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光荣与梦想(精装,全四册) |
| 作者: | 威廉· 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 |
| 市场价: | 236.00 |
| ISBN号: | 9787508649993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种: |
| 出版时间:2015-3-1 | 版次:1 | 页数:1880 |
| 印刷时间: | 印次: | 字数: 1515000 |
| 编辑推荐 | |
《光荣与梦想》作为经典传世图书,客观、精彩地记叙了美国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体现出历史发展的波澜起伏。此外,本书也着重体现了报纸、广播作为当时主要大众传播手段,对美国政治、生活所起的作用,所造成的影响。自出版以来,不仅仅在美国,对于中国读者,尤其是在知识分子、记者有深远的影响、崇高的地位。 |
| 内容简介 | |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时代。 自1974年问世以来,《光荣与梦想》一直为无数人念念不忘。这部伟大的作品巧妙地浓缩了美国从1932-1972年的40年丰富历史。通俗历史作家威廉曼彻斯特以数任美国总统的执政与竞选为明线,从让胡佛颜面尽失的“胡佛村”“胡佛车”等、罗斯福的四次当选,一路说尽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直至让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同时不动声色地细致描画美国1932-1972年的40年社会发展历程,内容涵盖“补偿金大军”风潮、经济大萧条、人权运动、麦卡锡主义、种族隔离制度、两次世界大战、原研发、空间竞赛到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曼彻斯特将美国这40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艺术、科学、时尚、音乐、娱乐,甚至生活热点、妇女的服装潮流、口头语的变化、性观念的更迭全景式重现。曼彻斯特更将美国社会放在背景下描述,如此强烈的对比,勾起读者的强烈兴趣。 而为读者推崇的是,曼彻斯特对新闻写作手法的大师级运用。他将宏大的历史大部头变成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连续剧。他在大事时采用宏观视角,又在细节处多线并进,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让读者穿梭于不同历史事件。在他的笔下,40年的点点滴滴尽现眼前,全书无处不在的历史厚重感和磅礴气势,与曼彻斯特恰到好处的幽默感相结合,让那一段久远的历史变得立体而鲜明。 正是因为这一切,《光荣与梦想》才被誉为经典,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这是一本了解美国精神气质缘起的书,也是一本启迪了无数作者的经典,更是无数人的精神导师,是任何人都不能拒绝的思想盛宴。 |
| 作者简介 | |
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Manchester) 美国通俗历史作家、记者。肯尼迪总统密友,多次为其撰写讲稿。《光荣与梦想》使他一举成名。《光荣与梦想》引进中国后,影响深远,成为无数人必读的经典书之一。 曼彻斯特的主要著作还有《克虏伯的军火》、《总统之死》、《后的雄狮》等,曼彻斯特的作品被翻译成17种文字和盲文。 |
| 目录 | |
序 曲 谷底 / 001 部分 应运而起(1932~1941 年) 章 世事维艰 / 039 剪影:“大萧条” /093 第二章 罗斯福 / 094 美国人小像:埃莉诺 /123 第三章 骚乱 / 127 剪影:20 世纪30 年代中期 / 170 第四章 罗斯福和民意所向 / 171 美国人小像:股票经纪人理查德 惠特尼 / 201 第五章 保守派卷土重来 / 206 剪影:20 世纪30 年代晚期 / 239 第六章 笼罩在原始恐怖的阴云下 / 240 美国人小像:诺曼 托马斯 / 288 第七章 黑暗中的曙光 / 294 剪影:战前美国 / 335 第八章 战争边缘的美国 / 336 文摘 |
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的“记者”视角。曼彻斯特本身就是一位杰出的记者,他对事件的挖掘,对人物的采访,以及对细节的捕捉,都带着新闻报道的严谨和生动。他不是在写枯燥的史书,而是在讲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个真实的人物。他会深入到每一个角落,去倾听那些被主流叙事忽略的声音,去呈现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例如,他对普通民众在历史事件中的经历的描述,往往比那些官方文件更加打动人心。他会让你感受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那些普通人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挣扎、奋斗、生活。这种基于事实的叙述,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深信不疑,也让我更加敬佩作者的专业精神和人文关怀。
评分这套书还有一个非常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对文化和社会思潮的捕捉。曼彻斯特不仅仅关注政治和经济,他还深入到那个时代的文化艺术、思想观念之中。从爵士乐的兴起,到好莱坞电影的繁荣,再到摇滚乐的叛逆,他都做了细致的描绘。这些文化现象,不仅仅是时代的点缀,更是那个时代人们精神面貌的体现。他让我们看到,在重大的历史事件背后,社会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的。他对思想家、艺术家、作家等群体的关注,也使得这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元。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对那个时代的美国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评分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时代造英雄”这句话。在每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总会有一些杰出的人物出现,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勇气和信念,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从罗斯福总统力挽狂澜,到马丁·路德·金博士引领民权运动,再到那些默默无闻的士兵和普通民众,他们共同书写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曼彻斯特在描写这些人物时,既展现了他们的伟大之处,也揭示了他们的局限性,使得他们更加真实、更加立体。我尤其欣赏他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通过大量的引用和分析,让我们得以窥探他们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复杂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历史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由无数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
评分第三卷,我感觉自己像是置身于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战后经济的腾飞,冷战的阴影,以及社会内部的种种矛盾,都在曼彻斯特的笔下徐徐展开。他对“麦卡锡主义”的描述,让我看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和个人自由可能面临的威胁。那种人人自危、互相猜疑的氛围,至今读来仍令人不寒而栗。而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消费主义的兴起,郊区生活的普及,都描绘出一幅全新的社会图景。书中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描绘也让我着迷,那些璀璨的明星,那些经典的电影,似乎都拥有了生命。曼彻斯特的叙事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希望与失落。他对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的刻画都非常细致,使得整个画面感十足。
评分第二卷让我彻底沉浸在二战硝烟弥漫的岁月里,那种紧张、那种牺牲、那种信念,至今仍让我心潮澎湃。曼彻斯特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既有宏观的战略部署,也有微观的士兵个体感受,让人能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与伟大。从珍珠港的偷袭,到诺曼底登陆的壮烈,再到太平洋战场上的艰辛,每一个篇章都扣人心弦。我特别被书中对普通士兵的描写所打动,他们并非生而无畏,但为了国家和信念,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战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那种牺牲精神,那种战友情,在文字中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同时,书中也展现了后方人民的努力和支持,妇女们走进工厂,孩子们节衣缩食,整个国家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曼彻斯特对这些细节的捕捉,使得整个战争的叙述不再是冷冰冰的军事报告,而是充满了人性光辉的史诗。读完这一卷,我对“自由”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无数人血与泪铸就的。
评分总而言之,这套《光荣与梦想》是一部极其出色、极其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它以宏大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人物刻画,为我们展现了1932年至1972年这四十年间美国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它不仅是一本历史书,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关于社会、关于梦想的深刻探讨。曼彻斯特的叙事,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也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我强烈推荐所有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尤其是对近现代美国史有疑问和好奇的人,都应该认真阅读这套书。它会带给你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让你在惊叹于历史的波澜壮阔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本身就非常考究,沉甸甸的精装本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纸张的质感也很好,印刷清晰,即使是插图部分,也色彩饱满,细节丰富。我尤其喜欢每册开头的那些历史照片,它们不仅仅是图像,更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仿佛能将人直接拉回过去。曼彻斯特在引用这些照片的时候,往往会配上生动的文字解读,让这些黑白影像重新焕发光彩。这本书在细节的打磨上,真的做到了极致。我常常会在阅读过程中,停下来仔细端详那些照片,想象照片背后的人物和故事,这种体验是单纯阅读文字无法比拟的。而且,作为一本历史画卷,它在视觉呈现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无论是战争场面的壮阔,还是社会活动的喧嚣,亦或是人物肖像的生动,都做得非常出色。
评分我从这本书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曼彻斯特的叙事方式,让我学会了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一个复杂的社会。他不会简单地将事件贴上“好”或“坏”的标签,而是试图去呈现事件背后错综复杂的原因和多方位的考量。例如,他对冷战的描写,既有对苏联扩张的警惕,也有对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反思。他对经济发展的描绘,也看到了其光鲜背后可能存在的贫富差距和社会问题。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让我对很多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学会了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保持一种审慎和客观的态度。
评分这套书,我最近才刚啃完,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时间旅行。第一卷从1932年一路讲到罗斯福新政的鼎盛时期,再到二战的爆发,那种历史的洪流感扑面而来。曼彻斯特不仅仅是叙述事件,他仿佛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泛黄的照片和冰冷的统计数字,转化为鲜活的人物故事和生动的社会场景。我尤其喜欢他对罗斯福总统刻画的那一部分,那种自信、那种决断,以及在巨大压力下依然能保持幽默感,都让人印象深刻。书中对经济大萧条的描绘也相当触目惊心,那些失业的人们,那些绝望的面孔,让我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而且,他并没有回避历史的阴暗面,比如那些种族歧视的现象,那些不公的对待,都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完这一卷,我感觉自己对那个年代的美国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是教科书上那些干巴巴的文字,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故事。作者的文笔也是功不可没,流畅而富有感染力,读起来丝毫不会觉得枯燥,反而像是在听一位老者娓娓道来他亲身经历的往事,让你身临其境。
评分第四卷,也是我最近才看完的部分,让我对“美国梦”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从民权运动的艰辛与辉煌,到越战的泥潭与反思,再到摇滚乐的叛逆与革新,这个时期的美国,充满了矛盾与活力。书中对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描写,让我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灵魂是如何用和平的方式去争取正义,那种勇气和智慧,至今仍是无数人的榜样。而对越战的深入剖析,则让我看到了国家决策的失误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社会分裂的伤痛。曼彻斯特并没有回避这些痛苦,而是将其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去反思。同时,书中对嬉皮士运动、摇滚乐的描绘,也展现了一个充满自由精神和反叛意识的年轻一代。总的来说,这套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国家的成长轨迹,有辉煌,也有阴影,有希望,也有失落,但始终充满了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