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享受人生
作 者:李银河
I S B N :9787569909524
出 版 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时间:2016年7月 第1版
印刷时间: 第1次
字 数:字
页 数: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克
定 价:46元
内容推荐
作者退休后,定居海滨小城,每日闭门谢客,静心读书思考,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形成这部作品。主要倡导超然、豁达、淡泊名利、追求、快乐的精神,大学问家写给自己的小散文,从容不迫,对忙碌的现代都市人也有所启发。
世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写作。这首先是人类已经可以将很少精力用于维生的产物,很多人已经变得穷极无聊,所以写作。有一次我受一个读书俱乐部之邀去深圳,遇到当地某区作协的人,他告诉我说,仅仅这个区注册的写作者就有几千人。……我的写作很可能在他人看来不是个东西,但是那是我的生命,我的时间,我的痛苦,我的快乐。我早已乐在其中,这就足够了。
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在说,大多数人在需求未得满足时陷入痛苦,在需求已得满足时陷入无聊,人生就在这痛苦与无聊的两端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在一切物质需求已得满足的境况中,能够继续自己对于爱与美的不懈追求,终身不必陷入无聊境地,这是对人的一个极大挑战。我面对这一挑战跃跃欲试,信心满满,决心将全部身心浸淫在对爱与美的狂热追求之中,并把这一激情保持终身。
作者简介
李银河,当代中国*具影响力知识分子、著名社会学家,自由主义代表学者。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个文科博士后,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具影响的人物之一。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30人”。
2012年从中国社科院退休后,隐居乡间、海滨,专心读书写作,近年先后出版 “心灵散文”系列:《我的生命哲学》《我的心灵阅读》《我的社会观察》和《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等。
从装帧设计到内页排版,这本书都透露出一种克制而高级的美学追求。它不是那种喧哗夺目的畅销书,更像是一件值得被珍藏的书房孤品。这种外在的宁静感,恰恰与书中探讨的主题——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觅内在的安宁——形成了完美的呼应。我惊喜地发现,作者对于“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也极富洞察力。她没有将时间视为线性的单向度,而是将其描绘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过去的回响、当下的力度以及未来的可能性,都在同一个维度上共振。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条时间长河的岸边,既能感受到逝去时光的重量,也能体会到此刻行动的紧迫性。这种对时间维度的精妙把握,使得书中关于人生选择的讨论,具有了更深远的重量感和历史感。
评分最近读完一本让人心头一震的书,那本散发着幽微光芒的著作,它并非一本单纯的理论说教,而更像是一场与自我灵魂深处的对话。作者以一种近乎手术刀般精准却又饱含温情的笔触,解剖了现代人精神困境的核心。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个体边界的构建与消融”的论述,那段文字让我猛然惊醒,意识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多少无意识的妥协与迎合,正在如何蚕食我们本应坚固的自我疆域。书中的案例分析极其扎实,并非空中楼阁式的臆想,而是从细微的生活场景中抽丝剥茧,展现出宏大的人性图景。读罢合卷,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觉像是经过了一次深刻的内心“排毒”,那些平日里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社会规范和他人期待,在作者的引导下,都被放在了显微镜下重新审视。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给你一个现成的答案,而在于为你提供一套重新提问世界的思维工具。它要求你必须直面自身的脆弱与矛盾,而这种直面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留白”。作者很少将话说死,而是大量地抛出富有张力的悖论和开放性的问题,将解读和内化的空间充分地留给了读者自己。这要求阅读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而是一场积极的“共创”。读到关于“爱与孤独”的章节时,那种欲言又止的克制感,比大肆渲染要强烈百倍。它没有提供一劳永逸的解药,却精准地指出了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的症结所在——常常是我们对“完整性”的过度执着,或者对“不确定性”的过度恐惧。这种引导我们去拥抱生命本质的悖论,而非试图消除它们,是本书最成熟、最值得称道之处。读完后,我没有急着去向人推荐,而是花了很长时间,只是静静地回味那些被点亮的部分,因为它需要时间来消化,才能真正成为你的一部分生命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拿捏得非常巧妙,读起来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顺畅感,但其内涵的密度又让人不得不时常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凝练的句子。它的语言风格,介于古典的沉静与现代的犀利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张力。我特别留意到作者在探讨情感联结时所采用的意象,比如“两座孤岛在潮汐起落间的遥相呼应”,这比任何干巴巴的心理学定义都要来得动人且富有穿透力。它成功地避开了许多同类书籍中常见的故作高深或矫揉造作的腔调,而是以一种近乎坦诚的姿态与读者交谈。这种坦诚是极具感染力的,它让你觉得,原来那些深藏心底、羞于启齿的困惑,并非你一人独有。这本书更像是一位智慧长者在壁炉边,以一种不疾不徐的语速,为你娓娓道来关于生命本质的几个朴素真理,只是这些真理,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真正接纳。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振奋的是,它没有将“美好生活”描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将其落实到了每一个日常的微小互动和自我觉察之中。作者似乎在提醒我们,真正的“宏大叙事”,往往就隐藏在那些被我们轻易忽略的“芝麻绿豆”里。比如,对于“仪式感”的阐释,不再是流于形式的空洞摆设,而是被提升到了构建个人意义体系的关键环节。书中对于“日常的诗意”的挖掘,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成功地将哲学的思辨,拉回到了厨房、阳台、通勤路上这些最接地气的生活场景。这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毫无距离感,它不是高高在上指导你如何生活的“教典”,而是你身边一位思想深刻、却又不失烟火气的伙伴,共同探讨“如何把日子过得像个明白人”的实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