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毛年谱(1893—1949)修订本 上、中、下卷 |
| 作者: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
| 市场价: | 196.00元 |
| ISBN号: | 9787507339574 |
| 出版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3-12-1 | 版次:1 | 页数:3册 |
| 印刷时间:2013-12-1 | 印次:1 | 字数: |
| 内容简介 | |
| 《毛东年谱(1893-1949 修订本 套装上中下册)》记述了一代伟人毛东一八九三至一九四九年的生平、经历和实践活动,反映了他对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特别是多侧面多角度地体现了他的科学思想体系,包括他的理论观点、战略思想、政策和策略以及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论述等,展示了他的思想发展轨迹,反映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核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过程,并尽可能地表现他的胸怀、情操、气度和风貌。这部年谱从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和光辉历程,走到取得全国胜利。 |
| 目录 | |
| 上 1893年 1902年 1904年 1905年 1906年 1907年-1908年 1909年 1910年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5年 1916年 1917年 .... |
| 精彩内容 | |
| 秋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在离家时,抄写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1916年曾载于《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原文是“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署名西乡隆盛。据考证,这首诗不是西乡隆盛的作品,而是日本和尚月性所作,原诗是:“男子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埋骨何期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以表达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东山小学除教经书外,还教授被称为“新学”的自然科学和其他新学科。有一位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体育教员,经常向学生讲述日本明治维新和列强窥视中国的情形,并教授音乐和英语。毛在这所学校里很有长进,写得一手好文章,受到校长和教员们特别是国文教员的喜欢。萧三在《毛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中说:“这个学校每个星期天的上午都要由教员出题目,由学生各自作一篇文章,作完后整天休息。毛同志每次都认真为文,成绩很好,他写的‘言志’、‘救国图存论’、‘宋襄公论’,全校有名。”国文教员贺岚岗见毛对历史很有兴趣,买了一部《了凡纲鉴》送给他。这时,毛的心思不在读经书上,而经常到学校藏书楼借阅中外历史、地理书籍。对中国古代尧、舜始皇、汉武帝的业绩表示仰慕,读了许多关于他们的书。同时也学到一些外国历史和地理。从一本世界英杰传里,读到拿破仑、叶卡特琳娜女皇、彼得大帝、华盛顿、格莱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和林肯的事迹后,对同学萧植蕃(萧三)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910年秋在东山学堂期间,读了表兄文运昌借给的关于康梁变法的书报,其中有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毛对这些书报反复阅读,有的可以背诵出来。对《新民丛报》连载的梁启超《新民说》一文,看得非常用心,并写有批语。对该文“论国家思想”一节所写的一段批语,说到两种君主制国家:一为“立宪之国家,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推戴”;一为“专制之国家,法令为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这时,毛并不反对君主制度,只是反对君主专制,而赞成君主立宪制,希望由康有为、梁启超那样的维新派进行改革。他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1911年春1911年十八岁春到长沙,考入湘乡驻省中学堂读书。在这里,首次看到同盟会办的《民立报》,知道孙中山这个人和同盟会的纲领,知道黄兴在广州领导反清武装起义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英勇殉难的事迹,开始拥护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激奋之下,写一篇文章贴在学校墙壁上,di一次发表自己的政治意见,主张由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组织新的政府,反对专制独裁的清王朝。1936年毛同斯诺谈话时说:“这是我di一次发表政见,思想还有些糊涂。我还没有放弃我对康有为、梁启超的钦佩。我并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差别。所以我在文章里提出,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当国务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5月国内掀起反对清政府向帝国主义出卖铁路权的运动。湖南绅、商、学界组成“湘路协赞会”,反对清朝断送主权借外债筑路。革命派焦达峰、陈作新等同谘议局的一些议员,策划领导反清政府的长沙起义。和同学一起卷进这一斗争潮流。湘乡驻省中学学生以反对留辫子表示对清王朝的不满情绪。和另一同学首先剪去自己的辫子,并强制十几个人也剪掉辫子。1936年毛同斯诺谈话时说:“在剪辫子事件上,我和一个在法政学堂的朋友发生了争论,双方就这个问题提出了相反的理论。这位法政学生引经据典来论证自己的看法,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但是,我自己和反对蓄辫子的人,站在反清的政治立场上,提出了一种相反的理论,驳得他哑口无言。” …… |
读史使人明智,而读人物传记,更是能让我们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理解人物的性格、思想与行为。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深入地展现毛泽东早期人生轨迹的书籍,《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这本书名,以及其“上中下卷全套全集三册”的装帧,立刻吸引了我。这表明其内容必然详实,能够系统地梳理这位中国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在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记录他如何在不同时期,面对各种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挑战时,是如何思考、决策并采取行动的。这类书籍往往能够提供许多史料记载中难以呈现的细节,让我能够更接近真实的历史现场,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他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贡献。
评分一直对中国近现代史充满浓厚兴趣,尤其是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无数历史人物的身影穿梭其中,而毛泽东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星。这本书的名字《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就牢牢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认为,要理解一位历史人物,尤其是像毛泽东这样影响力巨大的人,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跟随他生命的轨迹,从他诞生的那一刻起,一步步走过他的人生历程。这本书的全套三册,上中下卷,涵盖了他生命前半段的关键时期,这让我对他的成长、思想的形成以及最终登上历史舞台的过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我期待能够深入了解他在不同历史节点上的决策,他对社会和政治的看法是如何演变的,以及那些影响中国命运的重大事件在他生命中的具体体现。传记类书籍最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将冰冷的史实赋予生动的血肉,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感受历史的脉搏。
评分作为一名对历史人物深度探索的爱好者,我对于“年谱”这种形式的书籍有着特殊的偏爱。它如同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将人物的一生以时间为线索,细致入微地梳理出来,这对于我们理解人物的成长轨迹、思想演变以及决策逻辑至关重要。特别是《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这套全集共分三册,上中下卷,完整地勾勒出毛泽东从呱呱坠地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这数十载的风雨历程。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某位领袖的传记,更是一扇窥探中国近现代史大变革的窗口。我期望在这套书中,能够看到他如何从一个青年怀揣理想,一步步成长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书中关于他早期革命活动的记载,关于他如何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做出艰难抉择的细节,都将是我重点关注的对象。
评分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位历史人物,特别是像毛泽东这样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就需要从他生命中最基本、最原始的记录入手。这套《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以“年谱”的形式,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上中下三卷全套,涵盖了他生命前半段的漫长岁月,这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也意味着其内容的详实与严谨。我期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清晰地看到他个人经历与中国近代史进程的紧密结合。从早年的求学,到投身革命,再到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和解放,每一个重要节点,这本书都能为我一一呈现。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在那些至关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毛泽东是如何做出判断和选择的,他的思想是如何受到时代影响,又如何反过来塑造时代。
评分对于渴望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读者来说,毛泽东无疑是绕不开的关键人物。《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这套全集,以其详尽的篇幅(上中下三卷)和清晰的年谱体例,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一直相信,传记类书籍,特别是年谱,是还原一个历史人物最真实面貌的绝佳方式。它如同拨开重重迷雾的清澈溪流,将人物的生平事迹,按时间顺序,一件件,一桩桩,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期待在这套书中,能够细致地看到毛泽东从一个普通的青年,如何逐渐成长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书中关于他早期革命活动的具体描绘,关于他在严峻的斗争环境中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形成自己的革命理论的阐述,都将是我阅读的重点。
评分书很好,发票也包装了一个袋子,很开心的一次购物!
评分值得一读
评分书很好,发票也包装了一个袋子,很开心的一次购物!
评分快递小哥儿,送货很及时,态度也非常好!
评分很好,正版,值得购买建议购买
评分不错,质量好,可以慢慢看。
评分最喜欢喝这种
评分正版书籍,推荐!
评分非常优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