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生物实验室系列--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二版) 生物科技畅销书籍
:49.00元
作者:章静波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直供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122113559
字数:411000
页码:243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目录
章 显微镜技术
基本方案1 普通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基本方案2 相差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基本方案3 荧光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基本方案4 透射电子显微镜与超薄切片技术
基本方案5 电子显微镜与样品制备
备择方案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备择方案2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支持方案显微摄影技术
第二章 组织学基本技术
基本方案1 石蜡切片技术
基本方案2 冰冻切片技术
基本方案3 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stain,HE)染色技术
备择方案1 吉姆萨(Giemsa)染色技术
备择方案2 组织学切片的Feulgen染色技术
备择方案3 中性脂肪油红O显示(Oil red O stain)技术
备择方案4 组织切片的碱性磷酸酶染色技术(ALP钙?钴法)
备择方案5 组织切片的琥珀酸脱氢酶染色(SDH stain)技术
备择方案6 组织切片的核酸甲苯胺蓝显示技术
第三章 细胞结构与成分的显示技术
基本方案1 细胞中DNA和RNA的显示
基本方案2 细胞中过氧化物酶的显示
基本方案3 细胞中碱性蛋白的显示
基本方案4 一氧化氮合酶的显示
基本方案5 细胞中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基本方案6 细胞中糖类和脂类的显示
基本方案7 酸性磷酸酶的显示
备择方案1 细胞中液泡系的活体染色
备择方案2 培养细胞完整生物膜系统的观察
备择方案3 微丝的染色及形态观察 支持方案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显示胞质微管
第四章 细胞生理实验
基本方案1 细胞的运动
基本方案2 细胞的吞噬活动
基本方案3 细胞自噬检测方法
备择方案细胞膜通透性的测定
第五章 细胞培养和分析
基本方案1 细胞的代培养
基本方案2 培养细胞的形态观察和计数
基本方案3 培养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和分裂指数的测定
基本方案4 细胞集落形成实验
基本方案5 器官培养方法
基本方案6 鸡胚尿囊培养法
备择方案1 细胞的传代培养
备择方案2 MTT对细胞生长状况的检测
备择方案3 表皮细胞的培养
备择方案4 骨骼肌细胞的培养
备择方案5 内皮细胞的培养
备择方案6 神经胶质细胞的培养
备择方案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其体外诱导分化
支持方案1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支持方案2 细胞显微测量技术
支持方案3 细胞培养中支体污染的检测
支持方案4 放射自显影术及同位素液闪测定
第六章 干细胞培养及诱导分化
基本方案1 人胚胎干细胞传代培养
基本方案2 人胚胎干细胞的诱导分化
基本方案3 肿瘤干细胞的分离纯化
备择方案诱导多潜能干细胞
支持方案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
的分离及饲养层的制备
第七章 细胞周期分析
基本方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备择方案1 细胞同步化实验
备择方案2 通过分析CDK的活性检测细胞周期
第八章 细胞成分的分离与分析
基本方案1 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和细胞器
基本方案2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细胞组分
基本方案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
基本方案4 Western印迹技术
备择方案免疫沉淀法
支持方案蛋白质的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第九章 细胞工程基础技术
基本方案1 细胞融合实验
基本方案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备择方案1 染色体提前凝集标本的制备
备择方案2 显微注射技术(核移植)
备择方案3 DNA转染实验(绿色荧光蛋白)
支持方案体外受精技术
第十章 细胞凋亡的测定
基本方案1 凋亡细胞的普通光镜观察
基本方案2 凋亡细胞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基本方案3 凋亡细胞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梯状条带(DNA ladder)
备择方案1 凋亡细胞的电镜观察
备择方案2 凋亡细胞的位末端标记法检测
备择方案3 凋亡细胞的单细胞电泳检测
备择方案4 凋亡细胞的流式细胞法检测
支持方案磷酸酰丝氨酸外化的流式细胞术分析
第十一章 染色体技术
基本方案1 染色体标本制备
基本方案2 端粒及端粒酶显示技术
备择方案1 染色体显带技术
备择方案2 性染色质的制备
备择方案3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实验
备择方案4 染色体位杂交技术
支持方案染色体实验配制
第十二章 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
基本方案1 DNA提取及检测
基本方案2 RNA提取及检测
基本方案3 Southern印迹技术
基本方案4 Northern印迹技术
基本方案5 RNA干扰技术
基本方案6 酵母双杂交技术
备择方案1 RT?PCR
备择方案2 位PCR技术
备择方案3 荧光定量PCR技术
备择方案4 基因芯片技术
备择方案5 位缺口平移技术
备择方案6 染色质免疫沉淀法
备择方案7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备择方案8 GST pull?don分析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为了跟上学科的发展,适应发展的需要,作者对《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进行修订更新,推出第二版,新版适合大多数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及医院校)研究生与本科生学习细胞生物学技术的需要。特点在于:
基础训练为主,同时增加而又不难掌握与了解的技术。本版中除了保留有大部分内容之外,根据反馈意见增加了作为生物学与医学研究基本手段的组织学切片技术,也不失时宜地补充了多种干细胞培养的培养方法、鉴定及运用,其中括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PScells)和肿瘤干细胞培养、细胞自噬、端粒与端粒酶显示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等。
本版也尝试采用如同《精编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南》(ShodProtocols in CellBiology,edJSBonifacino,etal,byJohnWiley&Sonslnc;.)那样将所介绍的方法分为基本方案、备择方案和支持方案3类。基本方案是指总体推荐或是普遍应用的方法,也是使用者应力求掌握的方法。备择方案乃针对采用不同设备和而达到相同结果时可选用者,或许可以认为它是基本方案的一种补充与佐证。支持方案所描述的是进行基本方案或备择方案所需要的那些附加步骤,这些步骤独立于核心方案,它们或许也可以在其他实验中用到。
本书可以作为相关高等院校的本科教材,也可供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工作的人员阅读参考。
读者对象:本书可以作为相关高等院校的本科教材,也可供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工作的人员阅读参考。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因为我更习惯于在线观看视频教程来学习实验操作。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文字描述极具画面感,读起来完全没有枯燥的术语堆砌感。比如,在讲述细胞培养中血清的筛选和灭活步骤时,作者用了非常生动的比喻来解释为什么温度控制如此关键,将“温和操作”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为对细胞的“尊重”。更让我惊艳的是,它对实验结果的常见异常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如何做”的层面。当我的Western Blot出现弥散的条带时,我翻到相应的章节,找到了可能的原因——抗体浓度过高或者封闭不充分,并立即进行了调整,效果立竿见影。这本书不仅教我如何做实验,更教我如何像一个有经验的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变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色彩搭配既专业又不失活力。我原本对“细胞生物学”这个听起来有些枯燥的领域感到畏惧,但翻开这本书后,那种直观的图示和清晰的排版瞬间打消了我的顾虑。尤其是那些关于细胞结构的三维渲染图,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呈现,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轻松地将书本上的抽象概念与实际的微观世界联系起来。内容编排上,作者显然非常用心,逻辑线索极其顺畅,从最基础的细胞分离技术讲起,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基因编辑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每介绍一个实验技术,都会配上详尽的步骤指南和潜在的“陷阱”提示,这点对于动手操作至关重要,完全是把我这个“小白”当成了亲密的实验伙伴来引导,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说教。我特别欣赏它在理论背景阐述上的克制,没有过度堆砌晦涩难懂的公式,而是用最精炼的语言点明技术背后的核心原理,确保我们能快速上手实践。
评分我是在为我的毕业设计寻找可靠的实验参考时偶然接触到这本“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坦白说,市面上关于实验方法的书籍汗牛充栋,很多都是翻译腔过重或者内容陈旧。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它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说话风趣幽默的资深研究员,坐在你旁边手把手地指导你。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荧光标记技术那一章,作者不仅详细描述了免疫荧光染色(IF)和共聚焦显微镜的应用,还非常细致地对比了不同荧光染料的适用性和淬灭风险,甚至分享了在封片过程中如何避免背景染色的“独家秘诀”。这种深入骨髓的实践经验的分享,是任何标准教科书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阅读过程中,我甚至能想象到作者在实验室里面对失败时的无奈和成功时的欣喜,文字间流淌着浓浓的、属于科研工作者的真实情感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评分这本实验手册的价值,绝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指南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部详尽的“错误排查手册”。作为一名刚入职的科研助理,我经常因为一些低级错误而浪费宝贵的时间。这本书对于规范操作流程的强调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但正是这种严谨,才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例如,在核酸提取部分,对于酚氯仿抽提这个经典但危险的步骤,作者不仅强调了防护措施,还详细对比了硅胶柱法的优劣,并给出了在不同起始样本量下选择哪种方法的决策树。此外,书中还包含了对设备维护和质量控制(QC)的建议,这在很多只关注“如何跑”而忽略“如何维护”的书中是看不到的。它的深度和广度完美地覆盖了一个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日常所需的大部分核心技术,是任何严肃的科研工作者案头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评分自从换了新实验室,我们用的很多设备和试剂都有了升级换代,旧的实验手册简直跟不上节奏。急需一本能够覆盖现代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的参考书,这本《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二版)》真是雪中送炭。它对高通量筛选和单细胞测序(scRNA-seq)的前处理部分介绍得尤为到位。我特别关注了关于流式细胞术的应用拓展,书中不仅讲解了基础的分选,还穿插了活性氧检测和细胞周期分析的最新策略。排版上,虽然内容非常专业,但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大量的流程图和表格来总结关键参数,比如最佳离心速度、孵育时间范围等,这些“速查表”式的总结,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实验设计效率。相比于其他动辄几百页、让人望而却步的巨著,这本书的知识密度适中,重点突出,真正做到了技术手册与学术专著的完美平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