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速度、灵敏和反应训练(第3版)
定价:88.00元
作者:【美】李·E.布朗(Lee E. Brown)、万斯·A.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1154307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张继科、国家乒乓球队教练肖战、闫森、黄海城鼎力推荐!美国体能协会NSCA创始人Boyd Epley诚意推荐!
内容提要
相比于以往任何时候,如今的运动员都更高大、更强壮、速度更快,并且更灵活。他们综合展示出了高水平的力量、速度和反应,提高了成绩、比赛和训练的标准。《速度、灵敏和反应训练(第3版)》正是专业教练员和运动员所需要的完整训练指南,帮助您在比赛中一步。 利用这个完整的训练体系,您将获得包括针对培养移动技能的*有效的训练和练习,并且可以了解到如何进行关键测试。《速度、灵敏和反应训练(第3版)》还包括14个运动大项的训练方案,帮助教练员积极高效地制定备战计划。为了*限度地提高运动员的能力,*的运动和体能专家提供了有关测试、技术、练习和训练方案的科学指导。《速度、灵敏和反应训练(第3版)》包括262项训练,以及验证评估方案,有助于定制培训计划并跟踪进度。 如果您真心想提高自己的成绩,《速度、灵活性及反应训练》是一本必须拥有的读物。
目录
目录
训练索引………………………………………………………………………… vi
前言………………………………………………………………………………xiii
致谢……………………………………………………………………………… xv
部分 训练基础
章 训练原理 ……………………………………………………………… 2
第2章 运动员评估 …………………………………………………………… 9
第3章 心智技能训练的融合 ……………………………………………… 14
第4章 速度训练 …………………………………………………………… 25
第5章 灵敏性训练 ………………………………………………………… 81
第6章 反应速度和反应时间训练 ………………………………………… 173
第二部分 训练方案
第7章 定制方案 …………………………………………………………… 252
第8章 棒球和垒球 ………………………………………………………… 256
第9章 美式和英式橄榄球 ………………………………………………… 259
0 章 篮球和无板篮球 ………………………………………………… 262
1 章 格斗运动 ………………………………………………………… 265
2 章 田径 ……………………………………………………………… 269
3 章 足球 ……………………………………………………………… 272
4 章 曲棍球 …………………………………………………………… 275
5 章 网球和羽毛球 …………………………………………………… 278
6 章 美式墙网球和壁球 ……………………………………………… 281
关于编者……………………………………………………………………… 283
关于撰稿人…………………………………………………………………… 284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李·E. 布朗
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运动科学硕士,教育学博士,CSCS*D,FNSCA,FACSM, 美国体能协会(NSCA)理事会前任主席;2014 年获得NSCA 的终身成就奖;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运动机能学院力量和体能专业教授。
万斯·A. 费里格诺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运动科学学士,F3 训练系统有限责任公司(F3 Training Systems , LLC) 总裁, 悬崖俱乐部(Cliffs Clubs)的耐克NG360 高尔夫运动
表现专家(Nike NG 360 Golf Performance Specialist);美国运动医学会认证的健康健身专家和健康健身指导员,美国体能协会认证的体能专家,美国举重俱乐部教练,美国自行车2 级教练。作者介绍
李·E. 布朗
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运动科学硕士,教育学博士,CSCS*D,FNSCA,FACSM, 美国体能协会(NSCA)理事会前任主席;2014 年获得NSCA 的终身成就奖;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运动机能学院力量和体能专业教授。
万斯·A. 费里格诺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运动科学学士,F3 训练系统有限责任公司(F3 Training Systems , LLC) 总裁, 悬崖俱乐部(Cliffs Clubs)的耐克NG360 高尔夫运动
表现专家(Nike NG 360 Golf Performance Specialist);美国运动医学会认证的健康健身专家和健康健身指导员,美国体能协会认证的体能专家,美国举重俱乐部教练,美国自行车2 级教练。
译者介绍
陈洋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备战2012 年伦敦奥运会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团队成员,备战2016 年里约奥运会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团队中方教练员;2011 年至2014 年,担任中国乒乓球男队体能教练;2011 年工作至今,先后服务于国家羽毛球队、国家男子篮球队、国家男子乒乓球队、国家女子举重队,保障重点运动员林丹、刘伟、马龙、张继科、王皓备战世锦赛、亚运会、奥运会期间的体能训练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体能训练、康复训练。
周亢亢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备战2012 年伦敦奥运会、2016 年里约奥运会身体功能训练团队工作人员;中国乒乓球女队体能教练;2011 年至今,作为备战团队成员先后服务于国家女子乒乓球队、国家女子重剑队和国家女子体操队等队伍;2013 年
1 月至今,先后担任中国乒乓球女一队、女二队体能教练,参与备战2013 年巴黎世乒赛、2014 年亚运会、2015 年世青赛并负责全国女子青少年集训的体能训练工作,服务过李晓霞、丁宁、刘诗雯、陈梦、朱雨玲等主力球员;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和各类学术会议论文共4 篇;主要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FMS 应用研究、一般身体功能训练及女子乒乓球专项身体功能训练。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资深教练,我一直在寻找那种既有学术深度又极具实操性的训练资源,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的空白。它对于“灵敏性”的理解,完全超越了传统的折返跑和敏捷梯训练的范畴。作者非常强调本体感觉和运动模式的优化。书中关于步频、步幅调整与地面接触时间的精确控制,提供了大量可量化的指标和测试方法。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多方向适应性”训练的章节,它深入探讨了如何在高速运动中快速改变方向时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和动量,这在对抗性项目中至关重要。书中给出的动态拉伸和激活流程,相比市面上很多强调静态拉伸的书籍,显得前卫且有效得多。我尝试将其中关于核心稳定性与下肢动力链整合的建议融入到我的队员训练计划中,短短几周,队员们在变向启动时的“粘滞感”明显降低,启动更加干脆利落。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复杂的运动控制理论,转化成了日常训练中的具体“动作代码”。它的价值在于,它教你如何“思考”训练,而不是仅仅“执行”训练。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它对训练原理的剖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深入浅出。作者在讲解“速度”这个概念时,并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细致地拆解了其中的生物力学基础和神经肌肉反应机制。读完后,我对于如何科学地提高启动速度、最大速度以及速度耐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比如,书中关于离心收缩与向心收缩在爆发力发展中的协同作用的论述,我之前虽然有所耳闻,但这本书提供的训练模式和周期安排,才是真正可操作的蓝图。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多做深蹲”,而是告诉你“在哪个速度区间进行何种负荷的离心训练,才能最大化你的力量传输效率”。我尤其欣赏它对于力量平台期突破的指导,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的调整方案,让训练者能够根据自身反馈灵活调整,而不是死板地套用模板。这种对细节的把控和对理论的扎实支撑,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训练手册,更像是一部运动科学的入门指南。那些关于反应时间缩短的专项练习,设计得非常巧妙,结合了视觉输入和听觉刺激,完美模拟了实战环境中的不确定性。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它真正实现了对“速度-灵敏-反应”三位一体的构建。很多训练书籍可能只侧重于某一个方面,比如只谈爆发力,或者只谈敏捷性。但这本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清晰地阐述了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它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反应速度极快的人,如果核心稳定性和力量不足,在启动瞬间仍然会损失大量能量。这种跨领域的知识整合能力,使得这本书的适用范围极为广泛,无论是田径短跑运动员、篮球运动员,还是足球守门员,都能从中找到对自己最核心的提升点。我个人已经开始将其中的周期化建议应用到我的多周期训练规划中,特别是中间阶段的“神经适应期”,其训练密度和专项性安排,有效避免了赛季中期的平台期。这本书无疑是近年来运动训练领域中,一本不可多得的、能带来真正变革性影响的专业著作。
评分我被这本书的“反应”训练部分彻底征服了。这部分内容,简直是为现代体育竞技量身定制的。不同于那些只能提供简单听觉或视觉刺激的旧式反应训练,这本书引入了复杂决策制定和预判能力的结合训练。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具有环境干扰和不确定性的训练场景,迫使运动员的大脑在毫秒间做出最优选择,并将这个选择迅速转化为肌肉动作。这在需要预判对手下一步行动的运动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选择反应时间”与“简单反应时间”的区分及针对性训练方法,这在以往的阅读材料中极少被如此清晰地划分和指导。作者似乎非常理解高强度压力下人体的认知负荷极限,提供的训练负荷递增曲线非常平缓且合理,确保了认知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的运动能力基础之上的,而非单纯的“肌肉记忆”堆砌。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质量,也值得称赞。很多技术书籍,图文并茂是基本要求,但这本书在图示的清晰度和信息密度上做到了极致。每一个动作分解,都配有精确的肌肉激活示意图,这对于理解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至关重要。我不是科班出身,过去看一些专业书籍时,光是理解动作细节就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查阅解剖学资料。然而,这本书将解剖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到技术指导中,让你在学习如何跑得更快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了解身体的运作方式。特别是关于疲劳状态下动作模式退化的分析,非常到位。它提供了一套自查清单,帮助训练者在感到疲惫时,仍能监测和纠正关键的技术误差,防止“坏习惯”的固化。这种前瞻性的设计,避免了训练者在疲劳期因姿势错误而受伤的风险,体现了作者对运动员长期职业生涯的深切关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