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书 名:重难点手册 高中物理 选修3-3 RJ | |
|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版 次:2014 年8月第4版 | 印 次:2014年8 月第1次印刷(以实物为准) |
| 定 价:20.00元 | 开 本:16开 |
| ISBN:9787562266884 | 页 数:140 |
作为一名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物理选修3-3部分的复习是我的一个重中之重。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并且能有效提高解题能力的辅导书。这本《全新正版 重难点手册》完全符合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习题集,更是一本能够引导我深入思考的“学习伙伴”。书中的讲解非常专业,但也保持了足够的通俗易懂,不会让你产生距离感。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概念的阐释上,比如分子热运动的微观本质,以及热力学定律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这本书都做得非常到位。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知识点讲解之后,都会附带一些“能力提升题”和“思维拓展题”,这些题目能够有效地检验我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并且引导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而且,这本书的印刷质量非常不错,纸张也很好,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不适。虽然我还没有完全看完,但仅从目前看,这本书的质量和内容都让我非常满意,它是我备战高考物理选修3-3的重要助力。
评分买过不少教辅书,但真正能让我眼前一亮的并不多。这本《重难点手册》绝对是其中之一。它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书,而是实打实地从提升学生物理理解能力出发。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关于“内能”和“热量”的区分讲解,这一点很多教材都说得不够清晰,容易混淆。这本书则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例子,把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区别讲得明明白白。比如,它会用“水库蓄水量”来比喻内能,而用“水流进水库”来比喻热量,这样一来,内能是状态量,而热量是过程量就非常容易理解了。而且,这本书的题目设计也非常巧妙,很多题目都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然后引导学生去用物理知识去解释,这让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性和探索性,而不是死记硬背。我尤其喜欢书中的“思维导图”和“知识框架图”,它们能帮助我快速地梳理和回顾章节内容,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网络,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这种“化零为整,构建体系”的设计,对我这种容易对知识点感到迷茫的学生来说,帮助太大了。
评分高中物理选修3-3,对我来说简直是噩梦。那些关于熵增、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每次看都感觉云里雾里,像是隔着一层纱。我尝试过很多不同的学习资料,有的讲得太深奥,有的又太 superficial,总感觉找不到一个适合我的切入点。直到我接触到这本书,我才感觉到一丝曙光。这本书的讲解风格非常细腻,它不会简单地抛出结论,而是会耐心地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比如在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时候,它会先从热传递的方向性入手,再引申到宏观过程的不可逆性,最后才给出熵增的普遍性原理。这种“循序渐进,层层剥茧”的教学逻辑,让我对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书中的题目质量非常高,既有基础巩固题,也有一些涉及到实际应用或者需要发散思维的难题,而且每道题的解析都非常到位,不仅提供了解题步骤,还分析了多种可能的解题方法,以及如何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老师,能够精准地把握住我的学习难点,并一一击破。
评分作为一名高三学生,物理一直是我比较头疼的科目,尤其是选修3-3这部分内容,涉及热学和分子动理论,概念抽象,公式推导也比较复杂,每次考试都感觉抓不住重点。在网上翻找资料的时候,偶然看到了这本书,标题上“重难点手册”、“创新升级版”这些词立刻吸引了我。收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美的排版和清晰的目录。这本书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把3-3的知识点按照逻辑顺序层层递进地展开,不会让人感到凌乱。每一个章节都从基础概念入手,然后深入讲解重难点,并且通过大量的例题来巩固和深化理解。我最喜欢的是它的例题解析,不仅仅是给出一个答案,而是详细地分析了题目的考点,解题思路,以及可能遇到的陷阱,甚至还会给出一些拓展性的思考。这种“由浅入深,层层剖析”的方式,让我觉得物理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堆砌,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探索和理解的逻辑体系。而且,书中的一些插图和图示也非常形象,比如分子运动的模拟动画,还有一些能量转化的示意图,都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虽然这本书我才刚开始看,但已经能感受到它在梳理知识、攻克难点方面的巨大潜力,相信它能帮助我在物理这门课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评分老实说,我对很多号称“重难点”的书都持保留态度,因为很多时候它们只是把课本内容换个说法,或者堆砌一些难度系数极高的题目,反而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给了我惊喜。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让人抓狂的难题,而是从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开始,一步步引导你构建起整个知识框架。就拿热力学第一定律来说,这本书不仅讲了公式,还花了很大篇幅去解释“内能”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变化,以及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别和联系。它还引入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发热,或者冰箱制冷的过程,这些都让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也更容易被我理解和记住。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一些易错点时,会用“特别提醒”或者“易混淆之处”的版块,直接点出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并给出正确的思路和注意事项。这种“直击痛点,化繁为简”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让我觉得这本书是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编写的,而不是为了迎合市场而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