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十定律 |
| 作者 | 赫哲 |
| 定价 | 32.00元 |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 ISBN | 9787515508634 |
| 出版日期 | 2017-04-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十定律》囊括的十条经典定律,是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爱德华·A. 墨菲、劳伦斯·J. 彼得等九位大师研究成果的总结,是当今人类的智慧结晶。它们的出现对世界产生了无法言喻的巨大影响。 一直以来,十定律都作为社会各界高级管理层的必修课,属于精英文化,普通人往往对它们一知半解。随着'吸引力法则'全球传播者朗达·拜恩《The secret秘密》视频的全球流行,与人类生存、生活息息相关的十条定律也随之引起世界各国人的关注。据哈佛、耶鲁、剑桥商学院等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96%的经济、心理、励志、成功、管理的成果均未出十条定律的界限。它们变成各种视频、图书风靡全球,并被微软、苹果、IBM、迪士尼等世界500强公司广泛用于企业培训、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个人能力提升等方面。 |
| 作者简介 | |
|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 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二八定律提出者 ◎爱德华·诺顿·洛伦茨(Edward Norton Lorenz)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混沌理论之父,蝴蝶效应提出者 ◎爱德华·A.墨菲(Edward A. Murphy) 美国心理学家,美国空军工程师,墨菲定律提出者 ◎布鲁斯·麦克莱兰(Bruce MacLelland) 美国心理学家,吸引力法则集大成者 ◎西里尔·诺思考特·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 英国历史学家,管理学家,哲学博士,帕金森定律提出者 ◎劳伦斯·J.彼得(Laurence J. Peter) 美国管理学家,教育哲学博士,彼得原理与木桶定律提出者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羊群效应提出者 ◎克洛德·弗雷德里克·巴斯夏(Claude Frédéric Bastiat) 法国经济学家,破窗理论提出者 ◎R. 罗森塔尔(R. Rosenthal) 美国心理学家,企业管理专家,罗森塔尔效应提出者 |
| 目录 | |
| 前言 神奇定律的诞生 001 1.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二八分配'的现实世界_001 2. 爱德华·诺顿·洛伦茨:混沌状态下的'思维怪杰'_004 3. 爱德华·A. 墨菲:飞翔的墨菲定律_008 4. 布鲁斯·麦克莱兰:风靡全球的'吸引力法则'_010 5. 西里尔·诺思考特·帕金森:无处不在的'帕金森'定律_012 6. 劳伦斯·J. 彼得:层级组织大师和他的木桶理论_014 7. 让- 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松毛虫与羊群效应_019 8. 克洛德·弗雷德里克·巴斯夏:人人需要警惕的破窗效应_022 9. R. 罗森塔尔:来自的暗示力量_024 章 二八定律 001 ◎不公平却公正的分配规则_002 ◎20% 决定你的成功_005 ◎二八定律的不平衡性_007 技术的价值_008 市场的占领法则_008 娱乐的二八法则_008 副业的提升_009 不可忽视的贵宾法则_010 二八品牌法则_010 无法回避的二八决策定律_011 不平衡的二八营销_012 ◎需要警惕的二八现象_013 掌握二八法则,投资才能成功_013 '长尾理论':突破二八定律的尝试与风险_015 ◎二八定律与我们的生活_019 抓住主要矛盾,始终处理重要的事_019 寻找生命中的20%,让它得到关键性的成长_022 充分体现团队的力量_023 第2 章 蝴蝶效应 025 ◎'连环案'--蝴蝶效应_026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_029 人在股市不得不小心_032 影响和决定企业的命运_033 在社会学和心理学中应用广泛_033 在医学上的巨大作用_034 对经济的巨大影响_035 我们的人生随处体现蝴蝶效应的力量_035 ◎从现在开始改变未来_037 第3 章 墨菲定律 041 ◎一句玩笑和一个实验产生的经典定律_042 ◎墨菲定律的威力:事情总有变坏的可能_045 债难还_046 散户会输_047 尴尬人遇到尴尬事_047 ◎克服人性的弱点_049 ◎墨菲定律的'变身记'_051 工作法则_051 爱情的规则_056 科技法则_062 第4 章 吸引力定律 067 ◎'我思即我得'_068 吸引力是什么_068 吸引力定律的发展_069 科学的解释_070 ◎神奇魔力:奇迹是怎样发生的_072 思想,成为,实物_073 让积极的态度成为主导意识_078 ◎掌控吸引力定律的秘密_080 放下旧有的模式_080 跟随内心的指引_084 ◎警惕'心想事成'的陷阱_086 |
| 编辑推荐 | |
| ◎一部适用于股市、管理、投资、理财、传播的万用之书,全书共涵盖经济、管理、社会、心理、传播等5500学科,其中非交叉学科为2969门,交叉科学学科总量达2581门! ◎比尔·盖茨、巴菲特、奥普拉、特朗普、伊万卡、邓文迪、大冰等全球政治圈、财经圈、文娱圈知名人物都在运用的成功法则。 ◎苹果、Google、微软、IBM、迪斯尼、摩根银行、万达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管理层都在学习的超级神秘法则。小米、滴滴、 ◎作者入选《美国名人榜》《美国科学界名人录》《国际名人传记辞典》,获得克拉福德奖(CrafoordPrize)、“京都奖”(KyotoPrize)等30多种国际大奖。 ◎CBS、ABC、N、NBC等全世界各大电视节目及媒报道推荐! ◎《Thesecret秘密》《气场》《不抱怨的世界》《谁动了我的奶酪》《影响力》《22条商规》《怪诞行为学》《定位》《魔鬼经济学》——全球96%的经济、心理、励志、成功、管理法则都是在围绕着《十定律》延伸而成。如果你足够相信自己的智商,读懂《十定律》,相当于读懂它们的80%。 ◎《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卫报》《今日美国》《新闻周刊》《人物》《时代》《环球时报》《芝加哥时报》《哈特福新闻报》《出版人周刊》《奥马哈世界前锋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芝加哥太阳报》《泰晤士报》《信使报》《先驱太阳报》《经济学家》等全球80多家媒体专题报道! ◎随书附赠《十定律实用手册》——21天你的人生将发生惊人的变化! '为什么世界上20%的人占有世界上80%的财富?为什么一块面包会导致百年老店倒闭?为什么会有墙倒众人推的情况发生?为什么你担心出错的地方必然会出错?为什么聪明的人总是以失败离场?为什么越勤劳的人越贫穷……'这是偶然,还是必然?这些现象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它们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会以怎样的方式体现?社会各界名流是如何运用本书涵盖的十条定律进行资源管理、时间掌控、股市运作、商业投资、传播影响的呢?本书将为你揭开这些神奇的秘密! 《十定律》介绍了二八定律、蝴蝶效应、吸引力法则、彼得原理、羊群效应等十条对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法则或定律。通过对十条定律的分析和阐述,帮助读者认识社会中必然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指导读者在工作生活中如何避免失误,快速获得理想的生活。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带给我一种宁静而专注的阅读氛围。我喜欢在周末的午后,泡上一杯茶,在阳光洒满的窗边,慢慢地翻阅它。书的纸张质感非常好,触感温润,印刷的字体大小适中,排版也很舒朗,这些细节都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我不太喜欢那种纸张太薄、容易透字或者排版过于拥挤的书籍,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而且,它的装帧也非常牢固,即使经常翻阅,也不担心会散架,这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
评分我之所以会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书名和作者所吸引。 “十定律”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让人好奇这“十定律”到底是什么,它们又会带来怎样的启示。赫哲这个名字,我之前也听说过一些,感觉他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作者,笔下的文字往往能触及到一些深层次的思考。所以我对这本书抱有很高的期待,相信它不会仅仅是一本泛泛而谈的读物,而会是能引发深度思考、甚至改变看法的著作。我期待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有这样一本能够沉淀下来,引导我审视自己、审视世界的好书。
评分对于一本好书,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带来知识的增长和认知的拓展。从初步翻阅来看,这本书似乎有着这样的潜力。作者的语言风格我个人非常欣赏,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优美,读起来既有收获又不觉得枯燥。我喜欢那种能够引发我不断思考、甚至让我停下来反复琢磨的文字,而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完、没有留下什么东西的读物。这本书初步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它属于前者,它需要我用心去体会,去消化,我相信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视野和思考方式都会得到某种程度的提升。
评分拿到书的当下,我最先做的事就是翻阅它的前言和目录。前言部分就已经显露出作者深厚的功底和清晰的逻辑,他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点出了本书的核心要旨,让读者在阅读前就能对整体框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目录的设计也很人性化,条理清晰,每个章节的标题都很有吸引力,让人对接下来要阅读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尤其喜欢目录中一些章节的表述方式,它们不是那种死板的“第一章”、“第二章”,而是用了一些更具画面感和启发性的词语,这让我觉得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不仅注重内容的深度,也非常在意读者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我最近刚拿到手,还在细细品读中,但从包装和初翻来看,就觉得它有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封面设计非常简洁大气,虽然没有过多的浮夸装饰,但那种低调的质感反而更能吸引人,让人忍不住想要翻开一探究竟。我喜欢这种不落俗套的设计,它暗示着内容本身才是真正的重点,而不是外在的华丽。而且,书的装帧也相当扎实,拿在手里感觉很舒服,这对于长期阅读来说是个重要的细节。我特别注意到的是,它采用了某种特殊的纸张,触感略带磨砂,印刷的字迹清晰而不刺眼,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对于我这种每天都会花不少时间在书本上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