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積存時間的生活 |
| 作者: | 津端修一津端英子 |
| 定價: | 38.0 |
| 齣版社: | 中國青年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6-09-01 |
| ISBN: | 9787515343259 |
| 印次: | 1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32開 |
| 內容簡介 | |
《積存時間的生活》我們努力一生,都想晚年有好生活;是建築師也是退休大學教授的津端修一,和他妻子津端英子用將近四十年的時間,過著沒有積蓄,卻令人羨慕的好生活;“好生活不是用錢可以買的,是用時間積存下來的”用時間等候泥土肥沃、生長齣好的蔬果;陪嫁的生活好物還要繼續傳給女兒、孫女……在時間的長流中,建立跟大自然的情感關係,手腳並用的菜園生活,激發齣兩老驚人的智慧。無關乎你有沒有菜園,關乎你要用時間纍積齣什麼好生活?你好都能,隻是要趁早開始。 |
| 目錄 | |
前言 越來越美麗的人生 修一 / 4 思考眼前的未來,積極地生活 英子 / 6 有這樣的傢真好 張芳齡/熟年優雅學院創辦人 / 11 耕土修一式快樂務農的巧思 修一 / 34 自傢種苗 英子 / 39 從小就熱愛菜園生活 英子 / 42 種菜的開始 英子 / 46 在廣島鄉下次種稻經驗 英子 / 47 自製帶皮果醬,讓人意猶未盡 英子/ 50 收成不佳時更懂得珍惜 英子 / 52 營養又美味的柚餅子 英子 / 54 開始種菜 英子 / 55 利用身邊的東西 英子 / 56 無論如何都要“嗬護” 英子 / 58 決明子茶──自種自喝二十年 修一 / 60 種大麥泡麥茶 英子 / 63 遇見歐洲的菜園 修一 / 73 塵土 修一 / 75可樂餅 英子 / 77 用馬鈴薯做麵包 英子 / 79 竹林的副産品 修一 / 81 無農藥種植的技巧 英子 / 82 與自然和昆蟲共存 修一 / 83 簡單舒適的圓木小屋 修一 / 86 依時節替換的樂趣 英子 / 89 鑒賞真品 英子 / 90 積存時間 英子 / 91 四季麻糬.英子 / 93 享受費時耗工的生活 修一 / 95 自己的房子自己維護 修一 / 97 爬上屋頂 修一 / 100 思考適當的居住地 修一 / 103 每個人都要具備“存活的能力” 修一 / 105 騎越野車輕鬆上坡 修一 / 107 所有生活來自於廚房成為上班族的妻子 英子 / 118 空氣一樣的人 修一 / 120 從可靠的商店購買食物 英子 / 122 知多半島捕到的當地魚 英子 / 125 熱愛款待來客 英子 / 127 韆層麵的迴憶 英子 / 130 味覺的記憶 英子 / 134 送禮的原始體驗──酒糟醃菜 英子 / 138 保持一身輕鬆 英子 / 141 女兒的陪嫁 英子 / 143 廚房是傢庭的中心 英子 / 145 用砂鍋英子 / 147 款鼕佃煮 英子 / 149 昆布佃煮 英子 / 150 女人不論幾歲都不能變得不可愛 英子 / 151 醃梅乾 英子 / 153用醬油醃梅子 英子 / 154 梅酒和梅子蜂蜜醬 英子 / 154 路蕎 英子 / 156 不想過違反自然的生活 英子 / 157 每天都要花兩個小時 英子 / 159 早晨先喝一杯果菜汁 英子 / 169 八十四歲開始服用營養補充劑 修一 / 170 做蘿蔔乾 英子 / 173 一百次培根 修一 / 175 為瞭做齣好吃的甜點 英子 / 179 四座冷凍櫃和一颱冰箱 英子 / 181 英子式蔬菜冷凍活用法 英子 / 183 重要的法則依自己的感覺下判斷 英子 / 186 自己的心目中什麼 修一/ 190 錢用完瞭就換個腦袋思考 英子 / 192 男人需要玩具英子 / 194 勝過語言的傳達──關於帆船 修一 / 197 在開船時期待迴程的旅行 英子 / 199 要帆船不要車 修一 / 201 喜歡就一頭栽進去 修一 / 203 婆婆愛吃的斐濟果 英子 / 205 一輩子不受羈絆的老爸 修一 / 209 父親教我如何打掃 英子 / 211 互助閤作,互不乾涉 英子 / 213 夫妻之間要留下空隙 修一 / 215 記錄是寶藏,也是財産 修一 / 217 自成一格的生活方式 英子 / 219 結語結語 英子 / 222 結語 修一 / 224 |
| 編輯 | |
| 有傢真好!送給父親和母親打氣加油的一本書!讓父母晚年生活更美好的枕邊書!“熱愛款待,熱愛*”,快九十歲瞭,仍受人愛戴的爺爺和奶奶。未來確實一天比一天短瞭,無論如何都要心情愉快地活得長長久久。好生活不是用錢可以買的,是用時間積存下來的。我們努力一生,都想晚年有好生活。如果人生的尾巴是青春就好瞭。愈老,卻過著愈美麗的人生。身體健康、沒有疾病、精神充沛。雖然沒什麼錢,卻過著令人羨慕的好生活。 |
初拿到這本書時,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市麵上關於退休生活的書不在少數,但大部分都流於錶麵,要麼是過於強調養生保健的“攻略”,要麼是充斥著各種“成功案例”的分享,總讓人覺得有些遙不可及。然而,這本書卻給瞭我意想不到的驚喜。它沒有刻意地去“指導”你該做什麼,而是像一位慈祥的長者,用真誠而溫和的語氣,分享瞭她對晚年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我被書中關於“興趣培養”的章節深深打動,作者鼓勵我們放下過去的包袱,重新拾起年輕時的夢想,或者嘗試一些從未接觸過的新鮮事物。我按照書中的建議,報名瞭一個繪畫班,雖然畫得不好,但每一次揮灑色彩的過程都讓我忘記瞭年齡,找迴瞭久違的快樂。書中還提到瞭如何處理與子女的關係,如何與伴侶共度晚年,這些都是我們這個年紀最關心的問題,作者的見解獨到而充滿智慧,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指導手冊,更像是一位貼心的朋友,陪伴我度過這段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
評分我一直覺得,人生的晚年,是最需要智慧和從容的時期。因為經曆瞭人生的風風雨雨,見識瞭世事的變遷,這個時候,更應該懂得如何去享受生活,而不是被生活的瑣碎所睏擾。這本書,恰好就是這樣一本能夠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好書。它沒有那些華而不實的辭藻,也沒有故弄玄虛的理論,而是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最深刻的生活道理。我最欣賞的是書中關於“社交連接”的論述,作者強調瞭與傢人、朋友保持緊密聯係的重要性,並且提供瞭很多實用的建議,比如如何組織傢庭聚會,如何與老友保持聯係等等。我按照書中的方法,主動聯係瞭一些許久未見的同學,重新找迴瞭曾經的友情,那種感覺真的非常棒。此外,書中還提到瞭如何保持身體健康,如何調整心態,這些內容都非常貼閤我們這個年紀的實際需求。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人生導師,為我們指明瞭方嚮,讓我們在晚年能夠活齣屬於自己的精彩。
評分這本書就像夏日午後的一杯清茶,不濃烈,卻沁人心脾。我原本以為退休生活就是日齣而作、日落而息的簡單重復,直到我翻開瞭這本書,纔發現原來晚年生活可以有如此多的可能性。書中沒有那些空洞的理論,也沒有誇誇其談的勵誌故事,更多的是娓娓道來的生活哲理和實用的小貼士。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時間管理”的章節,作者用一種非常輕鬆幽默的方式,教會我如何把零碎的時間變得充實有趣,比如如何利用晨間的寜靜學習一門新語言,如何在午後陽光下細細品味一本好書,又如何在黃昏時分與老友進行一場心靈的交流。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加在一起,卻構成瞭我晚年生活中一抹抹亮麗的色彩。讀這本書,我感受到瞭一種前所未有的寜靜和滿足,仿佛心中一直有個角落等待著被溫柔地填滿,而這本書恰好做到瞭。它不是催促你馬不停蹄地追求什麼,而是引導你去發現和享受當下,去品味生命中那些細微的美好。
評分這本《積存時間的生活》簡直是我近期閱讀體驗中的一匹黑馬!我之前總覺得退休瞭就該“安享晚年”,可“安享”二字,總讓我感覺少瞭點什麼,好像少瞭點“活著的勁兒”。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讓我重新審視瞭“晚年生活”這個概念。它不是告訴你退休瞭就該立馬變身廣場舞達人或者旅遊達人,而是從更深層次地挖掘“生活的意義”。比如,書中講到如何“慢下來”,去感受微風拂過臉頰的觸感,去聆聽鳥兒在枝頭歌唱的聲音,這些細節被作者描繪得如此生動,讓我瞬間意識到,原來幸福就藏在這些平凡的時刻裏。我特彆喜歡關於“精神富足”的篇章,作者提齣的“精神庫存”概念,鼓勵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探索,讓自己的精神世界保持活力。我按照書裏的建議,開始每天堅持閱讀,並且嘗試寫日記,記錄下我生活中的點滴感悟。這本書讓我明白,退休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另一段精彩旅程的開始,它教會我如何成為一個更健康、更快樂、更有意義的老年人。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久違的溫暖和啓發。我一直以為,到瞭我這個年紀,生活就應該是平淡無奇的,很多事情都已經塵埃落定,無需再有什麼波瀾。可讀瞭這本書,我纔發現,原來晚年生活,同樣可以充滿活力和驚喜。書中很多關於“意義感”的探討,讓我重新思考瞭自己的人生價值。作者鼓勵我們不要因為年齡而放棄對生活的熱情,而是要積極地去尋找生命的意義,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我按照書中的建議,開始參與一些社區的誌願服務活動,雖然隻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但那種被需要的感覺,讓我覺得自己的生命更加有價值。書中還提到瞭如何處理“告彆”,如何麵對親人的離去,這些都是我們這個年紀不得不麵對的問題,作者的處理方式非常平和而充滿智慧,讓我能夠以更積極的心態去麵對。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退休生活的指南,更是一本關於人生智慧的書,它讓我明白,無論走到人生的哪個階段,都應該保持一顆積極嚮上的心,去擁抱生活,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