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 实用环境质量评价 | ||
| 作 者 | 陈振民 | 出 版 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6 年 09 月 | I S B N | 978-7-5628-4749-6 |
| 页 数 | 128 页 | 字 数 | 188 千字 |
| 开 本 | 16 开 | 重 量 | 0.25 千克 |
| 定 价 | 28.00 元 | 赠 品 | 暂 无 |
本书以实用、实例为特点,有重点地阐述了有关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概念及方法。主要内容有环境、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类型、特点,环境标准体,污染源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评价等。可作为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课堂教学之用,也可作为环境保护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作为环境专业的教材,重点突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和水资源的环境评价,作为前期的铺垫,介绍了常用的环境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总论。另外对现在的环境质量现状也作了概要介绍。
全书内容紧凑,突出重点,对学习环境评价的学生,不失为一本实用的教材。
第1章总论
1·1环境及环境特征
1·2环境质量及评价
1·3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
第2章环境标准
2·1概述
2·2环境标准体系
2·3环境质量评价中新常用标准
第3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1概述
3·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程序
3·3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3·4地面水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
第4章环境影响评价总论
4·1环境影响及环境影响评价
4·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3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4·4环境影响识别及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
4·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4·6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4·7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4·8环境影响预测
4·9环境影响评价
4·10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第5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1概述
5·2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5·3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5·4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
5·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6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推荐模式简介
5·7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案例分析
第6章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6·1概述
6·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任务
6·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确定
6·4地表水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6·5达标分析
6·6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6·7水质预测模型简介
6·8拟建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正处于寻找毕业论文选题的关键时期。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入手了这本《实用环境质量评价》。这本书的作者团队来自华东理工大学,这所高校在环境科学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因此我对这本书的质量抱有很高的信心。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当前主流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学习到如何科学地设计评价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前沿的评价技术,比如基于GIS的环境质量评价,或是对新兴污染物的评价方法,那就更好了。
评分长期以来,我一直关注着我们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深知环境质量评价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提升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认知,以及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读者介绍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并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实际的监测数据和评价结果,并进行深入的解读,相信会更具说服力和教育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采用了环保的绿色系,让人一看便知其主题。我是一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环境质量评价的案例,但总觉得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一些脱节。拿到这本《实用环境质量评价》后,我翻阅了一下目录,发现它涵盖了大气、水、土壤、噪声等多个方面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技术,并且还涉及了一些案例分析,这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模型选择的部分,希望它能提供清晰、易懂的指导,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核心内容。
评分作为一个在环保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一直关注着环境质量评价领域的新进展。这本书的书名“实用”二字着实吸引了我,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的往往是可以直接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和方法,而不是过于理论化、概念化的论述。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的定位感兴趣,这意味着它应该更贴近工程实践,能够帮助学生们在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评价流程、数据处理方法,甚至是软件应用方面的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实用”。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的基层工作者,我深切体会到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用的评价技能是多么重要。市面上有很多关于环境评价的书籍,但很多都过于偏重理论,缺乏实践指导。我注意到这本《实用环境质量评价》的书名,以及“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的定位,这让我觉得它可能更符合我们的实际需求。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更精细化的评价方法,了解如何处理复杂的评价数据,并能掌握一些评估环境风险和制定改进措施的策略。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并总结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那将是对我工作非常有价值的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