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国书法章法研究
:68.00元
作者:胡抗美 著
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01
印刷日期 2016年新版
ISBN:9787500317791
商品尺寸23.8*17*1.8cm
页码:25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的震撼,是它让我重新认识了“空白”在书法艺术中的核心地位。在以前,我总觉得写得越多、墨迹越饱满就是章法上的成功,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胡先生用大量的篇幅论证了“虚”是“实”的必要衬托,没有恰当的留白,再精妙的字也容易显得拥挤不堪,如同一个过度装饰的房间,让人喘不过气。书中对如何处理长卷、对屏等大幅面作品的章法结构,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特别是关于如何控制整体的节奏感,避免“平铺直叙”。这种对“呼吸感”的强调,直接提升了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教你写字,更是在培养你的“结构感”和“空间想象力”。每次翻阅,总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它像一个可靠的指南针,在我迷失于细节的堆砌时,及时把我拉回到宏观的、整体的审美高度,让我明白,真正的书法之美,在于其无声的秩序与和谐的韵律。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对“创作流程”的梳理上。对于很多临帖很久却难以形成自己面貌的书法学习者来说,瓶颈往往就在于不知道如何将“单字之美”转化为“篇幅之韵”。《中国书法章法研究》非常清晰地勾勒出了这一转换的路径。它详细讨论了从草稿的构思、篇幅的确定,到最后落款题跋的布局安排,每一步都充满了值得玩味的学问。我尝试按照书中的建议,在创作一件作品时,先用很淡的墨色勾勒出整体的“气流走向”,然后再逐字填充,结果发现,作品的内在张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书中对“字口”与“行气”之间矛盾统一关系的阐述尤为精彩,它告诉你如何在追求流畅奔放的同时,保持每个字的清晰度和力度,这是一种极高的平衡艺术。对于想要从“熟手”蜕变为真正“创作者”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实现这一质变的关键钥匙,它不再满足于让你写得像古人,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如果古人在我这个时代会如何创作。
评分老实说,初次捧起这本书时,我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学术化,毕竟“章法理论研究”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些板正。然而,胡抗美的文字却出人意料地富有画面感和感染力。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那些抽象的、难以捉摸的“章法规律”具象化成可以触摸、可以感知的实体。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疏密得当”的分析印象深刻。他没有简单地说“这里要密,那里要疏”,而是结合了具体书体的特性,比如行书的连绵与楷书的分明,来阐述如何在保持个体结构独立性的同时,达成群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我记得书中有一段分析王铎的手札,分析得细致入微,从行间的欹侧角度,到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都一一剖析到位,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功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鼓励读者“思辨”,而不是被动接受。它提出了很多值得我们反复揣摩的问题,促使我们走出书房,去观察自然界和建筑结构中的章法原理,从而拓宽了我们对“法度”的理解边界,提升了我们对艺术的整体审美判断力。
评分这本书《中国书法章法研究》简直就是书法爱好者和学习者的一盏明灯,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在书写过程中常常感到章法混乱、布局失衡的“半吊子”来说。胡抗美先生的这部著作,不仅仅停留在对古人作品的简单模仿和理论搬运上,而是深入到每一个字的“关系美学”之中。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势”的探讨,那种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来引导观者的视线在整幅作品中游走,形成一种内在的生命力。他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把人绕晕,而是用非常贴近实践的案例,一步步拆解了一幅作品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构建过程。比如,他对“计白当黑”的论述,简直让人茅塞顿开,明白了留白不仅仅是“空着”,它更是主动参与到结构中的重要元素。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感觉自己对创作的敬畏之心更强了,明白了书法创作不是随心所欲的涂鸦,而是一种严谨而又充满激情的“空间几何学”。它教会了我如何预见作品完成后整体的气韵,而不是只顾眼前一笔一画的精到。这本书对于想要系统提升自己作品整体感的读者,无疑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武功秘籍。
评分阅读本书的过程,就像是与一位博学多闻的老师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话。胡抗美先生的语言风格非常醇厚,夹叙夹议,娓娓道来,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文人的风雅。在探讨一些复杂的结构问题时,他常常会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精辟论述,然后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加以阐发,使得理论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落地生根。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于不同书体章法的侧重点分析,做到了兼顾与区分。比如,行书的章法重在“动”与“连”,而篆书和隶书的章法则更强调“端庄”与“均衡”的内在韵律。这种细致的辨析,帮助我避免了“一概而论”的思维误区,让我明白,掌握章法理论并非是套用一个万能公式,而是要根据所书内容的体裁和情感基调,灵活运用并创造出最恰当的布局。这种因材施教的理论指导,是许多市面上理论书籍所缺乏的宝贵特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