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拍案称奇:奇方妙法治案赏析
定价:49.00元
作者:张存悌,卓同年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3245630
字数:
页码:2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拍案称奇:奇方妙法治案赏析》精选古今名医具有深刻启示的奇方妙法案例380则,以方法独特、用药巧妙、思路新颖为特点,其共同之处是久治不愈,或寻常方药不效之病,经用奇方妙法而愈,令人不禁拍案叫绝,从而获得新思路,新启迪,进而提高医术。平淡无奇的案例不取,“诸庸常者不录”。
《拍案称奇:奇方妙法治案赏析》分为31个专题,每一专题简要论述其内涵与意义,注重引用经典与名医论述,名言警句迭出,帮助理解,然后罗列各案。案后附“按”,分析该案要义,点明奇妙所在,以期对读者起到启迪作用。
《拍案称奇:奇方妙法治案赏析》富于人文色彩,多数医案系医话形式,可读性强,有情节,引人入胜。另外穿插近代名医方笺墨宝20余幅,十分精致,难得一见。
《拍案称奇:奇方妙法治案赏析》适合中医界人士和中医爱好者阅读,尤其是中医院校的学生会从中获得诸多启迪和裨益。
目录
一、求其证之所以然——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立根原在中医中——坚持辨证论治原则
三、求所从来,方为至治——审因论治
四、细节决定成败——辨证要精细
五、脉可凭而不可恃
六、再兼服药参机变
七、格物致知悟医理
八、医者意也成于思
九、用意飘然思不群
十、治之但扶其真元
十一、善医者先医其心
十二、另辟蹊径刨新法
十三、明辨真假方可为医
十四、加减临时在变通
十五、同病异治学眼光
十六、大病必须大药
十七、大黄救人有功
十八、能用毒药者方为良医
十九、佐药一味建奇功
二十、药有专擅效堪夸
二十一、用方简者,其术日精
二十二、巧借药引藏玄机
二十三、病人所嗜者为良药
二十四、药不亲试终未达
二十五、妙用开表治杂病
二十六、不失人情巧逢迎
二十七、能用食平疴可谓良工
二十八、偏方治大病
二十九、用药有方复有法——名医用药巧法
三十、神用无方谓之圣——不药而愈佳案
三十一、愿诸公还读《伤寒》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张存悌,1947年生,主任医师。1982年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曾任该校第三附属医院内科主任,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临床专家。
近年钻研火神派,著有《火神——郑钦安》《中医火神派探讨》等书,系*早系统阐释火神派的专著,现任全国扶阳论坛组委会常务委员。
从医30年,曾赴美国、澳洲、加拿大、香港讲学,弟子众多。擅用经方,用药简练,为经典火神派代表,对常见病、疑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人誉“关东火神”,患者多有口碑。发表论文、医话200余篇,出版专著40余部。代表作如下:
《火神——郑钦安》
《火神派示范案例点评》
《经典火神派医案点评》
《中医火神派探讨》
《火神派温阳九法》
《火神派名医验方辑要》
《近代名医医话精华》
《新编清代名医医话精华》
《霹雳大医——李可》
《吴附子——吴佩衡》
《汤头歌诀应用新解》
《品读名医》
《中医往事》
《欣赏中医》
《关东火神张存悌医案医话选》
卓同年,男,1962年生,1985年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现任加拿大卑诗省注册高级中医师,加拿大极康中医院院长。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高级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团执行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临床专家等职。
从事中医理论和临床探索36年,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著有《中国中医理论暨临床经验》《火神——郑钦安》《霹雳大医——李可》《火神派示范案例点评》等书。近16年来先后接待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上万例疑难病患,有口皆碑,其事迹在CCTV2010年的“华人世界”做了专题报道。现担任“纪录中医”大型纪录片《千年国医》学术指导。
文摘
《拍案称奇:奇方妙法治案赏析》:
1.大陷胸汤治案三则
(1)沈家湾陈姓孩,年十四,独生子,其母爱逾掌珠。一日忽得病,邀余出诊。脉洪大,大热,口干,自汗,右足不得伸屈。病属阳明,然口虽渴,终日不欲饮水,胸部如塞,按之似痛,不胀不硬,又类悬饮内痛。大便五日未通,上湿下燥,于此可见。且太阳之湿内入胸膈,与阳明内热同病。不攻其湿痰,燥热焉除?于是书大陷胸汤与之:制甘遂一钱五分,大黄三钱,芒硝二钱。
返寓后心殊不安。盖以孩提娇嫩之躯,而予猛烈锐利之剂,倘体不胜任则咎将谁归?且《伤寒论》中之大陷胸汤证,必心下痞鞕而自痛,其甚者或有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为定例。今此证并未见痞鞕,不过闷极而塞,事后追思,深悔孟浪。
至翌日黎明,即亲往询问。其母日,服后大便畅通,燥屎与痰涎先后俱下,今已安适矣。其余诸恙,均各霍然。乃复书一清热之方以肃余邪。嗣后余屡用此方治胸膈有湿痰,肠胃有热结之证,上下双解,辄收奇效。(《经方实验录》)
佐景按:吾师自治本案用大陷胸汤得效,其后屡屡用之,率奏奇功。余尝亲见师家一房客,母女三人患病相似,师疏大陷胸汤与之,令三人合饮,次日均瘳。
(2)袁某,南京人,年四十四,以卖面为业。体素健,今年六月间忽病,缠绵床第者达一月之久,更医已屡,迄未得效。胸闷异常,不能食,两旬不得大便,一身肌肉尽削,神疲不能起床。半月前胯间又起跨马疽,红肿疼痛,不能转侧,至是有如千斤重量负系其间。自问病笃,无可为已。
邀师(曹颖甫)诊,按脉察证,日:此易耳。不能食者,湿痰阻于上膈也;不大便者,燥矢结于大肠也。湿痰阻于上者,我有甘遂以逐之;燥矢结于下者,我有硝黄以扫之。一剂之后,大功可期,勿虑也。故师径用大陷胸汤:生川军五钱后人,制甘遂二钱先煎,元明粉三钱冲。嘱服初煎一次已足。
袁某知为剧药,必难下咽。因俟药汁稍凉,欲一口而尽饮之。但药汁气味过烈,勉啜二口,辄不能续进,余其小半而罢。服后,呕出浓痰,且觉药力直趋腹部,振荡有声,腹痛随作,欲大便者三四次,卒无所下。至夜三鼓,腹痛更剧,乃下燥矢五六枚,随以溏粪。
翌早一觉醒来方入妙境。向之胸闷如窒者,今则渐趋清明;昨之腹痛如绞者,今则忽转敉平。而胯间之疽亦崩溃而脓出,重痛大除,盖内证愈而外疽无所附丽也。于是思食,能进粥一碗,喜悦之情无以复加,盖其与粥饭绝缘者已一月有余,不意得重逢时也。后溃疽由西医调治十日,即告收功,不劳吾师之再诊矣。
夫大陷胸汤号称峻剂,世人罕用之,而吾师则能运之若反掌,抑亦何哉?日:此乃四十年临诊之功,非初学者所可得而几也。(《经方实验录》)
原按:太阳之传阳明也,上湿而下燥。燥热上熏,上膈悉化黏痰。承气汤能除下燥,不能去上膈之痰。故有按之不硬之结胸,惟大陷胸汤为能彻上下而除之。
世人读仲景书.但知太阳误下成结胸,乃有大陷胸汤证,而不知未经误下,实亦有结胸一证,而宜大陷胸汤者。夫伤寒六七日,热实,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及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无大热,此为水结在胸胁。二条皆示人以未经误下之结胸,读者自不察耳。
……
序言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作者对于每一个案件的梳理都极其严谨,从案发背景、人物关系到证据链的还原,都做得一丝不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历案件的发生。但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非仅仅呈现冷冰冰的案件事实,而是巧妙地融入了作者对案件背后社会文化、人性弱点以及司法制度的深刻洞察。比如,在分析一个看似简单的盗窃案时,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抓捕盗贼,而是深入剖析了当时贫富差距、社会矛盾是如何催生了犯罪,以及官府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所体现出的局限性。这种“观案见史,见人见智”的解读方式,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般的案件故事集。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奇方妙法”的阐释,那些看似“不走寻常路”的断案技巧,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清晰的逻辑和合理的解释,让人不仅惊叹于古人的聪明才智,更能从中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与智慧的课程,它教会我如何透过表象看本质,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线索。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吸引力,古朴而又不失现代感,封面上“拍案称奇”四个大字更是直击人心,仿佛预示着书中所蕴含的精彩故事。我一直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奇案以及解决这些疑难杂症的妙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一些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断案手法,总能让我叹为观止。这本书的名字恰好触及了我的好奇心,它承诺了“奇方妙法”和“案赏析”,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案件复述,更是一种对古人智慧的深度挖掘和解读。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本书中了解到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案件,以及背后那些独具匠心的断案思路。我设想,书中或许会包含一些至今仍未解开的谜团,或者一些被时间湮没的真相,而这本书的作者,凭借其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将为我们揭开这些神秘的面纱。同时,“赏析”二字也意味着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是一种带有个人见解和分析的解读,这让我对书中作者的叙事风格和思想深度充满了期待。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对喜欢历史、悬疑和智慧类读物的读者的一份厚礼,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沉浸在那些精彩绝伦的案情之中。
评分对于一个对古典文学和悬疑案件都颇有研究的读者来说,《拍案称奇:奇方妙法治案赏析》简直是一场饕餮盛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文言的古韵,又不失现代的流畅,读起来丝毫不会感到枯燥。作者在叙述案件时,善于营造氛围,将读者带入到那个古老的时代,感受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案件的紧张气氛。更难得的是,书中对每一个案件的分析都非常透彻,不仅仅是讲述“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探讨“为什么会发生”以及“是如何被解决的”。作者在其中穿插的对当时法律制度、民间习俗的讲解,更是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历史认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奇方”的解读,那些被后人视为传奇的断案方法,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清晰明了,让我看到了古人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创造力。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古代的司法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那些为了维护正义而奔走的人们心生敬意。
评分我一直认为,优秀的推理故事不仅在于情节的跌宕起伏,更在于它所能引发的思考。而《拍案称奇:奇方妙法治案赏析》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书中收录的案件,并非都是惊天动地的大案,有些甚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琐事,但作者却能从中发掘出引人入胜的推理过程和发人深省的道理。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控,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线索,在作者的引导下,最终串联起完整的真相,让人拍案叫绝。比如,书中有一案,涉及到一段被撕毁的书信,作者通过对墨迹、纸张、以及字迹笔画的细致分析,竟然还原了书信的内容,并最终指证了真凶。这种精密的逻辑推演,让我对作者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深感敬佩。而且,书中对“妙法”的解读,不仅仅是技巧的罗列,更是一种对人性的洞察和对心理学的运用,这使得整个断案过程更加生动和真实。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仿佛也变成了一位小小侦探。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让我看到了“常识”之外的智慧。在很多案件的解决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陷入常规的思维模式,而这本书所展示的“奇方妙法”,恰恰突破了这些限制,展现了古人非凡的洞察力和创新能力。作者在对案件进行赏析时,并非简单地复述,而是深入剖析了案件的每一个细节,挖掘其背后隐藏的逻辑和人性。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一些“反常识”破案手法的解读,例如,在一些案件中,看似对案件不利的线索,却成为了最终揭示真相的关键。作者通过对这些“反常”细节的放大和解读,展现了高超的推理技巧。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案件的记录,更是一种关于思维方式的启迪,它让我明白,在面对问题时,勇于挑战常规,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往往能发现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更加开阔,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