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北方水稻生产技术问答(第二版)
定价:15.00元
作者:陈温福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109114098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针对我国北方水稻生产实际,以问答形式简要介绍了水稻生产过程中常见的600多个问题,包括水稻生产基础知识、水稻育秧技术、水稻移栽技术、稻田肥水管理技术、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节水种稻技术、优质稻生产及稻田养殖技术、逆境条件下水稻生产技术、水稻生产机械应用技术和水稻良种繁育技术十部分。书后附有水稻生产中常用的数据资料、主要病虫害生态彩照和常见除草剂药害生态彩照。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是北方稻区基层农业科技人员水稻生产行政管理人员和水稻生产者,也可以作为基层水稻生产技术培训教材。
书中所提供的农药、化肥施用量或施用浓度会因水稻品种、生长时期以及区域生态环境条件的差异而有的变化,故仅供参考。实际应用时应以所购产品使用说明书为准。
目录
再版说明
版前言
一、水稻生产基础知识
(一)水稻生产概况和类型划分
1.世界上有多少国家生产水稻?
2.全世界稻谷单产和总产量是多少?
3.中国水稻生产在世界上居何种地位?
4.水稻生产有哪些特点?
5.水稻有哪几种类型?
6.籼稻和粳稻有什么不同?
7.东北稻区为什么不种籼稻?
8.东北水稻生产有哪些优势?
9.什么是陆稻?与水稻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10.什么是杂交稻?杂交稻有哪几种类型?
11.杂交稻与常规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2.什么是超级稻?
13.超级稻有几种类型?
(二)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1.水稻品种的生育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2.什么是生育时期?水稻的生育时期包括哪些?
3.为什么水稻的营养生长期会发生变化?
4.什么是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怎样计算?
5.什么是水稻的“两性一期”?在生产上有何意义?
6.水稻的生育类型有哪些?
7.什么是器官同伸关系?对水稻栽培有何指导意义?
8.水稻的籽粒和种子是不是一回事?种子由哪几部分构成?
9.水稻根系包括哪几种?其生长和分布有哪些规律性?
10.为什么说白根有劲、黄根保命、黑根有病、灰根要命?
11.怎样才能减少黑根的发生?
12.水稻叶片分为几种?都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具有哪些生理功能?
13.为什么说后期的功能叶片对产量影响更大?
14.何谓叶龄和秧龄?二者是什么关系?怎样计算叶龄和秧龄?
15.什么是水稻分蘖?影响水稻分蘖的因素有哪些?
16.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是怎样区分的?在生产上有什么意义?
17.什么时期出生的分蘖才能形成有效穗?
18.什么叫分蘖力和分蘖势?生产上有什么意义?
19.水稻分蘖为什么有“过时不发”现象?
20.水稻一般有几个伸长节间?为什么拔节前后要控制肥水?
21.什么叫搁田、晒田或烤田?
22.穗分化一般分成几个时期?
23.什么是减数分裂?水稻的减数分裂期在何时?生产上有什么意义?
24.影响水稻穗分化的因素有哪些?
25.准确判断稻穗发育时期和时度有何意义?
26.为什么水稻生产上主张抽穗“一刀齐”?
27.水稻一般在什么时候开花?有什么规律性?
28.常规稻繁种时什么垄间不混杂?
……
(三)水稻的田间诊断和营养诊断
二、水稻育苗技术
三、水稻移栽技术
四、稻田肥水管理技术
五、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六、节水种稻技术
七、优质稻生产技术及稻田养殖技术
八、逆境条件下水稻生产技术
九、水稻生产机械应用技术
十、水稻良种繁育技术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一开始就吸引了我。那种素雅中带着一丝沉静的蓝色,仿佛让人置身于广袤的北方稻田,微风拂过,稻穗摇曳。封面上“北方水稻生产技术问答”几个字,字体清晰有力,透着一股务实的专业劲儿。而“第二版”的标识,则暗示了这本书是经过时间沉淀和实践检验的,内容必然更加成熟和完善。陈温福这个名字,虽然我之前不甚熟悉,但结合着书名,我能想象到作者一定是一位深耕北方水稻种植领域多年的专家,他的经验和智慧,都凝聚在这本书中了。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解答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尤其是北方地区特有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最大化产量和品质。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能成为我与土地交流的伙伴,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片养育生命的土地。
评分翻开书页,纸张的触感温润而有质感,印刷清晰,字迹舒朗,阅读起来非常舒适。第一眼扫过目录,我就被其中详尽的内容所吸引。从种子选择、育秧技术,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再到收割、储藏,几乎涵盖了水稻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而且,“问答”的形式,更是直击痛点,非常符合我这种在实践中学习、在问题中进步的学习方式。我常常在农忙时节,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手足无措,而这本书似乎就像一个随时待命的农技专家,能够迅速为我提供准确的指导。我尤其关注关于北方地区水稻抗寒、抗旱技术的部分,这可是我们种植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前沿的育种技术信息,或者介绍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来应对变幻莫测的天气,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在我看来,一本能够被反复阅读、反复查阅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这本书的“问答”形式,是否能够使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让我在任何时候需要的时候,都能快速找到答案?我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能够简洁明了,排版清晰,易于检索。我甚至希望,书中能够附带一些实用的表格或者清单,方便我进行记录和参考。比如,病虫害的防治清单,或者不同生长期的管理要点总结。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陪伴我度过每一个水稻种植的季节,成为我农业道路上最忠实的伙伴。
评分我是一名有责任感的农民,我深知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我非常关注一本书的环保理念是否与我的价值观契合。这本书的“问答”形式,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建议?我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的技术,例如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我也想了解,如何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土壤和水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学习到更多绿色、可持续的种植方法,让我的农田成为一片生机勃勃、和谐共生的乐土。
评分我一直认为,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农民增收致富。所以,对于一本农技书籍,我非常关注它是否能够切实地提升产量和效益。这本书的“问答”形式,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秘诀”?我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先进的栽培模式,或者是一些能够显著提升产量的关键技术。例如,在精量播种、科学施肥、精准灌溉等方面,是否有具体的指导和量化标准?我希望它能为我指明方向,让我少走弯路,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我也很好奇,这本书是否会分享一些成功案例,通过实际的例子来佐证其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对我来说会非常有说服力。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陈温福,我想他一定是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农艺师,甚至可能是一位在北方土地上耕耘了一辈子的学者。我特别欣赏那种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著作。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陈述事实,更能融入作者在多年的田间实践中总结出的独到见解和经验之谈。比如,在病虫害防治部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如何通过综合防治的理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趋向于绿色、生态的种植方式。我想了解,在病虫害高发季节,有哪些预警信号是需要我们特别留意的?又有哪些传统的、被时间证明有效的土方法,能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点石成金”的启示。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非常在意的人,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上,每一个微小的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收成。所以,我非常看重一本技术书籍的严谨性和全面性。这本书的“问答”形式,让我相信它能够覆盖到各种细枝末节的疑问。我希望它能详细地解答,例如,在水稻拔节期,如何根据苗情来确定施肥的种类和用量?在稻穗灌浆期,又应该如何进行水分管理,才能保证稻谷的饱满度?对于北方地区特有的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书中是否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补救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百科全书”,在我遇到任何疑难杂症时,都能找到满意的答案,让我能够从容应对,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评分我是一名初涉水稻种植的新手,对于很多农事操作都感到有些茫然。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我最看重的是它是否能够将复杂的农技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避免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让我能够快速理解,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我希望书中能够有大量的图文并茂的插图,比如不同病虫害的症状图片,或者关键农事操作的分解图,这样不仅能帮助我辨认问题,还能更直观地学习如何解决。同时,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针对北方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的水稻种植建议,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梦想着能将这片土地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种出颗粒饱满、产量丰收的水稻,而这本书,我觉得有潜力成为实现这个梦想的敲门砖。
评分我是一个喜欢钻研的人,不仅想知道“怎么做”,更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这本书的“问答”模式,是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背后 the “why”?我想了解,为什么某些品种的水稻更适合北方种植?为什么在特定的生长时期,需要进行特定的管理?书中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基础的农学原理,来解释各种农事操作的科学依据?比如,土壤改良的原理是什么?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又是什么?理解了这些“为什么”,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书中的技术,并且举一反三,在未来的种植过程中,能够更灵活地做出判断和决策,而不是仅仅照搬书本。
评分在我看来,一本好的农技书籍,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更应该包含一些关于市场、关于农业发展趋势的信息。这本书的“问答”形式,是否能够解答一些关于市场前景、品种选择的疑问?我想了解,在北方地区,哪些品种的水稻具有更好的市场竞争力?哪些种植技术更容易得到市场的青睐?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关于绿色食品认证、有机种植等方面的指导?毕竟,未来的农业发展,必然是朝着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把握市场脉搏,做出更明智的种植决策,让我的水稻种植业,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