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册 无人机入门宝典+无人机制作指南+自己动手制作无人机 多旋翼飞行器DIY组装技术 教程书籍设计

3册 无人机入门宝典+无人机制作指南+自己动手制作无人机 多旋翼飞行器DIY组装技术 教程书籍设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雲超,David McGriffy,特里基尔比 著
图书标签:
  • 无人机
  • DIY
  • 多旋翼
  • 入门
  • 制作
  • 组装
  • 教程
  • 技术
  • 飞行器
  • 电子制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南弘道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92791
商品编码:27725417816
开本:16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具体描述

无人机入门宝典    48.0元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3月1日)

平装: 18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条形码: 9787209092791

商品尺寸: 24 x 16.6 x 1.2 cm

商品重量: 358 g

本书共分5章。

1:讲述无人机的定义并介绍一些有特色的无人机。

2:初步介绍无人机系统的组成,多旋翼无人机与固定翼无人机的区别以及无人机的应用。

3:详细介绍无人机的机体平台、动力系统、导航与控制系统、链路系统、载荷系统和地面站系统等六个分系统。其中还包含一些无人机的设计细节和检测手段。

4:从飞行原理、飞行模式、飞行环境、安全注意事项和飞行训练等角度出发,对无人机的飞行进行详细解析;此外,还涉及部分无人机教育与无人机法律法规相关内容。

5:主要介绍如何DIY 一架多旋翼无人机。

无人机制作指南    69.0元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2018年1月1日)

丛书名: 爱上制作

平装: 169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条形码: 9787115472113

商品尺寸: 23.4 x 18.6 x 1.2 cm

商品重量: 340 g

本书是一本全面的无人机制作指南,从搭建无人机外形、结构、框架开始,到添加各种功能设备,再到向Arduino编程,使其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遥控。跟随本书,读者可以自制一台功能齐备的无人机,适合无人机爱好者、电子制作爱好者和广大创客们阅读。

自己动手制作无人机    49.0元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4月1日)

丛书名: 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系列

平装: 17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条形码: 9787111562573

商品尺寸: 20.6 x 14.5 x 1.3 cm

商品重量: 222 g

本书针对无人机爱好者以及零基础的读者,系统并且详细地介绍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构建步骤以及制作过程中所遇难题的解决方法等。本书通过小型无人机航空摄影、摄影测绘和三维建模,全面解析基于视觉的无人机系统。

















编辑推荐

1. 详解无人机六大系统及应用,多角度区分多旋翼与固定翼,全方位图解DIY制作过程,玩家必知的安全注意事项。

2. 不论你是谁,皆可轻松掌握一项新技能。彩图加清晰步骤,易学易用!

3. 附录国内知名无人机媒体、论坛,瞬时实现信息共享。

作者简介

赵雲超:2010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先后就职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和广东省某政府机构,从事多旋翼无人机总体设计工作。2016年4月开始创业,从事无人机职业教育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郑 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本科在读生,多次在“中航工业杯” “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全国机械创新大赛”等赛事中获奖。2016年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通令嘉奖”。2017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保送资格。

目录

序 / 1

前言 / 3

第一章 走近无人机

年少时的梦想 / 1

天空中的精灵 / 2

第二章 无人机系统概述

第一节 多旋翼无人机系统概述 / 9

第二节固定翼无人机系统概述/ 20

第三节多旋翼与固定翼的区别/ 23 

第四节应用场景/ 35

第三章 无人机分系统详解

第一节 机体平台 / 41

第二节 动力系统 / 59

第三节 导航与控制系统 / 86

第四节 链路系统 / 95

第五节 载荷系统 / 101

第六节 地面站系统 / 103

第四章 无人机的飞行

第一节 无人机的飞行原理 / 107

第二节 飞行模式 / 125

第三节 环境对飞行的影响 / 128

第四节 安全注意事项 / 134

第五节 飞行技巧的训练 / 137

第六节 专业人才的培养 / 150

第七节 相关法律法规 / 151

第五章 多旋翼无人机的DIY

第一节 准备工作 / 153

第二节 组装 / 165

第三节 调试 / 173

第四节 试飞 / 173

专业名词解析 / 177

国内知名无人机媒体、论坛 / 182

………………………………………………………………………………………………………………………………………………………………………………………………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Make的经典无人机制作图书,深受广大无人机DIY发烧友的喜爱!相比于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无人机图书,本书采用Arduino硬件为控制核心,由浅入深地向读者介绍如何一步步制作高性能无人机。传感器应用、改造制作、编程实践、自动驾驶等案例一一列举,图文并茂,实用性较强,可作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外读本。本书的出版一定会给无人机爱好者带来莫大的福音。

? 如何在现有框架上DIY自己的专属无人机

? 飞行控制系统,并提高编程能力

? 升级改进现有无人机套件的技巧

? 对于多旋翼飞行空气动力学更通俗易懂的说明

? 模块化的电路板定制设计

? 如何安装遥控无线电、遥测、GPS系统

? 提高飞行稳定性的调试方法

作者简介

David McGriffy从个人计算机时代就开始从事程序员工作。使用过无线电控制飞行器,驾驶过民用飞机,包括各种型号的滑翔机。在GPS卫星发射之初,他已经在为GPS系统效力了。曾为知名电脑公司编写过嵌入式系统的代码并以此为乐。还奔波于世界各地,为海上石油钻机的控制系统进行失效模型分析,因此还发明了振动分析系统。同时他还是网站性能专家,并在IEEE相关栏目发表论文。David如今经营着一家音频软件公司,VVAudio,这家公司为环绕立体声和虚拟现实系统开发了一系列插件。他还从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拿到了物理博士学位。

目录

目录

1 无人机成真之路 1

电机 2

电池 4

控制系统 4

2 常用无人机的控制系统 7

MultiWii(一款通用遥控多旋翼飞行器控制软件) 7

无人机代码 9

APM/ ArduPilot 9

PX4/Pixhawk 10

DJI(Naza) 11

KK2 12

CC3D/OpenPilot 12

Naze32/Baseflight/Cleanflight 13

选择一个飞行控制系统 14

3 无人机功能 15

航拍 15

FPV追踪 16

教育 17

飞行 17

4 提升哈博森X4的性能 19

目标以及测试方法 19

电池的升级 21

螺旋桨的升级 22

5 制作X4Wii 27

组件 28

编译 30

加载新代码 30

连线 32

装配 33

设置并调试 35

遥控器频率 35

PID 36

模式 38

6 可见无人机控制器 41

极小的中央处理器 42

无线电 43

IMU/AHRS 44

电源 44

有电机控制器的电路板 45

框架、电机、螺旋桨 46

重量的预算 47

7 基本I/O代码 49

配置IDE 49

主循环 50

RC接收器 52

蓝牙 54

电机 57

8 多轴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 59

升力与推力 59

倾斜和翻滚 60

偏航 61

过渡升力 62

涡环状态 62

9 惯性测量单元/航姿系统 65

陀螺仪 66

加速计 66

惯性测量单元(IMU) 67

磁力计 69

10 模式与组合 71

模式 71

角模式 72

速率模式 73

组合 73

11 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 75

算法 75

P-比例 75

I-积分 75

D-微分 76

实现 77

调试 78

理论 78

实践 82

12 电路板和电机控制器 83

设计工具和文件 83

组件的放置 84

能源的输入和分配 84

电机控制器 85

原理图和布局 87

组建 88

13 构建与调试 93

安装控制器并且连接LED灯 93

连接电机 93

安装无线电 95

完成框架 95

地面实验 97

飞行测试以及未来的工作 98

14 更大的框架 101

S500的工具包 102

依照说明书执行 103

15 安装电力系统 105

挂载电子速度控制器 105

连接配电板 106

挂载电机 107

决定方向 108

16 无刷电机和它们的电子速度控制器 113

无刷电机 113

电子速度控制器 115

电池消除电路 116

17 安装飞行器控制器与无线电 119

轻型Pixhawk和减振架 120

遥控无线电 121

遥感无线电 123

安全开关 124

测试 125

18 GPS 127

发展历史 128

运行原理 128

水平精度系数(HDOP) 130

安装 130

19 磁力计 133

地球磁场 133

磁偏角和偏差 134

磁阻 135

无人机上的应用 136

20 将S500飞上天空 139

螺旋桨的组装 140

连接电池和电压监测器 141

无线电和加速度计的校准 143

飞行模式 144

最初的调优 145

最终的清单与第一次飞行 146

21 光流、声纳和激光雷达 149

声纳 149

激光雷达 150

光流传感器 151

视觉测程法 152

22 振动 153

造成振动的原因 153

振动带来的影响 154

阻尼与隔离 155

螺旋桨的平衡 155

23 故障模式和容错系统 157

失效保护 157

冗余 158

24 接口 159

计算机接口 159

无线电控制无线电的标准 161

DSM/DSM2/DSMX 162

FrSky 162

伺服系统与电子速度控制器的控制 162

遥测技术 163

GPS 164

25 未来 167

专业化 167

管理 167

易用性 168

安全性 168

人类飞行事业 168

………………………………………………………………………………………………………………………………………………………………………………………………

编辑推荐

《自己动手制作无人机》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特里·基尔比(Terry Kilby) (美国)贝琳达·基尔比(Belinda Kilby) 译者:姚军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引言

1.1定义

1.2目标读者

1.3无人机用户社区

1.4自主飞行简史

1.4.1无线电控制模型飞机

1.4.2微芯片的出现

1.4.3无人机技术

1.4.4GPS的发端

1.4.5互联网

1.4.6智能手机

1.4.7小型自动驾驶飞行控制器

1.5飞行原理

1.5.1重力

1.5.2升力

1.5.3空气阻力

1.5.4推力

1.6飞行机动:用操纵杆控制飞行器的运动

1.6.1油门

1.6.2偏航

1.6.3俯仰

1.6.4翻滚

第2章机身

2.1什么是机身

2.1.1推力矢量

2.1.2飞行器设计

2.1.3材料

2.1.4保持平衡

2.2制作“小熊座”机身

2.3制作步骤

2.3.1第1步:安装压铆螺母柱

2.3.2第2步:组装脏框架

2.3.3第3步:组装干净框架

2.3.4第4步:连接两个子框架

第3章传动系统

3.1螺旋桨

3.1.1方向

3.1.2尺寸和螺距

3.1.3平衡

3.2电动机

3.2.1尺寸

3.2.2额定KV值

3.2.3搭配合适的螺旋桨

3.3总升力

3.3.1电子速度控制器

3.3.2飞行电池

3.4制作步骤

3.4.1第1步:安装配电板

3.4.2第2步:焊接插塞接头

3.4.3第3步:安装速度控制器

3.4.4第4步:焊接电源

3.4.5第5步:安装无刷电动机

3.4.6第6步:连接无刷电动机

3.4.7第7步:清理

3.5小结

第4章飞行控制器

4.1什么是飞行控制器

4.1.1对比开源与闭源

4.1.2传感器

4.1.3飞行特性

4.1.4软件助手

42制作步骤

4.2.1第1步:安装飞行控制器

4.2.2第2步:连接飞行控制器输出

4.2.3第3步:连接两个子框架

4.3小结

第5章GPS、罗盘和电池监测仪

5.1GPS

5.2罗盘

5.3电池监测仪

5.4制作步骤

5.4.1第1步:安装GPS设备

5.4.2第2步:连接GPS和罗盘至APM

5.4.3第3步:安装电池监测仪

5.5小结

第6章发射机

6.1什么是发射机

6.2最常用的频段

6.3全球各地的不同模式

6.4对比PWM与PPM

6.5制作步骤

6.5.1第1步:确定需求

6.5.2第2步:安装接收机

6.5.3第3步:接通接收机

第7章遥测电台

7.1软件监视与控制

7.2制作步骤

7.2.1第1步:安装地面站电台

7.2.2第2步:准备安装飞行器电台

7.2.3第3步:接通电台

7.2.4第4步:安装飞行器电台

第8章摄像头和FPV设备

8.1流行的无人机摄像头

8.1.1M4/3相机

8.1.2Mobius运动摄像头

……

第9章ArduPilotMega设置

第10章安全、负责任的飞行

第11章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第12章扩展无人机的能力


穿越云海:驭风而行的梦想与现实 在浩瀚的天空中,一个新兴的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无限的可能性,吸引着无数目光——这便是无人机。曾几何时,飞行是少数人的专利,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机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娱乐到工业,从科研到安全,它的身影无处不在。 本书并非一本冰冷的器材手册,也不是一本枯燥的技术论文。它是一次深度探索,一次关于“飞”的梦想与现实的对话,一次对未来科技趋势的敏锐洞察。我们邀请您一同踏上这段奇妙的旅程,去了解无人机是如何从最初的设想,一步步演变成如今这般精巧而强大的飞行器;去探究它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是如何将空气动力学、电子工程、控制技术等众多学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去感受它所带来的颠覆性变革,是如何重塑我们观察世界、感知世界的方式。 第一章:驭风之翼——无人机的演进史诗 无人机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创新的史诗。从早期军事侦察的粗糙模型,到如今集成了高清摄像、精准定位、自主飞行等多种功能的智能平台,无人机的每一次飞跃,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汗水。在本章,我们将穿越时空,回溯无人机发展的关键节点: 起源与萌芽: 追溯到十九世纪末,那些大胆的先驱者们如何构想无人的飞行器?早期的热气球、飞艇,以及那些充满想象力但未能实现的机械设计,都将一一呈现。我们将了解,无人机并非横空出世,而是建立在长久以来人类对飞行渴望的基石之上。 军事的催化剂: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成为了无人机技术发展的强大催化剂。从最初的靶机,到用于侦察、情报收集的先进设备,军事需求极大地推动了无人机的成熟。我们将深入了解,那些为战场而生的无人机,是如何一步步积累技术,为后来的民用化奠定基础。 民用化的浪潮: 随着技术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无人机开始走出军事领域,拥抱更广阔的天地。从最初的航拍爱好者,到如今的农业植保、物流配送、环境监测,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我们将聚焦民用无人机的兴起,探讨其技术突破、市场格局以及商业模式的演变。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无人机将走向何方?更智能的自主飞行、更强的续航能力、更丰富的载荷能力,以及与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都将描绘出无人机未来的无限可能。我们将一起畅想,当无人机真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时,世界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第二章:飞行的奥秘——揭秘无人机的核心技术 为何这些小小的机器能够翱翔于天际?它们的飞行姿态是如何保持稳定的?它们又是如何感知周围环境并执行复杂指令的?本章将深入剖析无人机的核心技术,让您对这令人着迷的飞行器有更全面的认识。 空气动力学原理: 无论是旋翼式还是固定翼式,无人机的飞行都离不开空气动力学。我们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升力、阻力、推力、重力这四大基本力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改变机翼或旋翼的形状、角度、转速来控制飞行的方向和姿态。 动力系统与能源: 驱动无人机飞行的“心脏”是什么?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电机、螺旋桨,以及电池技术(如锂聚合物电池)的进步,如何为无人机提供持久的动力。同时,我们也会讨论能源效率和续航能力的重要性。 飞控系统(Flight Controller): 这是无人机的“大脑”。我们将详细介绍飞控系统如何集成陀螺仪、加速度计、气压计、GPS等传感器,实时感知飞行状态,并根据指令发出控制信号。我们将理解,正是飞控系统,赋予了无人机自主飞行和稳定悬停的能力。 通信与遥控: 如何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无人机保持联系?我们将探讨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包括遥控器、地面站、数传电台,以及它们在数据传输、指令接收方面的作用。 传感器与感知: 无人机不仅仅是会飞,它们还能“看”和“听”。我们将介绍各种传感器,如摄像头(可见光、红外)、激光雷达(LiDAR)、超声波传感器等,以及它们如何在导航、避障、目标识别等方面发挥作用。 图像处理与自主导航: 随着AI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正变得越来越“聪明”。我们将探讨图像识别、目标跟踪、路径规划等技术,如何让无人机实现自主巡航、精准着陆,甚至执行复杂任务。 第三章:不止于观景——无人机的多元化应用 无人机早已不是简单的“玩具”,它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效率、创造价值的强大工具。在本章,我们将目光投向广阔的应用领域,感受无人机带来的深刻变革。 航拍摄影与影视制作: 从壮丽的自然风光到宏大的城市景象,无人机以其独特的空中视角,为摄影和影视创作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无人机捕捉令人惊叹的画面,以及它在电影、纪录片、广告等领域的应用。 农业领域的绿色革命: 在现代农业中,无人机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精准喷洒农药、播撒种子,到农田测绘、作物生长监测,无人机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资源消耗,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物流配送的未来: 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难题,或许将由无人机来解决。我们将探讨无人机在包裹配送、紧急物资运输等方面的潜力,以及它如何改变我们的购物和生活方式。 测绘、勘探与监控: 在地质勘探、地形测绘、电力巡检、环境监测等领域,无人机以其高效、精准、安全等优势,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们将了解,如何利用无人机获取高精度的数据,为科学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 应急救援与公共安全: 在灾难发生时,无人机能够迅速抵达危险区域,进行侦察、搜救、物资投送,为救援工作提供关键支持。同时,在城市管理、边境巡逻、消防安全等方面,无人机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研探索的新利器: 从大气科学研究到海洋生物监测,再到地质灾害预警,无人机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观察和采样手段,极大地拓展了科研的边界。 第四章:驾驭蓝天——学习与探索的起点 掌握一项新技术,往往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章将为您指明学习和探索无人机领域的方向,让您能够从兴趣出发,逐步走向精通。 入门必备知识: 在正式接触无人机之前,了解一些基础的航空知识、法律法规和安全须知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将为您梳理这些关键信息,确保您能够安全、合规地享受飞行乐趣。 模拟飞行与练习: 模拟器是学习无人机操作的绝佳工具。我们将介绍各种模拟飞行软件,以及如何通过它们来熟悉操作技巧,掌握飞行姿态控制,为真实的飞行做好准备。 了解不同机型: 市面上的无人机种类繁多,从入门级的航拍无人机到专业的行业应用无人机。我们将为您介绍不同机型的特点、优势和适用场景,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参与社群与交流: 加入无人机爱好者社群,与其他飞友交流经验、分享技巧,能够让您的学习过程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将为您推荐一些优质的线上线下社群。 持续学习与进阶: 无人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持续学习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我们将为您提供一些进阶学习的建议,包括参加培训课程、阅读专业文献、接触更复杂的飞行任务等。 本书旨在为您打开一扇通往无人机世界的窗户,让您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应用,对这项令人兴奋的技术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我们相信,通过阅读本书,您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激发对飞行的无限遐想,或许,您也将在某个时刻,亲自驭风而行,开启属于自己的蓝天梦想。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购买这套书,主要是被“自己动手制作无人机”这个概念所吸引。我一直觉得,能够亲手将一堆零散的零件组装成一个能够飞行的机器,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所以我选择了这套书,尤其是《自己动手制作无人机》这本书。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提供了非常详细的电子元件清单,以及各种连接方式的图示。它从机架的选择、电机和电调的安装,到飞控的布线和电池的连接,都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步骤。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很多关于不同类型飞控的介绍,以及它们的功能和设置方法。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在技术层面上还是比较深入的。但是,在我深入阅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在一些实际操作的细节上,还是有所欠缺。比如,在讲解如何焊接电线时,虽然有图示,但图示的清晰度不够高,而且对于一些关键的焊接技巧,比如如何避免虚焊、如何确保连接的牢固性,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讲解。我本身对焊接并不是很熟悉,所以在按照书中的图示进行操作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另外,书中关于飞控的设置部分,虽然列举了很多参数,但对于每个参数的意义和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这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技术手册,它提供了很多信息,但并没有真正地“教”我如何去做。我本来期待的是一本能够让我从零开始,一步步掌握无人机组装和调试技术的教程,但这本书的内容,更适合那些已经对无人机有一定了解,并且具备一定电子基础的人。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步骤进行组装,但光是飞控的设置,就让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去查阅其他的资料。

评分

我购买这套书,主要是因为我最近刚入手了一台入门级的无人机,但是对于如何更好地操控它,以及如何进行一些基础的维修和保养,都还不太了解。所以我希望这套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无人机入门宝典》这本书,主要讲解了无人机的基本飞行原理,以及一些常见的飞行技巧。它用一些图表来解释无人机的飞行姿态控制,比如如何通过调整油门、方向舵、俯仰和滚转来实现不同的飞行动作。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有帮助的,我能够从中了解到一些基本的操控方法。但是,这本书在实际操作的指导上,却显得有些不足。比如,它提到了“新手容易犯的错误”,但并没有详细地说明这些错误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避免。而且,在讲解如何进行无人机的日常保养和维修时,它也只是简单地说“定期检查”、“及时更换”,但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检查项目和更换方法。我本来期待的是一本能够指导我如何安全、有效地操控无人机的实用手册,能够让我更好地掌握无人机的飞行技巧,并且能够对无人机进行一些基础的维护。但这本书的内容,更像是一本理论性的科普读物,而非一本实践性的操作指南。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一些建议去练习飞行,但很多地方都感觉信息量不足,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我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阅其他的资料,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评分

我在购买这套书之前,其实对无人机并不是特别了解,只是觉得它是一个很酷的科技产品。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无人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了解到它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当我拿到《无人机入门宝典》这本书时,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排版设计。整体来说,这本书的排版比较紧凑,文字量很大,而且使用了比较小的字体,这使得阅读起来会有些吃力。我本来期待的是一种比较轻松、活泼的入门体验,能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示来理解无人机的概念。但是,这本书的内容更偏向于学术性的讲解,使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而且解释得也比较简略。比如,在介绍无人机的飞行姿态控制时,它提到了“俯仰角”、“滚转角”、“偏航角”等等,并且用公式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但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这些公式和术语都显得非常抽象。我更希望能够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比喻,或者模拟飞行的小游戏来帮助理解。此外,这本书的图片也大多是黑白的,而且清晰度不高,很多图示都无法清晰地展示出无人机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这大大降低了阅读的趣味性,也使得学习的效率受到了影响。我本来希望能在这本入门宝典中找到一些关于无人机安全飞行、法律法规以及一些飞行技巧的介绍,但这些内容在这本书里也几乎没有涉及。它更像是一本纯粹的技术手册,专注于讲解无人机的硬件组成和基本原理,而忽略了实际应用和操作方面的指导。对于想要快速了解无人机并开始尝试飞行的人来说,这本书的帮助可能有限。

评分

我当初购买这套书,主要是被“无人机制作指南”和“自己动手制作无人机”这两本书所吸引。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自己能亲手组装一台无人机,体验一下从零到有的成就感。所以,当我看到这两本书时,我毫不犹豫地下单了。然而,当我开始阅读《无人机制作指南》时,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虽然号称是“指南”,但实际操作的步骤并不是特别详细。它给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多旋翼无人机设计方案,有四旋翼、六旋翼等等,并且列出了所需的各种元器件清单,比如电机、电调、飞控、电池、遥控器等等。但是,对于每个元器件的具体选型,它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建议,只是列出了一个大概的型号范围。比如,在选择电机的时候,它只是说需要一个KV值在XXX到XXX之间的无刷电机,但并没有解释为什么需要这个KV值,以及不同KV值对无人机性能有什么影响。同样,在讲解焊接和接线的时候,虽然有图示,但图示也比较模糊,而且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多关键的细节并没有强调,比如焊接的技巧、绝缘的处理等等。我最看重的是制作过程中的一些“避坑指南”,或者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但这本书在这方面也显得比较薄弱。它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些通用的制作流程,而没有针对性地解决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难题。我本来以为这本书会像一本详细的维修手册一样,把每一个步骤都分解得非常清楚,并且配有高清的图片或者视频教程(虽然我知道书籍无法提供视频),但实际情况是,它更像是一本技术规格书,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电子基础和动手能力才能看懂。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图纸去购买零件,但光是零件的选购就让我头疼不已,因为很多参数的理解都需要进一步的查阅资料。这本书更适合那些已经有一定无人机制作经验,或者对电子技术有深入了解的人,对于我这种完全的“小白”来说,上手难度还是挺大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阅其他资料来补充。

评分

我购买这套书的初衷,更多的是因为对“多旋翼飞行器DIY组装技术”这个标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觉得,能够自己组装出一架能够在天空自由飞翔的多旋翼飞行器,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套书时,就被它吸引住了。我首先翻看了《多旋翼飞行器DIY组装技术》这本教程书籍。这本书的特点是,它给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多旋翼无人机的详细组装步骤,并且配有大量的图文。它从机架的选择、电机的安装、电调的连接、飞控的设置,到电池的匹配、遥控器的调试,几乎涵盖了整个组装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图文并茂的设计,确实让整个过程看起来清晰明了。但是,当我深入阅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在一些关键的技术细节上,并没有解释得特别透彻。比如,在讲解飞控的设置时,它只是告诉你要连接电脑,然后按照软件的提示进行操作,但对于飞控的各种参数,比如PID参数的调整、遥控器的通道映射、GPS模块的校准等等,并没有详细说明它们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就像是让你照着菜谱做菜,但却没有告诉你每种调料的作用,以及什么时候放什么调料最合适。我试着跟着书中的步骤去组装,但是在设置飞控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问题。飞控的软件界面对我来说就像是天书,里面的各种参数都让我摸不着头脑。而且,书中关于调试的章节也非常简略,只是简单地说“调试成功即可飞行”,但并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如何进行调试、如何排查故障的指导。我理解DIY书籍的局限性,毕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我觉得,对于“组装技术”这样一本教程,它应该更侧重于让读者真正掌握组装和调试的核心技术,而不是仅仅提供一个流程。这本书更像是给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提供参考,而不是给完全零基础的初学者。

评分

我买这套书,主要是看中了“多旋翼飞行器DIY组装技术”这个副标题,我一直对能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复杂的电子设备非常感兴趣。我首先阅读的是《3册 无人机入门宝典+无人机制作指南+自己动手制作无人机》系列中的其中一本,姑且称之为《A册》。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比较简洁,以白色为主,上面印有无人机的线描图。整体风格比较素雅。在内容方面,《A册》主要讲解了多旋翼飞行器的基本原理,比如空气动力学、四旋翼和六旋翼的结构差异,以及不同类型的飞行控制系统。它用了一些图表和公式来解释这些原理,但对于我这种没有太多物理学背景的人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吃力。虽然书中提到了“DIY组装技术”,但实际关于制作过程的描述,却显得非常简略。它列出了一些常见的电子元件,比如电机、电调、螺旋桨、电池、遥控器等,但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型号,以及如何进行连接,并没有详细的说明。而且,书中关于组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几乎没有涉及。我本来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组装实例,或者是一些“新手必看”的提示,但这些内容在书中都非常少。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一些图示去想象组装的过程,但很多地方都感觉信息量不足,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理论性的科普读物,而非一本实践性的制作教程。它提供了一些基础知识,但距离真正实现“DIY组装”,还有很大的距离。我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阅其他的资料,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评分

我对无人机的兴趣,主要是来自于一些纪录片和科技新闻的报道,觉得它在摄影、测绘、物流等领域都有着巨大的潜力。所以,我希望通过《无人机制作指南》这本书,能够了解到如何从零开始,制作出一架属于自己的无人机。我首先被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所吸引,它采用了比较醒目的橙色和黑色搭配,给人一种专业、硬核的感觉。但是,当我翻开这本书,我发现它的内容,虽然提供了很多关于无人机设计的图纸和电子元件的清单,但实际的制作过程讲解,却显得不够细致。比如,在讲解如何组装机架时,它只是提供了不同机架的尺寸和连接方式,但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机架材料,或者在组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都没有详细的说明。而且,在讲解如何焊接和连接电线时,虽然有图示,但图示的清晰度并不高,而且对于一些关键的焊接技巧,比如如何控制焊锡的用量,如何保证连接的牢固性,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讲解。我本来期待的是一本能够手把手教我制作的“指南”,能够让我轻松地避开各种制作过程中的“坑”。但是,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设计参考书,它提供了很多想法和方案,但具体的执行细节,还需要读者自己去摸索。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图纸去购买零件,但很多零件的型号和规格,我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阅资料来理解。而且,书中的一些专业术语,也让我感到有些困惑。我希望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关于“常见问题解答”或者“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样的内容,但这些在书中也并不多见。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有一定电子基础和动手能力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参考,但对于我这种完全的初学者来说,想要按照这本书来制作一架无人机,还是存在很大的挑战。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实在太长了,初看之下,我以为这是三本书的合集,但实际拿到手后,才发现它其实是一套三册的系列丛书。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采用了一种科技蓝搭配飞行的剪影,很有视觉冲击力。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最近对无人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到“入门宝典”这几个字,就觉得它应该是最适合我这种小白的了。但是,当我翻开第一册《无人机入门宝典》的时候,我发现它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宝典”。虽然里面确实讲解了无人机的基础知识,比如无人机的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无人机以及它们的基本飞行原理,但这些内容过于理论化,而且很多地方都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深入的讲解。举个例子,它讲到“四旋翼的升力来源”,只是简单地描述了螺旋桨的旋转产生下压力,但对于如何计算升力、如何通过改变不同螺旋桨转速来控制飞行姿态,就一带而过了。这让我觉得,对于一个完全不懂的初学者来说,光看这本书,恐怕很难真正理解无人机为什么能飞起来,更别提掌握飞行技巧了。而且,书中充斥着大量我无法理解的专业术语,虽然有附带一些简单的图示,但很多时候图示并不能完全解释文字的含义,这就导致了阅读体验并不算好。我觉得,一本入门书籍,最重要的是要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概念,并且能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这本书,似乎更侧重于知识的罗列,而不是知识的传授。我期待的是能够有人手把手地教我,或者用更生动的语言和更形象的比喻来讲解,让我能够轻松地掌握这些概念。但是,目前来看,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对于我这种想要快速上手、实际操作的人来说,吸引力并不大。我本来还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无人机市场的分析、不同品牌无人机的横向对比,或者一些最新的无人机技术发展趋势的介绍,但这些内容在这本书里也几乎没有涉及。所以,总的来说,这本书虽然打着“入门”的旗号,但实际内容对于真正零基础的读者来说,可能还是有点难度,而且信息量和深度都还有待提升。

评分

我一直对空中摄影非常感兴趣,也看到了很多无人机在航拍方面的应用。所以我希望通过这套书,能够了解到无人机在摄影方面的应用,并且能够自己制作一架能够进行航拍的无人机。我首先翻阅了《无人机制作指南》这本。这本书的优点是,它提供了很多关于不同类型多旋翼无人机的设计方案,并且配有详细的电子元件清单。它还介绍了一些关于无人机载相机和云台的安装和调试方法。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在航拍方面的内容,还是比较有针对性的。但是,当我深入阅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在实际制作过程的讲解上,还是不够详细。比如,在讲解如何安装相机和云台时,它只是提供了一些通用的安装方法,但并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相机和云台,给出具体的安装指导。而且,在讲解如何调试相机和云台时,它也只是简单地说“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但并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如何进行参数设置,或者如何排除常见故障的指导。我本来期待的是一本能够详细讲解如何制作一架专业航拍无人机的教程,能够让我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相机和云台,如何进行稳定器的调试,以及如何优化飞行控制以获得更好的航拍效果。但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确实显得有些不足。它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些基础的制作和安装方法,而没有深入地讲解如何针对航拍进行优化。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安装,但光是云台的调试,就让我花费了很多时间。

评分

我对无人机DIY组装的兴趣,源于我对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的浓厚兴趣。我一直觉得,能够亲手将一堆零散的零件组装成一个能够飞行的机器,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所以我选择了这套书,尤其是《自己动手制作无人机》这本书。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提供了非常详细的电子元件清单,以及各种连接方式的图示。它从机架的选择、电机和电调的安装,到飞控的布线和电池的连接,都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步骤。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很多关于不同类型飞控的介绍,以及它们的功能和设置方法。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在技术层面上还是比较深入的。但是,在我深入阅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在一些实际操作的细节上,还是有所欠缺。比如,在讲解如何焊接电线时,虽然有图示,但图示的清晰度不够高,而且对于一些关键的焊接技巧,比如如何避免虚焊、如何确保连接的牢固性,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讲解。我本身对焊接并不是很熟悉,所以在按照书中的图示进行操作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另外,书中关于飞控的设置部分,虽然列举了很多参数,但对于每个参数的意义和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这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技术手册,它提供了很多信息,但并没有真正地“教”我如何去做。我本来期待的是一本能够让我从零开始,一步步掌握无人机组装和调试技术的教程,但这本书的内容,更适合那些已经对无人机有一定了解,并且具备一定电子基础的人。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步骤进行组装,但光是飞控的设置,就让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去查阅其他的资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