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剑桥增补版)
作者:史玉柱口述优米网编著
ISBN :9787549621422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25日
印刷时间:2017年08月25日
字数:字
页数:224页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重量:g
定价:52元
编辑
◆“本土营销圣经”!新增剑桥大学演讲等两万字内容!
◆全国疯狂!史玉柱口讲述24年创业历程与营销心得。
◆朴实无华的经验之谈,一语道破营销的本质!
◆随便翻翻就有收获,反复体会更觉深刻。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天使投资人蔡文胜、暴风影音CEO冯鑫、午餐发起人邓飞、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华杉等企业界、投资界、营销界大佬口碑力荐!
内容简介
24年跌宕起伏,功成身退,史玉柱向您娓娓道来,历经时间沉淀的商业智慧和人生感悟。
在书中,史玉柱毫无保留地回顾了创业以来的经历和各阶段的思考。全书没有深奥的理论,铅华洗尽、朴实无华,往往在轻描淡写之间,一语道破营销的本质。
关于产品开发、营销传播、广告投放、团队管理、创业投资等,史玉柱都做了独特而富有洞见的思考,在启迪读者的同时,也为中国商界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商业思想记录。随便翻翻就有收获,反复体会更觉深刻。
作者简介
史玉柱,1962年出生,安徽怀远人。中国营销进程的历者和推动者,对中国消费者研究深入的企业家、投资家兼骨灰级网络游戏玩家。1988年,读研究生期间就敏锐地意识到市场经济将成为中国未来的主流。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弃政从商。2013年4月宣布退隐江湖,现专注于慈善和投资。
优米网,由制片人王利芬女士创办,是为创业者提供有价值视频的服务平台。优米同时为手机用户打造的移动客户端创业课件。优米自制视频团队拥有的策划制作能力,曾制作《赢在中国》《我们》《在路上》等知名栏目。
目 录
自序:能变成销量的营销才是好营销_001
章脑白金的广告为何连续打了10 年?
脑白金如何找到自己的消费者?_005
广告是对消费者大脑的投资_009
广告营销是否需要公司一把手来抓?_013
广告创意为什么不能交给广告公司做?_015
如何看待脑白金广告被评为“十差广告”之首? _017
脑白金为何选取卡通人物来做广告?_020
脑白金广告的投放策略是怎样的?_022
第二章如何做出有效的广告?
怎样选择广告投放的媒体?_029
如何降低广告费成本?_032
广告广泛传播前要经过检验_035
效应对于广告效果的作用有多大?_044
第三章如何成功管理多元业务的企业?
我是如何管理多元化的业务_049
为什么决定进军网络游戏产业?_052
网游行业的盈利模式是怎样找到的?_053
网络游戏的营销如何进行?_059
我为什么看好民生银行的投资?_061
如何评价教科书中的营销理论?_069
创业应该注意哪些?_070
企业如何从失败中爬起来?_076
怎样跟媒体打交道?_077
第四章我对产品策划和策略的认识
如何做好一个产品?_081
巨人创建以来的产品和策划_084
第五章我对网络游戏策划的体会
策划在网游行业的地位_105
玩家需求的八字方针_109
任何游戏都要闯“三关”:印象关、尝试关和无聊关_120
游戏策划方面如何管理_125
如何处理游戏里的几大关系_133
第六章我的经验和教训
我的创业历程_145
我的创业感悟_167
我的失误与教训_182
我是赌徒的反面,胆子小_187
我的失败教训值钱_191
第七章民营企业如何在逆境中成长
逆境的三个好处_197
巨人在逆境中是如何做的?_201
如何从低谷中站起来?_207
巨人的企业战略_211
第八章在中国如何做企业
聚焦、聚焦、再聚焦_223
在中国做企业还是低调一点好_228
企业应只认功劳不认苦劳_233
企业家一定是坏人_238
民营企业的“十三种死法”_241
第九章我对创新和市场竞争的看法
我对创新的理解_247
我对市场竞争的体会_249
只说产品的一个好处才能被记住_254
互联网金融不会颠覆传统银行业_256
除了品、银行和互联网,
其他行业我基本不碰_260
第十章我的微博记录
人生心得_265
企业经营_267
股票、金融_271
政治民生_275
我对于《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剑桥增补版)》的期待,更多地源于对“营销心得”背后所蕴含的“人性洞察”的好奇。史玉柱的成功,很多人归结于他的营销手段高明,但我总觉得,这些高明的手段背后,一定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为什么某些广告语能深入人心?为什么某些产品策略能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背后一定有某种共通的心理机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史玉柱是如何观察和洞察人性的,如何将这些洞察转化为有效的营销策略。而“剑桥增补版”的出现,也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经验分享,可能融合了更具理论性和系统性的分析,甚至有可能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视角,来解读营销行为的深层动因。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些“醍醐灌顶”式的启示,让我不仅仅停留在“怎么做”的层面,更能理解“为什么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我希望它能帮助我建立起一套更具洞察力的营销思维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市场和消费者。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商业发展和企业家精神的读者,我购买《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剑桥增补版)》并非仅仅为了学习营销技巧,更多的是想深入了解这位极具争议和影响力的企业家背后的思想体系。史玉柱的营销策略,从早期的“脑白金”到后来的“征途”游戏,都展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甚至是颠覆性的思维模式。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窥探到这种思维模式的源头,理解他在决策过程中是如何权衡风险与收益,是如何抓住市场空白,又是如何在逆境中重塑自我。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剑桥增补版”这一标签,它暗示着这本书可能在内容上有所拓展和深化,加入了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分析,甚至可能包含了与国际学界或商业界的互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超越单纯的“营销心得”,成为一本关于创业智慧、风险管理、以及企业家精神的深度剖析。我希望它能让我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史玉柱,理解他如何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 navigated,如何在压力下保持清醒和韧性。
评分这本书我一直心心念念想买,终于入手了《史玉 सुझा自述:我的营销心得(剑桥增补版)》。老实说,在翻开之前,我内心是充满期待又带着一丝忐忑的。史玉柱这个名字在中国商业史上太响亮了,他的经历跌宕起伏,他的营销策略更是被无数人津津乐道、模仿学习。作为一个在营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总觉得他身上藏着无数“秘籍”,等着我去挖掘。封面上的“剑桥增补版”字样,更是增添了几分学术和国际化的色彩,让我对书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高的期许。我特别好奇,在经历了那么多风雨之后,史玉柱的营销心得是否有了新的升华,是否能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来审视商业的本质。这本书的厚度也让我觉得内容会相当充实,不像有些书只是泛泛而谈。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罗列过去的成功案例,而是能深入剖析每一个决策背后的逻辑、每一个策略制定的考量,以及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营销理念的演变。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营销打法是否还能奏效?史玉柱作为一位“常青树”式的企业家,他的经验对于我们这些后来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去感受这位商业奇才的思想脉络,去学习那些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突破的营销智慧。
评分我是一名刚入行的市场新人,对一切营销理论都抱着海绵吸水的态度。偶然间了解到史玉柱的这本书,朋友极力推荐,说是“必读”。拿到书的那一刻,我被它的厚重感和封面设计所吸引,感觉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情绪励志书,而是蕴含着真材实料的内容。我最想从这本书里学到的是,如何在信息碎片化、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让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脱颖而出。史玉柱的营销策略,总是那么大胆、精准,直击痛点,让人印象深刻。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掌握一些他独到的观察方法和分析工具,能够理解他如何挖掘用户需求、如何制造话题、如何建立品牌认知。我尤其想知道,在面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时,他又是如何调整策略,保持竞争力的。这本书的“剑桥增补版”也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中国本土的营销经验,还融入了国际前沿的营销理念,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可以借鉴的思路,而不是空洞的理论。能够帮助我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成为一个有能力的营销人。
评分关于《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剑桥增补版)》,我选择这本书,更多的是出于对史玉柱这个人过往经历的浓厚兴趣。他的故事,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中国商业史缩影,从巨人集团的辉煌到脑白金的崛起,再到后来在金融领域的布局,每一步都充满了戏剧性。我更倾向于从他的个人视角出发,去理解他作为一个创业者、一个管理者,在不同的人生和事业阶段,所经历的挑战、所做出的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营销的感悟。营销,对他而言,不应该仅仅是冰冷的理论和技巧,而是伴随着他对人性、对市场、对商业本质的深刻洞察而产生的。这本书的“剑桥增补版”让我联想到,或许它不仅仅记录了他过去的辉煌,也可能包含了他在国际视野下对营销的理解和反思,这种跨文化的视角,对于我们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营销策略,也许能带来新的启发。我期待在书中看到他如何将个人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如何看待创新与风险,以及在变化莫测的商业环境中,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