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牛津法律理论词典
定价:35元
作者:(美)比克斯 著,邱昭继 等译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503672958
字数:209000
页码:24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同行之间的智识砥砺激发了我撰写这本词典的灵感。学术同行互相阅读对方作品时,经常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觉,因为一个学术传统的学者不能理解另外一个学术传统的标准术语。从事法律与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几乎不能理解分析法学传统中的术语,并且这两派学者往往忽略了女权主义法律理论或种族批判理论中使用的观点和术语。本书的目标是充当一本译文手册,成为一部语词和短语的贝立兹(BerlitZ)指南,以此帮助不同法律学术传统的学者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如果本书在相互理解方面有所助益(相互理解是迈向相互评论的步),那我就心满意足了。本书也有更宏大的目标:以学生和学者易于掌握的方式提出一些来自不同法理学传统的基本概念。
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的地方:
,究竟选取哪些不选取哪些词条是撰写这本词典时不可避免的难题;在确定词条的范围时,我遵守了如下原则:
1.不撰写在世作者的词条(截止于撰写时),虽然在其他的词条中会讨论在世作者的思想(即使不考虑当下作者思想的可变性,评价他们的思想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此外,撰写哪个作者的思想不撰写哪个作者的思想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而仅撰写过世作者的词条则不太会遭受人们的议)。
2.不同的作者对法律理论的论题有着不同的理解;我力图容纳一个较宽的论题域,但当法律理论侵入政治理论、经济学、道德哲学、形而上学、社会理论和宪法等领域时,这种做法存在使法律理论变得完全没有边界的危险。我容许法律理沦适度地侵入这些相邻的领域。但有些读者喜欢较宽的论题域,而有些读者喜欢较窄的论题域,这是难以调和的。
3.有些理论家(例如,伊曼努尔·康德)或论题(例如,平权行动)的主要影响力和重要性超出了法律理论(狭义地理解),本书主要讨论这些人物或论题与法律理论相关的部分。
第二,这项工作的主旨不是提出原创性的思想。它的主要目标是以一种人们易于理解的方式提出一个领域中习惯性的用法。然而,完全的客观是很难做到的,即使有可能(或许没有这种可能)做到这一点。本书不可避免地反映了我的判断,特别是我对他人的观点仅仅予以编辑的时候。本书致力于语词和思想理解的另外一个副产品是:虽然所有的词条都是我撰写的,但特定的词条或概括思想的方式反映了其他文本的成果。有些地方我概括词语的方式不同于特定作者的概括,我在文中对此作了详细的交待。
第三,当本书涉及法律实践时,不可避免,更多的是美国和英国的法律实践。然而,许多讨论涉及更宽的论题,因而也触及了其他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律实践,偶尔也触及了民法法系国家的法律实践。类似的,许多学派讨论不可避免地以英语世界的作品或翻译为英语的作品为基础。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布赖恩·H.比克斯,美国明昆尼拉大学FrederickW.Thomas法律与哲学教席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家庭和合同法。其他著作有《法律、语言与法律的确定性》等。
对于追求学术严谨性的研究者而言,《牛津法律理论词典》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它所收录的词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一流。最重要的是,它在对每一个词条进行解释时,都力求精准,并且能够追溯其学术渊源。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一些历史悠久或学界争议较大的法律概念时,能够呈现出不同的学派观点,并对其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这对于研究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快速地了解某个概念在不同学术脉络中的定位,避免重复劳动,节省大量查阅原始文献的时间。此外,这本书的编纂者在引用时也相当严谨,往往会注明出处,这为我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线索。在撰写学术论文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发现,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精准地界定研究对象,规范学术语言,从而提升论文的学术水准。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扇通往法律学术深度的窗口。
评分我是一名对法律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并非科班出身,也非法律从业者。我一直希望能够对社会运行的规则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但市面上许多法律读物要么过于专业,要么过于浅显,很难找到一本既能让我入门又不至于“走马观花”的书。《牛津法律理论词典》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白。它的语言风格相对温和,没有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学术腔调。即使是对于一些相对专业的概念,作者也力求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解释,并常常辅以生活化的例子,让我能够更容易地理解抽象的法律逻辑。我最喜欢的是它能够让我轻松地“跨界”阅读。比如,在阅读某个社会学著作时,如果遇到相关的法律术语,我可以立即翻阅这本书,了解其法律含义,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文本。这种“即时查阅,即时理解”的便利性,极大地提升了我阅读的流畅度和效率。这本书让我觉得,法律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被普通人理解和掌握的。
评分作为一名有一定法律基础的从业者,我一直致力于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牛津法律理论词典》的到来,无疑为我的知识体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在理论层面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比如某些法律原则的适用边界,不同法律流派的观点冲突等等。以往,处理这些问题常常需要查阅大量的专著和论文,耗时耗力,而且往往难以形成一个清晰的全局观。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词条,而是将词条置于更广阔的理论框架下进行解读。它能够帮助我快速梳理某个概念在不同理论体系中的位置,理解其演变过程和潜在的争议点。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重要理论流派的简要介绍,以及它们对具体法律概念的影响。这使得我在面对复杂的法律问题时,能够拥有更宏观的视角,更敏锐的理论洞察力。可以说,这本书已经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参考工具,它不仅提升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我对法律本质的理解。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我对一本“词典”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以为它最多只能起到一个查找定义的作用。但《牛津法律理论词典》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所包含的内容之广、解释之深,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不仅仅局限于基础法律词汇,更深入地涵盖了法律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比如“法的渊源”、“法律推理”、“法律解释”等等。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本小型的法律理论入门指南。我特别欣赏它在解释一些复杂理论时,能够做到条理清晰,层层递进,从最基础的定义出发,逐步深入到其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而且,这本书的编纂团队显然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他们在解释概念时,往往能够提炼出最核心的要义,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避免了冗余的学术术语堆砌,这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尤为重要。我个人在撰写论文或者准备学术讨论时,经常会从中获得灵感,它能帮助我更准确地界定和运用理论术语,提升我学术表达的严谨性和专业性。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查词,它更在于构建和深化我对法律理论的系统性认知。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法律学习路上的“神助攻”!作为一名法律小白,刚接触法律时,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就像一道道高墙,让我望而却步。阅读《牛津法律理论词典》之前,我常常在阅读判例、学说时,因为一个词语的定义不清晰而卡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翻阅不同书籍,甚至常常因为理解偏差而影响对整个法律条文的把握。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的学习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字典,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为我解读那些抽象的法律概念。每当遇到不熟悉的词汇,我都会第一时间翻开它,简洁明了的释义,辅以恰当的例句,让我瞬间豁然开朗。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清晰,索引做得非常到位,让我能够快速定位到我需要的信息。而且,它在解释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概念时,还会适当引用一些学者的观点,甚至是一些经典案例的背景,这让理论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背诵,而是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极大地加深了我对法律的理解深度。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初入法律门槛的朋友,它绝对是你学习路上的得力助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