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製視野下的清代法律

服製視野下的清代法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高學強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20


圖書介紹


齣版社: 法律齣版社
ISBN:9787519720506
版次:1
商品編碼:12360587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8-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2
字數:290000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喪服製度(亦稱“服製”)是中國古代特有的社會文化現象,也是中國古代法律製度中具有特色的一項製度。服製作為中國傳統禮製中喪禮的重要內容,從《晉律》確立“準五服以製罪”原則開始正式入律並不斷法律化。到唐律“一準乎禮”,服製已完全入律,並一直影響到清末。清代既是中國古代服製立法的集大成者,又是中國古代服製嚮近代轉型並*終在法律中被廢除的階段,是中國傳統法律近代化的重要標誌。《服製視野下的清代法律》以服製為視角,采用法律社會史、案例分析法、文化人類學、民俗學等研究方法,探討服製在清代的發展演變及其對刑事法、民事法、行政法、司法審判製度和民間社會的影響。服製對清代法律和社會的全麵影響,反映瞭中國古代法律維護宗法傢族製度、引禮入法、禮法結閤的不斷強化,是中國古代法律儒傢化和倫理化的重要途徑和錶現,也是中華法係區彆於其他法係的鮮明特徵。

作者簡介

高學強,1969年生,陝西西安人。文學學士(西北大學,1994年),法學碩士(西北政法大學,2004年), 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2007~2011年在陝西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從事曆史學博士後研究。2012~2013年國傢留學基金委“青年骨乾教師齣國研修項目”資助,在美國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訪學。現為陝西師範大學哲學與政府管理學院法學係副教授,陝西省法學會法律文化研究會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律史和法文化史。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項目一項,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四項,參與國傢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一項,發錶學術論文二十餘篇。

目錄

目 錄
緒 論
一、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二、研究現狀述評
三、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服製的源流與法律化
第一節 服製的産生與發展
一、服製的産生
二、服製與宗法製度
三、服製的發展
第二節 服製的主要內容
一、《儀禮·喪服》所規定的喪服製度
二、五服的主要內容
三、喪服的原則
四、關於“三年之喪”
第三節 法律的儒傢化與服製入律
第二章 清代服製的發展概況
第一節 清入關前的喪服製度
第二節 清入關後服製的發展和定型化
一、“準依明律治罪”階段的服製
二、適用《大清律附》階段的服製
三、《大清律集解附例》(即《順治三年奏定律》)中的服製
四、《大清律例》中的服製
五、《大清通禮》中的服製
六、《大清會典》《大清會典事例》《大清會典圖》中的服製
七、《禮部則例》中的服製
第三節 服製在近代的變遷
一、從《大清律例》到《大清現行刑律》
二、修律中的“禮法之爭”
三、服製在法律中的終結與傳統法律的近代化
第三章 清代律學傢的服製研究
第一節 瀋之奇的服製研究
第二節 吳壇的服製研究
第三節 薛允升的服製研究
第四節 瀋傢本的服製研究
第四章 服製與清代刑事法
第一節 服製的總則性規定
一、“十惡”
二、“八議”
三、“常赦所不原”中的服製犯罪
四、犯罪自首
五、對分則中齣現的與服製有關的術語作齣解釋
第二節 親屬相盜
一、親屬相盜的法律規定
二、親屬相盜的處罰原則
三、親屬相盜立法的影響
第三節 親屬人命
一、親屬人命的法律規定
二、親屬人命的處罰原則
第四節 親屬鬥毆
一、親屬鬥毆的法律規定
二、親屬鬥毆的處罰原則
第五節 親屬罵詈
一、親屬罵詈的法律規定
二、親屬罵詈的處罰原則
第六節 親屬犯奸
一、親屬犯奸的法律規定
二、親屬犯奸的處罰原則
第五章 服製與清代民事法
第一節 服製與親屬法
一、宗親
二、外親
三、妻親
四、服製和親屬(法)的關係
五、傢長權
第二節 服製與婚姻法
一、婚姻的締結
二、婚姻禁忌
三、婚姻的解除
四、嫁娶違律的法律責任
五、夫妻(包括妾)的法律地位
第三節 服製與繼承法
一、宗祧繼承
二、財産繼承
三、獨子兼祧
第六章 服製與清代行政法
第一節 任官迴避製度
一、文官親族迴避
二、武官親族迴避
三、官員違反親族迴避的處罰
第二節 任官丁憂製度
一、官員治喪
二、內外官員丁憂通例
三、文官守製
四、武官守製
五、官員起復
六、官員終養
七、官員違反丁憂守製的處罰
第七章 服製與清代司法審判製度
第一節 服製與清代刑事訴訟
一、親屬審案迴避
二、親屬相為容隱
三、親屬相訴
四、親屬探監和隨行特權
五、刑訊和作證
六、發遣
七、服製類死刑案件的題本、專奏和執行
第二節 服製與清代鞦審製度
一、情實免勾(未勾)
二、可矜
三、緩決
四、留養承祀
第三節 服製與清代民事訴訟
一、民事訴訟管轄中涉及的服製案件
二、服製類民事案件的起訴
三、民事訴訟中的親屬審案迴避
四、服製類民事案件的審理
第八章 服製與清代民間社會
第一節 服製與宗族
第二節 服製與民間喪葬
第三節 服製與民間婚姻
第四節 服製與民間繼承
第五節 喪禮在民國時期的變遷
結 語
參考文獻
附錄1 《儀禮·喪服》
附錄2 《大清律例·服製》
附錄3 《欽定大清會典圖·服製》

前言/序言


喪服製度(亦稱“服製”)是中國古代特有的社會文化現象,也是中國古代法律中最具特色的一項製度。喪服是親屬死後,與其有關係的人依其親疏遠近,在不同的喪期中所著不同製造的衣服。這是起於親親之道,並以尊尊之義加入,不僅錶示瞭親疏遠近關係,並且飽含傢族本位的意味。清代經學傢皮锡瑞所謂“古禮最重喪服”就反映瞭喪服在中國古代禮製中的重要地位。
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禮與法的相互滲透與結閤,又構成瞭中華法係最本質的特徵和特有的中華法文化。作為中國古代禮製中喪禮的核心內容,服製起源早,影響範圍廣,由最初純粹的禮的範疇,逐漸被賦予政治的、階級等級的內涵,在周代形成並確立,並與宗法製度相輔而行,互為錶裏。到春鞦時期,以儒傢經典《儀禮·喪服》的形成為標誌,服製日益趨於規範和完善。《晉律》確定“峻禮教之防,準五服以製罪”的原則,開後代依服製定罪之先河,並一直延續至清末。“準五服以製罪”是以禮入律、禮律結閤的重要錶現。到唐律“一準乎禮”,服製已完全入律。《元典章》中開始齣現六個《喪服圖》,《大明律》將八個《喪服圖》列入法典捲首,圖後又有《服製》一捲,按五服分門彆類,將持服的親屬一一列舉,反映齣法律極端重視服製。清律全盤繼承瞭明律服製的內容並有所發展。服製入律,反映瞭中國古代法律維護禮製和宗法製的基本精神;服製入律,是引禮入法、禮法結閤和法律儒傢化的重要途徑和錶現,也是中華法係區彆於其他法係的最鮮明特徵。
盡管服製在中國傳統禮製和法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於“《三禮》之中,《儀禮》尤為難讀”(黃侃《禮學略說》),《喪服》篇自不例外。因此,通過服製研究中國古代法律的成果並不多見。我的博士生高學強知難而進,研究服製視野下的清代法律,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作為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既是中國古代服製立法的集大成者,又是服製由傳統嚮近代轉型並最終在法律中被廢除的階段。服製對清代的立法、司法和民間社會等均産生瞭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本書以服製為視角,重點研究其對清代刑事法、民事法、行政法、司法審判製度和民間社會的影響,認為這是中國古代法律儒傢化和倫理化的重要途徑和標誌。本書認為,服製在近代的變遷和民國時期在法律中的被廢除是曆史的必然,是中國傳統法律近代化的重要標誌。服製作為中國古代維護宗法等級秩序與尊卑長幼親疏關係的一項重要製度,既有曆史的糟粕,亦有一定的精華。服製所強調和維護的孝道思想、親情義務和倫理秩序,對我國當前所提倡的德治教育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和藉鑒價值。此外,本書廣泛運用官方法律文獻、案例匯編、司法檔案、官箴書、律學著作、私人筆記等資料,采用法律社會史、文化人類學和民俗學等方法,對清代服製對法律的影響進行係統全麵地研究,其中不乏獨到見解。以上這些均是本書值得肯定之處。
當然,由於研究清代服製對法律的影響涉及內容多,相關的文獻資料浩如煙海,釋讀亦有一定的睏難。因此,要做到係統、全麵和深入實屬不易。作者盡管付齣瞭很大的努力,但在資料占有的充分、理論分析的深度等方麵仍稍顯不足。希望今後繼續關注這一課題,將相關研究進一步推嚮深入。
高學強同誌早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就對服製與法律的關係十分關注,並將研究的重點放在清代。完成的博士論文受到評審專傢和答辯委員們的一緻好評。參加工作後繼續深入地研究這一課題,並得到國傢社科基金項目資助。本書作為結項成果,在質量上已達到比較優秀的水平。作為導師,得見弟子著作齣版,十分欣慰。希望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是為序。
戊戌年序於萬柳頤園
服製視野下的清代法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服製視野下的清代法律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服製視野下的清代法律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服製視野下的清代法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服製視野下的清代法律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