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用生活常识学懂成本会计计东亚 著成本会计核算计算原理方法财务会计财务费用分配计算采购费用成本计

正版 用生活常识学懂成本会计计东亚 著成本会计核算计算原理方法财务会计财务费用分配计算采购费用成本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成本会计
  • 财务会计
  • 会计原理
  • 会计核算
  • 会计计算
  • 计东亚
  • 生活常识
  • 采购成本
  • 费用分配
  • 成本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钰博(北京)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43443
商品编码:28433987266
丛书名: 小企业会计核算实务
开本:32
出版时间:2006-12-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用生活常识学懂成本会计
定价 59.80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版次 第1版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开本 小16开
作者 计东亚
装帧 平装
页数 0
字数 358
ISBN编码 9787115474568

目录


* 1章 成本二三事——你真的了解“成本”二字吗
1.1 成本是什么 1
1.1.1 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子” 3
1.1.2 知道成本才能制定产品价格 3
1.1.3 成本反映企业工作质量 3
1.1.4 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4
1.2 成本会计算的是什么 4
1.2.1 直接生产过程 5
1.2.2 销售过程 5
1.2.3 管理过程 5
1.2.4 财务费用 6
1.3 成本会计的历史 6
1.3.1 成本会计的产生 7
1.3.2 成本会计的发展阶段 7
1.4 作为“镜子”的成本会计 8
1.4.1 反映——管理的反光镜 9
1.4.2 预测和计划——管理的望远镜 9
1.4.3 监督——管理的监测镜 10
1.4.4 控制——管理的手动镜 11
1.4.5 分析评价——管理的透视镜 12
1.4.6 决策——管理的* 终目的 12
1.5 成本会计如何组织 13
1.5.1 成本会计机构 13
1.5.2 成本会计人员 14
1.5.3 成本会计制度 15
1.5.4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应注意的问题 15
* 2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成本会计的基础
2.1 做好这些才能做好成本核算 18
2.1.1 目的是管理 18
2.1.2 界限要分明 19
2.1.3 合理计价与结转 20
2.1.4 框架要搭建 21
2.2 将费用分类 24
2.2.1 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24
2.2.2 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27
2.3 成本的基本科目 29
2.3.1 “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29
2.3.2 “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30
2.3.3 “制造费用”科目 31
2.3.4 “销售费用”科目 31
2.3.5 “管理费用”科目 31
2.3.6 “财务费用”科目 31
第3章 * 一费用——材料费用的计算与分配
3.1 产品的“零件”—— 材料费用 32
3.1.1 材料分为哪几类 33
3.1.2 材料的计价方法 34
3.2 收发定“嫁妆”——材料采购及领用 35
3.2.1 材料采购 35
3.2.2 材料计价 37
3.2.3 材料领用 42
3.3 到产品中去——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43
3.3.1 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44
3.3.2 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46
3.3.3 材料费用分配表 46
3.4 人靠衣装,物靠包装——包装物费用的分配 48
3.4.1 发出包装物 48
3.4.2 出借出租包装物 49
3.5 “小零碎”有大能量——低值易耗品的分配 52
3.5.1 一次摊销法 53
3.5.2 分次摊销法 54
3.5.3 五五摊销法 55
第4章 费用去哪里——其他费用的计算与分配
4.1 加油很贵——外购燃料及动力费用的核算 57
4.1.1 燃料的核算 57
4.1.2 动力的核算 58
4.2 人心向背——工资及福利费的核算 60
4.2.1 工资费用的组成 60
4.2.2 工资费用的计算 61
4.2.3 工资的分配 62
4.2.4 福利费的计提与分配 64
4.3 大件的损耗——折旧费用的核算 65
4.3.1 折旧费的计算 66
4.3.2 折旧费的归集与分配 70
4.4 杂七杂八——税金、利息费用及其他 71
4.4.1 税金 71
4.4.2 利息费用 72
4.4.3 其他费用 73
4.5 “预付”与“赊购”——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74
4.5.1 待摊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75
4.5.2 预提费用的分配和归集 77
4.6 水、电、汽、运哪里来?——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78
4.6.1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79
4.6.2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81
4.7 “生产单位”的维护——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91
4.7.1 制造费用的归集 92
4.7.2 制造费用的分配 94
4.8 “做坏了”与“停做了”——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100
4.8.1 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100
4.8.2 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104
4.9 “月结”的费用——期间费用的核算 105
第5章 做了一半怎么分——完工产品PK在产品
5.1 你知道有多少“没做完的”吗?——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110
5.1.1 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日常核算 111
5.1.2 在产品清查的核算 111
5.2 复杂的“分割”——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113
5.2.1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113
5.2.2 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113
5.2.3 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114
5.2.4 约当产量比例法 114
5.2.5 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 118
5.2.6 定额成本计价法 119
5.2.7 定额比例法 120
5.3 跟着产成品“跳槽”的费用——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122
第6章 成本九部——核算成本的九种方法
6.1 为什么费力“核算”?——成本计算的方法综述 125
6.1.1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126
6.1.2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126
6.2 试试算成本1——品种法实训 129
6.3 试试算成本2——分批法实训 148
6.4 试试算成本3——逐步结转分步法实训 155
6.4.1 综合结转分步法 157
6.4.2 分项结转分步法 163
6.5 试试算成本4——平行结转分步法实训 164
6.6 试试算成本5——分类法实训 169
6.7 试试算成本6——定额法实训 173
6.7.1 定额成本的制定 174
6.7.2 定额差异的计算 176
6.7.3 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 182
6.7.4 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 183
6.7.5 填写生产成本明细账 184
6.7.6 完工产品的定额成本 186
6.8 试试算成本7——变动成本法实训 187
6.8.1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思想 188
6.8.2 混合成本及其分解 190
6.8.3 变动成本法的实际操作 195
6.9 试试算成本8——标准成本法实训 199
6.9.1 标准成本 200
6.9.2 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201
6.9.3 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 207
6.10 试试算成本9——作业成本法实训 213
6.11 无心插柳柳成荫——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品 217
6.11.1 联产品的成本计算 218
6.11.2 副产品的成本计算 220
6.11.3 等级品的成本计算 222
第7章 算成本给谁看?——成本计划、控制与报表编制分析
7.1 未雨绸缪的智慧——成本计划与控制 224
7.1.1 预算编制 225
7.1.2 产品成本计划的编制 229
7.1.3 成本控制 231
7.2 成本的“小报告”——成本报表概述 233
7.2.1 成本报表的分类与特点 234
7.2.2 成本报表分析 235
7.3 动手“做”和“分析”——生产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239
7.3.1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239
7.3.2 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和分析244
内容介绍
成本会计繁琐、复杂、抽象,让很多学会计的人士一头雾水,本书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日常案例和简单形象的图表,将成本会计的原理与方法向你娓娓道来,让你如同听故事一般轻松愉悦地学懂成本会计。 本书语言浅显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技巧性和可读性,即使零基础读者也能看懂学透!我们真切地希望,每个成本会计的初学者,只需要从生活常识出发,也能够掌握成本会计的原理与方法。
作者介绍
计东亚,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浙江文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能力、企业成长及企业财务管理等,共发表论文数十篇。
关联推荐
10余年经验老会计 手把手教你做好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5大核心内容全部掌握 120多个实战技巧 80多个案例实战 让你轻松学习,快速晋升
《成本会计:原理、方法与实务》 内容梗概: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成本会计学习体验,从基础原理出发,逐步深入到核算方法、实际应用,再到财务会计中的费用分配和采购成本计算等关键领域。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让读者不仅理解成本会计的概念,更能掌握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第一部分: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本部分将首先界定成本会计的核心概念,阐述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将深入探讨成本的本质、成本的分类(如性成本、期间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等),以及这些分类对于理解和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性。 成本的本质与构成: 详细解释生产、销售、管理等不同环节中成本的来源和构成要素,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成本核算的目标与意义: 阐述成本核算的主要目标,如为定价提供依据、为成本控制提供基础、为盈亏核算提供数据、为预算管理提供信息等,并分析其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关键作用。 成本的分类与归集: 详细介绍不同成本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以及如何依据这些分类将成本进行有效地归集。我们将区分“成本”与“费用”的界限,以及在不同报表中的体现。 成本计算的基本原则: 介绍成本计算的基本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等,并说明这些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成本会计的流程: 梳理成本会计从原始凭证到最终成本信息的处理流程,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的设置与登记、成本计算的步骤等。 第二部分: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本部分将聚焦于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介绍企业在不同生产模式下常用的成本计算方式,并详细解析其操作流程和优缺点。 品种法成本计算: 适用于大量生产单一品种产品的企业。详细讲解品种法的基本原理、产品成本的构成、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以及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 分批法成本计算: 适用于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企业。深入解析分批法的作业流程,包括批号的设置、生产费用的归集、各批产品成本的计算,以及如何处理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核算。 分类法成本计算: 适用于产品结构相似、生产批量较大的企业。详细介绍分类法的应用场景,如何将生产费用分配到不同类型的产品中,以及如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标准成本法: 介绍标准成本法的概念,如何制定标准成本,以及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这对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作业成本法(ABC): 引入现代成本管理理念,详细讲解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资源、活动、成本对象等核心概念,以及如何通过识别和计量活动成本来更精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对比传统成本法,阐述ABC在复杂生产环境下的优势。 第三部分:制造费用分配的原理与实务 制造费用是成本会计中的一大难点,本部分将对此进行重点讲解,帮助读者掌握其分配的原理和实际操作。 制造费用的构成与特点: 详细列举制造费用的各种项目,如折旧费、租赁费、修理费、水电费、间接人工等,并分析其变动性、间接性和难以直接归集的特点。 制造费用分配的理论基础: 阐述制造费用分配的必要性,以及在不同成本计算方法下,如何将间接的制造费用合理地归集到产品或服务上。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详细介绍常用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包括: 一次分配法: 讲解如何将制造费用一次性地分配到成本中心或部门。 二次分配法: 深入解析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介绍交互分配法、逐步分配法等。 约当产量法、工时分配法、标准成本分配法等: 详细讲解如何根据不同的分配基础(如材料消耗量、工时、标准工时、机器工时等)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具体产品。 制造费用差异的分析: 探讨制造费用实际发生数与分配数之间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指导如何进行差异分析和管理。 第四部分:财务会计中的费用分配与采购成本计算 本部分将把成本会计的知识延伸到财务会计层面,重点关注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以及采购环节成本的核算。 期间费用的核算与列报: 区分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详细介绍各类期间费用的具体内容、核算方法,以及在利润表中的列报方式。 财务费用的构成与管理: 详细解析财务费用(利息费用、汇兑损益、手续费等)的构成,以及其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采购成本的构成与核算: 采购成本的范围: 明确采购成本不仅包括商品的进价,还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检验费、入库前保管费等所有为使采购商品达到可销售状态而发生的合理支出。 采购费用归集方法: 讲解如何将与采购相关的各项费用进行归集,并与采购商品的价值进行关联。 商品采购成本的计算: 介绍在不同情况下(如批量采购、集中采购、分期付款采购等)如何计算采购商品的实际成本。 存货计价方法与采购成本: 阐述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存货计价方法如何影响采购成本的确认,以及在期末存货和销售成本中的体现。 销售退回、折让、折扣的处理: 详细说明在采购环节中,如果发生销售退回、折让或给予折扣时,如何调整已确认的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分析采购成本的准确核算如何影响企业的存货价值、销售成本、毛利润、净利润以及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金额。 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探讨不同成本构成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如销售成本、期间费用的变化如何直接影响利润水平。 成本会计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 说明成本信息如何为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依据,以及如何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成本的效益。 学习目标: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 理解成本会计的核心原理和概念。 熟练掌握各类成本计算方法。 准确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与核算。 理解期间费用在财务会计中的作用。 精确核算采购成本,并理解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运用成本会计知识分析企业经营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本书适合于会计专业学生、企业财务人员、企业管理者以及对成本管理感兴趣的广大读者。本书以清晰的逻辑、丰富的实例和深入的讲解,致力于帮助读者真正“用生活常识学懂”成本会计,掌握其精髓,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成本会计不再是冰冷的数字和公式,而是一门充满智慧的“生活哲学”。它教会我如何从更宏观和更深入的视角去审视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策,无论是个人消费还是企业经营。书中关于“采购费用成本计”的部分,让我对“货比三家”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追求最低的购买价格,更是要综合考虑运输、仓储、质量检验等一系列隐性成本。作者用非常贴近现实的例子,解释了如何通过优化采购流程来降低整体成本。而且,书中对“财务费用分配”的讲解,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看似划算的贷款,在考虑了所有的利息和手续费之后,可能反而不如其他融资方式。这种对“成本”二字的全面和深入的解读,让我对“经济理性”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将复杂的会计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让我不再畏惧会计,而是开始主动地去思考和运用它。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对“成本核算”这一核心概念的拆解和重构。它并没有止步于简单的分录和计算,而是深入探讨了成本核算的原理和方法背后的逻辑。作者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一步步引导读者理解,为什么需要进行成本核算?核算的目的又是什么?它不仅仅是为了准确记录,更是为了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区分,以及它们在不同决策情境下的应用。比如,当考虑是否要接一个额外的订单时,书中通过一个面包店的例子,清晰地阐释了如何运用变动成本来评估这项决策的盈利能力,而忽略固定成本的考量。这种基于实际操作的讲解,比单纯的理论阐述更加直观和有力。此外,书中的“成本分配”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很多时候,企业会遇到将间接成本合理分摊到不同产品或服务上的难题。这本书提供了多种分配方法,并详细解释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这让我意识到,成本分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管理目标进行灵活选择。

评分

作为一名非财务专业的读者,我一直对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之间的界限感到模糊。这本书在这方面做了非常清晰的梳理,它不仅解释了财务会计如何记录和报告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更重点突出了成本会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财务会计更多的是对外报告,而成本会计则是为内部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财务费用分配”的章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财务费用,比如贷款利息、汇兑损益等等。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这些费用是如何在企业的不同部门或产品之间进行分摊的,以及这种分摊的意义。它让我明白,看似微小的财务费用,在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会对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产生显著影响。书中对采购费用的成本计入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询价、比价、签订合同到验收到付款,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额外的成本,而这些成本都需要被合理地核算和管理。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看到了成本会计的严谨性和重要性。

评分

初次翻阅这本书,我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教科书,充斥着各种晦涩难懂的会计术语和复杂的公式。然而,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出乎意料的方式,将抽象的成本会计概念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巧妙地联系起来。作者没有直接抛出理论,而是从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场景入手,比如家庭开支、个人理财,甚至是一次简单的购物。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削减家庭开支的思路,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计算信用卡积分的价值,也与企业对各项费用的分摊有着相似的逻辑。书中的案例分析尤其生动,作者没有回避那些“看起来很简单”但往往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细节,比如计算食材的损耗率、比较不同超市的价格差异、甚至是如何评估一次外出就餐的“真实成本”,这其中包含了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等。这让我豁然开朗,原来会计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学科,而是根植于我们生活中的智慧。这种“从生活中来,到理论去”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也让我对成本会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看到了一个之前从未留意的世界。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计算原理”和“方法”的讲解上,做到了既专业又不失易懂。作者没有回避复杂的计算过程,但总是能用一种非常循序渐进的方式,将每一个步骤都拆解得清清楚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标准成本法”的介绍。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公式,而是会先解释为什么需要设定标准成本,它能帮助企业达到什么样的管理目的,然后再详细讲解如何制定标准成本,以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差异分析。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对标准的设定和成本的控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作业成本法”的探讨,虽然这个概念相对更复杂一些,但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图示,让我能够大致理解其核心思想,即成本的发生是由于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作业”。这种对不同成本核算方法的介绍,让我看到了成本会计的多元化和发展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