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立强 郑永杰
定价:56元
印次:2-1
ISBN:9787302460282
出版日期:2017.04.01
本书在阐述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兼顾实际应用和学科发展的重点内容,对色谱分析法分类、不同分离模式的原理及方法发展、学科研究动态加以系统介绍。全书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色谱法概述、色谱法基本理论、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平面液相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毛细管电泳、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色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样品预处理等。本书可用作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供色谱分析工作者参考。
目录
第1章概论
1.1色谱分析法的历史
1.2色谱法的分类
1.2.1按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物态分类
1.2.2按分离的原理分类
1.2.3按固定相使用的方式分类
1.2.4按色谱动力学过程分类
1.2.5按色谱技术分类
1.3色谱分析法的特点与局限性
1.4色谱图和相关术语
1.5色谱现展及相关联用技术
1.6有关色谱的中文工具书和国内外主要色谱期刊
习题
第2章基本理论
2.1概述
2.2平衡理论
2.2.1分配系数
2.2.2分配比
2.2.3分配等温线
2.2.4对色谱峰峰形的解释
2.3塔板理论
2.3.1塔板理论假说
2.3.2基本关系式
2.3.3色谱柱效能及评价
2.3.4塔板理论的作用与不足
2.4速率理论
2.4.1色谱过程中的传质与扩散
2.4.2速率理论方程
2.4.3影响色谱峰展宽的其他因素
2.5分离度
2.5.1分离度的表达
2.5.2影响分离度的因素
习题
第3章气相色谱法
3.1气相色谱原理
3.1.1气相色谱基本流程
3.1.2气相色谱分离的原理
3.1.3气相色谱常用术语及参数
3.2气相色谱仪
3.2.1填充柱气相色谱仪
3.2.2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
3.2.3色谱固定相
3.2.4检测器
3.2.5色谱数据处理系统
3.3气相色谱辅助技术
3.3.1裂解气相色谱法
3.3.2衍生气相色谱法
3.3.3顶空气相色谱法
3.3.4全二维气相色谱法
习题
第4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4.1概述
4.2液相色谱的板高方程
4.3高效液相色谱仪
4.3.1高压输液系统
4.3.2进样装置
4.3.3色谱柱系统
4.3.4液相色谱检测器
4.4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方式
4.4.1液谱分离系统
4.4.2液固吸附色谱
4.4.3分配色谱
4.4.4离子交换和离子色谱
4.4.5离子对色谱
4.4.6体积排阻色谱法
4.4.7和色谱法
习题
第5章平面液相色谱法
5.1概述
5.1.1平面色谱分类及分离原理
5.1.2平面色谱的基本流程
5.1.3平面液相色谱的技术参数
5.2薄层色谱
5.2.1薄层用吸附剂
5.2.2薄层板的制备
5.2.3展开剂的种类及选择
5.2.4点样和展开
5.2.5斑点位置的确定及定性方法
5.2.6薄层定量方法
5.2.7薄层层析的应用
5.3加压及旋转薄层
5.3.1加压薄层色谱
5.3.2旋转薄层色谱
5.4纸层析分离技术
5.4.1概述
5.4.2纸色谱层析条件的选择
5.4.3纸色谱点样和展开
5.4.4纸色谱显色和应用实例
5.5平板电泳分离技术
5.5.1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5.5.2常用电泳分离技术
5.5.3IEF/SDS�睵AGE双向电泳法
习题
第6章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6.1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基本原理
6.1.1超临界现象和超临界流体的特征
6.1.2超临界流体色谱的特点
6.1.3流动相及改性剂
6.1.4色谱柱和固定相
6.2超临界流体色谱仪器
6.2.1SFC的一般流程
6.2.2SFC流动相输送系统
6.2.3SFC分离系统
6.2.4SFC检测系统
6.3SFC联用技术
6.3.1SFC�睲S联用
6.3.2SFC�睩TIR联用
6.3.3SFC�睳MR联用
6.4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应用
习题
第7章毛细管电泳
7.1概述
7.2毛细管电泳分离的一般过程
7.2.1分离的一般过程
7.2.2数学描述
7.3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基本原理
7.4基本概念
7.4.1电泳、淌度、淌度及有效淌度
7.4.2电渗、电渗率及合淌度
7.4.3两相分配与权均淌度
7.5毛细管电泳分类
7.6毛细管电泳仪系统
7.6.1电泳仪的结构
7.6.2毛细管电泳仪的特点
7.7毛细管电泳分离方式
7.7.1毛细管区带电泳
7.7.2毛细管凝胶电泳
7.7.3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
7.7.4毛细管电色谱
7.7.5毛细管等速电泳
7.7.6毛细管等电聚焦
7.8毛细管电泳柱技术
7.9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
7.10应用实例
习题
第8章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8.1色谱定性分析
8.1.1一般性定性
8.1.2利用保留值规律进行定性分析
8.1.3利用选择性检测器定性
8.1.4联用方法定性
8.1.5化学方法定性
8.1.6平面色谱中的定性方法
8.1.7多种方法配合定性
8.2色谱定量分析
8.2.1定量分析的基本公式
8.2.2色谱峰高和峰面积的测定
8.2.3定量校正因子
8.2.4定量方法
8.2.5影响准确定量的主要因素
习题
第9章色谱联用技术
9.1气相色谱�仓势琢�用技术
9.1.1气相色谱�仓势琢�用仪器系统简介
9.1.2气相色谱�菜募�杆台式质谱联用仪器简介
9.1.3气相色谱�仓势琢�用的条件选择
9.1.4气相色谱�仓势琢�用的谱图及其信息
9.1.5气相色谱�仓势琢�用质谱谱库及检索简介
9.2气相色谱�哺道镆侗浠缓焱夤馄琢�用技术
9.2.1气相色谱�哺道镆侗浠缓焱饬�用仪器系统简介
9.2.2气相色谱�哺道镆侗浠缓焱馐�据采集与处理简介
9.2.3气相色谱�哺道镆侗浠缓焱獾奶跫�优化
9.2.4气相色谱�哺道镆侗浠缓焱饬�用技术的应用
9.3液相色谱�仓势琢�用技术
9.3.1LC�睲S接口
9.3.2LC�睲S分析条件的选择
9.3.3毛细管电泳�仓势琢�用
9.3.4LC�睲S联用的应用
9.4液相色谱�哺道镆侗浠缓焱夤馄琢�用
9.5液相色谱�苍�子吸收光谱联用
9.6色谱与其他仪器的联用
习题
第10章液相色谱样品预处理
10.1概述
10.2液液萃取
10.2.1液液萃取的基本操作
10.2.2液液萃取溶剂的选择
10.2.3液液萃取常用装置
10.3固相萃取
10.3.1固相萃取的原理及特点
10.3.2固相萃取常用的吸附剂
10.3.3洗脱剂
10.3.4固相萃取装置及操作
10.3.5固相微萃取
10.4膜分离
10.4.1膜分离原理
10.4.2膜的分类
10.4.3膜分离过程的类型及特点
10.4.4膜分离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0.5衍生化技术
10.5.1衍生化作用与反应要求
10.5.2柱前衍生化
10.5.3柱后衍生化
10.5.4紫外衍生化
10.5.5荧光衍生化
参考文献
……………………………………………………
一直以来,我对色谱分析,特别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充满了兴趣,但总觉得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存在一些鸿沟。直到我发现了这本《正版 色谱分析法(第2版)》。它真的让我耳目一新!首先,本书在理论讲解方面非常扎实,将色谱分离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各种色谱技术的特点都阐述得清晰透彻。但最让我欣喜的是,它并非止步于理论,而是将大量篇幅用于讲解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实际应用,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仪器、如何优化分离条件、如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等等。我尤其要强调的是,书中对液相色谱样品预处理技术的详细介绍,这一点太重要了!往往复杂样品的分析瓶颈就在于前处理,而这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从样品基质的分析、提取方法的选择,到固相萃取、液液萃取等具体技术的操作要领,都讲解得非常到位,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实例,让我能够快速掌握如何针对不同样品设计高效的前处理方案。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但又不失通俗易懂,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获得深刻的启发。我认为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提供了大量的技术知识,更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我一直对色谱分析,尤其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非常感兴趣,但总感觉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这次读到的《正版 色谱分析法(第2版)》这本书,完全打消了我的疑虑。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步步引导我深入理解HPLC的每一个环节。从基础理论的讲解,到仪器操作的细节,再到数据处理的技巧,书中都涵盖了。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详细阐述,不仅仅是原理,更多的是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技巧,比如如何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和色谱柱,如何优化检测条件以获得最佳的峰形和信噪比。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有一章专门讲解了液相色谱样品预处理。这对于实际操作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很多时候,样品的复杂性才是影响分析结果的最大挑战。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预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SPE)、液液萃取(LLE)等,并且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还列举了很多具体的应用案例,让我能够学以致用。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了实际操作的指导意义,非常适合正在学习或已经从事色谱分析工作的同行们。
评分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化学分析的科研人员,我对色谱分析技术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持续的关注。市面上关于色谱的书籍琳琅满目,但真正能够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却屈指可数。这次有幸接触到《正版 色谱分析法(第2版)》,它给我带来的惊喜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该书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非常严谨,对色谱分离的机理、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这对于理解色谱分析的本质至关重要。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理论,而是将大量篇幅用于讲解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实际应用。书中对于不同类型样品的分析策略,从方法的开发到方法的验证,都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指导。特别是在样品预处理部分,作者展现了高超的专业功底,详细介绍了各种前处理技术的原理、操作要点、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并且提供了大量案例分析,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复杂的样品基质中提取和富集目标分析物。这对于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至关重要。这本书的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图文并茂,即使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也能通过清晰的图示和生动的比喻来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的介绍,这无疑是给广大色谱工作者的一份宝贵财富,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
评分这本书简直太棒了,我最近一直在研究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内容,迫切需要一本能够系统介绍相关分析技术的书籍。偶然间发现了这本《正版 色谱分析法(第2版)》,名字就非常吸引人,而且是苏立强主编,感觉很专业。拿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发现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惊喜。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色谱的基本原理,而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详细讲解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各种技巧和注意事项,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流动相,以及如何优化分离条件等。更让我高兴的是,书中还专门辟出一章详细介绍了液相色谱的样品预处理技术。这一点对我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样品预处理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分析结果,而这方面的系统性讲解的书籍并不多见。书中对于不同类型样品的预处理方法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例如固相萃取、液液萃取、沉淀法等等,并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原理说明,甚至还对比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真是太实用了!我感觉这本书的作者在实际操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把这些复杂的知识点讲得如此通俗易懂,并且紧密结合实际应用,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快速上手。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我的研究中去,相信它一定能为我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
评分长期以来,我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指导实践的色谱分析教材。市面上充斥着理论色彩浓厚、脱离实际操作的书籍,这让我感到非常困惑。直到我看到了《正版 色谱分析法(第2版)》。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色谱分析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带来了福音。它系统地阐述了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各种应用技术。尤其令我赞赏的是,书中对液相色谱样品预处理技术的讲解,可谓是面面俱到。从样品采集、保存,到各种前处理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溶剂选择,再到后处理的注意事项,书中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特别注意到,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实验室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又不失生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图文并茂,使得复杂的科学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我相信,这本书将成为广大色谱分析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参考书,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提升理论水平,更能指导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