反复无常型客户应趁热打铁 / 180
对吹毛求疵型客户应采取迂回战术 / 183
对个性稳重的客户应小心谨慎 / 184
对果断型的客户要善用诱导法 / 186
对态度冷淡的客户要用情感去感化 / 188
对挑剔的客户要用故事赢得认可 / 191
第十章 服务至上,培养你的回头客
承诺既出,驷马难追 / 196
把老客户变成你的助理销售员 / 198
该打售后跟踪电话时别糊弄 / 201
回访是成本低的新一轮销售 / 204
产品出现问题,不要推脱责任 / 207
补救的佳时间是24小时 / 208
商机藏于客户的投诉中 / 211
多角度收集客户的资料
销售细节
打电话前先对目标客户进行筛选,并设计好开场白。接下来,在与潜在客户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感性的提问方式多角度收集客户的资料。
案例
乔·吉拉德是世界上有名的营销专家之一,他常常利用电话搜寻潜在客户。
面对电话簿,吉拉德首先会翻阅几分钟,进行初步的选择,找出一些有希望成为潜在客户的人的地址和姓名,然后再拨电话。
下面就是吉拉德在电话中和一位潜在客户的对话。
吉拉德:“喂,柯太太,我是乔·吉拉德,这里是雪佛莱麦若里公司,您上周在我们这儿订购的汽车已经准备好了,请问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来提车呀?”
柯太太(觉得似乎有点不对劲,愣了一会儿):“你可能打错了,我们没有订新车。”(这样的回答其实早在吉拉德的意料之中。)
吉拉德:“您能肯定是这样吗?”
柯太太:“当然,像买车这样的事情,我先生肯定会告诉我。”
吉拉德:“请您等一等,是柯克莱先生的家吗?”
柯太太:“不对,我先生的名字是史蒂。”
(其实,吉拉德早就知道她先生的姓名,因为电话簿上写得一清二楚。)
吉拉德:“史太太,很抱歉,一大早就打扰您,我相信您一定很忙。”
对方没有挂断电话,于是吉拉德跟她在电话中聊了起来。
吉拉德:“史太太,你们不是正好打算买部新车吧?”
柯太太:“还没有,不过你应该问我先生才对。”
吉拉德:“噢,您先生他什么时候在家呢?”
柯太太:“他通常6点钟回来。”
吉拉德:“好,史太太,我晚上再打来,该不会打扰你们吃晚饭吧?”
柯太太:“不会。”
(6点钟时,吉拉德再次拨通了电话。)
吉拉德:“喂,史蒂先生,我是乔·吉拉德,这里是雪佛莱麦若里公司。今天早晨我和史太太谈过,她要我在这个时候再打电话给您,我不知道您是不是想买一部新雪佛莱牌汽车?”
史蒂先生:“没有啊,现在还不买。”
吉拉德:“那您大概什么时候准备买新车呢?”
史蒂先生(想了一会儿):“我看大概10个月以后需要换
新车。”
吉拉德:“好的,史蒂先生,到时候我再和您联络。噢,对了,顺便问一下,您现在开的是哪一种车?”
在打电话的过程中,吉拉德记下了对方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还记下了从谈话中所得到的一切有用的资料,譬如对方在什么地方工作、对方有几个小孩、对方喜欢开哪种型号的车,等等。他把这一切有用的资料都存入档案卡片里,并且把对方的名字列入推销信的邮寄名单中,同时还写在推销日记本上。为了牢记这个推销机会,他在日历上做了一个明显的记号。
就这样,从两三分钟的电话聊天里,吉拉德得到了潜在的销售机会。
方案解析
成功的电话销售人员之所以能源源不断地售出产品,是因为他们拥有足够多的潜在客户。
利用电话销售产品,大的好处是随时都可能发现潜在的客户,而且与盲目登门拜访相比,巧妙地运用打电话的技巧更容易与客户沟通。当然,要使沟通向着有利于把买卖做成的方向进行,就需要电话销售人员事先精心准备,并且在打电话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良好的沟通能力。
就像案例中的推销大师吉拉德,他在打电话前先对目标客户进行筛选,并设计好了开场白。接下来,在与潜在客户沟通的过程中,他又开始进行感性的沟通,“您先生他什么时候在家呢”“那您大概什么时候准备买新车呢”“顺便问一下,您现在开的是哪一种车”,等等。通过与潜在客户有效的沟通,吉拉德收集到了宝贵的客户资料,获得了潜在的销售机会。
电话销售人员在职业生涯中,开发客户是重点工作,这就需要销售人员掌握多种资料的获取渠道。下面介绍几种收集电话名录的方法。
1. 交换名片
随时随地获取别人的名片,同时把自己的名片赠给别人,就可以得到很多的电话名录。
“刘先生,您好!这是我的名片。”
“噢,不好意思,我没有带名片。”
“没关系,非常好,我能有机会得到您亲笔写的名片。”
你递给他一张自做的空白名片:“我这儿有张名片纸,请您填好!”99%的人不会拒绝填写他的姓名、电话号码。获得了名片的同时,他对你的印象一定很深。高明的营销人员还可以从他手写的字体里分析他的性格。
2. 广交朋友
参加俱乐部、研习会、公司的会议活动、朋友的生日聚会、酒会、专业聚会。参加这些聚会可以结识更多的人,交换更多的名片,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可拨打的陌生电话名录。
3. 与同行互换资源
和同行交换资源也是获取电话名录非常有效的方法。
4. 善用汇编资料
汇编资料包括统计资料、名录类资料、报章类资料等。其中,统计资料是指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调查报告、行业协会或者主管部门在报刊上面刊登的统计调查资料、行业团体公布的调查统计资料等。名录类资料是指各种客户名录、同学录、会员名录、协会名录、职员名录、名人录、电话黄页、公司年鉴、企业年鉴等。
5. 加入专业俱乐部和会所
专业俱乐部和会所可以提供给你佳的人选和好的名录。重要的是这些会所是有一定资格的人才能加入的,所以这样的会所集中的人群都是非常有品位的人士。
6. 网络查询
网络查询会让你很便捷地了解你所需要的信息。
7. 报纸杂志
无论综合性的娱乐杂志还是行业性的报纸杂志,上面都含有大量的信息与资料,如各种广告宣传、搬迁消息、相关个人信息、行业动向、同行活动情形以及国际行业信息等。这些信息给销售人员提供了联系潜在客户的线索,使销售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把握挖掘客户的机会。
8. 客户介绍
一个客户背后大约有20个准客户。销售人员要向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且能让这位客户为其介绍潜在客户。这是找到新客户便捷的方式。
这本书实在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本以为电话销售就是简单的推销,没想到里面蕴含着如此多的学问。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倾听的艺术”,作者没有像其他书籍一样简单地讲“多听”,而是深入剖析了倾听的层次——从表面的信息捕捉,到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再到洞察客户的潜在动机。书中提供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倾听技巧,比如如何运用开放式问题引导客户表达,如何通过语调和节奏的变化判断客户的情绪,甚至是如何在沉默中捕捉到关键信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作者举的一个案例,一个客户一开始对产品表现得不感兴趣,但通过销售人员耐心细致的倾听,挖掘出了客户对现有解决方案的不满,最终成功地将产品定位为解决客户痛点的最佳选择。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客户之所以拒绝,并不是因为产品不好,而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听懂他们。这本书让我从一个“说客”变成了一个“倾听者”,销售的本质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感觉自己掌握了一把能打开客户心扉的钥匙,对未来的电话销售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销售不再是硬推硬塞,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心理博弈。书中的“异议处理”章节简直是我的救星!以前接到客户的拒绝,我总是手足无措,要么硬着头皮继续推销,要么就此放弃。但这本书教会了我,每一个异议都是一次机会,是了解客户顾虑的宝贵信息。作者详细列举了各种常见的客户异议,比如“太贵了”、“没时间”、“不需要”等等,并且针对每一种异议,都提供了层层递进的应对策略。我特别喜欢“同理心法则”,就是先认同客户的顾虑,让他们感到被理解,然后再巧妙地化解。比如,当客户说“太贵了”时,我以前只会解释产品值这个价,但现在我会先说:“我完全理解您的想法,确实,价格是我们都会考虑的重要因素。”然后再去分析价值。这种方式瞬间就拉近了和客户的距离,消除了抵触情绪。书中还有很多关于如何识别客户的购买信号,以及如何把握成交时机的实操建议,这些都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接地气,学到的东西可以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效果立竿见影。
评分我一直觉得电话销售是一项非常“看运气”的工作,有时候能遇到好说话的客户,成交率就高,反之则不然。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让我认识到,成功的电话销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的“铺垫”和“准备”。书中关于“目标客户画像”的章节,让我学会了如何在我拨打电话之前,就对潜在客户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仅是了解他们的公司背景,更重要的是去分析他们的行业痛点,他们的可能面临的挑战,甚至他们可能对哪些解决方案感兴趣。这样一来,我就不再是盲目地拨打电话,而是带着目的性和针对性。书中还强调了“建立信任”的重要性,从一个专业的开场白,到如何通过提问展示你的专业度,再到如何用精准的语言回应客户,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智慧。最让我受益的是“故事营销”的部分,学会了如何用生动的故事来传达产品价值,而不是枯燥的数字和参数。听起来很高大上,但作者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让我觉得并不难掌握。总而言之,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有准备、有策略的销售,让我的电话销售工作变得更加主动和有效。
评分这本书像是一本武功秘籍,里面招式精妙,运用得当,定能让我在电话销售的江湖中脱颖而出。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拒绝的艺术”的章节。过去,客户的拒绝常常让我感到沮丧,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拒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应对。作者将拒绝视为一次“机会”,教会我如何化解客户的负面情绪,如何从中找到突破口。例如,书中提到的“模糊化处理”和“重定向”技巧,就让我茅塞顿开。当客户说“我考虑一下”时,我以前只会等着他们主动联系,而现在,我会巧妙地追问他们考虑的方向,或者提出一个短期内可以快速评估的解决方案。这本书还给我带来了很多关于“谈判技巧”的灵感,让我明白销售的本质是一场互利的谈判,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如何找到双方的共同利益点,如何在不损害对方利益的前提下达成自己的目标,这些都得到了非常详细的阐述。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不仅掌握了一套实用的电话销售技能,更重要的是,我获得了一种面对挑战的自信和智慧。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销售技巧,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我以前总是把电话销售看作是一场“你争我夺”的战斗,总想着怎么说服对方,怎么让对方屈服。但这本书却让我明白了,“双赢”才是最终的目标。它强调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教我如何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何去发现客户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强加给他们我认为好的东西。书中关于“需求挖掘”的技巧非常细腻,从如何设计问题来引导客户主动说出他们的痛点,到如何通过追问来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再到如何将我们的产品“包装”成解决他们问题的完美方案,整个过程都充满了艺术感。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情感连接”的论述,让我知道在冰冷的电话线背后,连接的是一个个有情感、有需求的真实个体。学会如何与客户建立情感上的共鸣,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打动人心。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推销员”变成了一个“解决方案提供者”,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和价值感。
评分送货很快。
评分老公让买的,不知道怎么样,应该还可以吧。
评分不错,待评价~
评分货已经收到了,包装完好,感觉不错。以后还会光顾。
评分非常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评分质量不错,刚开始看,希望能学到东西!
评分有点小用处,没事看看呗。
评分比较实用的一本书
评分非常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