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贪官录:2000-2010:250位贪官档案 (凤凰周刊文丛)
:38.00元
作者:凤凰周刊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80234627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Chapter 01
寻租京津沪
原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被“双开”
周良洛被查背后的北京谜局
天津市政协主席宋平顺自杀之谜
原天津市委常委皮黔生落马
上海“土地爷”遭调查
“大秘”王维工该当何罪
Chapter 02
“贪才”济济
原国家药监局长郑筱萸“”幕后
药监巨贪郑筱萸“药杀”伏法
国土资源部长田凤山落马
山西省秘书长失踪事件
湖南县委书记权力寻租路径
“防弹背心书记”黄金高“”谜局
杨秀珠荷兰落网引渡不易
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王昭耀停职事件调查
Corrupted Officials
原苏州市副市长姜人杰案悬疑
陕西腐败案真相
安徽原副省长何闽旭贿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孙瑜被“”
冯顺桥归案,刘根山事件落幕
民企寻租案发,浙江环保局长被“”
陈绍基身后的深水区
杭州副市长许迈永“”内幕
深圳市长许宗衡被查幕后
大陆“核掌门”康日新落马
民航局副局长宇仁录“”内幕
中国贪官“标准像”
Chapter 03
“贪官军团”
贵州副省长刘长贵案牵“贪官军团”
陈凯案再掀福州“官场地震”
东三省政坛“大换血”
郴州“补天”
郴州事件促执政党思维调整
“红顶商人”刘俊卿窝案
阜阳官场“现形记”
阜阳贪腐“后遗症”
福建宁德官场连环腐案
农业部三官员涉经济问题自杀
原辽宁副主任宋勇贪贿“二人转”
国家药监局再现贪腐窝案
Chapter 04
“清水衙门”不清
江苏省委组织部长“”风暴
目 录
从“交通厅长现象”到“组织部长现象”
整顿吏治:大陆政改之首义
原福建省委宣传部长荆福生“”幕后
湖南岳阳纪委书记彭晋镛敛财五式
曾锦春制造的郴州“”噩梦
山西临汾宣传部长遭百官举报被“”
原铁道部政治部主任何洪达涉贪被查
Chapter 05
毁于“不差钱”
张恩照案再现银行体制漏洞
北京收审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徐放鸣
国家外汇管理局司长许满刚“出事”?
国家外汇管理局高官邹林落马
湖南益阳中行行长自杀疑团
掀官员禁赌风潮
中煤副总张宝山豪赌落马
Chapter
司法界的伤
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被“”
黄松有案判而未决
湖南省高院院长“”幕后
法官管束需要新思路
吴振汉牵出湖南高院腐败案
阜阳中院法官腐败标本
深圳中院“腐败窝案”调查
重庆高院两官员“”
惠州公安局长涉嫌澳门豪赌,助黑工赴港
大同市公安局长申公元“”案
出逃的政法委书记
Corrupted Officials
一个省监狱管理局的“集体沦陷”
中国贪腐高官减刑调查
Chapter 06
祸起“红颜”
广东鹤山市委书记太太在港被盗巨款事件
原广东鹤山市委书记被“”
济南市主任段义和残杀内幕
段义和爆炸案余波掀翻孙淑义
温州区委书记杀情人事件调查
湖南湘西州州长涉性丑闻被“”
陈绍基案三女人“入围”
严查官员“腐败链”
中国官场情人政治
Chapter 07
贪腐不除 和谐无期
多视角看中国腐败恶化
腐败的成本效益与败的制度困境
加强执政能力从败开始
贪腐不除 和谐无期
着力营造良性的体制环境
让舆论监督为权力筑起藩篱
手法也要与时俱进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当我拿到《中国贪官录:2000-2010:250位贪官档案》这本书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这绝对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记录。2000年到2010年,是中国社会经历前所未有变革的十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着利益格局的重塑,而腐败问题也在这十年中愈发受到关注。凤凰周刊作为国内深度调查报道的佼佼者,能够将250位贪官的档案汇集,其背后必然是长期而艰辛的采访和梳理工作。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的是,不仅仅是简单的案例罗列,而是对这些贪官的腐败行为进行更细致的剖析,例如他们是如何利用手中的权力,如何编织利益关系网,以及这些腐败行为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怎样的实际损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反腐败斗争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又是如何一步步推进的。作为读者,我希望能从中获得对权力腐蚀人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重要性的切实体会。
评分《中国贪官录:2000-2010:250位贪官档案》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极具时代印记。2000-2010这十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是一个充满活力但也伴随剧烈阵痛的时期。经济的腾飞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催生了各种利益的交织和博弈。在这个大背景下,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可以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难以回避的侧面。凤凰周刊作为一家一向以敢于触碰敏感话题、进行深度报道著称的媒体,能够将如此数量庞大、涉及面如此广泛的贪官案例汇集成册,本身就说明了其背后强大的调查能力和媒体担当。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在于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名单和罪状,更希望它能通过对这些具体案例的深入分析,揭示出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腐败特点,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反腐败斗争在那个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进展。了解这些历史细节,对于我们理解当下中国的反腐格局,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评分这本《中国贪官录:2000-2010:250位贪官档案》从书名上看,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冲击力,让人在翻开书页之前,就已经对那个特定时期中国的反腐斗争有了初步的想象。我个人一直对社会发展中的阴暗面和权力运作的机制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像腐败这样直接损害公众利益、侵蚀社会公信力的行为,更是值得深入剖析。2000年到2010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转型剧烈的一个十年,也是腐败问题凸显,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的时期。凤凰周刊作为一家以深度调查闻名的媒体,其文丛的性质预示着这本书记载的并非简单的新闻报道堆砌,而是经过审慎筛选、深入挖掘的案例分析。250位贪官的档案,这数量本身就足够惊人,足以勾勒出当时反腐战线所面对的严峻挑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关于这些贪官涉案的具体细节,他们的权力来源、腐败的模式、以及最终的结局,这些信息对于理解中国政治生态的变迁,以及反腐制度的演进,无疑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作为普通读者,我也希望通过这些案例,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权力监督的重要性,以及法律的威慑力。
评分读完《中国贪官录:2000-2010:250位贪官档案》这本书,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一方面,书中对250位贪官的详尽档案,像是撕开了一个时代的面纱,展现了权力是如何在某些个体手中被滥用,又是如何一点点吞噬着社会的肌体。那些名字,那些官职,曾经代表着权力与责任,最终却成为了道德沦丧与法律制裁的标签。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阅读一场场触目惊心的悲剧,这些悲剧不仅是个人的陨落,更是对制度的警示,对社会良知的拷问。书中对这些贪官的贪腐细节,涉案金额,以及他们如何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描述,虽然让人愤慨,却也提供了宝贵的反思素材。它迫使我们去思考,在那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利益的洪流中,是什么让一部分人迷失了方向?是制度的漏洞?是人性的贪婪?还是监管的缺失?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了一群“问题人物”的档案,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运行中的一些深层肌理。我感觉,作为读者,我能够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更深刻地理解“反腐败”这个词汇背后的沉重含义。
评分我一直对权力结构和社会运作的深层逻辑非常好奇,特别是当涉及到像腐败这样与权力紧密相关的现象时。这本《中国贪官录:2000-2010:250位贪官档案》,从书名就极具吸引力,仿佛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权力阴暗角落的窗户。2000年至2010年,正值中国经历剧烈社会变革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十年,这个时期涌现出的腐败现象,无疑具有特殊的样本意义。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是否能呈现出这些贪官的“成长轨迹”,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腐败深渊的?是初期的诱惑难以抵挡,还是制度的漏洞为他们提供了温床?250位的数量,意味着这绝非个别现象,而是可能反映出当时社会肌体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呈现冰冷的档案和数字,更能够通过对案例的剖析,提供一些深度的洞察,例如他们的贪腐手法、敛财渠道,以及最终被查处的过程。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理解权力监督的必要性,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都将非常有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