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書名: 淳化閣帖全集
冊數:10
定價:156.7元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內容簡介
第一捲,共收錄先秦至唐19位帝王的書法,其中包括:漢章帝劉坦《辰宿帖》、晉武帝司馬炎《省啓帖》、西晉宣帝司馬贅《阿史帖》、東晉元帝司馬春《安軍帖》《中鞦帖》等。
第二捲,收錄曆代名臣的書法,其中包括:漢張芝《冠軍帖》、後漢崔媛《賢女帖》、吳青州刺史皇象《文武帖》、晉承相張華《得書帖》等。
第三捲,收錄曆代名臣的書法,其中包括:晉王凝之《八月帖》、晉車騎將軍庾翼《故吏帖》、晉徵西司馬素靖《七月帖》、晉侍中杜預《十一月帖》等。其中王凝之、王渙之、王徽之、王操之為『書聖』王羲之之子,均為朝廷命官。他們在書法領域都有很高的造詣。
第四捲,收錄曆代名臣的書法,其中包括:梁尚書王筠《至節帖》、梁特進瀋約《今年帖》、梁交州刺史阮研《道增帖》梁徵南將軍蕭確《孝經帖》等。《淳化閣帖(4):曆代名臣法帖》收錄瞭大量唐代名傢的作品,其中以歐、虞、褚、薛初唐四傢以及柳公權的作品對後世的影響大。
第五捲,收錄蒼頡至唐張旭等十五人,又無名氏法帖六通,共計二十三帖,其中包括:蒼領《戊己帖》、夏禹《齣令帖》、魯司寇孔丘《延陵帖》、史箱《紙州帖》等。
第六捲,收錄瞭王羲之《又不能帖》、《疾不退帖》、《兒女帖》、《彼土帖》、《譙周帖》、《夫人帖》、《蔡傢帖》等作品,供讀者欣賞、臨摹。
第七捲,收錄瞭王羲之《鞦月帖》、《桓公帖》、《謝光祿帖》、《離不帖》、《清晏帖》、《硃處仁帖》、《吾服食帖》、《愛為帖》、《鹽井帖》、《七十帖》等作品。供讀者欣賞、臨摹。
第八捲,收錄瞭王羲之《雨快帖》、《長史帖》、《得涼帖》、《此郡帖》、《黃甘帖》、《尊夫人帖》、《日五期帖》四行、《先生帖》等作品。供讀者欣賞、臨摹。
第九捲,收錄瞭王獻之《相過帖》、《諸捨帖)》、《永嘉帖》、《鵝還帖》、《諸女帖》、《餘杭帖》、《節過帖》、《願餘帖》、《夏節帖》、《思戀無往帖》等作品。
第十捲,收錄瞭王獻之《知鐵石帖》、《玄度何來帖》、《鐵石帖》等作品。供讀者欣賞、臨摹。
內容提要
《淳化閣帖》是中國早的一部匯集各傢書法墨跡的法帖。所謂法帖,就是將古代著名書法傢的墨跡經雙鈎描摹後,刻在石闆或木闆上,再拓印裝訂成帖。《淳化閣帖》共10捲
《淳 化閣帖》全名《穴淳化秘閣法帖》,亦稱《宮帖》,簡稱《閣帖》,為叢刊帖始祖,於北宋淳化年間刻於“秘閣”,是中國早的一部匯集各傢書法墨跡的法帖。元 趙孟兆頁《鬆雪齋文集·閣帖跋》曰:“宋太宗..淳化中,詔翰林侍書王著,以所購書,由三代至唐,厘為十捲,摹刻秘閣。賜宗室、大臣人一本,遇大臣進二府輒 墨本賜焉。後乃止不賜,故世尤貴之。”宋代記錄此帖為木版刻,初拓用“澄心堂紙”、“李廷珪墨”,但未見此種拓本流傳。該帖由於王著識鑒不精,緻使法帖真 僞雜糅,錯亂失序。然因其“鎸集尤為美富”,摹勒逼真,使得自秦漢至隋唐一韆多年的先人書法四百二十篇賴以流傳。用元代趙孟兆頁的話來說,“書法之不喪,此 帖之澤也”。可以說,自它之後的曆代書帖刻本,都是在其基礎上增刪而成、流傳至今的。因而《淳化閣帖》有“法帖之祖”之譽,對後世影響深遠。
從一個純粹的鑒賞者的角度來看,這套書的價值已經超越瞭單純的“字帖”範疇,它更像是一部濃縮的中國書法藝術史的活化石。每一冊拿在手裏,都像是在觸摸曆史的脈搏。我對古代帝王留下的墨跡一直懷有近乎朝聖般的熱情,想象著他們的筆鋒下流淌的是江山社稷的重量與文人士大夫的氣度。這套全集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將這種“權力與藝術”交織的獨特美學得到瞭充分的體現。我常常會花很長時間去對著那些被認為是“神品”的篇章揣摩,不僅僅是學習筆畫的起收,更是在體會那種“筆意”——那種不怒自威,卻又含蓄內斂的東方神韻。相較於那些隻側重於某一時期或某一書體的單本字帖,這套巨著的宏大視野讓我能夠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去審視和比較,從而更好地找到自己最適閤、最能産生共鳴的書寫路徑。這不僅僅是練習工具,更是一套極佳的藝術理論參考書。
評分這套《淳化閣帖全集》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光是這名字聽著就透著一股莊重和曆史的厚重感。我最近一直在琢磨如何提高自己的楷書功力,尤其是對晉唐時期大傢們的筆法意境十分嚮往。這套書的裝幀和排版從我翻開第一冊開始就給人一種非常專業的學術氣息,紙張的選擇也相當考究,油墨印製清晰銳利,能最大限度地還原原作的筆觸細節,這對我們這些想深入臨摹的人來說太重要瞭。王羲之和王獻之的字,簡直就是書法界的“定海神針”,他們的作品裏那種氣韻生動、法度森嚴的平衡感,是後世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我特彆留意瞭它對帖中原碑刻的考證和收錄的完整性,感覺編輯團隊在這方麵下瞭大功夫,不像有些市麵上的翻刻本,細節處理得模糊不清,讓人抓不住精髓。特彆是那些被反復強調的“帝王手跡”部分,光是想象著這些曆史人物曾經揮毫潑墨的場景,就足以讓人心潮澎湃,對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能將如此浩瀚的中華書法瑰寶匯集成冊,實屬不易,對於任何一位嚴肅的書法學習者或愛好者來說,這都是一套值得長期供奉和研習的“寶典”。
評分說實話,我對書法帖子的要求很高,很多市麵上的所謂“大全集”往往是東拼西湊,重點不突齣,看得人眼花繚亂,學到的反倒是皮毛。但這一套《淳化閣帖全集》則完全不同,它在係統性和權威性上做到瞭極高的水準。我尤其欣賞它對於曆代名傢精選的這種獨到眼光,不隻是堆砌數量,更注重質量和代錶性。比如,在對比學習不同朝代的楷書風格時,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從魏晉的古樸自然過渡到唐代的規範嚴謹,再到宋代的意趣橫生,這種遞進關係在這套帖子裏被展現得淋灕盡緻。這對於我構建自己對書法史的認知框架幫助極大。而且,細節之處見真章,他們對一些難辨的筆畫和結構都做瞭細緻的標注或注釋,不像我以前買的某些版本,一遇到枯筆飛白或者細微的轉摺就完全看不清瞭。這套書簡直就像是一位無聲的、極其博學的老師在旁邊指導,讓我在臨習過程中少走瞭不少彎路,真正體會到“法度”與“性情”的完美結閤,非常物超所值。
評分作為常年與各種版本的古帖打交道的“老書蟲”,我必須坦誠地說,我以前買過好幾套聲稱是“大全集”的東西,但最終都因為印刷質量或者收錄的殘缺性而被我束之高閣。直到我入手瞭這套《淳化閣帖全集》,我纔真正感受到什麼叫做“心滿意足”。這次的體驗是顛覆性的。我最看重的是它在臨摹指導性上的錶現。比如,他們對“提按頓挫”的力度變化,在不同的墨跡濃度下是如何體現的,這套書做得極其到位。尤其是在處理王獻之那些灑脫中帶著剋製的行書時,細微的筆鋒變化直接決定瞭整體氣息的成敗。這套書在某些關鍵的轉摺處,使用瞭非常高清晰度的放大處理,讓我能清楚地看到筆尖如何提離紙麵,如何蓄力再入,這對於突破我個人在練習中遇到的“死筆”問題簡直是醍醐灌頂。從藝術的嚴謹性到學習的實用性,它達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是那種可以陪伴我一生、不斷挖掘齣新東西的經典藏品。
評分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套書給我的感受,那就是“沉浸式體驗”。我是一個極其注重閱讀和使用體驗的人,一本好的書,應該是讓你忘記外界乾擾,完全融入到它所構建的世界裏去。這套《淳化閣帖全集》做到瞭這一點。我不是在“看”字帖,我是在和韆年前的巨匠們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王羲之那些看似信手拈來的灑脫,其實背後蘊含著驚人的控製力,我對著那些精選的楷書碑帖反復摩挲,不僅是字體的結構在腦海中固化,更是一種心性的磨礪。它讓我明白,書法的美,不僅僅在於綫條的粗細,更在於內在精氣神的錶達。這套書的編排邏輯清晰,沒有多餘的廢話或花哨的設計,完全聚焦於核心內容——讓學習者能夠最大限度地接近古代的經典原貌,去體悟中華文化最精妙的藝術錶達之一。對於追求高標準、想在書法上有所突破的人來說,這套書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基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