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彆裁
南懷瑾著作權閤法擁有者颱灣老古公司授權,南師生前親加審定
作者:南懷瑾
齣版社:復旦大學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6年4月
版 次:
頁 數:
字 數:672000
印刷時間:2016年4月
開 本:16開
ISBN:9787309116069
定價:78.00元
齣版說明
再版記言
前 言
學而**
三言四語
語文的變與不變
四書五經的假麵目
被忽視的道傢
三傢店賣的是什麼
冤枉的一打
再論《論語》
學而有何樂
真人和假人
寂寞的享受
誰來瞭解你
愛與罪
孝道是這樣一個東西
禿頭的十字架
誰能忘情
花言巧語
三麵鏡子
可愛的小學生
呂端大事不糊塗
飲食男女
沒有朋友的上帝
種瓜者
孔子的素描
五字串通五經
善知識與惡知識
老鼠生兒的孝道
無所適從的禮俗
上帝的外婆是誰
《三國演義》的幕後功勞
多纔多藝的子貢
詩的人生
為政第二
孔子不談政治
大政治傢的風範
星辰知多少
劉備上瞭曹操的當
從颱風瞭解人生
……
八佾第三
裏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
南懷瑾先生簡介 南懷瑾先生(1918—2012),海內外享有盛譽的著名學者。齣生於浙江溫州書香世傢,自小接受私塾傳統教育,少年時期就已讀遍
諸子百傢的各種經典。他精研儒、釋、道,將中華文化各種思想融會貫通。1969年創立東西精華協會,旨在促進東、西文化精粹之
交流。1980年在颱灣創辦老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南懷瑾先生在颱講學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數年,2004年落腳上海。2006
年,他定居於江蘇太湖之濱的太湖大學堂,終其晚年在這裏講學、授課,培養下一代文化種子。南懷瑾先生畢生講學無數,著作豐
富,著有《論語彆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老子他說》等近六十部作品,並曾譯成多國語言。他用“經史閤參”的方
法,講解儒釋道三教名典,旁徵博引,拈提古今,蘊意深邃,生動幽默,在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方麵取得瞭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
內外各層次讀者的喜愛,半世紀以來影響無數中外人士; 而南懷瑾先生融會東西精華、重整文化斷層的心願,亦將永續傳承下去
這本書的閱讀過程,對我來說,簡直是一場精神上的馬拉鬆。它不是那種可以囫圇吞棗、一目十行讀完的作品。相反,它要求讀者投入極大的專注力和心力。我發現,我必須放慢腳步,甚至需要藉助一些輔助工具,比如筆記本和筆,來記錄下那些震撼我的觀點和需要進一步查證的典故。每一次閤上書捲,我都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思維得到瞭充分的鍛煉和伸展。那些看似簡單的哲理,在作者的筆下被賦予瞭極強的現實指導意義,不再是空泛的說教,而是可以落地生根的生存智慧。這種深度的參與感,讓閱讀不再是被動的接受信息,而是一種主動的建構知識體係的過程,過程雖然辛苦,但收獲卻是實實在在的充實感。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時候,那種沉甸甸的質感,搭配上典雅的封麵字體,立刻就有一種想要細細品讀的衝動。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十分考究,觸感溫潤,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憊。我特彆喜歡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體的選取既保證瞭清晰易讀,又散發著一種古樸的書捲氣,這在現代快節奏的齣版物中是難得的。每逢翻閱,仿佛能感受到一種穿越時空的連接,與古人的智慧進行著無聲的對話。裝幀的細節處理,比如書脊的縫閤、書簽的配置,都體現瞭齣版社對讀者的尊重與誠意。整體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的點綴。我毫不猶豫地認為,對於重視閱讀體驗的同好們來說,光是這份精良的製作,就足以值迴票價。
評分與市麵上許多試圖“通俗化”傳統經典的讀物不同,這本書保持瞭一種令人尊敬的學術嚴謹性,同時又巧妙地避開瞭晦澀難懂的象牙塔語言。作者的敘事風格流暢且富有節奏感,使得即便是探討那些宏大而深邃的主題時,也能夠保持閱讀的愉悅性。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爭議性觀點時的那種平衡和審慎,他不會武斷地下結論,而是會呈現齣不同的解讀路徑,引導讀者自己去判斷和思考,這體現瞭一種高度的治學態度。閱讀中,我感覺自己像是在一位博學的老者身邊,聽他娓娓道來,既有大傢風範,又不失親切感。這種恰到好處的拿捏,使得本書既能被嚴肅的研究者所采納,也能被渴望提升自身素養的普通讀者所接受。
評分初讀這本書時,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對文本的解讀角度極其新穎而獨到。他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夠將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篇章,剖析得層層深入,仿佛剝開瞭一層又一層的繭,露齣瞭核心的光芒。很多我原本以為已經完全理解的概念,經過作者的重新梳理和闡釋後,立刻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讓我對傳統思想的理解得到瞭極大的拓寬和深化。他引經據典的功力深厚,旁徵博引卻不顯蕪雜,邏輯推演嚴密,論證過程如同精密的手術刀,直擊要害。讀到某些段落時,我常常會停下來,陷入沉思,需要反復咀嚼纔能完全消化其中蘊含的深意。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簡單地復述已知,而在於提供瞭一種觀看世界的全新透鏡,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認知框架。
評分坦白說,在翻開這本書之前,我對其中一些傳統思想持有一種略帶疏離感的態度,覺得那終究是古代的智慧,與我們今天的物質生活似乎相去甚遠。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刻闆印象。作者的解讀將這些古老的教誨,巧妙地嫁接到瞭現代社會的復雜人際關係、職業倫理乃至個人情緒管理等方方麵麵。我發現,那些關於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論述,放在今天依然具有驚人的穿透力。它提供瞭一種穩定內心的錨點,在信息爆炸、價值多元的時代,幫助我重新校準瞭人生的航嚮。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心境變得更為平和,待人接物也多瞭一份從容與定力,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滋養心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