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装包含以下2本图书:
| 2019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政法 | 定价: | 48.00 |
| 2019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全真模拟预测试卷政法 | 定价: | 34.00 |
总定价:82.00元
知识结构图(2) 第一章基础概念(3) 考点1法律的基本特征(3) 考点2法律的要素(4) 考点3法律的分类和法律的作用(6) 第二章法律的制定(8) 考点4立法体制与立法原则(8) 考点5法律渊源(9) 考点6法律效力和法律体系(11) 第三章法律的实施(14) 考点7法律遵守、法律执行与法律适用(14) 考点8法律关系(15) 考点9法律解释(17) 考点10法律责任(18) 第四章法律的发展(20) 考点11中国法律传统的特点(20) 考点12世界主要法系(20) 考点13法治理念和法治国家(22) 知识结构图(26) 第一章基础概念(28) 考点1宪法的概念(28) 考点2宪法的原则(29) 考点3宪法监督保障制度(30) 考点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历史发展(30) 第二章国家的基本制度(32) 考点5国体与政体(32) 考点6选举制度(32) 考点7国家结构形式(34) 考点8国家的经济制度(35) 第三章权利和义务(36) 考点9公民的基本权利(36) 考点10公民的基本义务(38) 第四章国家机构(39) 考点11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39) 考点12中央国家机关(40) 考点13地方国家机关(48) 考点14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51) 第五章宪法性法律(54) 考点15立法法(54) 考点16民族区域自治法(56) 考点17国务院组织法(58) 考点18人民法院组织法(58) 考点19人民检察院组织法(60) 考点20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61) 考点21居民委员会组织法(62) 考点22村民委员会组织法(63) 知识结构图(66) 第一章基础概念(68) 考点1行政法的概念和渊源(68) 考点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69) 考点3行政法律关系(70) 第二章行政主体(72) 考点4行政主体的概念(72) 考点5行政主体的范围(72) 第三章行政行为概述(75) 考点6行政行为的概念与分类(75) 考点7行政行为的成立与合法要件及效力(76) 考点8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废止(77) 第四章行政行为(78) 考点9行政立法(78) 考点10行政许可(79) 考点11行政确认(82) 考点12行政强制(83) 考点13行政处罚(84) 考点14行政监督检查(87) 考点15行政裁决(88) 考点16行政合同(89) 考点17行政征收、征用及补偿(90) 考点18行政指导(92) 考点19行政事实行为(93) 第五章行政程序(95) 考点20行政程序的概念和基本原则(95) 考点21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96) 第六章行政复议(99) 考点22行政复议的概念和原则(99) 考点23行政复议的范围与管辖(100) 考点24行政复议的申请、受理、决定和执行(102) 第七章国家赔偿(106) 考点25国家赔偿的责任(106) 考点26行政赔偿(107) 第八章保密制度与政府信息公开(109) 考点27保守国家秘密法的主要内容(109) 考点28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110) 第九章公务员制度(113) 考点29公务员法(113) 知识结构图(116) 第一章基础概念(117) 考点1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117) 第二章犯罪和犯罪构成(119) 考点2犯罪的定义与特征(119) 考点3犯罪的构成要件(119) 第三章排除犯罪性的行为(123) 考点4正当防卫(123) 考点5紧急避险(124) 第四章故意犯罪的形态(126) 考点6犯罪预备、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126) 第五章共同犯罪(128) 考点7共同犯罪的概念和形式(128) 考点8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129) 第六章刑罚(131) 考点9刑罚的概念及种类(131) 考点10量刑(136) 考点11数罪并罚(137) 考点12缓刑(138) 考点13减刑(140) 考点14假释(141) 考点15时效(143) 第七章刑法各论(145) 考点16危害国家安全罪(145) 考点17危害公共安全罪(146) 考点18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147) 考点19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148) 考点20侵犯财产罪(149) 考点21贪污贿赂罪(150) 考点22渎职罪(151) 知识结构图(154) 第一章基础概念(156) 考点1民法的调整对象与基本原则(156) 考点2民事法律关系(157) 第二章民事主体(159) 考点3基础概念(159) 考点4自然人(159) 考点5法人(162) 考点6非法人组织(163) 第三章民事法律行为(166) 考点7一般规定(166) 考点8意思表示(168) 考点9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170) 考点10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171) 第四章代理(174) 考点11一般规定(174) 考点12委托代理(175) 考点13代理终止(176) | 第五章物权(178) 考点14物权和物权法的一般原理(178) 考点15物权的保护(179) 考点16所有权、相邻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180) 第六章债权(183) 考点17债的概念和种类(183) 考点18债的发生、变更和消灭(184) 考点19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185) 第七章人身权(187) 考点20人身权的概念、特征和种类(187) 第八章侵权责任(189) 考点21侵权责任法(189) 知识结构图(192) 第一章基础概念(193) 考点1合同的概念及种类(193) 考点2合同法的基本原则(194) 第二章合同的订立(195) 考点3合同订立的程序(195) 考点4格式条款(197)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199) 考点5有效合同(199) 考点6无效合同(200) 考点7可变更和可撤销合同(201) 考点8效力待定的合同(203) 第四章合同的履行(206) 考点9合同履行的原则(206) 考点10合同履行的规则(206) 考点11合同履行的担保(208) 第五章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209) 考点12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209) 第六章合同责任(212) 考点13缔约过失责任(212) 考点14违约责任(212) 知识结构图(216) 第一章著作权法(217) 考点1著作权法及其著作权的客体(217) 考点2著作权人及其权利(218) 考点3著作权的利用和限制(220) 考点4邻接权(221) 考点5著作权的保护(223) 第二章专利法(225) 考点6专利法和专利权的客体(225) 考点7专利权人及其权利(226) 考点8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和程序(228) 考点9专利权的保护(230) 第三章商标法(231) 考点10商标和商标法、商标权利(231) 考点11商标注册(231) 考点12商标权的使用与保护(233) 知识结构图(236) 第一章公司法(237) 考点1基础概念(237) 考点2公司的设立、变更、解散与清算(238) 考点3有限责任公司(240) 考点4股份有限公司(242) 第二章竞争法(244) 考点5反垄断法(244) 考点6反不正当竞争法(246) 第三章市场秩序法(249) 考点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49) 考点8产品质量法(253) 考点9食品安全法(255) 第四章宏观调控法(259) 考点10财政法(259) 考点11税法(262) 知识结构图(266) 第一章劳动法(267) 考点1基础概念(267) 考点2劳动法(267) 考点3劳动合同法(269) 考点4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73) 第二章社会保障法(275) 考点5基础概念与社会救助、社 会福利、优抚安置法律制度(275) 考点6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76) 第三章社会保险法(279) 考点7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险法(279) 考点8社会保险的主要类型及具体制度(279) 考点9社会保险费征缴、社 会保险基金、法律责任(282) 第四章环境资源法(284) 考点10基础概念(284) 考点11环境保护法(284) 考点12土地管理法(287) 知识结构图(290)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292) 考点1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92) 考点2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294) 考点3管辖和回避(295) 考点4辩护与代理(296) 考点5刑事证据(297) 考点6强制措施(298) 考点7附带民事诉讼(300) 考点8期间和送达(301) 考点9立案、侦查和起诉(302) 考点10刑事审判程序(304) 考点11死刑复核程序(306) 考点12审判监督程序(306) 考点13执行(307)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309) 考点14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309) 考点15主管和管辖(310) 考点16诉的概念(312) 考点17诉讼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313) 考点18民事证据与民事诉讼中的证明(314) 考点19期间和送达(316) 考点20法院调解(317) 考点21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318) 考点22强制措施(320) 考点23民事审判程序(321) 考点24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324) 考点25执行程序(325) 考点26民事诉讼时效(327) 第三章行政诉讼法(329) 考点27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329) 考点28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和管辖(329) 考点29行政诉讼参加人(331) 考点30行政诉讼基本程序(332) 考点31行政诉讼的证据和法律适用(336) 考点32行政案件的裁判与执行(337) 第四章仲裁法(340) 考点33仲裁法的基本原则、仲裁机构和仲裁协议(340) 考点34仲裁程序、仲裁裁决执行及涉外仲裁(341) 知识结构图(344) 第一章国家及上海市立法zui新进展(345) 考点1国家立法情况概述(345) 考点2上海市立法状况概述(347) 第二章国家及上海市依法行政zui新进展(350) 考点3国家依法行政zui新进展(350) 考点4上海市依法行政zui新进展(352) 第三章国家及上海市司法改革zui新进展(355) 考点5国家司法改革zui新进展(355) 考点6上海市司法改革zui新进展(356)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59) |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政法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1)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政法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14)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政法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27)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政法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40)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政法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53)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政法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66)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政法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七)(79)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政法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八)(91)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政法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九)(103)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政法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116)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政法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一)(129)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政法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二)(141)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153)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163)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174)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184)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194)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205)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215)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225)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九)参考答案及解析(235)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参考答案及解析(245)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一)参考答案及解析(255)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二)参考答案及解析(265)
天哪,终于把这本期待已久的教材啃完了,说实话,心情挺复杂的。首先得承认,对于我这种法律小白来说,这套书简直就是一座知识的迷宫,幸好它还算是有个清晰的地图。政法类的知识点真是错综复杂,什么行政法、刑法、诉讼程序,每一个模块都像是一个单独的小宇宙,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理解和消化。我尤其喜欢它在理论框架构建上的努力,那种把晦涩的法条用更贴近实际案例的方式串联起来的写法,确实让我在记忆那些冰冷的条文时,感觉不那么枯燥了。比如讲到某个具体的法律适用冲突时,它会引用一个近几年的真实案例进行深度剖析,这点非常加分,因为它让我明白这些规定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活生生地影响着社会运行的。不过,也正因为内容覆盖面广,深度上的取舍就显得有点微妙了。有些地方,比如宪法学的某些前沿理论探讨,感觉只是蜻蜓点水,留给读者的疑问比解答要多一些。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反复对比了教材里对“不作为犯”的界定和模拟题里的考察角度,发现教材的论述更偏向于学术定义,而考试则更侧重于实操判断,这种教学重点的差异,让我在复习策略上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去“翻译”教材的语言,使其符合考试的语境。总的来说,它像一位知识渊博但语速略快的大学教授,信息量巨大,需要我这个学生自己去筛选重点并进行二次加工才能真正吸收。
评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套书在结构逻辑上的设计哲学。它显然不是简单地把历年的考纲知识点堆砌在一起。我看到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引导过程。教材部分像是打地基,从最宏观的法治理念和权力结构讲起,慢慢细化到具体法律部门的实体法和程序法。这种铺陈的节奏,对于梳理我对“政法”这个大概念的整体认知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在涉及到法理学与部门法衔接的部分,它没有把法理部分割裂开来,而是巧妙地将其作为理解具体法律原则的底层逻辑。举个例子,讲到行政法的“信赖保护原则”时,它会回溯到法治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这一上位概念进行呼应。这种前后呼应、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使得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变得清晰可见,避免了孤立记忆的弊端。我过去自学时常遇到的问题是,今天学了刑法,明天学了行政法,彼此之间像两座孤岛,一旦考到综合分析题就彻底懵了。而这套书通过统一的逻辑框架,让我得以在不同法域间建立起有效的神经通路。这种系统化的编排,无疑是为我们这些非科班出身的考生省下了大量的自我重构体系的时间。
评分我发现这套资料的实战演练部分,也就是那本模拟题册,是真正能检验学习成果的试金石。说实话,光看教材理论部分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还挺良好,觉得法条我都背得滚瓜烂熟了。但是一旦面对模拟卷那种严格的时间限制和陷阱式的选项设计,立刻就露馅了。这套题目的难度设置,个人感觉非常贴近甚至略高于真实的考试压力。特别是那些案例分析题,它的情景设置往往非常逼真,涉及多个法律部门的交叉适用,稍不留神就会掉进逻辑陷阱里。我做完第一套卷子的时候,错率高得吓人,不是因为我不知道知识点,而是我没有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在脑海中搭建起完整的法律逻辑链条。更绝的是,它的解析部分做得相当细致,不仅仅是告诉你“选A是错的,因为根据某某法第几条”,它还会深入分析错误选项的设计思路,这一点对于我这种习惯于“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通过对比解析,我明白了出题人是如何利用法律术语的微妙差别来迷惑考生的,这比单纯记忆知识点有效得多。可以说,这套模拟题不是用来“刷题”的,而是用来“诊断”和“纠错”的工具,帮助我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应试能力,过程虽然痛苦,但效果显著。
评分从备考的心态调整角度来看,这套书也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当你翻开厚厚的教材和模拟册时,第一感觉是“我要征服它”,但实际上,备考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挫败感的过程。这套书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清晰的里程碑。教材是目标知识的蓝图,模拟题则是定期的压力测试。当我感到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时,我只需要翻到教材目录,看看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章节,或者找一套模拟题来检验一下当前阶段的学习效果,心里立刻就有了方向感。特别是当我被某个难点卡住,想要放弃的时候,看到教材里那些清晰的重点标记和高频考点提示,就会明白,现在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知识盲区,而不是能力的鸿沟。这种“被引导”的感觉,对于长期备考压力下的考生来说,是无形的心理支持。它不像有些资料只堆砌内容,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领队,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慢速度讲解,什么时候该加速冲刺,让我在高强度的学习中保持了一种相对稳定的节奏和积极性。
评分最后,谈谈排版和细节处理的观感。在海量的法律文本中,视觉体验对专注度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套书在字体选择和版面设计上做到了令人称赞的克制与高效。它没有采用花哨的色彩或过多的装饰性图片,而是以黑白为主,辅以必要的加粗、下划线和色块来区分不同层级的知识点,非常符合政法类学习资料的严肃性。最让我感到贴心的是,在很多复杂的法律条文引用部分,它使用了小号字体或特定的引用框进行区分,这使得主干的阐述内容和引用的依据能够一目了然,极大地减轻了阅读时的认知负担。而且,纸张的质量也相当不错,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不容易感到疲劳。对我这种需要反复翻阅、在不同章节间跳转查找的“老书虫”来说,一本印刷清晰、装帧坚固的书是多么重要。它确保了在备考的“持久战”中,阅读工具本身不会成为拖后腿的因素,这种对阅读体验的重视,间接体现了编者对考生学习过程的尊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