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Part 1媒介特质
第1 章 光
1.1光的性质4
1.1.1反射4
1.1.2阴影5
1.2光在电影中的基本功能5
1.2.1光的外部引导功能5
光的空间引导6
光的时间引导7
1.2.2光的内部引导功能7
光对情绪和氛围的影响8
光作为戏剧冲突的元素9
1.3光的控制11
1.3.1标准布光11
1.3.2布光方式的变化12
主体与背景12
明暗对比布光12
平调布光13
剪影布光13
第 2 章 色 彩
2.1色彩的感知15
2.1.1光与色彩15
2.1.2眼睛与色彩16
2.2色彩的属性17
2.2.1基本色17
2.2.2色彩的饱和度17
2.2.3色彩的亮度18
2.2.4亮度与饱和度的差异18
2.3色彩的混合19
2.3.1加色法19
2.3.2减色法20
2.4色彩在电影中的基本功能21
2.4.1色彩的信息功能21
2.4.2色彩的象征性与漫画化21
2.4.3色彩的构图功能22
色彩的相互作用23
2.4.4色彩的情绪功能25
冷暖色25
第 3 章 画 面
3.1电影画面的基本元素32
3.1.1构图33
视觉中心34
非对称的均衡35
线条与几何形构架36
留白37
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38
3.1.2镜头41
景别41
角度44
景深47
运动(动态构图)48
分割画面50
3.2写实主义电影和技术主义电影的两大传统51
3.2.1写实主义传统51
3.2.2技术主义传统52
3.2.3两种传统的融合53
3.3技术发展对电影画面创作的影响和意义54
3.3.1从黑白到彩色55
3.3.2从无声到有声55
3.3.3从宽银幕到IMAX 55
3.3.4摄影技术的发展57
3.3.5数字技术的革新58
第 4 章 声 音
4.1声音技术的变迁62
4.2声音感知的三个基本特性64
4.3电影声音的一般功能65
4.4电影声音的类别67
4.4.1人声67
对白67
旁白68
自动对白补录69
4.4.2音效69
4.4.3音乐71
创制电影音乐72
电影音乐的作用72
电影音乐的商业效用75
4.5声音设计76
4.5.1声音与影像76
影像与声音的感知76
声音对影像时间进程的作用
4.5.2声音设计的原则77
声音层次78
声音透视78
音桥80
画外声音81
声音蒙太奇81
Part 2创作流程
第 5 章 剧 作
5.1剧本写作流程85
5.1.1剧本的前期策划86
5.1.2剧本的大纲制作88
找主题88
确立人物89
撰写故事梗概与分场提纲91
5.1.3剧本的正式写作92
编台词93
5.1.4剧本的定稿与修改93
5.2改编94
5.2.1忠于原著96
5.2.2节选96
5.2.3复合96
5.2.4取意97
5.2.5颠覆97
5.3剧本写作格式98
5.4剧本运作102
第 6 章 导 演
6.1导演工作104
6.1.1筹备阶段106
构思106
建组106
挑选演员107
6.1.2中期拍摄阶段108
对摄影的指导109
对演员的指导110
对美术、灯光、造型等的指导111
6.1.3后期剪辑阶段111
拿到这本书,我首先关注的是它作为“电影经典入门基础教材”的定位。我一直觉得自己对电影的理解还停留在观众层面,想要更进一步,了解电影的创作规律、艺术手法以及背后的理论支撑。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还算不错,它从最基础的电影语言讲起,比如镜头、剪辑、声音等元素是如何协同作用来构建叙事的。书中列举了不少经典电影的片段进行分析,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平时看似随意的镜头运用,背后都有着精心的设计和考量。不过,在一些理论部分的阐述上,我感觉有些地方略显晦涩,可能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消化。我个人特别喜欢书里关于“蒙太奇”的章节,讲解得非常清晰,还配有图例,让我对这种重要的电影表现手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电影史上的重要流派和导演,虽然只是简要介绍,但也为我指明了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总的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让我对电影艺术的奥秘有了初步的探寻,也激发了我深入研究的兴趣。
评分我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它提到“影视制作教程”。作为一名影视爱好者,虽然我没有专业背景,但一直对幕后制作的过程充满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告诉我,一部电影是如何从剧本变成银幕上的成品的,包括摄影、导演、剪辑、声音设计等各个环节。翻阅之后,我发现书中确实涵盖了这些内容,它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各个制作工种的基本职责和流程。例如,在摄影部分,它讲解了景别、角度、运镜等基础概念,并且给了一些简单的实用技巧。在剪辑部分,它也简要说明了不同剪辑方式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剪辑来控制节奏和营造气氛。不过,作为一本“教程”,我感觉它在实操性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书中提供的更多是理论性的介绍和概念性的讲解,对于具体的拍摄设备、软件操作、后期制作流程等细节,介绍得相对较少。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经典场景是如何拍摄的,某个特效是如何实现的,这样会更有指导意义。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影视制作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如果想真正上手实践,可能还需要结合更专业的教程和书籍。
评分这本书的“包邮”和“现货正版”让我很放心,毕竟买书最怕的就是盗版和缺货。我一直觉得,了解电影的“概论”对于理解整个电影产业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把握电影的发展趋势、市场规律以及文化影响。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些不错的框架。它在开篇就对电影的定义、功能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为读者建立了一个整体的认知。书中还探讨了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影响公众舆论的。我比较喜欢书中关于电影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分析,让我看到了电影不仅仅是艺术,更是一种庞大的产业和一种社会现象。不过,我对书中一些关于电影产业的最新数据和发展趋势的讨论,感觉还不够深入,可能一些内容已经有些滞后。毕竟电影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我更希望看到一些关于流媒体对传统电影发行渠道的冲击、人工智能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等更具前瞻性的讨论。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理解电影产业的良好视角,但如果能更新一些更前沿的内容,将会更具价值。
评分这本书我收到之后,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毕竟“电影概论”这个题目本身就足够吸引人了,加上“新增国族特色”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影的发展脉络很感兴趣,想了解它们是如何在各自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又如何与世界电影潮流交织融合的。翻了几章之后,我发现书中确实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讨,虽然篇幅可能不如我预期的那样详尽,但就作为一本入门教材来说,已经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视角。比如,它提到了一些亚洲电影在叙事手法、审美风格上的独特性,以及如何受到西方电影理论的影响,又如何反过来影响了西方电影的创作。书中对于一些经典的国族电影作品的案例分析也很有启发性,让我对这些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当然,我个人比较期待能够看到更多关于中国电影、印度电影、拉丁美洲电影等“非好莱坞”体系的深入研究,希望在后续的章节或者未来的版本中能有更丰富的篇幅。整体而言,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电影多元面貌的窗户,让我对电影艺术的理解更加立体和包容。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被“电影经典入门基础教材”和“电影概论”这些关键词吸引。我一直对电影抱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电影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这本书的结构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它从电影的起源讲起,一路梳理到现代电影的发展,涵盖了电影史上的重要事件、流派和代表人物。书中对于一些核心的电影理论,比如作者论、类型电影理论等,都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让我对这些重要的理论框架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电影的分析,它不仅讲述了故事梗概,还深入剖析了影片的艺术特色、主题思想以及在电影史上的地位,让我对这些经典作品有了更深的敬意和理解。不过,在对一些早期电影的介绍上,感觉篇幅略显单薄,可能对于希望深入了解电影早期发展史的读者来说,会觉得不够过瘾。另外,书中在讨论一些现代电影理论时,引用了一些我不太熟悉的术语,可能需要我查阅更多的资料来辅助理解。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电影入门教材,为我系统学习电影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我推荐了不少值得深入研究的电影和理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