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 |||
| 定 价 | 65.00元 | |||
| 作 者 | 哈尔R. 范里安 | |||
| 重 量 | 925g | |||
| 开 本 | 16开 | |||
| 装 帧 | 平装 | |||
| 页 数 | 549页 | |||
| 出版时间 | 2015年1月1日 | |||
| 出 版 社 | 格致出版社 | |||
| 条 形 码 | 9787543224612 | |||
| 内容简介 | ||||
| 该书是当代中国经济学标志性的出版工程——“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中的一本,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是世界上受欢迎的标准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之一。第九版共分38章,在第八版的基础上新增加了第17章“测度”来描述估计经济关系时会涉及的一些问题,并用存在于当前实际经济活动之中的新鲜有趣的例子,向学生介绍了计量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延续了该书一贯的将书中的理论内容和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的风格。同时,第18章“拍卖”中增加了两节新的内容和一个新的拍卖设计的例子;第31章“行为经济学”的章后小结也增加了新的内容;各章复习题答案部分也相应增加了第17章的章后复习题的答案。 |
| 目 录 | ||||
| 主编的话 译者的话 第九版前言
1.市场 2.预算约束 3.偏好 4.效用 5.选择 6.需求 7.显示偏好 8.斯勒茨基方程 9.购买和销售 10.跨时期选择 11.资产市场 12.不确定性 13.风险资产 14.消费者剩余 15.市场需求 16.均衡 17.测度 18.拍卖 19.技术 20.利润大化 21.成本小化 22.成本曲线 23.厂商供给 24.行业供给 25.垄断 26.垄断行为 27.要素市场 28.寡头垄断 29.博弈论 30.博弈论的应用 31. 行为经济学 32.交换 33.生产 34.福利 35.外部效应 36.信息技术 37.公共物品 38.不对称信息 数学附录 各章复习题答案 英汉名词对照表 |
.....
......
......
坦白说,我之前对经济学一直有些畏惧,总觉得这是一个充满数学公式和抽象模型的学科,对于我这种文科背景的人来说,实在是难以驾驭。但是,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做到了语言的通俗易懂,甚至可以说是生动有趣。它没有上来就用大量的数学推导轰炸读者,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用清晰的逻辑链条,将复杂的经济学原理一点点分解开来。书中大量的图表和示意图,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们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供需曲线的移动,或者成本函数的变化。而且,作者在解释每一个理论的时候,都会引用大量的现实世界中的例子,比如不同行业的定价策略、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决策。这些案例的选择非常贴切,让我能够很容易地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理解。我曾经因为害怕数学而放弃过很多经济学书籍,但这本书让我找回了学习的信心,原来经济学也可以如此平易近人,原来我也可以像理解其他学科一样,理解经济学。
评分我一直对行为经济学领域特别感兴趣,总觉得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模型在解释人类的非理性行为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本书在这一点上给了我很多启发。它在介绍经典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并没有回避其局限性,而是非常顺滑地引入了行为经济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研究成果。比如,在讨论消费者选择时,书中不仅分析了效用最大化模型,还结合了“禀赋效应”、“锚定效应”等心理学因素,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面对不同选项时会做出看似“不理性”的决策。这让我眼前一亮,原来经济学也可以这么“接地气”,这么贴近人真实的心理活动。作者在讲解这些行为经济学概念时,也运用了很多现实中的市场案例,比如商家如何利用“价格锚定”来引导消费者购买,或者为什么人们在“损失”面前会比在“收益”面前更加敏感。这些分析让我对市场的运作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不再仅仅停留在“理性人”的假设之上。它让我意识到,要真正理解经济现象,必须将经济学理论与心理学洞察相结合,这种跨学科的视角是我在这本书中最惊喜的发现。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市场失灵”这一概念的深入探讨。我一直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持有一些疑问,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且深刻的视角来理解市场为何并非总是万能的。它不仅详细阐述了外部性(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导致市场失灵的经典原因,更重要的是,它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介绍了一些政府干预的理论和实践。例如,在讨论负外部性时,书中引用了环境污染的例子,非常生动地说明了为什么市场无法自行解决这个问题,以及像“庇古税”这样的解决方案是如何试图纠正市场失灵的。同样,在解释信息不对称时,书中结合了二手车市场和保险市场的例子,让我理解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通过“信号传递”或“筛选”来缓解。这种对复杂问题的层层剥离和多角度分析,让我对市场经济的运作有了更细致、更成熟的认识,不再是简单地认为“市场万好”或“市场万坏”。它让我理解了经济学的复杂性和精妙之处,也认识到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差距。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和内容编排真的非常出色,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教材或者参考书,除了内容本身要扎实,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引领读者一步步地深入。而《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从最基础的概念,例如需求与供给,价格如何形成,市场如何均衡开始,然后逐步深入到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再到更复杂的市场结构,如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以及垄断竞争。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非常自然,好像是在构建一座宏伟的知识大厦,每一块砖石都紧密相连。而且,书中在介绍完一个理论模型后,总会进行相关的应用分析,比如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策略,或者福利经济学如何衡量市场效率。这种“理论+应用”的学习模式,让我在理解抽象概念的同时,也能看到它们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这种紧凑而又逻辑清晰的编排,让我感觉学习过程非常高效,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知识在不断地累积和拓展,而不是零散地记忆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这对于我这种需要系统学习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最近读书生涯的一大惊喜!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本能真正让我理解经济学背后逻辑的入门读物,很多市面上所谓的“经典”或者“权威”读物,虽然内容详实,但总感觉像是在背诵公式和概念,缺乏那种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启发感。这本《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完全不一样,它就像一位耐心而睿智的老师,没有上来就抛出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从最基本的生活现象出发,比如人们为什么会做出某种消费选择,为什么商家会给商品定价,为什么市场会失灵等等。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作者巧妙地引导我思考,让我自己去发现规律,去理解那些看似抽象的经济学原理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作的。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机会成本”的阐释,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定义,而是通过一些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选择去看电影就意味着放弃了学习或者打工的时间,让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经济学决策的核心在于权衡和选择。这种“由表及里”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到理解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学习过程本身就充满乐趣和成就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