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事业是父亲(十年纪念版) | ||
| 定价 | 48.00 |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3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蔡笑晚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121335488 | |
| 重量 | ||
《我的事业是父亲》是一部以讲故事的形式传达生动教育方法的长篇纪实作品,也是一部写给天下父母的励志书,更是以“父亲”的名义发出的棒喝:那些只在*末晚上亲一下孩子额头的父亲是失职,更是失败!
作者蔡笑晚是一位平凡的父亲。他有六个小孩,孩子上中学以前一直生活在乡村。十多年后,六个孩子个个长大成才,声名赫赫。这位平凡父亲的理念朴素而异样:“父亲”,就是一生的事业!
本书既是一部感人到深的教子书,也是一部难得的贮满诸多教子经验、教育理念,可操作、可模拟、可仿效的家庭教育实践读本。它不艰深、不虚妄,在一个个温暖、细致的父爱故事中,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令人惊讶也令人欣慰。清晰的教育意识、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一则则可以立竿见影的教育细节使得本书成为天下父母的样板:合格的父母应该像蔡笑晚那样,把父母这个“事业”战战兢兢做好。
我的事业是“父亲” 001
哈佛教授问我教子经 011
天下的父母,我想对您说 015
养儿育女,特立独行 019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020
因材施教,拒绝寻常路 022
早一点,再早一点 027
放眼量,从长计 031
一砖一瓦,夯实基础 035
磨难经历,意外胎教 036
育儿方法,早恒结合 037
语言训练,少中求精 042
思维训练,数学为先 049
能力培养,自学为主 052
兴趣培养,注重规范 057
塑造品格,培养气概 061
德才兼修,以德为本 062
因时因地,培养孝德 067
立志趁早,编织未来 070
故事熏陶,塑造灵魂 074
不断攀登,贵在坚持 076
自信乐观,不断进取 079
良好习惯,从小养成 083
培养自立,始于认路 084
注重素质,全面培养 086
初涉人世,亦忍亦让 088
教育氛围,主动营造 095
好名相伴,好运相随 096
数次择校,能力为本 098
寻觅良师,终身受益 102
家校合作,教育互补 105
专业选择,实用为本 108
兄弟互助,相互砥砺 117
心理有结,及时化解 124
设计旅游,开拓胸襟 128
丰富爱好,领略乐趣 139
时间管理,只争朝夕 140
隔代教育,重在陶冶 143
得之宠爱,失之溺爱 147
筝线艺术,亲子共勉 151
抓住机遇,把握命运 172
不断攀登,永不满足 173
博士之家的光辉记录 175
心里话:愿天下的父母都好梦成真! 188
我的成功经验适用于每一个家庭吗? 193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持久的影响,是一种情绪上的稳定感和方向感的坚定。它不是那种读完后会让你立刻兴奋地去尝试各种新方法的“爆款”书籍,而更像是一口深井,让你在感到迷茫和焦虑时,可以随时回来取水润心。作者将教育视为一种生活哲学,而非一套临时的技巧集合。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父母的自我成长”与“孩子教育”之间辩证关系的阐述,它清晰地说明了,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其实是我们自己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的姿态。那些关于如何在日常琐碎中寻找教育契机、如何在冲突中保持冷静和同理心的描述,都显得极其真诚和可操作性强。读完之后,我不再将孩子的每一次进步或退步看得过于绝对化,而是能够以一种更宏大、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待整个教育历程,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内在力量的构建,非常难得。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极佳,用词精准而富有画面感,即便是探讨那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或教育理论,也能被作者转化成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它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析了现代家庭教育中常见的“过度干预”和“期望错位”的问题。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批判性思考的同时,也保持着一种建设性的态度,从不一味地指责,而是提供富有建设性的替代方案。比如,书中对于如何处理孩子与电子产品关系的那几段论述,没有采取简单的“禁止”态度,而是深入探讨了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引导孩子将科技视为工具而非逃避现实的避难所。这种成熟、辩证的视角,让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育儿经”范畴,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进行高质量亲子沟通的教科书。它不仅教我如何做一位更好的父亲/母亲,更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一个正在成长的独立个体,这才是教育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它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自然,读起来丝毫没有压力,就像是邻家一位很有经验的长辈在跟你娓娓道来,分享他多年来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的摸爬滚打和深刻感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探讨教育问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平衡和智慧,既不过分强调权威,也不陷入溺爱的误区,而是始终围绕着如何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来展开。书中很多观点都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建立在真实生活场景之上的观察和提炼,每一个小故事都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在日常育儿中可能忽略的细节和处理方式上的盲区。比如,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而不是仅仅依赖外在奖励和惩罚那一章,真是给了我醍醐灌顶的感觉。它不是教你一套“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思考的框架,让你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去探索最适合你们家庭的教育路径。这种“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远比那种一板一眼的“育儿手册”来得更有价值和生命力,让人读完后感觉自己的育儿观得到了极大的拓宽和升华,真正体会到了教育的艺术性所在。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地方,在于它对“时间”在孩子成长中作用的深刻洞察。它没有急功近利地鼓吹快速见效的“捷径”,反而用一种近乎散文诗般的笔调,描绘了十年如一日的陪伴和坚持,是如何慢慢在孩子心里种下坚韧、善良和好奇的种子的。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时间沉淀下来的那种醇厚味道,它提醒着我们,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未来的信心。作者在叙述中流露出的那种对“慢”的推崇,在如今这个追求效率的社会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它不是在教育你如何快速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而是在引导你如何培养孩子拥有“跑完全程”的内在素质和心理韧性。那些关于陪伴孩子度过“无聊”时光、允许孩子犯错并从中学习的篇章,直接击中了现代父母内心深处对“完美育儿”的焦虑。读完后,我感觉肩膀上的担子似乎轻了一些,因为我明白了,真正的教育,是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然舒展,而不是被父母的期望过度塑形。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极其巧妙,层次分明,逻辑推进得非常流畅,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我尤其喜欢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方式,而是将深奥的教育哲学融入到一系列生动、极具画面感的案例分析之中。作者仿佛是一位高明的园丁,他深知每一种花卉的习性不同,因此在对待“苗木”的修剪和浇灌上,展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因材施教的功力。读到关于如何引导孩子面对挫折和失败的那一部分时,我的眼眶都不由得湿润了。那种描述一个孩子如何从跌倒中重新站立起来,并且从中汲取力量的过程,充满了人性光辉和教育的力量。这绝不是一本只适合新手父母的书,对于那些自认为“经验丰富”的家长来说,它更像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清零。它迫使你重新审视自己与孩子之间建立的关系模式,是否真的做到了平等和理解。全书贯穿着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敬畏感,让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一场灵魂与灵魂的深刻对话,这种厚重感和人文关怀,是当下很多快餐式育儿指南所缺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