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7S管理手册(中国实战版)
编
- 出版社:
- ISBN:9787122252357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出版时间:2015-11-01
- 用纸:轻型纸
- 页数:186
- 正文语种:中文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不仅可供企业的管理人员、现场人员学习和使用,还可作为咨询顾问、培训师的培训教材,同时也适用对7S管理感兴趣的读者用作学习的素材和实战的参考。
7步——推行7S活动8招——解决整理问题
7招——确保合理整顿8招——实现彻底清扫
7招——保持现场清洁8招——养成勤俭节约
8招——保证员工安全6招——提升员工素养
内容简介
《图解7S管理手册(中国实战版)》以“基础知识+方法技巧+现场应用”为主线,同时采用“模块化内容+现场图片漫画+实用工具表单”的形式,详细地阐述了7S活动的推行,同时针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7个S的具体活动提供全面简单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并对各个S活动的方法和技巧在生产现场、办公室、仓库等各方面的具体运用给出实战参考。
本书不仅可供企业的管理人员、现场人员学习和使用,还可作为咨询顾问、培训师的培训教材,同时也适用对7S管理感兴趣的读者用作学习的素材和实战的参考。
作者简介
准正锐质研发中心,弗布克咨询公司,总经理,准正锐质研发中心,弗布克旗下专业生产管理内容研发中心。主要从事生产管理、现场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实战方面的研究,具体致力于生产管理专业方向实务内容的出版、咨询、培训等业务
目录
第1章
7S介绍
1.1 7S活动的概述002
1.2 深化5S到7S002
1.3 7S活动的作用003
1.4 7S活动的误区004
第2章
7S推行
2.1 7S推行组织构架007
2.1.1 组建7S推行委员会007
2.1.2 明确推行委员会职责007
2.2 7S推行活动策划009
2.2.1 拟定推行方针及目标009
2.2.2 制订7S活动推行计划010
2.2.3 制定7S活动实施办法012
2.3 实施7S活动宣传016
2.3.1 7S活动宣传方式016
2.3.2 7S活动宣传实施019
2.4 实施7S教育培训019
2.4.1 制订教育培训计划019
2.4.2 进行7S教育培训020
2.4.3 7S教育培训考核022
2.5 建立7S活动样板区025
2.5.1 确定7S活动样板区025
2.5.2 开展样板区7S活动026
2.5.3 样板区活动效果宣传027
2.6 全面推行7S活动027
2.6.1 责任区域027
2.6.2 领导支持029
2.6.3 全员参与030
2.6.4 现场巡查031
2.7 开展7S评比考核032
2.7.1 制定评比考核标准032
2.7.2 7S评比考核实施036
第3章
整理实施
3.1 整理的基础知识039
3.1.1 整理的含义039
3.1.2 整理的对象039
3.1.3 整理的实施步骤040
3.1.4 整理的注意事项041
3.2 整理的方法技巧042
3.2.1 现场检查:确认不要物品042
3.2.2 合理判定:要与不要物品043
3.2.3 定点拍摄:记录现场现状044
3.2.4 红牌作战:标识不要物品046
3.2.5 寻宝活动:发现遗漏不要物品048
3.2.6 设定区域:暂存不要物品050
3.2.7 不要物品分类处理051
3.2.8 每日循环整理自检053
3.3 整理的具体实施055
3.3.1 现场物料整理055
3.3.2 设备工具整理056
3.3.3 作业台的整理058
3.3.4 办公桌的整理059
3.3.5 文件资料整理060
3.3.6 仓库货架整理061
第4章
整顿实施
4.1 整顿的基础知识063
4.1.1 整顿的含义063
4.1.2 整顿的内容063
4.1.3 整顿的实施步骤064
4.1.4 整顿的注意事项065
4.2 整顿的方法技巧066
4.2.1 区域规划:物品合理放置066
4.2.2 画线定位:物品准确放置067
4.2.3 定置管理:定位定容定量068
4.2.4 物品存放:有效保存物品071
4.2.5 放置标识:物品清晰准确072
4.2.6 形迹管理:物品定位方法074
4.2.7 及时归位:保持物品整齐有序075
4.3 整顿的具体实施075
4.3.1 工具箱的整顿075
4.3.2 机械设备整顿076
4.3.3 现场物料整顿077
4.3.4 作业台的整顿078
4.3.5 办公台的整顿079
4.3.6 文件资料整顿081
4.3.7 仓库货架整顿082
第5章
清扫实施
5.1 清扫的基础知识086
5.1.1 清扫的含义086
5.1.2 清扫的对象086
5.1.3 清扫的实施步骤087
5.1.4 清扫的注意事项088
5.2 清扫的方法技巧089
5.2.1 明确清扫作业范围:划分清扫责任区089
5.2.2 明确清扫作业标准:清扫作业指导书091
5.2.3 清扫工作实施方法:随时工作随时清扫092
5.2.4 清扫工作实施方法:随时清扫不留死角093
5.2.5 清扫工作实施方法:看到脏乱立即清理094
5.2.6 查找并治理污染源:杜绝脏物产生095
5.2.7 清扫工具归位放置:便于随时使用097
5.2.8 及时检查清扫工作:角落细节着手097
5.3 清扫的具体实施099
5.3.1 地面的清扫099
5.3.2 窗台的清扫100
5.3.3 工具设备清扫101
5.3.4 作业台的清扫102
5.3.5 办公台的清扫103
5.3.6 文件资料清扫105
5.3.7 仓库货架清扫105
第6章
清洁实施
6.1 清洁的基础知识108
6.1.1 清洁的含义108
6.1.2 清洁的标准108
6.1.3 清洁的实施步骤109
6.1.4 清洁的注意事项110
6.2 清洁的方法技巧111
6.2.1 开展前3S活动:清洁活动的基础111
6.2.2 保持自身清洁:确保彻底的清洁112
6.2.3 清洁活动自我检查:以便主动改进113
6.2.4 及时巡查清洁活动:以便及时整改114
6.2.5 定期检查评比奖惩:保证活动持续进行114
6.2.6 公布清洁活动效果:以便互相学习监督117
6.2.7 持续开展清洁活动:保持现场的清洁117
6.3 清洁的具体实施118
6.3.1 生产现场清洁118
6.3.2 工具设备清洁120
6.3.3 作业台的清洁121
6.3.4 办公桌的清洁122
6.3.5 文件资料清洁123
6.3.6 仓库货架清洁124
第7章
节约实施
7.1 节约的基础知识127
7.1.1 节约的含义127
7.1.2 浪费的现象127
7.1.3 节约的实施步骤129
7.1.4 节约的注意事项129
7.2 节约的方法技巧130
7.2.1 加强节约教育:提高节约意识130
7.2.2 实施节约活动:减少现场浪费131
7.2.3 张贴浪费看板:避免产生浪费131
7.2.4 张贴节约标识:鼓励员工节约133
7.2.5 精益生产方式:消除生产浪费133
7.2.6 人机配合分析:提高作业效率134
7.2.7 标准时间设定:提高作业效率136
7.3 节约的具体实施139
7.3.1 减少物料浪费139
7.3.2 减少库存浪费140
7.3.3 减少作业浪费141
7.3.4 减少水电气浪费142
7.3.5 减少生产过剩浪费143
第8章
安全实施
8.1 安全的基础知识146
8.1.1 安全的含义146
8.1.2 安全管理的对象146
8.1.3 安全管理的实施步骤148
8.1.4 安全管理的注意事项149
8.2 安全的方法技巧150
8.2.1 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150
8.2.2 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151
8.2.3 安全隐患治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153
8.2.4 危险预知训练:发现危险寻找对策154
8.2.5 进行安全标识:实现安全的可视化155
8.2.6 进行安全防护:避免发生安全事故157
8.2.7 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员工安全生产159
8.2.8 进行安全操作:避免违规操作行为159
8.3 安全的具体实施162
8.3.1 员工安全管理实施162
8.3.2 作业安全管理实施163
8.3.3 物品安全管理实施164
8.3.4 设备安全管理实施166
8.3.5 环境安全管理实施167
8.3.6 消防安全管理实施168
8.3.7 办公安全管理实施171
8.3.8 仓库安全管理实施171
第9章
素养实施
9.1 素养的基础知识174
9.1.1 素养的含义174
9.1.2 素养的表现174
9.1.3 素养的实施步骤175
9.1.4 素养的注意事项176
9.2 素养的方法技巧177
9.2.1 员工行为规范:提升素养的基础177
9.2.2 班前会班后会:提升日常的素养178
9.2.3 OASISU活动:带来良好的印象179
9.2.4 让员工理解规则:以便遵守规则180
9.2.5 员工提供改善提案:参与素养提升181
9.2.6 督导员工遵守规则:才能形成素养182
9.3 素养的具体实施183
9.3.1 办公室人员的检查与素养提升183
9.3.2 生产现场人员检查与素养提升185
图说工厂7S管理(实战升级版)
“图说管理系列”实战升级版!实景图片一看就懂,实操光盘下载即用
定价:45元
作者:,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ISBN:9787115334015
在工厂管理中,7S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流程,管理者和实施者需要掌握很多的知识点和技巧。
你知道7S管理有哪些误区吗?该如何解决这些误区?
7S管理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在整理活动中,如何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
清扫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节约活动的推行要领是哪些?
工厂的事务部门怎样开展7S管理?
《图说工厂7S管理(实战升级版)》针对以上困惑:
提供了210幅实景图片、20套实用制度、77张实用表单、72个操作要点、66份内容解读。供读者参考使用;
通过上述工具,系统地阐述了工厂各级工作人员的职责,可以帮助工厂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图说工厂7S管理(实战升级版)》是“图说管理系列”图书中的一本。本书在《图说工厂7S管理》**版的基础上对工作内容、板块设置、实景图片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更新,系统地阐述了工厂7S活动推行计划、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节约、素养等12个方面的内容,表述详细、图文并茂,并随书附赠实操光盘,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参考范例。
内容推荐
《图说工厂7S管理(实战升级版)》在《图说工厂7S管理》版的基础上对工作内容、板块设置、实景图片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更新,系统地阐述了工厂7S活动推行计划、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节约、素养等12个方面的内容,表述详细、图文并茂,并随书附赠实操光盘,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参考范例。
《图说工厂7S管理(实战升级版)》适合工厂各级管理人员阅读,也适合相关咨询师、培训师阅读。
目录 第1章 工厂7S管理导引
7S管理是生产企业现场管理的基础,它有助于企业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不良现象,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导引01:7S管理流程图
导引02:7S管理架构图
导引03:7S管理关键点
导引04:7S管理核心术语
7S是由5S演变而来的,增加了“安全”与“节约”两个S,使5S管理更加完善,也更有利于企业改善不良状况。
要点01:5S
要点02:从5S到7S
要点03:7个S之间的关系
要点04:企业内常见的不符合7S的问题
要点05:推行7S活动的重要作用
要点06:7S活动的目的
企业应当积极推行7S活动,全面改善各种不合理的生产现状,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节省经营成本。7S活动应按步骤推行,如成立7S活动推行组织、制订7S活动计划等。
要点01:对7S活动的认识误区
精益生产与现场管理:构筑高效卓越的企业运营基石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能否保持领先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作为一种源自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先进生产管理理念,早已超越了制造业范畴,成为各行各业追求卓越运营的普遍选择。其核心在于通过系统性的方法,识别并消除一切形式的浪费,从而实现价值流的最大化,提升客户满意度,最终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精益生产并非一套僵化的规则,而是一种持续改进、全员参与的思维模式和实践方法。它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深刻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并将这些需求转化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驱动力。通过对整个价值流的梳理和优化,精益生产致力于实现“零浪费”、“零库存”、“零缺陷”、“零故障”的终极目标。这需要企业从战略层面到操作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变革,将精益理念渗透到组织的每一个角落。 精益生产的核心要素与实践路径 精益生产的推行,离不开一系列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核心要素。理解并掌握这些要素,是成功实施精益管理的基石。 1. 价值流管理 (Value Stream Management):这是精益生产的灵魂。价值流是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所有活动的总和,从原材料的获取到最终产品交付给客户。价值流管理的核心在于识别价值流中的每一个环节,区分哪些是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增值活动”,哪些是损耗资源的“非增值活动”。通过绘制价值流图(VSM),企业可以清晰地看到生产流程中的瓶颈、浪费和等待,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增值活动是指客户愿意为之付费的活动,而非增值活动则是应该被消除或最小化的。价值流管理的目标是缩短周期时间,减少在制品库存,加速产品流动。 2. 拉动式生产 (Pull System):与传统的“推送式生产”(Push System)不同,拉动式生产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来安排生产。简单来说,就是“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做多少”,都由下游工序或最终客户的需求来决定。这通过看板(Kanban)等工具实现,看板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载体,指示上游工序何时需要生产,生产多少。拉动式生产有效避免了过度生产的浪费,减少了在制品积压,提高了生产灵活性。 3. 持续改进 (Kaizen):Kaizen是日语“改进”的意思,在精益生产中,它代表着一种持续不断、全员参与的改进文化。改进不是一次性的项目,而是一种日常的工作习惯。通过定期的改善会议、提案制度、QC小组活动等,鼓励所有员工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即使是微小的改进,日积月累也能带来巨大的提升。持续改进强调循序渐进,注重实际效果,而非宏大的改革。 4. 消除浪费 (Muda Elimination):精益生产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识别并消除七种主要的浪费: 过度生产 (Overproduction):生产了超过当前需求的产品。 等待 (Waiting):人员或设备在等待上一个环节完成。 搬运 (Transportation):不必要的物料或产品移动。 过度加工 (Overprocessing):进行了超出客户需求的加工。 库存 (Inventory):过多的原材料、在制品或成品。 动作 (Motion):员工不必要的身体移动。 缺陷 (Defects):需要返工或报废的产品。 理解和识别这些浪费是改进的起点。 5. 标准化作业 (Standardized Work):为确保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精益生产提倡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规定了完成一项任务的最优方法、时间、顺序和关键点。这有助于消除因操作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和浪费,并为持续改进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基础。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能够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并为新员工的培训提供清晰的指导。 6. 自働化 (Jidoka):Jidoka并非简单的自动化,它指的是“人性的自动化”或“带有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即机器在发生异常时能够自动停止,并向操作员发出警报。这使得操作员可以同时监控多台设备,并且一旦出现问题,能立即得到处理,避免生产出不良品。Jidoka的目的是防止不良品的产生,实现“发现一个不良,停止一个工序”的原则。 7. 快速换模 (Single-Minute Exchange of Die - SMED):SMED旨在大幅缩短生产设备在切换产品型号时所需的时间,从而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通过区分内联动(在设备停机时进行的操作)和外联动(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的操作),并对内联动进行优化,可以实现“一分钟换模”的理想状态。SMED提高了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增强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 8. 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TQM):TQM强调质量是全体员工的责任,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它通过统计质量控制、预防性维护等手段,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提升客户满意度。TQM不仅仅是质量部门的职责,而是整个组织共同努力的目标。 9. 现场管理 (Gemba Management):Gemba是日语“现场”的意思。现场管理强调管理者应深入生产一线,亲身观察、了解实际情况,与一线员工沟通,共同解决问题。管理者不应只坐在办公室里发布指令,而是要“走到现场去”,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双手去体验,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这种“现场主义”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精益生产与企业现场管理的深度融合 精益生产与企业现场管理并非相互独立的概念,而是高度融合、相辅相成的。现场管理是精益生产理念得以落地和实施的关键平台。一个高效的现场,能够直接体现精益生产的成果,而精益生产的各项工具和方法,也为优化现场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工具。 车间环境的优化与标准化 (5S/7S): 虽然此处不讨论具体书籍内容,但“5S”或“7S”作为现场管理的基础,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S)或在此基础上增加“安全、节约”(7S),来创造一个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工作环境。一个良好的现场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安全事故,更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为推行更高级别的精益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例如,“整理”是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并清除非必需品,“整顿”是使必需品处于易于取用、易于归还、易于识别的状态。这些看似基础的工作,却是消除浪费、提升效率的第一步。 设备维护与可靠性 (TPM): 设备是生产的载体。全面生产维护(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 TPM)是精益生产在设备管理上的重要延伸。TPM强调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全员参与的设备管理,目标是实现设备的“零故障”、“零浪费”、“零事故”,最大化设备效能。这包括日常的自主保全(操作员负责设备日常检查和清洁)、计划保全(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改进等。 信息流与可视化管理: 精益生产强调信息流的顺畅和可视化。在现场,通过各种看板、指示牌、目视化管理工具,使生产状态、质量信息、进度情况等一目了然。这有助于管理者快速掌握现场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做出响应。例如,通过生产线的节拍指示灯,可以直观地了解生产线的运行状态,及时调整节奏。 人员的培训与赋能: 精益生产的成功离不开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能力提升。企业需要投入资源对员工进行精益理念、工具和方法的培训,并鼓励他们成为问题的解决者和创新的贡献者。赋能于一线员工,让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拥有更多的决策权和改进的自主性,是激发组织活力的重要途径。 企业文化与领导力: 最终,精益生产和卓越的现场管理,需要一种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这种文化应该鼓励开放沟通、团队协作、勇于试错、持续学习。而领导者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需要以身作则,倡导精益理念,为变革提供支持,并建立一套能够激励员工持续改进的机制。 推行精益生产与现场管理的效益 成功推行精益生产和优化现场管理,将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显著效益: 提升效率与降低成本:通过消除各种浪费,优化流程,缩短周期时间,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库存成本和管理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标准化作业、自働化、全面质量管理等手段,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减少缺陷和返工,提升客户满意度。 增强市场竞争力: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质量、更低的成本,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提升员工士气与满意度:通过赋能员工、鼓励参与、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实现可持续发展:精益理念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精益生产与企业现场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企业高层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它不是一次性的变革,而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的过程。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精益理念,企业能够构建起高效卓越的运营体系,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持久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