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大型急诊内科学专著,由国内100余位急诊医学、重症医学及有关学科的专家撰写。全书共分17篇156章,约260万字。分别叙述了常见内科急症症状的诊断思路与处理原则,具体内容包括:休克、脏器功能衰竭、临床常见脑病与危象、急性中毒、内科各系统疾病急诊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措施等。是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内科等医师必备的参考书。
第1篇 常见急症症状的诊断思路与处理原则
第1章 发热及超高热危象
第2章 意识障碍和昏迷
第3章 眩晕
第4章 晕厥
第5章 抽搐与惊厥
第6章 瘫痪
第7章 头痛
第8章 胸痛
第9章 呼吸困难
第10章 咯血
第11章 急性腹痛
第12章 恶心与呕吐
第13章 急性腹泻
第14章 消化道出血
第1节 上消化道出血
第2节 中、下消化道出血
第3节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第15章 紫癜
第16章 血尿
第17章 黄疸
第18章 发绀
第19章 精神科常见紧急状态的鉴别和处理
第2篇 休克
第20章 休克概论
第21章 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
第22章 心源性休克
第23章 失血性休克
第24章 过敏性休克
第25章 神经原性休克
第3篇 脏器功能衰竭
第26章 急性脑功能衰竭
第27章 急性心力衰竭
第28章 慢性心力衰竭
第29章 呼吸衰竭
第30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31章 肝衰竭
第32章 急性胃肠损伤
第33章 急性肾损伤
第34章 慢性肾衰竭
第35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36章 骨髓衰竭
第37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4篇 临床常见脑病与危象
第38章 高血压脑病
第39章 肺性脑病
第40章 肝性脑病
第41章 低渗性脑病
第42章 急性感染中毒性脑病
第43章 颅高压危象
第44章 高血压危象
第45章 垂体危象
第46章 甲状腺危象
第47章 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
第48章 肾上腺危象
第49章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危象
第50章 低血糖危象
第51章 糖尿病危象
第52章 痛风危象
第53章 溶血危象
第54章 重症肌无力及其危象
第5篇 急性中毒
第55章 急性中毒诊治通则
第56章 急性药物中毒
附:脂肪乳剂应用于急性中毒的研究进展
第57章 急性农药中毒
第58章 窒息性毒物中毒
第59章 有机毒物中毒
第60章 金属中毒
第61章 植物性毒物中毒
第62章 动物性毒物中毒
第63章 强酸强碱类中毒
第64章 食物中毒
第65章 日常生活用品中毒
第6篇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第66章 水、钠代谢失调
第67章 钾代谢失调
第68章 镁代谢失调
第69章 钙代谢失调
第70章 酸碱平衡失调
第7篇 感染性疾病急诊
第71章 流行性感冒
第72章 人禽流感
第73章 流行性腮腺炎
第74章 麻疹
第75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76章 登革热
第77章 狂犬病
第78章 肾综合征出血热
第79章 急性病毒性肝炎
第80章 伤寒
第81章 细菌性痢疾
第82章 霍乱
第83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84章 破伤风
第85章 鼠疫
第86章 细菌感染性腹泻
第87章 急性血吸虫病
第8篇 神经系统疾病急诊
第88章 急性脑血管病
第89章 癫痫与癫痫持续状态
第90章 脑膜炎
第91章 脑炎
第92章 脑囊尾蚴病
第93章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第94章 急性脊髓炎
第95章 吉兰-巴雷综合征
第96章 周期性瘫痪
第9篇 呼吸系统疾病急诊
第97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98章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第99章 急性重症哮喘
第100章 自发性气胸
第101章 肺炎
第102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第103章 肺脓肿
第104章 肺栓塞
第10篇 心血管系统疾病急诊
第105章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第106章 心律失常急诊
第107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108章 急性心包炎
第109章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第110章 心肌病
第111章 稳定型心绞痛
第112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第113章 主动脉夹层
第114章 主动脉综合征
第11篇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
第115章 急性胃炎
第116章 消化性溃疡
第117章 急性胆囊炎
第118章 急性重症胆管炎
第119章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第120章 急性胰腺炎
第121章 肝硬化急症
第122章 药物性肝损伤
第123章 缺血性肠病
第12篇 血液系统疾病急诊
第124章 急性出血性疾病
第125章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
第126章 急性白血病
第13篇 泌尿系统疾病急诊
第127章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128章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第129章 肾病综合征
第130章 急性间质性肾炎
第131章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第132章 急性尿路感染
第14篇 风湿性疾病急诊
第133章 风湿热
第134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危象
第135章 结节性多动脉炎
第136章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第137章 系统性硬皮病
第15篇 物理损害所致急诊
第138章 中暑
第139章 晕动病
第140章 冻伤
第141章 溺水
第142章 电击伤
第143章 急性高原病
第16篇 急危重症常用诊疗技术
第144章 气管插管术
第145章 气管切开术
第146章 人工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第147章 心脏电复律
这本《正版包邮 急诊内科学(第4版)》简直是为急诊科医生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在急诊科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深知急诊医学的瞬息万变和争分夺秒的重要性。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了许多最新的急诊诊疗指南和技术进展。从心肺复苏的最新指南,到休克、创伤、中毒等各种危重症的综合管理,都进行了非常详尽和精炼的阐述。书中对各种急症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后评估都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为我们日常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指导。更值得称赞的是,本书在叙述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急诊科工作的特点,强调了效率和准确性,许多章节都设计了简洁明了的流程图和决策树,能够帮助我们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迅速做出判断。对于急诊科的同行们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案头宝典。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及时了!最近刚经历了一次小小的意外,虽然不是很严重,但让我深刻体会到掌握一些基础的急救知识是多么重要。这次买的这本书,名字就叫《正版包邮 急诊内科学(第4版)》,封面看起来很专业,很厚实,感觉内容会很充实。翻开目录,看到各种疾病的紧急处理方法,从常见的心脏骤停、呼吸困难,到一些相对不那么常见但同样危险的情况,都写得明明白白。重点是,它强调的是“急诊”,也就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如何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最有效的干预。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很多时候,最先到场的往往不是专业的医护人员,而是家人朋友。如果能有这本书作为指导,哪怕是初步的评估和安抚,都能为后续的专业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而且,书中配有很多插图和流程图,对于我这种非医学专业人士来说,直观易懂,不像有些医学书籍那样枯燥难懂。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医生看的,也应该普及给普通大众,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或者经常外出旅行的人,都应该常备一本。
评分我是一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系统地讲解急诊内科学的教材。《正版包邮 急诊内科(第4版)》这本书,可以说是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首先,它的内容非常详实,涵盖了急诊医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神经系统急症等等。每个章节都对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原则进行了深入的阐述,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其次,这本书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它详细介绍了各种急症的处理流程、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重要的检查手段以及鉴别诊断的思路,这些都对我们临床实习和未来的工作非常有帮助。另外,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病例讨论和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杂的知识点。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急诊内科学教材,对于我们医学生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真是下了一番功夫,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我平时就喜欢关注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识,尤其对医学领域充满好奇,但又苦于专业书籍的晦涩难懂。《正版包邮 急诊内科学(第4版)》这本书,虽然是医学著作,但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过多使用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即使偶尔出现,作者也会给出非常清晰的解释,让你能够理解。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对不同急症的分类和处理流程的详细描述,就像一个清晰的路线图,指引你一步步去应对。举个例子,当遇到有人突发胸痛时,这本书会明确告诉你哪些情况需要立即拨打120,哪些情况可以先做一些简单的评估,以及在等待救护车到来期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这种条理清晰的讲解,让我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不会因为慌乱而不知所措。而且,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很丰富,通过真实的病例文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
评分最近家里长辈身体不太好,我一直担心万一有个什么突发状况,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手足无措。所以特意买了这本书《正版包邮 急诊内科学(第4版)》,想着至少能自己学点东西,多一份准备。这本书的内容真的比我想象的要实用多了。它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理论教科书,而是更像一本“急救手册”,教你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反应。里面讲的很多疾病,比如高血压突然飙升、突发心慌、剧烈腹痛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遇到的。它会告诉你这些情况可能意味着什么,以及在专业医护人员到来之前,我们作为家人能做些什么,比如怎么观察、怎么安抚、怎么记录重要信息。这一点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总觉得学点知识能让自己稍微安心一些。而且,书里用的语言都很通俗易懂,不会有太多专业术语,这点我特别喜欢,读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