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设施农业概论(汪李平) 9787122288745

正版:设施农业概论(汪李平) 978712228874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汪李平,杨静 著
图书标签:
  • 设施农业
  • 农业科技
  • 温室栽培
  • 现代农业
  • 农业概论
  • 汪李平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农业生产
  • 植物工厂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朝鲁书社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88745
商品编码:2624980749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5-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设施农业概论(汪李平) 作者 汪李平,杨静
定价 39.80元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2288745 出版日期 2017-05-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设施农业概论”是我国高等院校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学等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也是近农专业、非农专业的公共选修课。《设施农业概论》由全国近20所农林院校园艺专业的任课教师合作编写,着重介绍了设施农业的概念和发展趋势;设施农业的类型、结构与性能;设施农业覆盖材料的种类和性能;设施环境的特征及控制方法;园艺作物的工厂化育苗技术;蔬菜、果树、花卉设施栽培技术要点;无土栽培技术要点;园艺植物工厂;设施养殖技术等知识,注重介绍当前设施农业中的动植物养殖、种植技术,理论结合实践,通俗易懂。《设施农业概论》可作为高等院校近农专业、非农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及园艺、农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动物养殖等专业基础必修课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科研工作者参考。

   作者简介
汪李平,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1985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1990年获南京农业大学蔬菜栽培生理学硕士学位,2012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获得农学博士学位,曾作为访问学者在荷兰Wageningen University留学一年。 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设施农业、园艺植物栽培等的教学、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编写科普专著5部,参编教材6本,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2012年被湖北省科技厅授予湖北省“农业领域产学研合作优 秀专家”称号,连续多年被湖北省科技厅聘为“科技特派员”。

   目录

章设施农业概述1

一、设施农业的基本概念1

二、国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

三、我国设施栽培的发展5

四、世界现代农业典范——荷兰现代设施农业7

五、湖北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13

六、我国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16

思考题18

第二章农业设施的类型、结构与性能20

一、温室20

二、塑料拱棚26

三、夏季保护设施27

四、简易保护设施28

思考题32

第三章覆盖材料的种类和性能33

一、透明覆盖材料的种类与应用33

二、其他覆盖材料36

三、外覆盖保温材料37

思考题38

第四章设施的环境特征及其控制39

一、光照环境及其调节控制39

二、温度环境及其调节控制43

三、湿度环境及调节控制45

四、气体环境及其调节控制47

五、土壤环境及其调节控制49

六、设施农业的综合环境控制51

思考题53

第五章园艺作物的工厂化育苗54

一、工厂化育苗的概况与特点54

二、工厂化育苗的场地与设备54

三、工厂化育苗的管理技术56

四、种苗的经营与销售62

思考题62

第六章蔬菜设施栽培63

一、蔬菜设施栽培的现状63

二、现代化温室黄瓜栽培技术64

三、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66

四、苋菜大棚栽培技术69

五、大棚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71

六、大棚西瓜长季节栽培技术73

七、芽苗菜工厂化生产技术75

八、长江流域茄果类塑料大棚杂交制种技术76

九、草菇设施栽培技术78

十、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81

思考题86

第七章花卉设施栽培87

一、概述87

二、月季设施栽培89

三、非洲菊设施栽培技术93

四、郁金香设施栽培技术95

五、蝴蝶兰设施栽培技术96

思考题99

第八章果树设施栽培100

一、概述100

二、葡萄设施栽培技术103

三、桃设施栽培技术111

四、草莓设施栽培技术114

思考题120

第九章无土栽培121

一、无土栽培技术发展的国际背景121

二、我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简史122

三、无土栽培的优点122

四、无土栽培技术基础124

五、我国无土栽培研究技术新成果及发展动向129

六、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132

思考题150

第十章园艺植物工厂151

一、植物工厂类型151

二、植物工厂主要设施153

三、植物工厂应用156

思考题159

第十一章设施养殖技术160

一、塑料大棚饲养肉鸡技术160

二、樱桃谷鸭大棚饲养管理技术163

三、大棚养殖美国青蛙164

四、简易大棚温室养殖甲鱼技术165

五、蔬菜大棚牛蛙养殖新法166

六、罗非鱼大棚越冬保种技术166

七、大棚周年连续高产养殖黄鳝技术169

八、大棚反季节养殖小龙虾170

九、南美白对虾塑料大棚养殖技术172

十、大棚养殖散大蜗牛174

十一、怎样用大棚育河蟹苗175

十二、蚯蚓大棚养殖技术176

十三、塑料大棚养殖苍蝇新技术178

十四、大棚养蚕技术与应用179

思考题180

参考文献182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精耕细作,智绘未来:现代农业的科技图景 在人类文明的漫长画卷中,农业始终是支撑社会发展的基石。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资源环境压力的日益严峻以及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和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一场深刻的农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合了尖端科技与精细管理,孕育出一种全新的农业形态——现代农业。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现代农业的宏大图景,勾勒出其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发展模式以及广阔前景,旨在为理解和推动农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深刻的洞见。 一、 现代农业的时代呼唤与核心内涵 传统农业在历史上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以及相对较低的生产效率,已难以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都迫使我们必须寻找更加高效、可持续、高品质的农业生产途径。现代农业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耕作与收获,而是以科技为驱动,以市场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精细化、智能化和生态化。 其核心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技赋能: 现代农业是科技的集大成者,基因工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等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是其最显著的特征。这些技术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种子培育、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到精准灌溉、智能监测、自动化管理,乃至农产品深加工和市场营销,都展现出科技的强大力量。 精细管理: 告别“看天吃饭”的时代,现代农业强调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把控和科学管理。通过数据分析、模型预测和智能化决策,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并确保农产品的高品质和稳定性。 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它致力于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绿色种植、有机农业,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市场导向: 现代农业不再是单纯的为了满足基本生存需求,而是更加注重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从生产绿色、有机、功能性农产品,到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再到建立完善的品牌和营销体系,都体现了其面向市场的战略调整。 集约化与规模化: 在科技的支持下,现代农业能够实现更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企业化运作等方式,推动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提高整体竞争力。 二、 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群落 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群落的支撑和推动。这些技术相互关联、协同作用,共同构建起现代农业的科技骨架。 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 这是现代农业最核心的驱动力之一。通过基因编辑、分子育种等技术,可以培育出抗病虫害、耐旱耐盐、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型作物品种,显著提高作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并改良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风味。例如,利用基因技术可以改良稻米、小麦等主粮作物,使其更易种植、产量更高,并增加特定维生素的含量。 信息技术与智能化系统: 以物联网(IoT)、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农业生产的模式。 物联网(IoT): 在农田中部署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空气质量、作物生长状况等关键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 大数据与云计算: 对海量农业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挖掘潜在的规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气候数据和作物生长数据,可以预测最佳的播种、施肥、灌溉时间。 人工智能(AI): 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开发智能化的农业应用。例如,AI驱动的病虫害识别系统可以帮助农民准确诊断作物病害,并推荐最佳的防治方案;AI控制的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除草,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利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技术,获取大范围的农田影像数据,结合GIS技术进行农田的测绘、分析和管理,实现对农田的精准识别和精细管理,例如,监测农田的健康状况、评估产量潜力和制定科学的种植计划。 精准农业技术: 这是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其核心是“精耕细作”。 精准施肥与灌溉: 根据土壤肥力、作物生长需求和环境条件,通过变量施肥技术和精准灌溉系统,实现对水肥的按需供给,避免浪费,提高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精准植保: 利用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和自动化喷洒设备,对病虫害进行早期预警和精准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 精准收获: 根据作物成熟度进行精准收获,减少损失,保证产品质量。 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 农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正在解决劳动力短缺和提高劳动效率的问题。 自动化灌溉与施肥系统: 自动调节水肥供给,实现24小时不间断服务。 智能农机: 具备自主导航、精准作业功能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和精度。 采摘机器人、除草机器人: 减轻人工负担,解决劳动密集型环节的难题。 无人机应用: 除了遥感监测,无人机还可以用于播种、施肥、喷洒农药等作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设施农业与可控环境技术: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温室、大棚等设施,人为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 智能温室: 集成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的自动监测和调控系统,实现对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塑造。 垂直农场与城市农业: 利用多层种植技术和LED照明,在室内或城市环境中实现高效的农产品生产,解决土地资源短缺问题,缩短食物供应链。 水培、气培等无土栽培技术: 节约用水,减少病虫害,提高产量和品质。 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技术: 关注农业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有机种植与绿色生产: 推广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的种植方式,生产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将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进行堆肥、沼气发酵等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或能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 现代农业的多样化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并非单一的模式,而是根据地域特点、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因素,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路径。 订单农业与品牌农业: 生产企业与消费者(或大型超市、餐饮企业)签订合同,根据其需求进行定向生产。通过建立品牌形象,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观光农业与休闲农业: 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相结合,发展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观光、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 智慧农业示范区/园区: 集中展示和应用最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模式,成为推广新技术、新模式的样板。 家庭农场与合作社: 以家庭为单位,通过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并借助合作社平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拓展市场。 农业科技企业孵化与创新: 鼓励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创业,孵化出更多具有市场潜力的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 四、 现代农业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现代农业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席卷全球,它不仅关乎粮食安全,更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人类健康和乡村振兴。未来,我们可以预见: 更加智能化与自动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农业生产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机器人将承担更多繁重的劳动,人类将更多地从事决策、管理和研发工作。 更加绿色与生态: 对环境的保护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考量,生物技术、生态循环农业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实现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更加个性化与定制化: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精细化,现代农业将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农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和消费偏好。 更加融合与多元: 农业将与食品工业、旅游业、信息产业等其他产业更加紧密地融合,形成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然而,现代农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 技术推广与应用: 许多先进技术在研发层面取得了突破,但在实际的农民应用层面仍存在门槛,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服务。 高昂的初期投入: 许多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需要较高的初期投资,这对小农户或发展中地区构成挑战。 数据安全与隐私: 随着农业数据的大量产生和应用,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人才短缺: 现代农业需要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新型农业人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仍需加强。 政策支持与市场对接: 需要政府出台有力的政策支持,并打通市场渠道,确保现代农业的成果能够真正惠及生产者和消费者。 结语 现代农业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以前所未有的科技力量,正在重塑农业的未来。理解现代农业的内涵、技术、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对于我们把握农业发展的脉搏,积极参与到这场变革中,意义重大。精耕细作,智绘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并推动现代农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这本《设施农业概论》时,首先被其“正版”的标识和9787122288745这个标准的ISBN号码所吸引。这让我确信,我将要阅读的是一本内容权威、经过严格审核的专业著作。作为一名对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充满兴趣的读者,设施农业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我渴望能够通过一本全面、系统的书籍,来深入了解这个领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从设施农业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到各种先进的设施类型、环境控制技术,再到智能化管理和绿色生产的理念,都能够有详实的阐述。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探讨设施农业如何适应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以及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深入探索设施农业领域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起点。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简洁,但却透着一股专业与严谨的气息,让我一眼就对它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是一位在农业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理论体系的完善和知识的普及至关重要。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系统、全面地介绍设施农业的书籍,而这本书的出现,无疑给了我巨大的惊喜。我特别看重它能否深入探讨设施农业的各个关键技术,例如不同类型设施的结构特点、环境调控的技术要领、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的策略,以及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启发性的实践思路,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设施农业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为我的工作带来新的突破。

评分

拿到这本《设施农业概论》,第一感觉就是“靠谱”。在这个充斥着各种“速成”、“秘籍”的时代,一看到“正版”和带有权威ISBN码的书籍,内心就涌起一股踏实感。我是一名对设施农业有着浓厚兴趣的从业者,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这个领域知识的书籍,而这本书的出现,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从书的整体设计来看,无论是封面、内页的排版,还是纸张的质感,都显得非常专业和用心。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知识馈赠。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设施农业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温室结构、环境控制、病虫害防治、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及智能化管理等关键环节。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对设施农业的整体运作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并从中学习到一些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技术和方法,以便应用到我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提升效率,改善产量。

评分

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版”字样和完整的ISBN码,这让我感到异常安心。作为一个对现代农业发展充满热情的普通读者,设施农业一直是我想深入了解的一个领域。我经常关注相关的农业新闻和技术报道,但总觉得碎片化的信息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这本书的出版,就像为我搭建了一个坚实的知识平台。我迫切地希望通过它,能够系统地学习设施农业的基本原理,了解不同类型设施的特点和适用性,掌握先进的作物栽培技术,以及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智能化管理、绿色生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论述,因为我相信这些是设施农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这本书的到来,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农业知识世界的大门。

评分

拿到这本《设施农业概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正规性”。“正版”二字和9787122288745的ISBN,是对其质量和内容严谨性的双重保证。我是一名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对现代农业,特别是设施农业充满了向往。我深知,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性的知识储备。因此,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深入地介绍设施农业的书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带领我认识设施农业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温室建造原理,到如何精准调控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再到如何科学地进行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设施农业经济效益分析、市场前景展望以及如何规避风险的指导。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实现我农业梦想的希望之光。

评分

收到这本《设施农业概论》的瞬间,就感受到了一种来自学术殿堂的庄重感。封面上清晰的“正版”标识和9787122288745这个熟悉的ISBN号码,瞬间打消了我对盗版和内容粗糙的担忧。作为一名对设施农业领域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在努力构建自己对这个现代化农业模式的认知体系。市面上关于农业的书籍琳琅满目,但真正能够提供系统性、权威性知识的却不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一步步揭开设施农业的神秘面纱,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是如何运作的。我特别关注这本书在现代设施农业技术方面的介绍,比如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的理念是如何融入设施农业的,以及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前景。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获得对这个领域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脉搏。

评分

这本书以“正版:设施农业概论”为名,并且附有详细的ISBN号码,这给了我极大的信任感。作为一名对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有着高度关注的爱好者,设施农业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我曾阅读过一些零散的资料,但总感觉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框架来理解其整体面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知识上的空白,为我梳理设施农业的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不同类型的设施结构,以及在不同气候和地理条件下如何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我尤其看重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探讨设施农业在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减少农药使用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它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将能对设施农业有一个更加立体和深刻的认识,也能为我日后参与相关的讨论或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填补了当前国内在设施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方面的一个重要空白。我一直在关注设施农业的发展动态,也阅读了一些零散的资料,但总感觉缺乏一个系统、权威的梳理。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及时雨,让我眼前一亮。它的内容框架,从标题的严谨性来看,就预示着它将涵盖设施农业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理论到技术应用,从政策法规到未来趋势,都有可能得到深入的阐释。我尤其看重的是它能否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视角,帮助我理解设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这本书的作者,汪李平老师,在行业内享有盛誉,他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都是毋庸置疑的。我相信,通过他的笔触,这本书一定能将复杂的设施农业概念解释得清晰易懂,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学到真材实料。它的权威性,来源于作者的学术造诣,更来源于它所代表的官方认可,这让我对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前沿性充满信心。

评分

刚拿到这本《设施农业概论》,包装非常仔细,书本本身也散发着一种知识的厚重感。翻开扉页,烫金的“正版”二字和清晰的ISBN号码,顿时让我安心不少。我知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权威著作是多么的难得,而它无疑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一本。从书的装帧设计来看,就足以看出出版社的用心,厚实的纸张,清晰的排版,就连封面设计也透露着严谨而又不失美感的风格。对于我这样热爱阅读,尤其是在专业领域深耕的读者来说,一本好书的物理属性同样重要,它能带给我一种仪式感,也更能让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设施农业领域的新视角,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能成为我解决实际问题的宝贵参考。这本书的到来,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带着我一步步探索设施农业的奥秘,相信它会给我带来全新的认知和深刻的启发。我甚至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我的书架上为它腾出一席之地,让它成为我案头常备的经典之作。

评分

这本《设施农业概论》的外观设计就透露着一股扎实与可靠。明确的“正版”标识和ISBN号码,足以让我相信这是一本值得信赖的专业书籍。我是一位对农业科技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设施农业的概念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我深知,现代农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而设施农业正是这一趋势下的重要体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为我解读设施农业的奥秘,从其历史发展,到当前的先进技术,再到未来的发展趋势。我特别希望能了解,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和气候条件下,如何选择和设计最适宜的设施类型,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最大的生产效益。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将能对设施农业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也能更好地认识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