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攝影聖經

國家地理攝影聖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國家地理學會 National Geographic 著,黃建仁 译
图书标签:
  • 摄影
  • 国家地理
  • 摄影技巧
  • 摄影指南
  • 摄影教程
  • 自然摄影
  • 风光摄影
  • 纪实摄影
  • 摄影大师
  • 摄影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大石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ISBN:9789869186360
商品编码:16075627
包装:精裝
出版时间:2015-06-30
页数:408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攝影人不可或缺的攝影聖經!
◎獨家收錄12位國家地理攝影大師真情告白,分享攝影心路歷程與豐富經驗
◎針對光線、曝光、取景、構圖、拍攝、主題,全方位解析!

你,想成為下一位國家地理攝影師嗎?
12位國家地理攝影大師分享最私密的攝影秘訣

本書是關於攝影技巧和相機的攝影經典百科,不僅告訴你如何拍出精彩照片的秘訣,更讓你學習如何讀懂照片背後的意涵。

攝影的路從來都不好走!
   
本書以圖文並茂的編排模式,收錄12位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的真情告白,分享攝影路上的心路歷程,同時精選每位攝影師最具代性的三幅作品,欣賞不同攝影藝術的風格。

透過攝影師的親身教學,讓你學會如何在水中攝影、如何捕捉煙火綻放的瞬間,簡單地呈現攝影必須注意的各種關鍵事項,加上每個小細節都有詳盡的說明,讓想學習攝影的你,能按圖索驥輕鬆又快速地瞭解拍出好照片的各項關鍵因素。

實用性、啟發性的攝影絕招,拍出驚嘆作品

每章包括了一則『我的觀點』,紀錄國家地理攝影師和的攝影工作及對當今攝影的簡短見解,並附上該攝影師所拍攝的三張重要照片。每章結尾有段『這張照片好在哪裡?』― 由廣受好評的《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 詹姆斯P.布萊爾,從上千張

破除工具書的迷思,一本劃時代的攝影指南

如果你以為本書只是單純的攝影工具書,那就大錯特錯了!書中講述攝影史上引人入勝的精采故事,從暗箱文藝復興時期到現代的數位化革命,我們將以水平時間軸貫穿攝影的歷史,精確定位時代中的關鍵事件,是攝影新手和專業愛好者的一致好評,是所有攝影熱愛者的珍貴寶藏。

關於本書

歡迎閱讀《國家地理攝影聖經》,本書準備了所有與攝影有關的知識、建議,以及思考方向,是為所有年齡層與各種程度的攝影者所設計。

100多年來,國家地理圖書與雜誌,以及現在的國家地理學會網站(nationalgeographic.com),都收錄了全球頂尖攝影師的作品,本書收集了他們最優異的一些成就,還有許多優秀業餘攝影師拍的照片。

《國家地理攝影聖經》不只是攝影的技術指南,也是一本說明攝影背後的思考方式的書。本書作者群從頭到尾圍繞著三大問題:相機是怎麼運作?一張優秀的照片是怎麼誕生的?專業攝影師是怎麼工作的?書中的每一頁各以不同的方式解答這些問題。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國家地理學會是世界上最大的非營利科學及教育組織之一,成立於1888年,以「增進與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致力於激發大眾關愛地球。
  
127年來,學會在世界各個角落贊助了一萬件以上的研究、將考古、動植物、生命科學以及世界每一個角落的變化,以雜誌、圖書、地圖、電視及各種媒體鮮活呈現給世人。

精彩书评

◎聯合推薦
攝影大師/沈昭良
攝影大師/何經泰
攝影大師/黃丁盛
攝影大師/蕭嘉慶 前言:《國家地理旅行家》主編史考特?S. 史塔基

目录

第一部 攝影與相機
1科技與藝術
相機的科技
光線與顏色
鏡頭是什麼?
捕捉與儲存影像
拍攝照片
安妮?葛瑞菲斯:我的觀點
攝影藝術
創造自己的主題
決定構圖
等待構圖
看懂光線
利用光線
決定最適當曝光
詹姆斯 P?布萊爾:這張照片好在哪裡?
2相機基礎知識
觀景窗
對焦的原理
選擇鏡頭
光圈與景深
控制景深
麥可?尼可斯:我的觀點
ISO/感光度
快門速度
控制快門速度
光線與曝光
相機模式
詹姆斯 P?布萊爾:這張照片好在哪裡?
3構圖
焦點
取景
三分法
視覺引導線
地平線
正空間與負空間
尺度感
史提夫?麥凱瑞:我的觀點
顏色
圖案與紋理
特寫
層次
視角
打破規則
詹姆斯 P?布萊爾:這張照片好在哪裡?
4光線
察覺光線
光的質感
光的方向
光的顏色
威廉?亞伯特?阿拉德:我的觀點
光線明亮的狀況
光線昏暗的狀況
霧與霾
人造光的特性
光線分布
曝光難題
選擇白平衡
詹姆斯 P?布萊爾:這張照片好在哪裡?
5自動模式以外
鏡頭的用途
望遠鏡頭
微距鏡頭
廣角與魚眼鏡頭
變焦鏡頭
濾鏡
克里斯?強斯:我的觀點
閃光燈
控制閃光燈
補光閃光燈
拍攝動態畫面
模糊效果
搖攝
三腳架的重要性
詹姆斯?P. 布萊爾:這張照片好在哪裡?
6數位暗房
今天的電腦與相機
Raw檔
自動調整
圖層
曝光
色階
曲線
喬?沙托瑞:我的觀點
色相與飽和度
裁切
銳利化
轉換為黑白
加亮與加深
輸出基礎知識:解析度
儲存與分享
詹姆斯?P. 布萊爾:這張照片好在哪裡?

第二部 攝影發展史
視覺的年代
1810年以前
1811-1839年
1840-1849年
1850-1859年
1860-1879年
1880-1899年
1900-1909年
1910-1929年
1930-1939年
1940-1949年
1950-1969年
1970-1984年
1985-1999年
2000年以後

第三部 拍下你的世界
1人物與寵物
拍攝人物
肖像
家庭照片
嬰兒
兒童
朱蒂?科布:我的觀點
貓與狗
其他動物
抓拍
街拍
環境肖像
詹姆斯?P. 布萊爾:這張照片好在哪裡?
2自然與風景攝影
拍攝風景
現場感
季節
天氣
暴風雨與閃電
保羅?尼克蘭:我的觀點
野生動物
鳥禽
野花
細節
詹姆斯?P. 布萊爾:這張照片好在哪裡?
3動作與冒險
挑戰
時機
故事感
體育活動
大衛?都必烈:我的觀點
健行與背包旅行
水上運動
雪地運動
詹姆斯?P. 布萊爾:這張照片好在哪裡?
4熟悉的場所
建築物
花園
安排靜物照
發現靜物照
詹姆斯?史坦菲爾德:我的觀點
時尚
食物
居家生活
婚禮
假日
詹姆斯?P. 布萊爾:這張照片好在哪裡?
5旅行
決定攜帶的器材
尋找道地的特色
拍攝陌生人
拍攝認識的人
麥可?山下:我的觀點
捕捉城市風貌
探索鄉間風情
詹姆斯?P. 布萊爾:這張照片好在哪裡?
5特殊技巧
拍攝火與煙火
拍攝水
水下攝影
夜間拍照
空中攝影
全景攝影
法藍斯?蘭汀:我的觀點
黑白攝影
微距攝影
紅外線攝影
高動態範圍(HDR)攝影
不斷學習
詹姆斯?P. 布萊爾:這張照片好在哪裡?

第四部 資源
名詞解釋
延伸閱讀
線上資源
撰稿者
圖片出處
索引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摄影艺术和技术,但与《国家地理摄影圣经》无关的图书简介: --- 《光影铸就:现代摄影的艺术与技法深度解析》 图书简介 在这部详尽的摄影学著作中,我们摒弃了对特定品牌或器材的狭隘关注,转而深入探讨摄影艺术的核心——光影的本质、视觉的构建以及故事的叙述。本书旨在成为所有摄影爱好者、专业人士以及艺术院校学生的必备参考书,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看”和“如何表达”的思维指南。 第一部分:光学的奥秘与视觉的重塑 摄影的基石在于光。本书的第一部分,我们将从物理学的角度剖析光的行为。这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将复杂的光学原理转化为实用的创作工具。我们将深入研究光质、光效(如伦勃朗光、蝴蝶光、顶光)的形成机制,以及它们对主体情感表达的决定性影响。 光线分析与掌控: 详细阐述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线特性,从清晨的“黄金时刻”到正午的“硬光”,再到夜晚的“人造光污染”。每一章都配有大量的图例分析,展示如何预测和利用自然光,以及如何通过反光板、柔光罩等最基础的辅助工具,彻底改变光线的质感。 镜头语言学: 镜头不仅仅是聚焦的工具,它是我们感知世界的“眼睛”。本书系统梳理了不同焦距镜头的透视效果、景深控制及其对画面空间感的操控。广角镜头如何夸张距离,长焦镜头如何压缩空间,以及微距摄影中“看见的陌生”的哲学探讨。我们着重分析了失真(畸变)的艺术运用,而非仅仅将其视为技术缺陷。 曝光的哲学: 曝光不再是光圈、快门、ISO的简单三位一体,而是一种对时间与感光度的哲学选择。本书超越了“正确曝光”的教条,引导读者理解“欠曝的戏剧性”和“过曝的纯粹感”,学习如何根据创作意图精确控制动态范围,尤其是在高对比度环境下的局部曝光策略。 第二部分:构图的结构与叙事的节奏 图像的构建是连接技术与艺术的桥梁。本书的核心章节致力于解构那些经久不衰的视觉法则,并探讨如何在掌握它们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 经典构图法则的解构与重构: 从“三分法”的简化到“黄金分割”的复杂应用,我们不仅教授规则,更重要的是解释规则背后的心理学依据。重点分析了“负空间”(留白)在东方美学和现代极简主义摄影中的强大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引导线、框架和对称性建立画面的稳定或动感。 色彩心理学与调性管理: 色彩是情感的直接载体。我们详细分析了色轮理论在摄影中的实际应用,包括补色、邻近色的冲突与和谐。本书特别开辟章节探讨“单色调”(Monochrome)的艺术,如何通过影调的层次和纹理来替代色彩,实现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叙事结构与系列创作: 优秀的摄影作品往往是故事的片段。本书探讨了如何将单张照片提升为具有连贯叙事性的系列作品。从主题的提炼、视角的一致性到时间跨度的控制,我们指导读者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视觉论点,让作品集本身成为一篇有力的“视觉论文”。 第三部分:后期处理的雕刻与数字暗房的实践 数字时代,后期处理是现代摄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再是简单的“修补”,而是从负片到成品的完整创作过程。本书专注于非破坏性工作流程,强调后期应服务于前期创作意图。 工作流程的优化与效率: 建立高效的色彩管理系统,从色彩空间的选择到显示器的校准,确保作品在不同媒介上的视觉一致性。 影调的精雕细琢: 深入探讨曲线工具、色阶和蒙版的高级应用。我们详细演示如何使用局部调整工具(如加光/减光)来模拟传统暗房的精细控制,实现对画面高光、中间调和阴影的精确分离处理。 纹理、锐化与降噪的平衡艺术: 如何在保持自然观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升细节表现力。本书教授如何识别和处理不同传感器产生的噪点,以及如何通过锐化技术增强视觉冲击力,同时避免出现“数字感”过强的生硬效果。 第四部分:摄影的流派与哲学思考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其思想的深度。《光影铸就》的最后部分将带领读者回顾摄影史上的重要流派及其核心思想家。 流派溯源与精神继承: 从记录现实的纪实摄影(如社会纪实、新闻摄影的伦理边界)到探索主观世界的超现实主义、观念摄影。理解不同流派如何定义“真实”和“美学”。 肖像摄影的情感捕捉: 肖像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本书探讨如何通过建立信任、理解被摄者的内心世界,来超越表面的记录,捕捉人物的“灵魂肖像”。 创作的持续性与自我迭代: 摄影师的成长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我们鼓励读者建立严格的自我批评机制,定期审视自己的作品集,并在技术精进的同时,不断深化自己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本书的每一章都旨在培养读者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不仅能拍出“清晰”的照片,更能创作出“有力量”的作品。通过对光、影、结构和叙事的深入掌握,读者将能够真正驾驭手中的工具,将瞬间的灵感转化为永恒的视觉艺术。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摄影圣经,简直是为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量身打造的宝典!我以前总觉得拍出那种大片感遥不可及,一看这书,茅塞顿开。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非常接地气地讲解了光影、构图这些基础,但讲解方式特别新颖,好多地方都是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让你一下子就能理解摄影师当时是怎么思考的。比如讲到长曝光如何捕捉流动的水流,它不仅告诉你参数怎么设,更重要的是告诉你“这种感觉”是怎么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收录了大量的实战案例分析,每一个案例都配有详尽的后期处理思路,这对于我这种“拍完就不知道怎么修”的新手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试着模仿书里一个拍摄星轨的案例,虽然我的设备没那么专业,但按照书里的步骤来,最终效果比我以前自己摸索出来的要清晰、有意境得多。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也让人眼前一亮,每一页的图片都色彩饱满,细节到位,拿在手里就是一种享受,真希望它能出更多的进阶篇。

评分

坦白说,我收藏了很多摄影书籍,但大部分都是讲器材参数或者后期软件的速成手册。真正能提升“审美”和“观察力”的,凤毛麟角。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更像是一部摄影哲学的入门指南,它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要按下快门,而不是仅仅教你“怎么”按下快门。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故事性”的章节,作者用很多跨越不同地域和文化的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一个瞬间捕捉一个文明的精髓。记得有一组关于极地探险的照片,那种孤独感和宏大叙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文字描述得也非常到位,让你仿佛身临其境。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把抽象的“意境”转化为可以学习和模仿的技巧。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找不同时间的光线质感,不再满足于“拍清楚”,而是追求“拍出感觉”,这对我个人创作上的转变是巨大的。

评分

我买这本书时,其实是带着一点怀疑的,毕竟市面上这类“圣经”系列太多了,往往名不副实。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真正涵盖了一个摄影师从前期策划、现场执行到后期精修的全流程,并且在每一个环节都提供了深入且可操作的指导。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连接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比如,书中讨论了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的法律边界和伦理考量,这在很多传统摄影书中是找不到的。它关注的不是过去,而是当下和未来摄影的发展趋势。对于那些不满足于仅仅模仿他人风格,而渴望建立自己视觉语言的进阶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思维框架是无价的。它让你从一个“技术执行者”转变为一个“视觉叙事家”,这种转变,才是学习摄影的真正意义所在。

评分

这本书的编辑和设计团队绝对是下了大功夫的,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觉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教科书,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装帧的厚重感,纸张的选择,都体现了对内容的尊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色彩管理和不同冲印媒介的适应性讲解,非常专业且细致。对于希望将自己的作品实体化的朋友来说,这部分内容是其他很多摄影指南中常常一带而过的。书中有一段关于如何选择照片打印介质以匹配不同色域的论述,我按着推荐尝试了几次,成品照片的层次感和色彩还原度确实比我以前随便选的相纸要好得多。这表明作者群不仅是顶尖的摄影师,更是对最终成品有着极致追求的匠人。这本书的价值,有一半体现在它如何让你学会“看到”色彩和质感。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自然人文摄影的朋友,我必须说,这本书在“敬畏自然”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到位。它不是那种肤浅地展示漂亮风景的画册,而是深入到野外实践者的内心世界。书中对不同极端环境下的拍摄策略,例如高海拔地区的保暖、热带雨林的防潮,以及如何与野生动物保持安全距离同时获取最佳拍摄角度的经验分享,非常实在。这部分内容明显是经验丰富的老法师用汗水换来的教训,充满了真诚。我尤其喜欢看那些“失败案例分析”,作者坦诚地展示了自己曾经错失良机或者设备失灵的经历,并告诉我们如何预判和避免。这种坦诚的态度,让这本书的可信度倍增。它教会我的不只是技术,更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对拍摄对象的耐心等待,这在如今这个“快餐式”摄影时代尤为珍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