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色手册 | ||
| 定价 | 39.80 | |
| 出版社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2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日本色彩设计研究所 |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553787923 | |
| 重量 | 240 | |
本书囊括了130种基本色的全色彩数据库,是一本介绍颜色搭配的入门书。书中有针对性地精选了12种常用色系及两种金属色(银色、金色)的色彩搭配组合,配色组合形式多样,涵盖了双色、三色、四色及五色配色方案。每一种配色组合不仅标示出所选色彩的色值及配色比例,而且在空间上结合新颖时尚的图示,使配色实例在视觉和感知上更加简单易懂,可为读者带来丰富的配色灵感与启发。书籍小巧便携,使平面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及色彩爱好者可以随身携带、方便查找,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定价不高的特点让色彩爱好者也可以尽情享受阅读之乐,不必再为高昂的价格而犹豫不决。书籍的裸脊设计饱含艺术感,是读者妆点生活、培养情趣、放松心情的选择!
绪论
色彩的基础 4
色相与色调体系的130色 8
配色技巧 11
【小专栏 】 RGB和CMYK 14
第壹章 12色基本色及银色、金色的双色或三色配色
基本色图标的使用方法 16
红色 18
橙色 20
黄色 22
绿色 24
蓝紫色 26
紫色 28
淡粉色 30
茶色 32
深蓝色 34
白色 36
灰色 38
黑色 40
银色 42
金色 44
【小专栏 】 银色、金色的特性和种类 46
第2章 感知时尚的配色图标
三色配色 48
四色配色 72
第3章 感知空间的配色图标
感知空间的五色配色 90
【小专栏】色彩在各领域的不同角色 104
日本色彩设计研究所的形象坐标 108
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平面设计师,说实话,市面上色彩理论的书籍我已经看过不少,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讲得头头是道,但真正到了实操环节,总感觉缺少那么一点点“落地感”。然而,这本《配色手册》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极大地强调了“实践指导性”。它没有过多纠缠于复杂的色彩心理学或历史溯源,而是直奔主题,教你如何快速、有效地构建一个令人信服的配色方案。我尤其欣赏它对“高阶色彩调和”的处理。比如,它引入了一种模块化的配色系统,即使是面对一个非常复杂的项目,也能迅速从中提取出主色、辅色和点缀色的黄金比例。书中大量的“错误示范与修正”的对比案例,比单纯的理论讲解要有力得多,直接告诉我“为什么这个颜色组合会显得廉价或冲突”。对于我们这种需要频繁与客户沟通的设计师来说,能够清晰地解释“为什么我要用这个蓝色而不是那个蓝色”,是专业性的体现。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在你身边耳提面命,它教会你的不仅是技巧,更是一种系统性的色彩思维,让我能够更自信、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中的色彩决策。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刚入门的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对色彩的认识仅限于“好看”和“不好看”,完全没有系统性。翻开这本《包邮 配色手册 艺术 设计 绘画》,首先被它清晰的结构吸引了。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非常循序渐进地引导你认识色彩的基础。比如,关于“色相”的讲解,它不仅仅是罗列色环,而是结合了大量实际的、大家熟悉的例子,让我瞬间明白了红配绿不一定俗气,关键在于饱和度和明度的把控。特别是关于“色彩的对比与和谐”那一章,作者似乎深谙绘画者的痛点,用非常直观的图例展示了互补色、邻近色的微妙关系,甚至连不同光线下色彩的变化都有涉及。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都变了,走在街上,我开始下意识地分析路边广告牌、建筑外立面的色彩搭配,不再是走马观花。这本书的排版也极其舒服,色彩样本的呈现非常精准,不像有些书上的颜色偏得厉害,拿到实物后完全对不上号。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色彩世界的大门,让我对绘画和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初步的实践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和语言风格非常具有亲和力,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我本来对“绘画理论”这个词有点望而却步,觉得肯定充满了艰深的术语。但《包邮 配色手册》采用了非常口语化且充满鼓励性的语气,让人感觉学习色彩是一件非常有趣且可以掌握的事情,而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在讲解“色彩心理学”的部分非常克制和巧妙,没有过度渲染色彩的象征意义,而是回归到色彩对人类视觉和情感的直接影响。例如,它分析了为什么某些行业(如金融或医疗)倾向于使用特定的蓝色调,这种分析非常贴近现代社会的实际应用。对于我这种需要为自己的插画作品选择情绪化色彩的创作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底层逻辑支撑。它教你如何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调色师一样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公式。每一次阅读,都感觉像是和一位耐心、博学的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极大地提升了我对色彩的掌控力和自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享受。作为一名视觉敏感度比较高的艺术生,我对书籍的触感和色彩还原度要求很高。翻开《包邮 配色手册 艺术 设计 绘画》,首先感受到的是纸张的厚实与平滑,这对于阅读涉及大量色彩渐变和细节的图书来说至关重要。很多配色书的印刷墨点都能清晰可见,但这本书的色彩过渡极其细腻,几乎看不到噪点,特别是处理一些微妙的灰调和莫兰迪色系时,那种高级感扑面而来。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可以收藏的、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内容上,它对“色彩的饱和度与明度”的讲解深入浅出,这一点尤其难得。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明度高低的数值,而是通过实物对比,让你体会到轻盈感、厚重感是如何通过这两个维度被塑造出来的。这本书的编辑团队显然非常懂得如何尊重读者的审美,将枯燥的色彩知识以一种极具美感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人心甘情愿地反复研读,每次翻阅都有新的发现。
评分我是一个热衷于家居软装搭配的爱好者,一直苦于找不到一本能真正帮我理解“氛围感”是如何通过色彩营造出来的书。《配色手册》在这方面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它跳脱了传统的艺术绘画范畴,将色彩理论与日常生活的场景紧密结合。书中有一章节专门探讨了“不同光线对色彩感知的影响”,这对于我们选择窗帘、墙漆颜色至关重要。比如,它解释了为什么朝北的房间需要暖色调来弥补光线的不足,而朝南的房间则可以大胆使用冷色系来营造清爽感。这种“因地制宜”的配色思路,比那些只谈论色轮的理论书实用百倍。此外,书中对于材质与色彩的互动也有独到的见解,比如丝绒和亚麻布料如何吸收和反射光线,从而改变了我们对同一种颜色的感知。这本书没有把我当成专业画家,而是把我当成一个有审美需求的“生活实践者”,它的每一页都充满了可以立刻应用到我客厅改造计划中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