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条码:9787511877475
图书名称:中国环境法治(2014年卷下)
定价:32
作者: 中华环保联合会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 2015-3-1
目录
【环境法前沿问题研究】
论生物技术生态安全风险的法律防范张治宇刘小冰/
中国地方碳排放交易制度比较彭峰闫立东/
【第四届环境司法论坛】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体系建构与具体适用研究陈铭聪/
环保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司法的现状研究黄娜/
环境污染犯罪案件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问题与对策刘海鸥/
环境司法公众参与的路径及制度保障刘旭/
环境侵权诉讼的审思与分析逻辑王璐璐董正爱/
【调查研究与案件判解】
环保行政许可案件的司法审查及裁判李春蓉/
环境公益诉讼裁判方式研究李诗茵周游/
环境公益诉讼损害赔偿金研究中华环保联合会课题组/
检讨与修正:环境刑事司法之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吴家明朱远军/
【域外环境法撷英】
自然资源损害救济体系:美国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中国环境法项目/
美国环境司法价值观的演变及其启示王慧/
域外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的发展与趋势吴勇/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中国环境立法、政策制定、规划、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环境法学分析,旨在及时传播环境法 学领域的新研究成果,全面反映国内外环境法治动态。谢玉红,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曹明德,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 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环境法学院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资源法学、经济法学。
这本《中国环境法治(2014年卷下)》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也着实让我有些意外。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环境法治进程的读者,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能够全面、深入剖析当年法治实践的著作。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其厚重的体量所震撼,这预示着其内容的丰富程度。在翻阅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本书并没有局限于简单地罗列法律条文,而是以一种更加宏观的视角,将2014年中国环境法治的诸多重要动态、典型案例以及学界的前沿探讨一一呈现。其中,对于当年新修订或出台的若干重要环境法律法规的解读,更是深入浅出,条理清晰,让我对这些法律的立法本意、适用范围以及潜在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更难得的是,本书并没有止步于对法律文本的分析,而是巧妙地将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通过对一些备受瞩目的环境案件的详细梳理和评析,揭示了法律在现实冲突中的具体运用,以及由此暴露出的问题和挑战。这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写作方式,使得本书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备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律师、法官、环保工作者乃至普通公众都极具参考价值。它为我理解中国环境法治的发展脉络,把握当下的环境法律困境,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线索。
评分《中国环境法治(2014年卷下)》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所展现出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在翻阅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们并非仅仅是在回顾过去,而是在为未来的环境法治发展搭建框架。他们对于2014年中国环境法治现状的梳理,不仅仅是简单的陈述,而是充满了对趋势的判断和对潜在问题的预警。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新兴环境法律问题,例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深入探讨,这些都是当前和未来环境治理的重点。书中对这些问题所涉及的国际国内法律规则的对比分析,为我们理解中国在国际环境治理中的定位提供了清晰的视角。同时,本书在体系构建上也做得非常出色,它将零散的环境法律信息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不同法律条文、不同政策措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这种系统性的研究方法,对于深入理解中国环境法治的内在逻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本书不仅是学者的案头必备,对于任何希望深刻理解中国环境法治的人而言,都将是一次收获颇丰的阅读旅程。
评分阅读《中国环境法治(2014年卷下)》的过程,是一次令人心潮澎湃的智力探索。我曾以为,法律书籍注定是枯燥的,但这本书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仿佛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2014年中国环境法治的真实图景。书中对于那些关键性环境法律法规的演变过程的细致描绘,让我感受到了立法者在追求公平正义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也看到了法律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调整。我被书中对一些地方性环境立法探索的介绍所深深吸引,这些“基层创新”的案例,往往蕴含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也为国家层面的立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此外,本书还对当时中国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例如跨界污染、信息公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从法律层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这种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研究态度,让我对中国环境法治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案头参考,更是一份关于国家环境治理的深刻反思,对于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评分对于《中国环境法治(2014年卷下)》这本书,我必须用“惊为天人”来形容我的感受。它绝非一本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一部关于中国环境法治发展史的生动写照。书中对2014年中国环境法律体系的结构性梳理,以及对其中关键环节的深度剖析,堪称典范。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一些争议性环境立法议题的探讨,作者并没有回避矛盾,而是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呈现了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并试图从中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审慎的态度,对于推动中国环境法治的进步至关重要。同时,本书在案例分析方面也做得极为出色,那些被选取的典型案例,无一不具有代表性,其背后所反映出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都直击社会痛点。而对于这些案件的法律评析,则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不仅揭示了法律适用的困境,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意见。此外,本书还对当时正在进行的国家环境政策改革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分析了这些政策对未来环境法治走向的影响。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集学术性、实践性、前瞻性于一体的力作,对于任何关心中国环境法治的人来说,都是不容错过的。
评分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中国环境法治(2014年卷下)》的期待并没有那么高。毕竟,法律类的书籍往往枯燥乏味,充斥着晦涩的术语,难以吸引普通读者的兴趣。然而,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却完全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就像一部精心编织的叙事,将2014年中国环境法治的种种图景娓娓道来。我被书中对于一些标志性环境事件的法律追溯所吸引,那种抽丝剥茧般的分析,让我看到了法律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力量,也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复杂性。书中对一些基层法院在处理环境案件时遇到的难题的描绘,更是充满了人情味和现实感,让我看到了法律并非只是象牙塔里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影响着普通民众生活的工具。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发展历程的梳理,这对于我这样一位普通公民而言,理解自己作为社会一员如何能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提供了清晰的指引。而且,书中还引入了一些跨学科的视角,例如将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融入到对环境法律问题的分析中,这无疑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及其法律解决方案的多样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