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网络分析仪*好的应用指南,敦思摩尔所著的《微波器件测量手册--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技术指南》这本微波器件测量手册不仅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支持高精度测量背后的理论,还将其付诸实际测量,诸如对各种器件测试方法的利弊取舍,仪器设置如何保证符合真实场景,连接和夹具如何影响测量结果……这些对获得完整、可信和有效的测试数据尤为重要。
敦思摩尔所著的《微波器件测量手册--矢量网络 分析仪**测量技术指南》是当今射频和微波器件测 量领域的一本实用参考手册和工具书,讨沦了*先进 的射频微波器件测量技术及*佳的测量实践。本书前 面的章节先引入一些基本概念,接着在后续章节深入 探讨各种有源和无源器件的测量与应用案例,让读者 能够全面了解微波器件测量的重要细节,向用户提供 了一套全新的见解,指引用户通过实践了解被测器件 的真实特性。它的实用性还在于向读者介绍了如何找 到*优化的测量设置方法、如何把现代化矢量网络分 析仪的强大功能应用到*大的极限,以及如何在测量 结果中去除测量设备可能对被测器件特性的影响。
《微波器件测量手册--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 技术指南》适合从事射频和微波器件研发与生产测试 的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和国防电子设备 的研 究和制造领域、现代无线通信设备的研究和制造领域 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资料。本书也可以作为高等 学 校中研究微波设计和理论的学生的*佳测量指导书籍 。
**章 微波测量简介
1.1 一般的测量流程
1.2 实际的测量重点
1.3 微波参数的定义
1.3.1 初步认识S参数
1.3.2 网络的相位响应
1.4 功率参数
1.4.1 入射功率和反射功率
1.4.2 资用功率(available power)
1.4.3 负载功率
1.4.4 网络资用功率
1.4.5 资用增益
1.5 噪声系数和噪声参数
1.5.1 噪声温度
1.5.2 有效输入噪声温度(超噪温度)
1.5.3 超噪功率与工作温度
1.5.4 噪声功率密度
1.5.5 噪声参数
1.6 失真参数
1.6.1 谐波
1.6.2 二阶截断点
1.6.3 双音互调失真
1.7 微波元器件的特性
1.8 无源微波器件
1.8.1 电缆, 连接器和传输线
1.8.2 连接器
1.8.3 非同轴传输线
1.9 滤波器
1.10 定向耦合器
1.11 环形器和隔离器
1.12 天线
1.13 PCB组件
1.13.1 SMT电阻
1.13.2 SMT电容
1.13.3 SMT电感
1.13.4 PCB过孔
1.14 有源微波器件
1.14.1 线性和非线性
1.14.2 放大器: 系统放大器, 低噪声放大器和大功率放大器
1.14.3 混频器和变频器
1.14.4 N倍频器, 限幅器和分频器
1.14.5 振荡器
1.15 测量仪表
1.15.1 功率计
1.15.2 信号源
1.15.3 频谱分析仪
1.15.4 矢量信号分析仪
1.15.5 噪声系数分析仪
1.15.6 网络分析仪
参考文献
第2章 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系统
第3章 校准和矢量误差修正
第4章 时域变换
第5章 线性无源器件的测量
第6章 放大器测量
第7章 混频器与变频器测量
第8章 矢量网络分析仪平衡测量
第9章 **测量技术
附录A 物理常数
附录B 常见的射频和微波连接器
附录C 常见的波导
附录D 校准套件开路和短路的一些定义
缩略语
索引
我一直觉得,对于任何一门技术,理解其背后的测量手段是至关重要的。测量是检验理论、验证设计、评估性能的唯一途径。特别是微波器件,其工作频率高,尺寸小,特性复杂,对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要求极高。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就直接切入了“测量”这个核心环节。这让我觉得它非常实用,不是那种只讲理论而不接地气的书。我希望它能帮助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微波器件测量思维框架,理解不同测量参数背后的物理意义,以及如何通过测量结果来反推器件的性能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我期待它能教会我如何“读懂”VNA屏幕上的数据,而不只是机械地操作仪器。我需要的是能够真正理解测量精髓、能够独立解决复杂测量问题的能力,而这本书,正是为我而来的。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背景,我了解了一下,是“经典译丛”的一部分,这几个字我每次看到都心头一震。这意味着它很可能是在国外已经经过市场和时间的检验,被证明是领域内的权威著作,然后才被引进翻译过来。这种“经典”的光环,就像给这本书打上了一层金色的标签,让它在众多书籍中脱颖而出。我一直认为,学习技术,尤其是像微波这样精深的领域,参考那些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教材,是事半功倍的。它们往往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工程师的智慧和经验,能够提供最基础、最核心的理论框架。我非常好奇,这本书究竟是哪位大师的作品,它在微波器件测量领域究竟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它的翻译质量如何?是否能保留原著的神韵和精髓?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萦绕,也增加了我想要深入阅读的动力。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掌握这门技术的核心要义。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特别是“微波器件测量手册”这几个字,就散发着一种专业、严谨的气息,一看就知道是那种需要静下心来啃的硬骨头。我拿到手后,翻开扉页,那种古朴的印刷字体和纸张的触感,瞬间将我拉回到那个纸质书籍占据主导的时代,虽然现代技术发展迅猛,但有些经典的东西,它的魅力是无法被替代的。我尤其喜欢它封面上那种暗调的蓝色,搭配上银色的字体,既有科技感又不失沉稳,让人觉得内容一定含金量十足。我还没有正式开始阅读,但仅仅是它的外观,就给了我一种踏实的感觉,仿佛握住了一件可以信赖的工具,而不是一本随随便便的快餐读物。我常常在想,一个好的技术书籍,除了内容的深度,它的呈现方式同样重要。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它没有使用过于花哨的插图或者生硬的排版,一切都显得恰到好处,让我对即将展开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它的外表一样,带给我扎实、系统的知识,帮助我在微波领域走得更远。
评分最近一年来,由于行业的发展,我接触微波技术和相关设备的频率越来越高。我发现,虽然市面上的技术资料不少,但真正能够系统、深入、而且易于理解地讲解微波器件测量技术的书籍却相对稀少。很多时候,我们只能从零散的资料、论坛讨论中拼凑信息,效率很低,而且容易走弯路。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微波器件测量手册——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技术指南》时,我立刻就有了强烈的购买冲动。它似乎正好填补了我的知识空白,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学习路径。我非常看重书籍的“指南”作用,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掌握VNA的测量技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快速提升自己在微波器件测量方面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并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评分我关注到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技术指南”,这个具体指向性非常强。我最近在工作中,对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的使用和测量技术方面,确实遇到了一些瓶颈。虽然我接触过相关的设备,但很多深层次的原理和高级的应用技巧,我一直觉得不够深入。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猜想,它应该会详细讲解VNA的工作原理,各种测量模式的适用场景,以及如何进行准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我尤其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实际操作中的“干货”,比如如何排除测量误差,如何优化测量设置,以及针对不同类型微波器件(如滤波器、放大器、耦合器等)的具体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我希望它能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在我每次遇到测量难题时,都能从中找到答案和解决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