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Ballenger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7版)(精)》由James B. Snow Jr.、P. Ashley Wackym主編,李大慶主譯。此**7版的核心內容,是21世紀初分子醫學的發展及其在發病機理的研究與臨床治療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所有章節的內容都經過嚴格篩選,全部是由在各領域中做齣過重要貢獻,具有**性和代錶性的傑齣科學傢進行寫作,以保證每一部分的真實性與**性。此次再版的主要目標,是要讓本書以精練的語言涵蓋包括聽覺障礙,平衡失調,嗅覺障礙,味覺障礙,發音障礙及語言障礙等在內的耳鼻喉、頭頸外科疾病的重要信息。過去lO年中,大量**閤作加深瞭對疾病病癥的理解和分類,並且以此為基礎達成瞭在病人管理上的諸多共識;這些成果將會在本書不同章節得以體現。本書旨在為相關領域的讀者提供全麵而有效的當代醫學知識。
耳科學與耳神經科學
1聽覺與前庭係統解剖學
2耳的發育
3聽覺與平衡的分子生物學
4聽覺與前庭係統生理學
5內耳給藥和基因治療
6毛細胞再生
7耳蝸生物物理學
8中樞聽處理和功能性神經成像
9診斷聽力學、聽力設備和耳康復
10前庭係統評估
11顳骨影像學
12耳科學和神經耳科學病理
13治療效果、臨床試驗和J臨床研究
14外耳疾病
15咽鼓管功能障礙
16中耳炎和中耳積液
17慢性中耳炎和膽脂瘤
18急慢性中耳炎的顱內外並發癥
19中耳重建術
20耳硬化癥
21中耳、內耳和顳骨的損傷
22噪聲性耳聾
23藥物的耳毒性作用
24突發**音神經性聾
25外淋巴瘻
26遺傳性聽力障礙
27自身免疫性內耳病及其他免疫相關性內耳病
28梅尼埃病、前庭神經炎、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上半規管裂和前庭性偏頭痛
29老年性聾和老年性平衡失調
30前庭和平衡康復
31耳鳴和聽覺耐受下降
32人工耳蝸和聽性腦乾植入
33人工耳蝸編碼策略和編程
34麵癱
35前庭神經鞘瘤和其他顱底腫瘤
36立體定嚮放射外科及放射治療
鼻科學
37鼻和鼻竇的胚胎學、解剖學和生理學
38嗅覺和味覺
39免疫係統細胞生物學
40鼻功能檢查
41鼻腔、鼻竇、鼻咽、眼眶、顳下窩、翼上頜裂和顱底的影像學
42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學
43變態反應性鼻炎
44鼻齣血
45急性和慢性鼻病
46急性鼻.鼻竇炎及其並發癥
47慢性鼻一鼻竇炎和鼻息肉病
48頭痛與麵部疼痛
49初次鼻竇手術
50修正性鼻竇手術和額竇手術
51顱底、眶及鼻腔鼻竇良性腫瘤的內鏡外科
麵部整形與重建外科學
52招風耳整形術
53鼻及鼻中隔成形術
54鼻部重建
55麵部骨摺
56傷口愈閤與皮瓣生理
57瘢痕修復與嫩膚術
58局部皮瓣在顔麵整復中的應用
59區域皮瓣和遊離組織移植
60麵上、中部的年輕化手術
61麵下部和頸部年輕化
小兒耳鼻咽喉科學
62小耳畸形,外耳道閉鎖和中耳畸形
63口腔解剖和生理
64口腔、口咽和鼻咽部疾病
65頭頸深部間隙感染
66兒童睡眠呼吸暫停
67機器人手術,導航係統和手術模擬
68嬰幼兒呼吸道管理
69先天性喉畸形
70頭頸部先天性畸形
71生物膜及其在耳和呼吸係統感染中的作用
喉與支氣管食管病學
72喉的發育、解剖和生理
73嗓音功能評估
74言語和語言障礙
75喉良性病變
76咽喉部反流、喉部感染和係統性疾病的喉部錶現
77喉外傷
78氣道處理與成人喉氣管狹窄
79喉神經源性障礙
80喉麻痹
81喉肌誤用性功能障礙
82喉、氣管和食管影像
83喉鏡檢查術
84支氣管病學
85食管病學
86睡眠醫學與外科手術
頭頸外科學
87鱗狀細胞癌的分子生物學研究
88頭頸癌的免疫逃避機製
89頭頸部癌分子診斷
90口腔、咽、唾液腺和頸部影像學
91頭頸部腫瘤的靶嚮治療策略
92頭頸癌的放化療
93頭頸部腫瘤的免疫治療
94頭頸部癌患者的營養
95前顱底腫瘤
96鼻咽部腫瘤
97口腔腫瘤
98口咽和下咽腫瘤
99喉癌
100涎腺疾病
101甲狀腺與甲狀旁腺疾病
索引
作為一名資深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生,我經常需要查閱最新的醫學進展和經典理論。《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17版)》的齣版,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份權威的參考。我對書中關於頭頸腫瘤外科治療的章節印象尤其深刻。從傳統的開放手術到微創的內鏡手術和機器人手術,書中都進行瞭詳盡的論述,並且對比瞭各種術式的優缺點、適應癥和禁忌癥。讓我欣喜的是,書中還涵蓋瞭近年來在頭頸腫瘤治療領域取得突破的免疫治療和靶嚮治療,以及它們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前景。對於一些疑難病例的MDT(多學科協作)討論,書中也給齣瞭非常具有啓發性的思路和建議,這對於提高復雜病例的診療水平至關重要。我特彆喜歡書中在討論手術並發癥時,不僅列舉瞭常見的並發癥,還深入分析瞭其發生機製和預防、處理方法,這對於我們臨床醫生來說,是積纍經驗、規避風險的寶貴財富。這本書的語言嚴謹,邏輯清晰,引用文獻廣泛,展現瞭編者團隊的深厚學術功底。精裝版的質感很好,放在辦公室的書架上,既是實用的工具書,也是一件頗具品味的陳設。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耳鼻喉科的“寶藏”!我是一名對耳科學特彆感興趣的在讀研究生,常常為復雜耳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感到睏惑。在這本《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17版)》中,我驚喜地發現關於耳科部分的章節寫得極其詳盡。從外耳、中耳到內耳的解剖結構,再到各種聽力障礙、眩暈性疾病、耳部感染和腫瘤的診療,都進行瞭全麵而深入的闡述。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眩暈疾病的章節,它係統地梳理瞭不同類型眩暈的病理生理機製、診斷流程和治療策略,特彆是對BPPV(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診斷和復位手法,配以清晰的圖示,讓我能夠快速掌握。此外,書中關於人工耳蝸植入的章節,也詳細介紹瞭適應癥、手術過程以及術後康復,為我瞭解這一前沿技術提供瞭堅實的基礎。整本書的編排邏輯清晰,文字流暢,並且引用瞭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這對於我進行學術研究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精裝版的裝幀非常精美,拿在手裏很有分量,作為一本重要的參考書,它絕對能夠陪伴我度過漫長的學習和研究生涯。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領域的“百科全書”!我是一名在讀的碩士研究生,正在深入研究鼻部疾病。在這本《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17版)》中,我發現關於鼻腔鼻竇腫瘤的章節寫得尤為齣色。它不僅詳細介紹瞭各種類型鼻腔鼻竇腫瘤的病理學特點、影像學錶現,還對最新的診斷技術,如分子標誌物檢測,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書中關於手術治療的描述,更是圖文並茂,特彆是內鏡下鼻腔鼻竇手術的步驟,從術前準備到術中關鍵點,再到術後並發癥的預防,都講解得非常細緻。我曾嘗試著對照模型進行模擬操作,書中的步驟清晰明瞭,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手術的精髓。另外,對於一些罕見病的描述,這本書也提供瞭豐富的案例和專傢經驗,這對於我們這些希望在某個細分領域有所建樹的學生來說,是極為寶貴的資源。我個人尤其看重的是書中對於循證醫學證據的引用,很多治療建議都基於最新的臨床研究,這使得書本的內容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臨床指導意義。精裝版的封麵設計也相當大氣,整體感覺專業且有分量,作為案頭必備的參考書,絕對是物超所值。
評分作為一名醫學院校的教師,我一直緻力於為學生們尋找最優質的學習資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17版)》的齣現,讓我眼前一亮。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能夠很好地連接基礎與臨床,讓學生們在理解基礎理論的同時,也能看到這些理論如何在臨床實踐中得到應用。我尤其欣賞書中在講解疾病時,不僅介紹瞭其病因、發病機製,還詳細闡述瞭臨床錶現、診斷方法(包括影像學、內鏡、病理等)以及各種治療方案的循證依據。這種全麵的講解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的疾病認知體係。對於一些復雜的手術,書中不僅有文字描述,還輔以精美的插圖和流程圖,大大降低瞭學生理解的難度。書中對於一些新興技術的介紹,比如在頭頸腫瘤治療中的基因檢測和個體化治療,也讓我看到瞭醫學的未來發展方嚮,這對於培養具有前瞻性思維的學生非常有益。這本書的語言簡潔明瞭,結構層次分明,易於閱讀和理解,非常適閤作為醫學生的教材和參考書。精裝版的質量也很高,耐用且具有收藏價值,我認為它能夠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耳鼻喉科教學的標杆性著作。
評分終於等到《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17版)》的精裝版瞭,簡直是醫學生和年輕醫生的福音!我是一名剛步入臨床不久的住院醫師,耳鼻咽喉科的知識點繁多,尤其是一些細微的解剖結構和手術操作,常常讓我感到力不從心。這本書的麵市,讓我仿佛看到瞭指路的明燈。我特彆喜歡它在基礎理論部分的詳盡闡述,比如關於鼻竇的解剖學描述,不僅僅是文字,還有大量的清晰插圖和CT影像,每一個細節都標注得清清楚楚,讓我能夠將書本知識與臨床實踐中的影像學檢查完美地結閤起來。而且,它在疾病的診斷和鑒彆診斷部分,給齣瞭非常係統化的思路,不是簡單羅列,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我思考,這對於提高我的臨床思維能力非常有幫助。比如,在處理突發性耳聾的病例時,書中不僅詳細列齣瞭可能的病因,還提供瞭不同病因下的治療方案和預後判斷,這讓我不再感到茫然,而是能夠更加自信地麵對患者。這本書的精裝版拿在手裏就很有質感,紙張的印刷質量也非常好,長久翻閱也不會輕易損壞,這對於一本需要經常查閱的醫學書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非常期待能在後續的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地從中汲取養分,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