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高纬寒地牧草
定价:58.00元
作者:韩贵清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10917641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高纬寒地牧草》编著者韩贵清。本书不仅系统介绍了中国高纬寒地牧草的收集、保存、鉴定、育繁的研究和实验的众多成果,还论述了高寒地区草原的分布和科学管理,更进一步涉及了草业的产业化。草业的发展过去多以中纬度地带为中心,向南北两方面扩张。大量科学文献也以这些地区为主。而寒温带,如黑龙江所在的位置,研究得不太充分。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农业系统建设中,黑龙江地区具有后发优势。该地粮食生产显得越来越重要的同时,其天然草原和栽培草地,自然引起生态和生产诸方面的关注。黑龙江过去7年来粮食增产幅度65%。
内容提要
《中国高纬寒地牧草》编著者韩贵清。本书不仅系统介绍了中国高纬寒地牧草的收集、保存、鉴定、育繁的研究和实验的众多成果,还论述了高寒地区草原的分布和科学管理,更进一步涉及了草业的产业化。草业的发展过去多以中纬度地带为中心,向南北两方面扩张。大量科学文献也以这些地区为主。而寒温带,如黑龙江所在的位置,研究得不太充分。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农业系统建设中,黑龙江地区具有后发优势。该地粮食生产显得越来越重要的同时,其天然草原和栽培草地,自然引起生态和生产诸方面的关注。黑龙江过去7年来粮食增产幅度65%。
目录
序前言章 中国高纬寒地牧草资源 节 中国高纬寒地牧草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一、牧草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牧草种质资源是改良和培育优良牧草品种不可缺少的遗传基础 三、牧草种质资源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四、牧草种质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卫士 五、牧草种质资源是发展多种经济的原材料资源 六、牧草种质资源是新食物资源开发的基础资源 第二节 中国高纬寒地牧草资源的搜集 一、野生牧草资源的采集 二、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的搜集 三、国外牧草种质资源的引进 第三节 中国高纬寒地牧草资源的保存 一、资源圃保存 二、低温种质库保存 三、超低温库(基因库)保存 第四节 中国高纬寒地牧草资源鉴定 一、牧草种质资源圃的建立 二、牧草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三、牧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章 中国高纬寒地牧草育种与良种繁育 节 中国高纬寒地牧草的杂交育种 一、杂交育种 二、中国高纬寒地豆科牧草杂交育种 三、中国高纬寒地禾本科牧草杂交育种 第二节 中国高纬寒地牧草的辐射诱变育种 一、辐射诱变育种 二、中国高纬寒地豆科牧草辐射诱变育种第三节 中国高纬寒地牧草的航天诱变育种 一、航天诱变育种 二、中国高纬寒地豆科牧草的航天诱变育种 二三、中国高纬寒地禾本科牧草的航天诱变育种 四、中国高纬寒地一年生牧草的航天诱变育种 第四节 中国高纬寒地牧草的生物技术育种 一、生物技术育种 二、生物技术在苜蓿育种中的应用 第五节 中国高纬寒地牧草的良种繁育 一、牧草良种繁育的意义和任务 二、牧草的良种繁育 第六节 寒地多年生苜蓿的选育程序 一、采用系谱法进行单株选择 二、产量鉴定试验 三、区域鉴定试验 四、生产鉴定试验 第三章 中国高纬寒地牧草栽培技术 节 中国高纬寒地主要豆科牧草栽培技术 一、多年生豆科牧草栽培技术 二、一年生豆科牧草栽培技术 第二节 中国高纬寒地主要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栽培技术 一、羊草栽培技术 二、无芒雀麦栽培技术 三、垂穗鹅观草栽培技术 四、偃麦草栽培技术 第三节 中国高纬寒地主要一年生牧草栽培技术 一、小黑麦栽培技术 二、燕麦栽培技术 三、谷稗栽培技术 四、苦荬菜栽培技术 五、籽粒苋栽培技术 六、黑麦草栽培技术 七、菊苣栽培技术 八、高丹草栽培技术 九、杂交狼尾草栽培技术第四章 高纬寒地草原 节 高纬寒地草原概述 一、高纬寒地草原的分布范围 二、高纬寒地草原的自然环境 三、松嫩草原的概况 四、黑龙江草原概述 第二节 退化草原改良 一、退化草原改良现状 二、退化草原改良效果评价 第五章 寒地牧草的示范及产业化 一、寒地牧草示范 二、寒地牧草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附录l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获得的成果 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获得的发明 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获奖成果 附录2黑龙江省选育以及推广的牧草新品种及简介 一、黑龙江省选育以及推广的牧草新品种 二、黑龙江省选育的牧草新品种简介 附录3黑龙江省植被类型图 附录4黑龙江省草场类型图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翻开《中国高纬寒地牧草》,我仿佛走进了高纬度地区那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色海洋。作为一名对自然科学怀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常常被那些默默生长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命所打动。这本书,用详实的数据和严谨的科学语言,为我揭示了高纬寒地牧草的独特魅力。书中对牧草的起源、演化、分布以及适应性机制的阐述,让我深刻理解了生命顽强的力量。我被书中对几种代表性寒地牧草的“生存智慧”所描述所吸引,比如它们如何在严寒的冬季积蓄能量,又如何在短暂的生长季节里迅速繁衍。书中的插图非常精美,每一张都如同摄影作品般展现了牧草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风姿。阅读的过程,也是一种美的享受。韩贵清教授的文字,虽然充满了科学的严谨,却又不失生动的笔触,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复杂的科学概念。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在高纬寒地,牧草不仅仅是动物的食物,更是这片土地上生命力的象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载体。
评分当我拿到《中国高纬寒地牧草》这本书时,就仿佛踏上了一段探索生命奇迹的旅程。我虽然不是专业的牧草研究者,但我对自然界中的植物生长规律一直充满好奇。韩贵清教授在这本书中,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科学精神,为我揭示了在高纬寒地这片土地上,牧草如何顽强生长,又是如何为这片土地上的生命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书中对不同牧草品种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方式以及它们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生存策略,都有着极为细致的描绘。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牧草的生态适应性”的讨论,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牧草能够在高寒地区生存,而有些则不行。这种对生命力的深刻理解,让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图片和图表,清晰地展示了各种牧草的特征,即使是对植物学不太了解的人,也能从中获得不少知识。阅读这本书,让我对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绿色”的含义有了更丰富的理解。
评分《中国高纬寒地牧草》这本书,对于我这个在新疆北部地区从事多年的畜牧养殖的经营者来说,简直就是一本“宝藏”。我们这里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尤其是在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短促,选择合适的牧草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韩贵清教授的这本书,从宏观到微观,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适用于我国高纬寒地的各类牧草。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关于“牧草的耐寒机理”和“抗旱栽培技术”的深入探讨。它不仅仅告诉我们哪些草耐寒,更能解释它们是如何做到耐寒的,以及我们通过哪些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它们的抗寒能力。比如,书中对于一些多年生草种在冬季休眠期的生理调控,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施肥和水分管理来提高其越冬率,都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此外,书中对于如何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科学配置牧草品种,实现牧草的产量和品质的双重提升,也给出了具体的方案。这对于我们优化养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中国高纬寒地牧草》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学术专著,不如说是一本给热爱土地、耕耘土地的实干家的“葵花宝典”。我是一名退休多年的农技推广员,年轻的时候,我们对牧草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很多时候都是依靠经验摸索。接触到韩贵清教授的这部作品,我感到非常震撼。书中系统地梳理了我国高纬寒地地区适宜种植的牧草种类,从禾本科到豆科,再到一些相对小众但具有独特价值的草种,都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列举了牧草的名称和基本特征,更深入地探讨了它们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生存策略,比如如何在漫长而严酷的冬季中休眠,又如何在短暂的夏季迅速生长,完成生命周期。这一点对于理解牧草的生命力,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和管理它们,至关重要。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草牧结合”的理念阐述,强调了不同草种之间的互补性,以及如何通过科学配比,构建出营养全面、产量稳定、抗逆性强的优质牧草群体。这对于我们过去那种单一草种种植模式,无疑是一种观念的革新。书中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每一张都清晰地展示了牧草的形态特征,甚至连细微的叶片脉络、花序结构都栩栩如生,这对于我这样需要通过视觉来加深记忆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翻开《中国高纬寒地牧草》,我首先被它厚重的纸张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作为一名长期在北方地区从事畜牧业的从业者,我对牧草的品质和适应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以往引进的牧草,常常因为不适应当地严寒的气候而生长不良,或者营养成分不高,直接影响了牛羊的生长速度和产奶量。韩贵清教授的这部著作,从标题上就点燃了我极大的兴趣。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反而透露出一种严谨和务实的科学态度。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中对于不同高纬寒地牧草的分类、生长习性、繁殖方式以及对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的需求,都有着极为详尽的阐述。比如,书中对多年生黑麦草的介绍,不仅仅停留于其常见的品种,更是深入挖掘了其在高寒地区不同海拔、不同土壤类型下的变种特性,并提供了具体的栽培管理建议,这对于我这样希望优化牧场草种结构的实践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指导。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数据支撑,也让论述更加生动和具象,不像一些理论书籍那样枯燥乏味,反而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牧草在特定环境下的生长潜力。我尤其注意到书中关于“抗寒性”的章节,详细分析了影响牧草抗寒性的基因、生理机制以及通过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提升其耐寒能力的方法。这让我对未来在寒冷地区发展优质牧草种植充满了信心。
评分《中国高纬寒地牧草》这本书,是我在一次牧草技术交流会上偶然听闻的。当时,一位资深的草原管理专家极力推荐,说这本书能够解决许多在高纬度地区发展畜牧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我是一名在吉林省北部地区从事奶牛养殖的农场主,多年来,我们一直受困于冬季牧草供应不足和草料质量不高的问题。这本书的到来,简直是解决我燃眉之急的“及时雨”。我被书中对于不同牧草生长周期和营养价值的详细分析所吸引。它不仅仅告诉我们什么草好,更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如何根据我们这里的气候特点,选择最适合的牧草,并且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给予科学的管理。书中关于“混播技术”的讲解,让我茅塞顿开。我们过去都是单一草种种植,导致营养单一,抗病性差。而书中介绍的多种牧草混播组合,可以有效地提高牧草的营养全面性、生长稳定性以及抗逆性,这对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健康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书中的很多栽培管理建议,都非常接地气,可操作性强,比如关于播种量、施肥量、灌溉时机等,都有具体的指导。
评分《中国高纬寒地牧草》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名来自黑龙江的养殖户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的。我们这里冬季漫长,严寒是家常便饭,以往种植的牧草,很多都难以度过严冬,春天到来时,产量少,生长慢,大大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韩贵清教授的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多种适合在高纬寒地种植的牧草,并且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栽培管理技术。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于不同牧草的“抗寒机制”的解读。它不仅仅告诉我们哪些草能活下来,更能解释它们是怎么活下来的,以及我们该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它们更好地“活下来”,并且茁壮成长。书中的例子非常具体,比如关于一些耐寒的多年生草种,是如何通过地下茎、根系储存养分,以及如何形成保护性的雪层来抵御严寒。这些知识点,让我对牧草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书中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部分,也为我解决了许多实际难题。在高寒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特殊,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也有其独特性,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予了非常系统和实用的指导。
评分拿到《中国高纬寒地牧草》这本书,我立刻被其严谨的学术性和高度的实践性所吸引。作为一名在科研单位从事草业研究的年轻学者,我一直关注着我国高纬寒地牧草的开发与利用。韩贵清教授在这本书中,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视角。书中对不同牧草物种的基因资源、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以及遗传改良策略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牧草适应性分子机制”的探讨,感到耳目一新。它将宏观的性状表现与微观的分子机制相结合,为我们理解牧草在高寒环境下的生存优势提供了科学的解释。书中引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大量的实验数据,也为我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此外,书中关于牧草种质资源圃的建设、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以及新品种选育的流程和关键技术,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这本书不仅仅是指导生产实践的“教科书”,更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工具书”。它清晰的逻辑结构和条理分明的论述,让我们能够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点,并进行深入的探索。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阅读《中国高纬寒地牧草》,主要是因为我目前正面临一个棘手的牧场问题:在我的内蒙古牧区,近几年夏季雨水减少,冬季却异常寒冷,原有的牧草品种产量锐减,草质也明显下降,导致我的羊群增重缓慢,甚至出现掉膘的情况。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及时雨一样。韩贵清教授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研究态度,通过这本书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对不同牧草品种在极端气候下的适应性评估,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苜蓿在高寒地区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播种时间、灌溉方式、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并且提供了具体的数据支撑,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冷季型牧草”和“暖季型牧草”的区分与选择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书中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牧草在不同季节的生长规律,以及如何在牧场中合理搭配,实现全年稳定的优质牧草供应。这对我而言,是解决了大问题的关键。此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利用荒山荒地种植高寒牧草的技术,这对于拓展牧场空间,解决草料短缺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评分《中国高纬寒地牧草》这本书,对我而言,与其说是一本关于牧草的百科全书,不如说是一份写给土地的情书。我是一名来自内蒙古牧区的普通牧民,世世代代都在这片土地上放牧。我们深知,牧草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牲畜的生存和我们的生活。韩贵清教授的这本书,用最朴实却又最专业的语言,为我们解读了这片土地上的绿色生命。书中关于不同牧草品种的产量、营养价值、适宜种植区域以及栽培管理技术的介绍,都非常贴合我们的实际需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牧草的轮作与休耕”的理念,这对于我们过去那种粗放式的草场利用方式,是一种重要的启示。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科学的轮作休耕,来恢复草场植被,提高草地产量和质量,这对于保护我们的草原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利用当地特有资源,改良牧草品种的方法,这让我看到了我们牧区未来发展的希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