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容简介
《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冰鉴: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十大智慧》是曾国藩谋略中的重要部分。“冰鉴”一词,取其以冰为镜,明察秋毫,知面知心之意,得出鉴别人的方法,为读者提供一些鉴人识人的经验之谈,《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冰鉴: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十大智慧》是曾国藩一生识人心得之精华。
> > 目录
di部 冰鉴七篇
di章 神骨篇——曾国藩识人总诀
di节 总论神骨
di二节 神分清浊邪正
di三节 “神”存于心
di四节 观骨察人
di五节 骨之色与质
di二章 刚柔篇——识别人的性情
di节 总论刚柔
di二节 外刚柔
di三节 内刚柔
di三章 容貌篇——识别人的体格与个性
di节 总论容貌
di二节 论容
di三节 论貌
di四节 论目鼻口齿
di四章 情态篇——识别人才气
di节 总论情态
di二节 论恒态
di三节 论时态
di五章 须眉篇——早成与晚熟的标志
di节 总论须眉
di二节 论眉
di三节 论须
di六章 声音篇——闻声辨人的相术
di节 总论声音
di二节 论声
di三节 论音
di七章 气色篇——识别综合素质的依据
di节 总论气色
di二节 气色的类型
di三节 气色与文人的关系
di四节 青色和白色
di二部 曾国藩用人秘诀
di八章 揽才篇
di节 唯才是举
di二节 识拔贤俊
di三节 储蓄人才
di九章 慎用篇
di节 选才标准
di二节 量才而用
di三节 注重结果
di四节 无才不取
di五节 赏罚分明
di十章 勤教篇
di节 因才施教
di二节 勤加磨练
di三节 衡量才绩
di十一章 待贤篇
di节 虚怀纳言
di二节 看重良才
di三节 不问出处
> > 在线试读
《冰鉴》中所言的“骨”,并不是现代人体解剖学意义上的骨骼,而是专门与“神”相配,能够传“神”的那些头面上数量不多的几块骨。“骨”与“神”的关系也可以从“形”与“神”的关系上来理解,但“骨”与“神”之间,带有让人难以捉摸、难以领会的神秘色彩,一般读者往往难于把握,只有在实践中自己去多加体会。
为比较形象地说明“神”和“骨”,曾国藩用了两个比喻,以便读者能充分地理解“神”和“骨”的奥妙。
稻谷的精华是米,米蕴藏在壳内,碾壳成糠,皮去掉了,精华犹在,也才有用。半边随糠去,因而“神”也不会因“形”(相貌等)有什么消失。“神”与“形”,犹如“米”与“糠”。所以说“脱谷为糠,其髓斯存”。
“骨”外面有皮有肉,如高山之上有土有沙,骨骼是人体框架的根本支柱。骨之于人体,犹山石与泥土。泥土脱落流失,但山石岿然屹立,仍足以见其雄壮;人体相貌即使有什么损伤缺陷,但骨之丰俊神韵不会变化,仍足以判断人的显达。所以说“山骞不崩,唯石为镇”。
人们常用“双目炯炯有神”来描述一个人的精力旺盛、机敏干练,从这儿就会发现“目”与“神”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按中医理论,眼睛与肝和‘肾是相通相连的。一个人肝有病变,从眼神上可以看到一些征兆。如果一个人双目有神,精光暴露,熠熠生辉,表明肾气旺盛,身体状况良好,是健康的标志;反之,精神状态不佳,缺乏活力,难以集中精神工作。
眼睛被称为“心灵的窗户”,与人的感情、内心活动等都有联系。血气运行为精,因此透过眼睛可以准确把握人的精神世界。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痛等各种感受欲望,都会从眼睛中流露出来。甚至人的智愚忠奸,都能通过眼睛看出一点名堂来。因此,眼睛是观察一个人各种属性能力品质的指明星。“一身精神,具乎两目”,就是《冰鉴》对上述思想的一种纲领性的总结。
《冰鉴》进一步总结道:“一身骨相,具乎面部。”因为人的体能相貌,是由骨、肉内外连结而成的,骨与骨的连结,肉与肉的板结,骨与肉的内外包合,统一构成了人的外在形貌。由于骨起着框架和支撑作用,因而“骨”相的优劣,成为人的体貌美丑的首要因素。大脑是人的中枢神经,是人的指挥系统,头部骨骼的优劣,又成为整体骨骼优劣的“首长”。传统医学认为,头为群阳会集之府,五行正宗之乡,头骨为整体骨骼的代表,面骨又是头骨的代表,因而面骨之优劣能鉴头骨之优劣,进而可鉴全身骨骼之优劣。正是出于这个理论,《冰鉴》有云:“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冰鉴》作者曾国藩,是清后期著的军事家和学者,史称“学问纯粹,器识宏深”。因曾国藩对读书人的极度推崇,特意将“文人”和其他人员,如工、农、兵、商区别开来,明确提出“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
文化人,更恰当的说法,指儒士,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勤学习,爱思考,比他人智邃、细腻、敏锐,也更复杂、神秘、诡奇,这样就有寒酸、邋遢、文诌等多种变化不定的复杂表象,思想行为上也深受儒、道、佛等多种文化的深刻影响。对于他们,“神”就显得特别重要。
……
《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图书简介 引言:穿越时空的思想瑰宝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思想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们的智慧之光穿越千年,至今仍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曾国藩,这位晚清名臣,以其卓越的才能、深邃的洞察力和超凡的品格,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涵盖了治国、治军、治家、修身等方方面面,不仅在当时指导了他如何力挽狂澜,更在今天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旨在深度挖掘和系统梳理曾国藩这位传奇人物的智慧精髓,将其思想中最具价值、最富实践意义的部分,以现代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曾国藩的生平事迹或言论,而是力求穿透历史的迷雾,提炼出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普适性智慧,帮助读者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找到应对挑战、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路径。 第一卷:《冰鉴》——洞察人心的玄妙之学 《冰鉴》是中国古代相术的经典之作,虽然表面上谈论的是“看相”,但其核心却在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事物本质的精准把握。曾国藩将《冰鉴》中的精义与自身的识人用人经验相结合,提炼出一套观察和识别人格、能力、品德的实用方法。 本书首先将《冰鉴》原文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剥离其神秘色彩,还原其背后蕴含的心理学和行为学原理。我们将探讨“精神”、“形骸”、“情态”、“骨格”、“声气”、“关锁”、“神色”、“容貌”等“九神”的内涵,并结合曾国藩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些标准来评估人才。 例如,在“精神”的探讨中,本书将解析如何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神、谈吐、行为举止来判断其精神状态、意志力和内在动力。对于“情态”,我们将深入分析不同情绪和状态下,人的行为模式和语言表达会呈现出怎样的差异,以及如何从这些细微之处洞察其真实想法。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重点阐述曾国藩如何在《冰鉴》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识人用人体系。这套体系强调“宁可信其有,不可无其信”,但并非迷信,而是强调一种综合评估的视角。我们会详细剖析曾国藩如何将《冰鉴》的理论与“知人”、“善用”、“慎罚”等实践原则相结合,总结出“察言观色”、“听其言而观其行”、“以德为本,以才为辅”等核心理念。 书中将通过大量曾国藩在用人方面的经典案例,如对湘军将领的选择与培养、对同僚的观察与合作等,来印证《冰鉴》智慧在实际中的应用。读者将学会如何透过表象,看到一个人内在的品格和潜力;如何根据不同职位和任务,匹配最合适的人选;以及如何在用人过程中,防范小人,提拔君子。 《冰鉴》卷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看人”的书,它更是关于如何“识人”的教科书,帮助读者在商业合作、团队建设、人际交往等各个领域,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建立更坚实的人脉。 第二卷:《反经》——超越常规的制胜之道 《反经》是一部充满辩证智慧的奇书,它挑战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正理”,从反面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性的弱点。曾国藩将《反经》的思想精髓融入其治军和治国的实践中,形成了“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变应变”等一系列超凡脱俗的战略思维。 本书将深入解析《反经》中“形胜”、“权胜”、“道胜”、“仁胜”、“义胜”、“智胜”、“勇胜”、“名胜”、“时胜”、“势胜”等“十胜”的含义,并重点关注其“反”的视角。例如,“权胜”并非指单纯的权力斗争,而是指在复杂环境中,如何运用策略和时机来达成目标;“道胜”则是在看似违背常规的行动中,如何依然坚守并实现长远的正义。 我们将重点探讨曾国藩如何将《反经》的“反”的智慧,转化为实际的军事和政治策略。在军事上,他如何运用“避实击虚”、“围魏救赵”等战术,出奇制胜;在政治上,他如何处理复杂的党派关系,化解危机,稳固局势。本书将详细分析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中,所展现出的《反经》式的战略部署和危机处理能力。 《反经》的智慧在于其“不破不立”的精神。它告诉我们,在很多时候,顺应潮流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要能看到潮流之下暗流涌动,甚至敢于在恰当的时机,逆势而行,抓住别人忽略的机会。《反经》卷将帮助读者打破思维定势,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找到解决之道,甚至在看似不利的局面下,创造出制胜的契机。 第三卷:《忍经》——成大事者的隐忍之道 “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曾国藩所倡导的“忍”,并非简单的退让或苟且,而是一种大智慧、大境界的体现。在《忍经》卷中,我们将探讨曾国藩如何将“忍”的力量,升华为一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在面对挫折、打击和诱惑时,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强大的内心。 本书将从多个维度解读“忍”的内涵: 忍耐与坚持: 阐述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如何面对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坚持不懈,不因一时的困难而放弃。曾国藩一生宦海沉浮,屡遭非议,但他始终能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成就一番伟业,这正是“忍耐与坚持”的典范。 忍耐与智慧: 分析在复杂的局面下,如何通过暂时的隐忍,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最终实现反击。这并非消极避世,而是积极的战略布局。 忍耐与修身: 探讨“忍”在个人品德修养上的重要性,如何克制欲望,约束言行,培养谦逊、谨慎的品格。曾国藩的“日课”和“家训”中,无不体现着他对“忍”在自我约束和完善方面的重视。 忍耐与处事: 讲解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处理矛盾,化解冲突,以平和的心态应对他人的挑衅或误解,避免不必要的争斗。 我们将深入剖析曾国藩在处理重大政治斗争、个人荣辱和家庭事务时,所展现出的“忍”的智慧。例如,他如何承受朝廷的压力,如何面对政敌的攻击,如何处理家庭成员的矛盾,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忍经》卷旨在告诉读者,真正的强大并非在于表面的张扬,而在于内心的坚韧和隐忍。学会“忍”,才能更好地“成事”,才能在人生的长跑中,笑到最后。 第四卷:《挺经》——担当与进取的精神力量 “挺”字,在曾国藩的思想中,代表着一种担当、一种勇气、一种敢于直面困难、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在《挺经》卷中,我们将深入挖掘曾国藩身上那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担当精神,以及他如何激励自己和他人,在逆境中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本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责任与担当: 探讨曾国藩为何能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承担起拯救国家于水火的重任。分析他内心深处的责任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他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 勇气与进取: 讲解在面对强大敌人和重重困难时,如何保持无畏的勇气,积极进取,不被失败吓倒。曾国藩组建湘军,从无到有,与强大的太平军周旋,其勇气和进取精神可见一斑。 自我激励与超越: 剖析曾国藩如何通过严格的自我要求和不断的自我反省,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力,克服自身的弱点,实现自我超越。他的“日课”制度,正是这种自我激励和超越的体现。 领导者的“挺”: 探讨作为领导者,如何用自己的担当精神,激励团队,凝聚人心,带领大家共同克服难关,实现目标。曾国藩以身作则,其人格魅力和担当精神,是湘军能够成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的重要原因。 《挺经》卷将通过曾国藩在军事指挥、政治改革、个人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具体事例,展现他“挺”的精神内核。他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在关键时刻做出艰难的决定,这些都体现了他非凡的担当和进取精神。本书旨在激励读者,在面对人生中的挑战和困境时,也能挺直腰杆,勇敢前行。 第五卷:《兵法家教家书》——治军与治家的智慧传承 《兵法家教家书》卷将曾国藩的军事思想与家庭教育理念相结合,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深谙教育之道的父亲和长辈。本书将揭示,治军之道与治家之道,在本质上有着共通之处,都强调纪律、责任、品德和长远规划。 我们将重点解析: 治军与治家的相通之处: 探讨曾国藩如何将治军中的严格要求、赏罚分明、团结协作等原则,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责任感。 曾国藩的家教理念: 详细分析曾国藩写给儿子们的家书,从中提炼出他的家教智慧,如强调勤奋读书、重视实践、严于律己、孝敬长辈、体恤下人等。这些家训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军事智慧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曾国藩如何将一些军事上的策略和思维,用于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例如,如何“以逸待劳”地引导孩子学习,如何“避实击虚”地化解孩子的叛逆情绪。 传承与发展: 探讨曾国藩的军事和家庭教育思想,如何跨越时代,对今天的家庭教育和社会发展,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本书将通过曾国藩家书中那些朴实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他对子女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读者将从中感受到,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在家庭中,亦是一位充满智慧和爱心的长者。通过学习这些家书,读者不仅能获得治家的灵感,更能从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 第六卷:《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十大智慧》——提炼与总结 在《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的最后,我们精炼出曾国藩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十大智慧”,作为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和升华。这十大智慧并非孤立的理论,而是曾国藩思想体系的精华体现,是他在复杂环境中,识人、用人、管人的核心方法论。 这十大智慧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1. 以德为先,品格为重: 强调考察一个人的品德,是否正直、诚信、忠诚,这是用人的基础。 2. 察言观行,言行一致: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判断其是否言行一致,是否有真才实学。 3. 知人善任,各尽其才: 了解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将他们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上。 4. 以诚待人,建立信任: 强调真诚地对待下属,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才能激发其工作热情。 5. 慎用小人,防微杜渐: 警惕那些心术不正、搬弄是非的小人,避免给团队带来危害。 6. 知人善用,慧眼识珠: 即使是那些出身卑微、默默无闻的人,也可能具有非凡的才能,需要用心去发现。 7. 权衡利弊,慎重决策: 在用人过程中,要全面考虑,权衡利弊,做出最有利于团队和事业的决策。 8. 赏罚分明,激励士气: 明确的奖惩制度,能够有效地激励团队,提高工作效率。 9.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一旦决定任用某人,就要充分信任,给予其施展才华的空间。 10. 持续考察,动态管理: 用人并非一劳永逸,需要持续地观察和评估,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本书将对这十大智慧进行详细的阐释,并结合曾国藩在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让读者深刻理解每一条智慧的内涵及其应用价值。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构建起一套更加系统、有效的识人用人框架,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人事判断。 结语:智慧永恒,启发当下 《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并非一本枯燥的历史读物,而是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窗户。它将曾国藩那历经岁月洗礼的思想,以一种现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让那些跨越时空的智慧,重新焕发生机,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无论您是希望提升领导力、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优秀子女,还是追求个人修养的提升,抑或是希望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本书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思想启迪和实践指导。让我们一起跟随曾国藩的脚步,走进他博大精深的智慧世界,汲取力量,成就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