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 | |||
| 書 名 | 朗文中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四版) | ||
| 作 者 | 英國培生教育齣版集團 | 齣版社 | 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
| 齣版時間 | 2012-05 | 版 次 | 1 |
| 印刷時間 | 2012-05 | 印 次 | 3304000 |
| 頁 數 | 1626 | 字 數 |
|
| I S B N | 9787513519885 | 開 本 | 32開 |
| 包 裝 | 精裝 | 重 量 | 1170剋 |
| * 價 | 89.90元 | 摺後價 | 75元 |
| 內容簡介 |
|
朗文中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四版)內容簡介:朗文係列詞典的經典傳承,一本可以從初中一直用到大學的實用英語工具書。收錄詞匯、短語和義項95,000條,收詞量大幅增加,新詞眾多。
|
| 編輯推薦 |
|
《朗文中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四版)適閤初高中學生使用,朗文詞典係列是長期以來世人公認的*英語學習詞典:收詞、短語和義項95,000,是一本超大容量的中階詞典,且新詞眾多:服裝鞋帽如loafer(樂福鞋),moccasin(“莫卡辛”鞋),parka(連帽風雪衣);網絡科技新詞如phishing(網絡釣魚),telephony(網絡電話);還有android, ipod, podcast, vodcast等眾多新鮮事物。
|
| 作者簡介 |
|
|
| 目錄 |
|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The Dictionary A–Z 詞典正文1–1610 |
我之前使用過好幾本不同版本的詞典,但總覺得在某些專業領域或者俚語的收錄上不夠“跟得上時代”。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明顯體現瞭編纂團隊持續跟蹤語言發展動態的努力。當我查閱一些近幾年纔興起的新詞匯或網絡熱詞時,驚喜地發現它已經有瞭相當精準的解釋和標注。這種與時俱進的更新速度,對於需要保持語言敏感度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更值得稱道的是,它在解釋這些新事物時,並沒有流於錶麵,而是深入探究瞭其文化背景和使用禁忌,保證瞭學習者在使用新詞時能夠得體且準確。這種“前瞻性”的編輯理念,讓我覺得這本詞典的投資是長遠的,它不會在兩三年後就被新的語言變化所淘汰。
評分坦白說,工具書的價值最終要通過使用頻率來衡量。我發現自己現在查閱其他輔助材料的次數正在明顯減少,很多疑問在翻開這本書的瞬間就能得到解答。這得益於它那極高的檢索效率。索引係統的設計非常人性化,無論是按音序排列還是特定主題的查找,都能迅速定位目標。而且,它在版式設計上非常注重“一目瞭然”,關鍵信息(如詞性、重音、核心釋義)的字體和顔色處理得恰到好處,使你在快速掃視時不會錯過重點。這種流暢、無阻礙的查閱體驗,極大地優化瞭我的學習流程,讓我能夠將更多精力集中在理解和記憶上,而不是在尋找信息上浪費時間。這本書真正做到瞭讓工具服務於學習,而不是讓學習過程受製於工具的繁瑣。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沉穩而不失活力的配色,一看就知道是下過一番心思的。紙張的選擇也很考究,拿在手裏有種恰到好處的分量感,翻閱起來既不會覺得太薄容易損壞,也不會重到讓人望而生畏。我特彆喜歡它字體排版的布局,那種疏密有緻的間距,即使是長時間盯著看,眼睛的疲勞感也減輕瞭不少。而且,頁邊距處理得非常得當,給讀者留下瞭充足的批注空間,對於我們這種習慣在書本上做標記、畫重點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太友好瞭。裝訂工藝方麵,我特意試著把它完全攤開,居然沒有齣現明顯的書脊斷裂或者紙張鬆動的跡象,這對於經常需要“暴力”翻閱的工具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品質保證。整體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更像是一件製作精良的文具,讓人在使用過程中處處感受到設計者的細心與專業。
評分作為一名自學者,我深知缺乏實時反饋和係統指導的痛苦。這本詞典在某種程度上扮演瞭“虛擬導師”的角色。它不僅僅是查字典,更是一種學習方法的引導。書中穿插的一些學習技巧和辨析提示,比如近義詞的細微差彆對比、常見搭配的用法提醒等,都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耳邊耳提麵命。這些輔助性的內容,往往比核心的詞條解釋更能提升我的實際運用能力。特彆是針對那些容易混淆的動詞和介詞的固定搭配,它給齣的總結性錶格和對比圖,效率極高,讓我能快速形成肌肉記憶。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在主動地構建一個更堅固的英語知識體係。
評分初次接觸這本詞典時,最令我驚艷的是它的“內涵”——那種對知識點的深度挖掘和呈現方式。它不像一些同類書籍那樣隻是簡單地羅列釋義和例句,而是更注重在語境中展示詞匯的“生命力”。我尤其欣賞它對於那些一詞多義情況的處理,不是簡單地堆砌含義,而是通過細緻的語境劃分,清晰地勾勒齣每個義項的細微差彆。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幫助我理解瞭為什麼在某些特定場閤下,一個詞隻能用特定的解釋。此外,它收錄的例句非常貼近現代生活和學術前沿,很多都是我日常閱讀中會遇到的“攔路虎”,這使得學習過程不再是枯燥的記憶,而是一種知識的即時補充和應用。可以說,它為我架起瞭一座從“知道”到“真正理解”的橋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